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回顾性分析垂体泌乳素瘤手术切除后的放疗价值。材料和方法1988~1994年收治术后垂体泌乳素瘤40例,其中微腺癌6例,均为女性,大腺瘤32例,男性7例,女性25例;采用双侧颞耳前野对穿照射,能量为8MV直线加速器,每次1.8~2.0Gy,总剂量40~60Gy/4~6周。结果总的临床控制率为87.5%(35/40)剂量以45~50Gy/4.5~5周为好,低于45Gy控制率下降,高于50Gy并发症明显,放疗后仅25%血浆PRL值完全降至正常范围,病期和手术切除情况影响长期长存。结论PRL瘤术后放疗剂量以45~50Gy/4.5~5周为宜,它即控制了肿瘤,又不产生严重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我院1986年12月~1988年4月收治PRL瘤11例,均为女性,年龄22~39岁。9例经手术证实为垂体细胞腺瘤并行术后放疗,2例单纯放疗。采用~(60)Co外照射,局部剂量4900~5300cGy,随访10~24个月。6例有压迫症状已改善,9例泌乳中7例已停止泌乳,11例继发性闭经中2例恢复正常并已怀孕。9例血PRL水平升高中7例降至正常。本文旨在分析PRL瘤的放疗以及手术、内分泌治疗的关系,认为开展综合治疗可能会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垂体ACTH腺瘤的放射治疗:附14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5-1990年共收治144例垂体ACTH腺瘤患者。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而要用了垂体单纯化疗工肾上主垂体瘤术后加垂体放疗。照射使用^60钴远距离治疗机或直线加速器,总有效率为81.9%。其中单纯垂体放疗与肾上腺及垂体瘤术后加垂体放疗二组间疗效并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1977年4月至1989年10月接受过放疗的57例垂体大泌乳素瘤进行了随访总结,15例行单纯放疗,42例在手术将肿瘤部分或大部分切除后接受了放射治疗,放疗采用~(60)C_o(54例)或23MVX线直线加遗器(3例),平均照射48.69Gy/6WK,1.8Gy/日。随访0.5~13年,平均5.3年。大多数患者头痛明显减轻或消失,其他临床症状也得到有效地控制,溢乳、性功能低下、视功能障碍、闭经改善率分别为83.9%、59.6%、  相似文献   

5.
EBV DNA定量分析在监测鼻咽癌转移和复发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Li YH  Shao JY  Zhao MQ  Gao HY  Li LR  Guan ZZ  Zeng YX 《癌症》2003,22(6):645-648
背景与目的:EB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感染与鼻咽癌关系密切,近年来,有报道鼻咽癌患者血浆/血清中可检测到游离EBVDNA,但血浆EBVDNA水平对判断放疗后鼻咽癌患者转移、复发的临床意义尚缺少大宗研究报道。本研究定量检测鼻咽癌放疗后随诊患者血浆EBVDNA含量,探讨其在监测鼻咽癌转移、复发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门诊随诊的放疗后鼻咽癌患者90例,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血浆EBVDNA含量,比较转移、复发与持续缓解患者血浆EBVDNA拷贝数。结果:放疗后转移或复发患者血浆EBVDNA的检出率为96.7%(29/30),中位拷贝数为2650copies/ml(0~5900000copies/ml);而持续缓解组患者血浆EBVDNA检出率12%(7/60),中位拷贝数为0copy/ml(0~71000copies/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例临床持续缓解但有血浆EBVDNA升高患者,在随后的3~4个月随访中,证实有肿瘤转移或复发。结论:血浆EBVDNA李宇红,等.EBVDNA定量分析在646定量检测可能成为监测放疗后鼻咽癌患者肿瘤转移、复发的敏感肿瘤标记物。  相似文献   

6.
放疗对鼻咽癌患者垂体功能的短期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放疗对鼻咽癌(NPC)患者垂体功能的短期影响。[方法]通过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31例NPC患者治疗前、治疗结束时及治疗结束3个月复查时血清中生长激素(GH)、催乳素(PRL)、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及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浓度。并通过治疗计划系统(TPS)分析患者垂体受照射体积和剂量的关系。[结果]通过TPS计算出30%、50%、80%、100%的垂体体积所受照射剂量分别为(4640.32±2117.01)cGy,(3511.29±2404.04)cGy,(2674.19±2405.47)cGy,(2422.58±2323.28)cGy。不同剂量照射后,复查时5种垂体激素的均值都在正常范围内,但部分激素浓度较治疗前或治疗结束时有显著变化。[结论]鼻咽癌患者放疗后3个月,垂体功能已经发生改变,但并没有发生激素的缺乏。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1971~1988年放疗垂体腺瘤80例治疗结果及分析33例放疗后生长激素(GH)含量与疗效的关系。本组80例中,男42例,女38例。全组嗜酸细胞瘤41例(4例手术),厌色细胞瘤37例,泌乳素—嗜酸细胞瘤(PRL—GH瘤)2例,病程最短半月,最长30年。 单纯放疗40例,手术 放疗40例(其中2例为放疗 手术 放疗,证实为囊性变),均采用~(60)C_o二侧耳前野4×4~5×5cm平行对穿照射,68例D_T4100~6000cGy/4~6周占75%,5000~6000cGy占63.5%。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Graves’眼病放疗后的远期临床疗效和副反应及肿瘤发生情况。方法1979-1999年间104例Graves’眼病患者接受常规分割放疗,其中球后+垂体照射56例,球后照射15~20Gy后缩野照射垂体25~35Gy;球后48例照射20Gy。随访7.5~25.0年,中位13.3年。结果组织受累治疗、角膜受累治疗、突眼治疗、视力改变治疗,眼外肌受累治疗后有效率分别为88.4%、75.1%、55.6%、68.8%、64.4%,总有效率为71.1%。12例放疗后2.5~18.3年(中位11.2年)诊断白内障。1例放疗后3.2年确诊左眼放射性视网膜炎。随访期间3例行开眶术,2例行眼肌手术,1例行眼睑缘缝合术。9例放疗后诊断恶性肿瘤,但所发肿瘤位置均未在放疗照射野范围内。结论放疗可有效控制进展期Graves’眼病病情,并能取得较好疗效,使临床症状得以改善,同时也是较为安全的治疗方法,副反应较其他治疗方法为少。  相似文献   

9.
164例垂体嫌色细胞瘤的放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自1964年3月至1989年3月,共收治164例垂体嫌色细胞瘤患者,其中单纯放疗34例,治疗总控制率为85%;综合治疗134例,总控制率为86.1%。放射治疗剂量以45~50Gy常规照射为宜,对治疗后复发的患者可以放疗和/或手术等再程治疗,对绝大多数垂体嫌色细胞瘤应采用手术、放疗等综合治疗方式,且放疗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放射剂量,以避免晚期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摘要】 背景与目的: 探讨雌激素诱发大鼠垂体催乳素(PRL)瘤的发病机制。 材料与方法: 制备雌激素诱发大鼠PRL瘤模型: 成年雄性Wistar大鼠1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8)和PRL瘤组(n=8) 。对照组皮下植入空白硅胶管,PRL瘤组皮下植入含有乙烯雌酚的硅胶管,用药8周后乙醚麻醉大鼠,心脏穿刺取血,分离血清,并开颅摘取垂体。采用放免法测定大鼠血清PRL水平;垂体称重并做组织病理学观察;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垂体组织PRL蛋白的表达和分布;用RT_PCR方法检测c_fos 和垂体肿瘤转化基因(PTTG)在PRL瘤组织中的表达,计算机凝胶成像系统分析其表达量。 结果: 雌激素作用8周后,根据大鼠垂体重量以及组织学和免疫组化的改变,证实已诱发出PRL瘤模型。在PRL瘤组中,c_fos和PTTG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彩 (P<0.001)。 结论: 雌激素刺激垂体PRL细胞表达癌基因c_fos以及PTTG,在雌激素诱发大鼠PRL细胞增生以至最终形成PRL瘤的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经蝶窦入路切除的侵袭性垂体腺瘤的组织学侵袭性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我科自2000年1月~2003年5月行经蝶手术切除的具有完整影像学、病理学和随访资料的侵袭性垂体腺瘤82例,其中 PRL腺瘤39例,GH 腺瘤13例,ACTH 腺瘤6例,无功能腺瘤24例,随访时间5~30个月。结果侵袭性垂体腺瘤 MRI 影像学特点为鞍底受侵下陷,部分肿瘤突入蝶窦;颈内动脉包绕;海绵窦受累,鞍隔突破等,病理检查以鞍底硬膜浸润的发生率最高,并有20例(24.4%)发现有肿瘤内卒中或出血。PRL 腺瘤的全切率明显低于无功能腺瘤(P<0.01),而无功能腺瘤、GH 腺瘤与 ACTH 腺瘤之间相差不明显。PRL 腺瘤的复发率较无功能腺瘤和 GH 腺瘤高(P<0.05)。结论侵袭性垂体腺瘤中,无功能腺瘤与 GH 腺瘤的治疗效果优于 PRL 腺瘤,垂体腺瘤的侵袭性生物学行为导致手术全切机率下降,是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血浆神经肽y水平与垂体腺瘤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患者血浆NPY与垂体腺瘤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采取82例垂体腺瘤患者及20例对照组术前、术后空腹静脉血各3mL,对其进行血浆NPY的放射免疫测定分析。结果:NPY在垂体腺瘤组与对照组中血浆含量明显不同,垂体腺瘤组血浆NPY含量高于对照组;全组垂体腺瘤手术后血浆NPY的含量明显下降,而对照组不明显。结论:NPY参与了垂体腺瘤患者下丘脑-垂体轴许多激素的调节,可能与垂体腺瘤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性分析垂体腺瘤手术患者病理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与术前相关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自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垂体腺瘤患者189例,术前行影像学检查、垂体相关激素测定,术后行病理免疫组化染色。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双变量相关分析中的Spearman分析判断两种变量之间的关联性,通过Kappa值判断术前激素水平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89例垂体腺瘤患者,>40~60岁组构成比明显高于≤20岁、>20~40岁、>60~80岁各组(60.8% vs 1.1%、22.8%、15.3%,均P<0.05);大腺瘤明显多于微腺瘤和巨大腺瘤(86.5% vs 4.7%、8.8%,P<0.05);PRL瘤血清PRL程度与肿瘤直径呈正相关(r=0.530,P<0.05)。GH瘤血清GH水平与肿瘤直径呈正相关(r=0.629,P<0.05),与年龄呈负相关(r=-0.715,P<0.05);垂体PRL瘤、GH瘤血清学诊断与术后免疫组化染色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85.5%、78.9%,Kappa系数分别为0.688、0.465,说明两种诊断的一致性好;以PRL>100 ng/mL作为PRL瘤的血清学诊断标准时,其与免疫组化染色诊断的符合率和Kappa系数最高,为81.9%和0.517。结论:手术的垂体腺瘤中以大腺瘤为主,好发年龄>40~60岁。血清PRL、GH水平均与肿瘤直径呈正相关;GH水平与年龄呈负相关。垂体腺瘤临床血清学诊断与病理免疫组化诊断有一致性,以PRL瘤、GH瘤的一致性为最高。PRL>100 ng/mL可以作为诊断PRL瘤的血清学参考值。  相似文献   

14.
垂体腺瘤放疗的放射损伤与相关因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分析超高压放射治疗垂体瘤后中枢神经系统放射损伤与相关因素。材料与方法1975~1990年间采用60Co或直线加速器放疗的垂体腺瘤631例,单纯放疗或术后放疗。放疗剂量范围39~58Gy,每次分割量180~250cGy。结果所有病人随访皆超过5年,垂体瘤控制率是79.7%,其中6例有视神经损伤,8例有颞叶及鞍旁坏死。中枢神经系统放射损伤与下述因素相关:总剂量大于48Gy,每次分割量大于2Gy,3年内多程放疗,糖尿病和高血压(P<0.05)。结论垂体放疗45~48Gy,分割数大于25次在治疗垂体瘤中是一种有效而安全的疗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垂体泌乳素瘤患者血清PRL、Cor和胰岛素抵抗状况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98例垂体泌乳素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术前、术后7 d清晨采集空腹肘静脉血测定其血清PRL、Cor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比较微腺瘤、大腺瘤患者和复发、未复发患者在术前、术后7 d的血清PRL、Cor和HOMA-IR水平。结果 大腺瘤患者在术前、术后7 d的血清PRL、Cor和HOMA-IR水平均明显高于微腺瘤患者,两组在术后7 d的血清PRL、Cor和HOMA-IR水平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患者和未复发患者在术前的血清PRL、Cor和HOMA-IR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7 d的血清PRL、Cor和HOMA-IR水平均明显低于术前,复发患者在术后7 d的血清PRL、Cor和HOMA-IR水平均明显高于未复发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垂体泌乳素瘤患者的血清PRL、Cor和HOMA-IR水平变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其肿瘤体积,对于评价其治疗效果、预测术后复发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c-fos癌基因在雌激素诱发的大鼠催乳素(prolactin,PRL)瘤中的表达,以及多巴胺受体激动剂诺果宁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1)制备雌激素诱发的大鼠PRL瘤模型;2)放免法测定大鼠血清PRL水平;3)垂体称重并做组织病理学观察,用免疫组化方法显示垂体组织PRL蛋白的表达和分布;4)用RT-PCR方法检测c-fos mRNA在各组垂体组织中的表达,以β-actin作为内参照,借助于计算机凝胶成像系统分析表达量。结果用药8周后,PRL瘤组大鼠血清PRL水平、垂体质量以及垂体PRL(+)细胞计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32.63、29.77和25.27,P值分别为3.7×10-14、1.2×10-13和9.7×10-13,根据大鼠垂体质量以及组织学和免疫组化的改变,证实已诱发出PRL瘤模型。在PRL瘤组中,c-fos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t=39.70,P=2.96×10-15;诺果宁组c-fos表达量较PRL瘤组有所降低,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01,P=9.2×10-10。结论雌激素刺激垂体PRL细胞表达c-fos癌基因,在雌激素诱导PRL瘤中起一定的作用。雌激素诱导垂体PRL细胞表达c-fos受到下丘脑神经递质和垂体内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乳腺癌与乳腺增生病某些内分泌激素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通过比较乳腺癌与乳腺增生病患者内分泌激素变化,对内分泌激素与免疫系统的关系进行初步分析. 方法随机选取绝经前和绝经后的乳腺癌患者各28例、乳腺增生病患者各22例,在治疗前采血样,对垂体激素6项(PRL、GH、TSH、ACTH、FSH、LH)和性类固醇激素3项(E2、P、T)进行检测,采用秩和检验,正态近似法(Wilcoxon法)对结果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绝经前乳腺癌患者FSH 水平高于乳腺增生患者,其它垂体激素(PRL,GH,TSH,ACTH,LH )和性类固醇激素(E2,T,P)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绝经后乳腺癌患者ACTH水平高于乳腺增生病患者,其它垂体激素(PRL,GH,TSH,FSH, LH)和性类固醇激素(E2,T, P) 比较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绝经前乳腺癌患者血浆中的FSH和绝经后乳腺癌患者ACTH水平高于乳腺增生病患者,说明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激素与免疫系统之间正常规律被打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短、长反馈失调,使免疫功能受抑制;雌激素诱导癌细胞基因突变,雄激素刺激细胞的敏感性增加,加速乳腺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浆EB病毒DNA(EBV DNA)含量在监测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复发和转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 检测81例放疗后随诊的鼻咽癌患者血浆EBV DNA含量,比较缓解组与复发、转移组血浆EBV DNA差异.结果 放疗后缓解组患者血浆EBV DNA阳性率为15.7%,中位拷贝数为0 copy/ml;放疗后复发或转移组患者血浆EBV DNA阳性率93.3%,中位拷贝数6 432 copies/ml,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结论 血浆EBV DNA定量检测有可能成为监测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复发、转移的肿瘤标记物.  相似文献   

19.
柯兴氏病患者大约有10%能被放射学发现垂体肿瘤。另有60%或更多是在尸检时才发现潜在微小腺瘤。另一组患者在双侧肾上腺切除术后数月或数年,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引起垂体肿瘤才明显起来。过去报告Nelson氏综合征为5%~16%,然而最近研究指出Nelson氏综合征的实际发病率可能是低估了。鉴于这些肿瘤伴有高度灶性侵袭性及眼的合并症而显得特别重要。因此作者复习了1951~1976年间25年来在作者医院诊断为柯兴氏病并经双侧肾上腺全切除治疗的全部38例病例。其中肾上腺腺瘤4例(11%),肾上腺皮质癌1例,柯兴氏病双侧肾上腺增生33例。后者2例(6%)示垂本窝增大,用单独放疗或放疗加肾上腺切除;2例蝶鞍断层摄影正常,经显微外科探查垂体发现垂体腺瘤;另7例并用放疗和肾上腺手术  相似文献   

20.
背景与目的:放射治疗作为垂体腺瘤的辅助治疗,常用于不适宜手术或者手术未彻底切尽的患者。尽管各类腺瘤所用放射治疗的剂量在文献报告中无大区别,但是放射治疗对各类腺瘤的疗效不全一致,本文回顾性分析632例垂体腺瘤放射治疗的结果,探讨放射治疗剂量在垂体腺瘤治疗中与疗效、并发症以及复发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放射治疗科1954~1989年间收治的632例垂体腺瘤病例,其中男性302例,女性330例,中位年龄41岁。手术后病理证实的垂体生长激素腺瘤158例,垂体泌乳素腺瘤130例,垂体促肾上腺皮质细胞腺瘤93例。手术后加放疗381例,单纯放疗251例。放射治疗中位剂量49.24 Gy。结果:随访5年后接受放射治疗的垂体生长激素腺瘤、垂体泌乳素腺瘤和垂体促肾上腺皮质细胞腺瘤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5%、86.6%和83-3%,放疗剂量在垂体腺瘤治疗中与疗效、并发症以及复发之间均有相关性。结论:垂体腺瘤放疗剂量控制在45~50 Gy,既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又能够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