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遗尿症指5岁以上儿童,夜间出现无意识排尿,是儿童的一种常见疾病。脊柱裂指由于椎弓发育异常,导致脊柱管的骨性包皮出现缺损,是一种常见的先天畸形。一般认为,伴有脊柱裂的遗尿症治疗效果较差。国外早在1938年Mowrer首先报道了采用行为疗法治疗遗尿症,但国内直至80年代中期行为疗法才较为普及,至于采用行为疗法来治疗遗尿症则更为罕见。我院遗尿专科门诊采用行为疗法辅以小剂量氯米帕明治疗伴有隐性脊柱裂的夜间遗尿症,旨在探索提高疗效的治疗方法。现将1993年至1995年资料完整的32例介绍如下。临床资料一、…  相似文献   

2.
凡年满三周岁,具有正常排尿功能的儿童,在睡眠时不能自行控制尿者,即称遗尿。偶因疲劳或临睡前饮水过多,过度兴奋,熟睡后致遗尿者不作为病态论。笔者近8年来运用头部针刺配合体针治疗遗尿症30例,均收到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小儿遗尿症是儿科较为常见的疾病,目前无特效药治疗。我们从1987~1998年共诊治37例小儿遗尿症,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1 临床与方法1.1 临床资料:37例患儿中,男21例,女16例;年龄4~12岁,病程2月~5年。其中有18例每晚有一次以上的遗尿,19例间断性遗尿。37例治疗前每24例多次进行针灸及中药治疗,效果不佳,治疗时对37例患儿均进行了全面的体格检查,患儿的发育、智力、生命体征、心肺腹及神经系统均无异常,并均否认头颅外伤史及惊厥史。脊柱X线检查正常,无脊柱裂。尿常规、尿糖及脑电图检查均在正常范围内。1.2 治疗方法及有效判定:利他林0…  相似文献   

4.
本组手术治疗遗尿症,治愈与基本治愈占90.9%,其余病例遗尿虽然未能完全控制,但均有明显好转,术后无一例遗尿加重现象,经随访病例疗效都是持久的。遗尿症的手术治疗为非手术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有效途径。本文还对遗尿症诊断、手术方法作了阐述,同时对病因与发病机制作了探讨性说明。  相似文献   

5.
黄爱华 《贵阳医学院学报》2009,34(4):448-449,452
小儿遗尿是儿科常见病之一,通常指儿童5岁时仍不能自主排尿而尿裤或尿床,但无明显器质性病因;遗尿症有2种分类方法,第1种是根据遗尿发生的时间,若遗尿发生在睡眠中(包括夜间睡眠或午睡),但白天能控制排尿,而且膀胱功能正常,则称为单一症状的夜间遗尿;小儿白天清醒,时有遗尿,无神经系统的病变如脊柱裂、脊柱损伤等,称为白日遗尿。第2种分类法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遗尿,原发性遗尿是指小儿从小就一直有遗尿;而继发性是指小儿曾经停止遗尿至少6个月,以后又发生遗尿。本文讨论小儿原发性夜间遗尿。长期以来,西医对于小儿遗尿症的治疗无明显有效的方法,而中医具有独特的优势,能通过中药口服、针灸、推拿、穴位注射、穴位敷贴、穴位埋线及理疗等多种方法从整体上对小儿进行调整,从而达到疗效。  相似文献   

6.
行为疗法辅佐药物治疗儿童遗尿症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reatmentof38childrenwithenuresisbybehaviortherapyandmedicine功能性遗尿症在儿童中的患病率较高,笔者自1995年6月~1998年8月,采用以心理行为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的方法治疗儿童遗尿症38例,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按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中的临床描述与诊断要点确诊为功能性遗尿症76例。年龄6~10岁57例,11~13岁19例;男42例,女34例;每晚遗尿1~3次52例,3次以上者24例,偶有白日遗尿17例,每周有2次以上白日遗尿6例。原发性遗尿56例,继发性20例,继发于尿…  相似文献   

7.
简易遗尿叫醒器治疗儿童遗尿症30例报告杨洪峰1刘金国1李效杰2崔耕刚3(1济宁医学院2金乡县人民医院3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我们自1991年以来,采用自制的简易遗尿叫醒器治疗儿童遗尿症患儿32例,收到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方法:门诊诊断的遗尿症患儿,...  相似文献   

8.
小儿遗尿是儿科较常见病,对儿童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影响.小儿遗尿症又称尿床,是指3周岁以上的小儿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得一种病症,多见于10周岁以下的儿童,其临床表现为:遗尿常发生在晚上相对固定的时间.一般以上半夜较多,严重者每晚必遗,甚则每晚遗尿2~3次,遗尿后常继续熟睡,虽经频频呼叫而不易醒来.在多饮、疲劳、或者有其他疾病时可加重.也有轻者每周遗尿1~2次,尿后即醒来.排除泌尿系感染、畸形、寄生虫病等.1998~2005年,笔者采用针刺疗法治疗单纯性小儿遗尿症38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凡年满3周岁具有正常排尿功能的儿童,在睡眠时不能自行控制而排尿者,称为遗尿。偶尔疲劳或临睡前饮水过多而遗尿,不做病态论。遗尿症是小儿常见病,直接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日渐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为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根据祖国医学内病外治及国际最新经皮治疗理论,研制出中药遗尿贴片,采用经皮射频药物治疗机穴位透人治疗小儿遗尿症50例,并设对照组作对比观察,以了解经皮射频药物治疗小儿遗尿症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许丽,浙江中医药大学副教授,浙江省中山医院推拿科副主任中医师,从事针灸推拿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20年,近8年来专门致力于小儿推拿,在运用推拿及针刺治疗小儿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遗尿又称尿床,是指3周岁以上的小儿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症[1].3岁以下的儿童由于脑髓未充,大脑发育还不健全,或者没养成正常的排尿习惯而发生尿床者不属于病理现象,故3岁以下的婴幼儿不考虑在本病范围之内.若3岁以后夜间仍不能自主控制排尿而经常尿床,就是遗尿症,多见于10岁以下的儿童.许丽教授以推拿结合针刺治疗小儿遗尿取得良好的疗效,笔者有幸侍诊,获益匪浅,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七、遗尿症 遗尿症是指3岁以上小儿睡眠中小便自遗的一种病症,是小儿时期的常见病。对于3周岁以下的小儿,其肾气尚未充沛,智力发育不全,排尿的正常习惯还未养成,或3岁以上儿童偶然遗尿者,均不属病态。 遗尿症的病因为肾与胱膀的病变,主要在于膀胱不能约束,通常有以下三方面:(1)肾气不足,下元虚冷。(2)脾肺气虚,水道失约。(3)肝经湿热,下注膀胱,膀胱气化不利,约束无权而致遗尿。  相似文献   

12.
行为疗法与氯丙咪嗪联合治疗夜间遗尿症36例疗效观察翁晖亮上海杨浦区中心医院心理研究室(200090)遗尿系指5岁以上儿童,夜间出现无意识排尿,是儿童的一种常见病。国外早在1938年Mowrer首先报告了采用行为疗法治疗遗尿症,但国内直至80年代中期行...  相似文献   

13.
一、临床资料:我院从1983年3月~1985年10月应用改良膀胱横断术治疗成人遗尿症9例,男5例,女4例,年龄18~20岁,每晚遗尿1~5次。无泌尿系感染症状。膀胱容量200~300ml,残余尿量5~6.5ml,膀胱镜检查正常,膀胱测压及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患者平均住院17天,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1~3年,7例无遗尿,2例每月遗尿1~2次。  相似文献   

14.
遗尿症是指5周岁以上的小儿在睡眠状态下不自主排尿≥2次/周,持续6个月以上的一种病症。患儿遗尿后并不觉醒,醒后方觉。轻者数夜一次,重者一夜数次,睡眠较深,不易叫醒[1]。《仁斋直指小儿附遗方论·大小便诸证》云:“……其水出而不禁,谓之遗尿。睡里自出,谓之尿床。此皆肾与膀胱俱虚而挟冷所致也”。这句话对遗尿与尿床作了简单的区分,但两者的病因病机相同,故现在多将二者统称为遗尿。遗尿在小儿多见,据国外报道[2],遗尿症中原发性遗尿为69%,继发性遗尿为31%,其发病率15%~20%为5岁儿童、10%为10岁儿童、2%为12~14岁儿童,即使到青春后期甚至成人期仍有1%~2%的发病率[2]。笔者用菟丝子散加减治疗小儿遗尿症5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遗尿又称尿床,在儿科临床上较常见.据国外统计5岁儿童发病率15%~20%,随年龄增长,患病率逐年下降10%~15%,但至成人期仍有1%~2%的人患遗尿症[1].遗尿不仅影响小儿的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它影响小儿的身心健康及良好人格的形成,故小儿遗尿症逐渐引起人们普遍关注而成为近几十年医学研究的焦点之一.目前对该病采取药物治疗及心理行为干预,现就近年来我国对小儿原发性遗尿的治疗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朱洁  徐明  许铖  洪菲 《宁夏医学杂志》2009,31(11):1055-1056
目的分析儿童遗尿症的临床特点并对其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对诊断明确的小儿遗尿症患儿给予去除病因、生活指导、心理行为等治疗,无改善者加用醋酸去氨加压素(DDAVP)治疗。结果145例中有明确病因者22例,经去除病因遗尿症状治愈或有效18例,余123例经生活合理安排、心理行为指导及唤醒治疗后,65例治愈。另有39例无改善患儿加用DDAVP治疗,治愈25例。结论儿童常见的仍是原发性单纯性遗尿症,强调综合治疗即生活管理、唤醒训练、药物治疗等。  相似文献   

17.
遗尿(或称尿床)是指小儿睡中小便自遗,三岁以内小儿由于大脑发育未全,排尿控制欠佳,如有遗尿,不属病态。但三岁以上小儿仍有遗尿,而且经常如此,则为病态。遗尿症是内儿科常见病,虽无严重后果,但长期遗尿,造成患儿精神上的负担,而产生自卑感。祖国医学认为遗尿是肾及膀胱的病变,以虚证居多,因而治疗多以温补收涩为主,辨证施治或单方偏方以及各种新医针灸疗法,都收到一定的效果。笔者在医疗实践中,曾以手足针治疗数例,疗效尚佳,对一般无  相似文献   

18.
夫遗尿一症又名尿床,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知是也,本症多见于儿童。凡三周岁以上睡眠中不能控制排尿而自遗的即属病态。 中医认为遗尿症的发生,多由于小儿肾气不足,下元气虚失养所致。临床上二十余年,吾从此道多获良效。 一、属于肾气不足的遗尿,可见面色苍白。智力迟钝,腰腿酸软,小便清长,夜间  相似文献   

19.
赵景良 《实用全科医学》2010,8(8):1015-1016
目的探讨局部用药治疗儿童原发性遗尿症的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30例采用局部用药以利多卡因在下腹部穿刺封闭治疗的方法 ,对照组30例采用口服药物治疗的方法。结果治疗组治疗前遗尿次数/d和治疗后每天遗尿次数分别为2.5±0.5和0.3±0.1,对照组治疗前每天遗尿次数和治疗后每天遗尿次数分别为2.6±0.5和1.5±0.3,两组治疗前无差异,但治疗组治疗后每天的遗尿次数明显少于遗尿次数/d,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组痊愈及有效例数28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20例,总有效率为66.7%。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无效例数治疗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部用药以利多卡因在下腹部穿刺封闭治疗儿童原发性遗尿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遗尿是指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为儿童常见病.凡3周岁以上睡眠中尚不能控制排尿,称为遗尿症,俗称尿床.兹将1986年至1992年用针刺治疗遗尿症40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病例均系哈尔滨市散居病人,经检查排除了其它器质性疾病.确诊为功能性遗尿者40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10例.就诊者最大年龄14岁,最小5岁,学龄儿童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