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优选川楝子与炒川楝子标准饮片的均匀化工艺。方法采用筛分法制备不同目数川楝子与炒川楝子粉末,以川楝素含量、总萜含量、颜色特征参数值、粉末径距为指标,采取积分球漫反射法测定近红外漫反射光谱,采用移动块标准偏差法多指标评价不同目数粉末均匀性,最终以综合评分法优选出饮片的最佳均匀化工艺。结果川楝子饮片的均匀化工艺为粉碎粒度80~100目,粉碎时间40 s;炒川楝子饮片的均匀化工艺为粉碎粒度65~80目,粉碎时间60 s。结论优选出的均匀化工艺合理可行、稳定可控,可为川楝子及炒川楝子饮片的均匀化技术规范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川楝子治疗淋证治疗方法:川楝子30克,捣碎,水煎2次后.将药汁混匀浓缩为300毫升,每次饭前日服100毫升,日3次,9天为1疗程。治疗期间注意适当休息,配合清淡饮食,忌食辛辣阳热之品。治疗结果:治疗36例,显效3例,有效31例。无效2例。服药天数3~...  相似文献   

3.
川楝子善治带状疱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带状疱疹,多为肝气久郁,化火动湿,致湿热酿毒,蕴结肝胆,外渗肌肤使然.病在上,多火郁,治以小柴胡汤;病在下,多湿热,投以龙胆泻肝汤.考川楝子,既可疏肝郁,泄肝热,又可渗湿热,理气止痛,正如<本草逢原>所云:"川楝子苦寒沉降,能导湿热下走渗运,人但知其有治疝之功,而不知其荡热止痛之用".故用治带状疱疹之胁肋疼痛,疗效颇佳.如治李某,女,75岁.1990年5月11日初诊.患者左季肋部出现带状疱疹已7天,曾服龙胆泻肝汤5剂,不见效.诊见患者左季肋部带状疱疹,呈簇密集,内含透明液体,小如粟米,大如黄豆,疼如火燎,痛苦不堪,烦躁难眠.舌淡红、苔腻微黄,脉濡数.诊为湿热蕴结肝胆,渗于肌肤,予龙胆泻肝汤加川楝子20g,水煎服.服药1剂,痛减眠安.继服5剂,皮损基本干燥、结痂,痛止.再服5剂,皮损基本痊愈.嘱服龙胆泻肝丸两周,以资巩固.  相似文献   

4.
《中药材》2010,(6)
目的:研究川楝子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多种层析分离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川楝子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阿魏酸(1)、香草酸(2)、咖啡酸(3)、原儿茶酸(4)、山奈酚(5)、大豆苷元(6)、clematine(7)。结论:化合物3~7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川楝子为楝科植物川楝子的干燥成熟果实。其性味苦寒,有小毒。归肝、小肠、膀胱经。具有舒肝行气止痛、驱虫的功效。主治胸胁脘腹胀痛、疝痈、虫积腹痛。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川楝子具有抗菌、杀虫、抗癌、抗炎和利胆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药川楝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川楝子相关研究文献的整理和分析,分别概述了川楝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毒性与代谢组学的最新研究进展。据统计,到目前为止从川楝子中共分离鉴定了挥发油类成分42个,楝烷型三萜及柠檬苦素类化合物6个,黄酮类化合物9个,其他成分33个。川楝子的药理活性研究包括驱蛔杀虫、抗肿瘤、抗病毒、呼吸抑制、抗氧化、抑制破骨细胞、镇痛等作用。川楝子具有一定的药物毒性,作者从吸收与代谢角度阐明了川楝子配伍减毒机制,揭示了其配伍减毒的合理性和科学内涵。川楝子作为传统中药临床应用十分广泛,目前国内外对其药理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楝烷型三萜及柠檬苦素类化合物,但对于其药效物质基础的系统研究则较为有限。为使川楝子安全、有效的应用于临床,建议将血清药物化学和PK/PD结合进行综合分析,寻找其体内药效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7.
本文综述了川楝子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为川楝子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头癣包括黄癣、白癣、黑点癣,主要发生于儿童。接触患者使用的理发工具、卧具、衣物等均可被传染。本病也可由患病的猫、狗传染。黄癣俗称"秃疮""鬎鬁头",头皮可见蜡黄色痂片,中心下凹,许多小黄癣痂片可融合成灰黄色大痂片,日久形成瘢痕性脱发。黄癣比较顽固,拖延时间较长。白癣俗称"蛀发癣",初起头皮上发生灰白色鳞屑的片块,由少增多,瘙痒  相似文献   

9.
<正> 将鳖甲原药材用清水洗刷干净,晒至九成干。先将油砂置于锅内,用武火炒至烫手时,将洗净的鳖甲分大、中、小档分别投入锅内炒,并不断翻动,炒至鳖甲背面黑衣起微泡,甲内及甲边缘的残肉鼓起泡时,起锅筛去砂,然后用刀刮净残肉及黑衣备用。  相似文献   

10.
川楝子为楝科植物川楝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理气、止痛、杀虫等功效。传统和《炮制规范》的炮制方法:除去杂质,用布袋撞净,劈成两瓣,或取净川楝子置锅内用中火炒至外表焦黄色或焦褐色,用时捣碎。我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改革为:①取川楝子去净杂质,用水润法润透,(用牙咬  相似文献   

11.
笔者借川楝子清热理气、杀虫止痛之功效,治疗冻疮、牙痛、痛经等病,多获佳效,兹举案例报告如下。1 冻疮崔某,女,24岁。于1990年12月13日就诊。双手指、足趾及足后跟红、肿、痛、热、痒,特别是痛痒难忍,自诉近10年来每值隆冬发作,甚则破溃,流清稀脓水,须待来春天气变暖时方可愈合。予生川楝子300g,打碎装入陶瓷或砂  相似文献   

12.
川楝子为楝科植物川楝的干燥成熟果实。炒川楝子通常采用中火炒至外表皮焦黄色或焦褐色,取出放凉,切片或用时捣碎。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川楝子因个大、果核坚硬而不易炒透,经常是外焦里生。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改用砂炒,收到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取炙过的河砂置锅内,用武火加热,至滑利容易翻动时,放入川楝子,不断翻炒。至川楝子全部鼓起,呈圆球状,手摸有丰富  相似文献   

13.
笔者临床多年来用川楝子治疗乳糜尿,每获佳效。如治孙某某,男,41岁。1988年4月11日入院。小便浑浊,如乳酪或呈淘米水样,可见大小不等如棉絮状凝块,历时4年有余,经当地医院多方治疗均罔效。遂来本院诊治。入院时,小便浑白,似牛奶样,夹小白凝块,或夹血条,尿道涩痛不爽,有时阻塞,少腹稍有作胀,腰部酸  相似文献   

14.
<正> 将拣净杂质经水冲洗后的川楝子果实,置专用的密闭式蒸锅内,加温至120~150℃蒸10~15分钟,使果皮稍软为度,出锅,趁热用万能转盘切药机加送料斗,以放宽的刀口切3~6  相似文献   

15.
李良国  张荣娟 《中草药》1997,28(1):49-52
通过对古今文献的整理研究和现状调研,总结研究了川楝子的炮制历史沿革、炮制方法及其演变过程,揭示了某些炮制意图和经验,可作为进一步开展川楝子炮制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配伍川楝子治疗带状疱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川楝子味苦性寒,主入肝经,功能疏肝理气解郁,兼能疏泄肝热,为理气止痛之要药。近年来,笔者以此为主药治疗带状疱疹及其发生前后引起的诸般疼痛,收到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川楝子的现代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川楝子,别称金铃子,为楝科植物楝Melia toosendan Sied.Et Zucc.的果实.广泛分布于河南、甘肃、湖北、湖南、广西、四川等地,主产区位于四川、湖北、河南、湖南,具有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1].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川楝子的炮制历史沿革作了研究探讨。历代近百部医药历史文献记载了川楝子的炮制资料,涉及炮制工艺超过30种,应用的炮制辅料有20多种,反映了前人炮制川楝子的长期实践和丰富经验  相似文献   

19.
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观察到,重用川楝子治疗下焦湿热所致之热淋,每收到良效。如治徐某,男,47岁。患者有尿道炎病史,尿频、尿急、尿痛症状时有发作。近日因出差劳累,加之饮酒,症情加重。经口服环丙沙星等抗生素治疗,自觉症状未见明显改善,尿痛加剧,遂于1990年4月16日来门诊求余诊治。症见尿频,约每15分钟即登厕1次,尿短色赤,尿道  相似文献   

20.
川楝子炮制工艺改革赵春艳辽宁省锦州市中心医院121004川楝子为楝科植物川楝的干燥成熟果实。炒川楝子通常采用中火炒至外皮焦黄色或焦褐色,取出放凉,切片或捣碎入药。我们工作中发现川楝子因个大,果核坚硬而不易炒透,经常是外焦里生。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