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对比观察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7例出生后1 d、2 d、3~5 d入院的诊断为ABO溶血病的新生儿进行临床回顾性分组研究,其中33例患儿(A组)给予大剂量IVIG(1 g/kg),33例患儿(B组)给予小剂量IVIG(0.4 g/kg),31例患者(C组)未使用IVIG,作为临床对照组。观察各组出生后1 d、2 d、3~5 d入院的新生儿经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的变化。结果在1 d、2 d、3~5 d入院的患儿,血清TBIL水平逐渐升高;经过24 h、48 h的治疗,A组TBIL水平均明显低于B、C组(P0.05)。结论早期、大剂量IVIG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血清TBIL水平,减少黄疸及其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ABO新生儿溶血病患儿溶血三项试验和就诊日龄与血清总胆红素(total serum bilirubin,TSB)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20年4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411例ABO新生儿溶血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新生儿溶血三项试验、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同时回顾分析其就诊日龄等临床资料。结果 411例患儿中,除新生儿胎龄和出生体重外,新生儿就诊日龄、直抗试验(DAT)阳性与否和溶血三项结果皆为阳性与否在TSB水平上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日龄≤1 d组、2~4 d组、≥5 d组,新生儿DAT阳性率分别为50%,46.6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除胎龄小于35周和出生体重小于2 500 g的病例后,患儿TSB水平与日龄相关系数为0.42(P0.001)。日龄≤1 d组、2~4 d组、≥5 d组的中位TSB水平分别为176.37 μmol/L、220.20 μmol/L和271.10 μmol/L,经Bonferroni校正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即就诊时日龄越大,新生儿TSB水平越高,DAT阳性率越低。结论对疑有ABO新生儿溶血病的患儿及时进行溶血三项检测,早日诊断,及时干预,以减少不良后果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正>新生儿ABO溶血病(ABO-HDN)是新生儿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是早期高胆红素血症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病例可以出现重度黄疸、贫血及胆红素脑病,甚至死亡,因此需早期积极治疗。我院应用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资料选择我院儿科2007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的41例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其诊断符合《实用儿科学》第7版新生儿ABO溶血病诊断标准[1],且除外Rh溶血及败血症、G6PD缺乏症、肝炎综合征、胆道闭锁、消化道畸形等有其他疾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早期出现黄疸症状的患儿,进行血清胆红素检测及新生儿ABO溶血病(ABO-HDN)溶血三项试验,并分析结果,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方法 对216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采用盐水法检测ABO、Rh血型,并检测血清胆红素浓度,对胆红素增高的患儿和母亲血型为O、婴儿为A/B型者,采用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游离抗体试验、抗体释放试验检测,分析其构成比,统计不同母婴血型组合与HDN的关系,并观察ABO-HDN与检测日龄的关系.结果 216例新生儿胆红素浓度增高患儿样本中,确诊患者89例均为ABO血型系统不合所致,阳性率为41.20%,ABO-HDN与新生儿的A或B型的型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日龄与HDN的阳性率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型血清学检测对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早期对母子ABO血型不合黄疸患儿进行溶血三项及其血清胆红素水平检测,为临床ABO-HDN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生儿ABO溶血病黄疸对新生儿脑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新生儿ABO溶血病72例,据血清胆红素水平分为两组。黄疸高峰期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比较,血清胆红素≥205μmoll/L,NBNA异常率升高;胆红素水平与NBNA评分呈直线相关。NBNA失分项目包括视、听定向力评分。结论:NBNA对于新生儿ABO溶血病早期脑功能评价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ABO溶血病10年病例回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新生儿血型不合溶血病主要为 ABO血型不合所致 ,以往传统方法待出现病理性黄疸后查母子血型 ,证明ABO血型不合 ,再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因诊断过晚而造成重度黄疸增多。自开展溶血 3项检查以及静脉用免疫球蛋白以来 ,ABO溶血病发现早 ,治疗及时 ,黄疸轻 ,降低了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 ,从而减少了听力、智力及神经系统等后遗症。 1990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 ,我们诊治 ABO溶血新生儿5 6例 ,结果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A组 2 4例 ,占同期产科出生儿 0 .175 % ;B组 32例 ,占 0 .70 6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见表 1。表 1…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母婴血型不合的新生儿溶血病发生情况,并探讨影响其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该院52例母婴血型不合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性回顾法分析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统计所有患儿中ABO溶血病的发生情况,并比较所有患儿间年龄、性别等一般临床资料及相关临床检查结果的差异,研究可能影响新生儿ABO溶血病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1)52例新生儿中出现新生儿溶血病的有30例(57.69%),发病率较高;(2)通过非条件单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可得体质量、身高、身体质量指数(BMI)、血红蛋白(HGB)、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比值及出生时间均可能为影响新生儿溶血病发生的相关因素;(3)通过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可得HGB、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比值及出生时间为新生儿溶血病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母婴血型不合的新生儿溶血病发生率较高,患儿出生时间、HGB浓度和相关胆红素的表达水平可为母婴血型不合的新生儿溶血病发生的可能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早发型母乳性黄疸患儿血中胃动素(M OT)、胃泌素(GA S)两种胃肠激素水平进行研究分析,旨在探讨胃肠激素在早发型母乳性黄疸发病中的作用,从而在病因学方面找到预防和治疗早发型母乳性黄疸的新方法。1对象和方法1.1对象选取2006-08~2007-01在我院住院的足月新生儿70例,其中早发型母乳性黄疸40例为观察组(早发型母乳性黄疸诊断标准见金汉珍等编著的实用新生儿学第3版[1]),同期出生的正常新生儿30例为对照组(血清胆红素<85μm o l/L)。两组资料均排除窒息、感染、溶血、遗传代谢疾病及孕母妊娠合并症等因素,两组资料在胎龄、出生日龄…  相似文献   

9.
“妈咪爱”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妈咪爱治疗新生儿黄疸,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我院住院患儿10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男30例,女26例;日龄1~28(平均7.3)d;出生体重(2 869±250)g;胎龄(38.2±3.8)周。对照组50例,男24例,女26例;日龄1~28(平均6.8)d;出生体重(2 906±246)g,胎龄(37.5±3.9)周。两组患儿在发病日龄、性别、胎龄、出生体重、原发病和病情轻重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对照组:(1)蓝光治疗:根据黄疸程度,每天给用8~12 h蓝光照射;(2)酶诱导剂:鲁米那5~8 m g/(kg·d),分3次口服…  相似文献   

10.
李晓红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9):4625-4625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对新生儿ABO溶血病的疗效。方法比较ABO溶血病患儿接受IVIG及治疗前后溶血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各指标无差异(P〉0.05);治疗后,总胆红素、网织红细胞数、黄疸消退时间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红细胞数、血红蛋白两组间无差异(P〉0.05)。结论 IVIG可阻断溶血,降低胆红素,缩短黄疸时间。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高胆)是新生儿期常见合并症,但一旦有血清酶谱及血液黏滞度异常,必定造成器官损害,特别是心、脑、肾等。我科对100例高胆患儿做了血清A ST、HBDH、LDH、CK-M B测定,并做血液流变学检查。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00例,男58例,女42例,年龄1~30日龄,黄疸时间1~28 d。黄疸原因:ABO溶血12例,RH溶血1例,败血症18例,新生儿窒息23例,脐炎15例,头颅血肿5例,母乳性黄疸18例,围产期因素(催产素应用等)8例,其中合并器官损害[脑损害或(和)心肌损害、肾损害]共56例。按血清总胆红素高低分成两组:轻度…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ABO溶血病早期红细胞、血红蛋白监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很多,新生儿溶血病是常见病因之一,其中又以ABO溶血病多见,可引起早期红细胞大量溶血破坏,胆红素(尤其是间接胆红素)明显增高而出现黄疸,严重时可并发胆红素脑病,产生严重后遗症甚至死亡,故早期诊断及干预相当关键。临床上ABO溶血病可通过血清免疫学检查  相似文献   

13.
鲁米那对新生儿黄疸的预防作用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我院鲁米那对新生儿黄疸的预防总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我院2003-09~2004-09出生的基本足月的正常新生儿171例,胎龄36~42周,体重2.0~4.14 kg,排除了血型不合溶血病、遗传性溶血病(包括G-6PD缺乏症、球型和椭圆型红细胞增多症)、感染、窒息等情况。其中鲁米那预防组91例,包括男43例,女48例,平均胎龄(38.0±2.0)周,平均体重(3.1±0.3)kg;对照组80例,包括男39例,女41例,平均胎龄(38.2±2.1)周,平均体重(3.3±0.2)kg。两组患儿的性别构成、平均胎龄、平均体重均无显著性差异。1.2方法用国产HD-368型经皮胆红素检测仪(简称TCB仪),对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调查新生儿ABO溶血病应用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导致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发生情况以及发生NEC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1~2013年收治的所有ABO型溶血患儿。根据研究对象是否应用IVIG分为未使用IVIG组1 240例和使用IVIG组380例。收集患儿一般人口学特征。将是否使用IVIG、是否为早产儿(SGA)、性别、胎盘早破、母亲糖尿病等作为自变量,以是否发生了NEC为其应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血清胆红素含量、黄疸消退时间以及NEC发生率。结果患儿治疗前血清胆红素含量与黄疸消退时间的比较发现,使用IVIG组的患者治疗前的血清胆红素含量高于未使用IVIG组,且在治疗后黄疸的消退时间少于未使用IVIG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使用IVIG组NEC的发生率高于未使用IVI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使用IVIG、SGA和Apgar评分低是ABO型溶血患儿发生NEC的高风险因子。结论 IVIG在新生儿的ABO型溶血病治疗中获得了积极的疗效,但仍要注意相应适应证、输注后反应及输注速度,使NEC发生率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5.
尼莫地平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观察钙通道阻滞剂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 IE)的治疗效果,对33例中度H IE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2005-05~2007-01我院儿科新生儿病房住院的64例中度H IE患儿,诊断依据及临床分度均符合1996-10杭州全国新生儿会议制订的标准[1],均为生后48 h内入院的足月窒息儿,头部CT(3日龄)有颅内出血者除外,随机分为尼莫地平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3例,男24例,女9例;入院日龄<24 h25例,>24 h 8例;胎龄37~41 2周,平均39.1周;体重2 500~4 000 g,平均出生体重3 263 g;窒息原因为脐…  相似文献   

16.
母婴MN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 MNSs血型系统中 ,MN抗原的免疫原性较弱 ,引起新生儿溶血病不多见 ,但与其他低频率弱抗原相比 ,其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率仅次于 ABO及 Rh血型系统 [1 ]。笔者通过对 1例特异性 Ig G型抗 -M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的诊断及治疗 ,探讨抗 -M的致病作用及临床意义 ,旨在引起广泛重视 ,以及时诊断、预防和有效治疗母婴 MN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临床资料患儿 ,女 ,足月顺产 ,体重 2 .3 5 kg,第 1胎 ,第 1产。出生后 2 4h出现皮肤黄染 ,无发热、腹泻。辅助检查 :Hb1 3 1g/L,总胆红素 1 46.4μmol/L,直接胆红素 1 2 .2μmol/L,间接胆红素 1 3…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游泳对新生儿体重和皮肤胆红素的影响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3  
目的研究在住院期间新生儿游泳后体重和皮肤胆红素值变化的意义。方法将200例阴道顺利分娩正常新生儿随机抽样,按出生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编号,单数为游泳组100例,双数为对照组100例。测定两组新生儿的出生体重、24h皮肤胆红素值,96h体重和皮肤胆红素值。结果两组新生儿出生时体重、24h皮肤胆红素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游泳组新生儿96h体重(3285±89)g、皮肤胆红素值(178±14)umo1/L,对照组新生儿96h体重(3040±96)g、皮肤胆红素值(206±18)umo1/L,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01)。结论新生儿游泳促进新生儿体重的增长,减轻生理性黄疸程度,减少了病理性黄疸的发生,开发了新生儿的潜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新生儿ABO溶血病早期静脉使用丙种球蛋白联合间断光疗治疗的护理.方法 将49例新生儿ABO溶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5例为观察组,早期静脉使用丙种球蛋白联合间断光疗,B组24例为对照组,仅给予间断光疗.结果 治疗72 h后血清胆红素值A组低于B组(P<0.05),A组息儿皮肤黄疸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较B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 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ABO溶血,能迅速降低血清胆红素,缩短病程.护理重点是做好输注丙种球蛋白时的护理、光疗前的准备、光疗中的观察护理、光疗后的护理.  相似文献   

19.
梁洁 《临床医学》1999,19(11):54-54
我院自1996年5月至1998年5月,对住院的300例新生儿黄疸,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采用自拟中药退黄汤口服,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300例新生儿黄疸均为我院新生儿科住院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82例,男88例,女94例,日龄在2~28天;出生体重在2600~3500克,胎龄在33周至42周。对照组118例,男62例,女56例,日龄在1~26天,出生体重在2500~3750克,胎龄在32周至43周。 1.2 主要病因:治疗组:溶血性黄疸4例均为ABO溶血,感染因素28例,围产因素54例,血管外溶血12例,红细胞增多症22例,母乳性黄疸62例,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我院2004-01/2007-01应用妈咪爱联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情况总结分析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住院患者100例均符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标准。其中围生期因素18例,感染性因素24例,新生儿溶血症(ABO血型)8例,红细胞增高症2例,早期喂养不足4例,母乳性黄疸38例,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1例,原因不明5例;胎龄≥37周者80例,≤37周者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发病日龄〈7d23例,〉7d29例;男30例,女22例;足月儿42例,早产儿10例;母乳喂养46例,人工喂养6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