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B超检查纵隔肿瘤44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B超对44例纵隔肿瘤患者检查,重点讨论了纵隔肿瘤B超影像学特点及诊断中的意义。同时还讨论了纵隔肿瘤探查的部位及操作手法,强调在检查前应仔细阅读胸片和胸部CT片以便找出最佳探查部位和范围。B超在纵隔肿瘤检查的优点在于能直接探查肿瘤内部结构鉴别实质性和囊性肿瘤,探查肿瘤与周围脏器和血管的关系,在B超引导下经皮纵隔肿瘤穿刺活俭更为准确和安全。  相似文献   

3.
纵隔肿瘤的CT诊断(附9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隔肿瘤的CT诊断(附93例报告)彰俊杰张庆来李洪建时高峰李彩英CT检查对纵隔病变的诊断有重要意义。本文收集我院1989年3月~1994年7月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纵隔肿瘤93例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本组93例中,男性42例,女性51例。年龄10...  相似文献   

4.
大组手术病例分析显示,纵隔囊肿占原发纵隔肿瘤和囊肿的21%,大多数属发育异常。囊肿亦可为获得性,如寄生虫囊肿,肿瘤囊变或血肿。近十四年间,本院经病理证实纵隔支气管囊肿11例,本文着重分析X线诊断限度及其CT征象,对本症术前正确诊断可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6.
1一般资料8例患者男女各4例,年龄13~63岁。病史最短4个月,最长达10年,除1例无症状外,其余均有不同程度的心悸、气促,1例伴下肢浮肿,1例伴面部上肢紫绀肿胀,1例伴反复咳嗽,1例胎甲球蛋白>400ng/ml。B超所用仪器为AlokaSSD25...  相似文献   

7.
纵隔肿瘤的明确诊断,以往依赖于X钱或CT检查,认为超声受肺部气体干扰。本文报告4例纵隔肿瘤的彩起检查,对肿瘤的部位、大小、性质、直观优于X线和CT和手术结论相符。1资料和方法本组4例均以胸闷、心前区杂音就诊。年龄最小为9岁,最大为30岁。其中男2例,女2例。前纵隔淋巴瘤2例,后纵隔畸胎瘤2例。仪器采用美国HP-ImagePoint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SMHZ。患者卧位,常规作超声心动图左室长轴,心尖四腔,大血管短轴观,观察心内结构,各心瓣膜口血流检测,位于心脏大血管前或后的肿块形态、回声、周边及内部血流,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8.
不常见的纵隔神经源肿瘤的影像学表现(附4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常见的纵隔神经源肿瘤的影像学表现(附4例报告)杨景震,李宪芹,黄永福笔者收集了4例纵隔神经源性肿瘤,其发生部位与影像表现形式较特殊。放射科检查:胸片、CT、超声。结果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1病例介绍例1:前纵隔迷走神经纤维瘤(伴VonReckling...  相似文献   

9.
回顾分析30例纵隔肿瘤的CT表现及诊断。结果3例在外院CT引导下证实,27例在我院手术病理证实。其中淋巴瘤8例,胸腺瘤7例,神经纤维瘤4例,畸胎瘤2例,气管、支气管囊肿3例,神经鞘瘤2例,神经节细胞瘤1例,胸内甲状腺瘤3例。与常规X线检查相比,CT检查具有可靠、方便的优点,是纵隔肿瘤较理想的诊断手段。对手术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纵隔肿瘤的临床分析(附246例报告) 付军科  梁景仁  秦志端  李兆志  关键词:纵隔肿瘤; 病理学; 外科手术 分类号:R73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01)01-0050-02 作者单位:付军科(西安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710061)       梁景仁(西安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710061)       秦志端(西安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710061)       李兆志(西安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710061)  参考文献: [1]Gibbon S.Surgery of the chest.3rd Edition.Toron to:Saunders WB company, 1976.406-422 [2]张大为,黄国俊,许佩璋,等.原发性纵隔肿瘤及囊肿327例的外科治疗.中华肿瘤杂志,1985,7(2):123 [3]赵富元,安若昆,王恩酮,等.原发性纵隔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1990,6(2):159 [4]罗 迪,丁嘉安,计威康,等.原发性纵隔肿瘤的外科治疗(附101例分析).中华肿瘤杂志,1981,3(3):200 [5]孙衍庆,吴兆荣,朱大雷,等.原发性纵隔肿瘤与囊肿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华外杂志,1984,22(10):581 收稿日期:2000年7月18日 修稿日期:2000年9月11日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B超诊断纵隔肿瘤的特征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22例纵隔肿瘤患者通过观察肿块的形态、内部结构和物理性质,同时对照手术、病理结果确定B超诊断。结果 超声提示的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相符。结论 B超对纵隔肿瘤性质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对确定手术方式和选择纵隔穿刺点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输尿管囊肿的X线诊断(附3例报告)杨兆建输尿管囊肿为输尿管下端在膀胱内的膨胀[1],系一种先天性发育异常,较少见。现报告我们的3例并着重讨论影响本病"光晕"征或"眼镜蛇头"征显示的因素。例1女,38岁。间歇性尿频、尿急、尿痛10余年,时有低热及腰部酸...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纵隔类癌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1例纵隔类癌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讨论,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①本病多见于中年男性,常发生于前纵隔并以右侧多见。②大部分患者有非特异性的纵隔肿块压迫症状,部分患者可伴有库欣综合征或类癌综合征,少数患者可无任何症状。结论 本病为一种生长缓慢的低度恶性肿瘤,临床病程一般较长,确诊常依靠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14.
纵隔淋巴管瘤是纵隔较少见的良性肿瘤。临床诊断较困难,目前仍主要依赖影像学的检查。现就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6例纵隔淋巴管瘤的X线和超声资料及其价值进行回顾性分析。 材料和方法 本组病例为我院1984年至1997年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病人,年龄为3个月至48岁,其中1岁以内者1例,其余5例均为成年人,平均年龄30岁。男4例,女2例。全部病例均先由X线检查发现,后经超声检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T对纵隔肿瘤的诊断价值,以提高对纵隔肿瘤的准确诊断。方法收集16例经手术或病理证实的纵隔肿瘤的相关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胸腺瘤6例,胸内甲状腺3例,支气管囊肿2例,恶性淋巴瘤2例,神经源性肿瘤2例,畸胎瘤1例。CT定位准确率100%,定性准确率93.75%。结论CT检查是诊断纵隔肿瘤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根据纵隔肿瘤的发生部位、影像学特征及得当的检查方法,并密切结合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一般均能对纵隔肿瘤做出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本文收集了近10年来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肠肿瘤42例,进行临床及X线分析,并对漏诊原因、检查方法等作一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7.
纵隔肿瘤早期无明显症状,多在体检或偶然情况下发现,纵隔肿瘤即使是良性病变,也可能产生严重的危害。因此,及早发现和治疗纵隔肿瘤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我院近两年用B超诊断纵隔肿瘤,并经手术或病理证实共8例。其中,畸胎瘤2例,恶性间皮细胞瘤3例,神经鞘瘤1例,来源于胸腺和甲状腺的肿瘤各1例。其声像图特点归纳如下表:病例1:患者男性33岁,既往无异常,胸部外伤后出现胸痛、胸闷、经X线胸片检查拟诊胸腺癌。B超检查:右前胸一、二肋间胸骨柄右缘处探及-3.5cm×4.2cm×4.2cm囊实性回声区,其中实性部分回声不均匀,局部见强回声团…  相似文献   

18.
纵隔解剖位置深且受骨性胸廓及含气肺组织包围,传统观念认为超声不适宜对纵隔肿瘤进行检查。随着超声仪器的发展,超声对纵隔肿瘤诊断的研究不断深入,越来越多超声新技术在纵隔肿瘤的诊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就超声在儿童纵隔肿瘤中的临床应用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小儿纵隔肿瘤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纵隔肿瘤的CT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纵隔肿瘤的CT表现。结果:本组47例中,神经源性肿瘤16例,食管囊肿9例,畸胎瘤6例,淋巴管瘤5例,淋巴瘤(包括何杰金与非何杰金)5例,支气管囊肿4例,胸腺瘤1例,脂肪瘤1例。结论:CT能够显示肿瘤的发生部位、形态、密度及肿瘤与邻近组织的关系。神经源性肿瘤为小儿纵隔最常见肿瘤,其次为前肠囊肿。  相似文献   

20.
自1943年HareykA论述纵隔胸腔包裹性积液以来。文献上屡有报导。而对流动性纵隔胸腔积液则论述较少,笔者曾遇1例,资料完整,特报告如下,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