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 分析广西网络直报前后传染病报告质量与流行趋势,探讨网络直报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方法 使用SPSS12.0和Excel 2003软件对数据进行发病趋势拟合和率的分析.结果 直报后报告质量提高,报告数明显增加,2004~2006年比2001~2003年甲乙类传染病平均报告发病率上升了36.53%;2004~2006年分月报告的发病趋势与2003年分月报告发病趋势经统计学检验,传染病整体流行趋势并没有改变.结论 网络直报模式下明显提高传染病疫情报告的数量和质量,网络直报前后总体发病趋势基本一致,网络直报模式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信阳市实行网络直报后,对传染病报告发病率的影响。[方法]运用SPSS12.0统计软件、EXCEL分析软件,作χ^2检验和时间序列分析t检验。[结果]2004年、2005年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分别比2003年上升了20.39%(χ^2=282.48,P﹤0.001)和43.44%(χ^2=1172.89,P﹤0.001),2004年、2005年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比近5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上升了40.31%(χ^2=855.75,P﹤0.001)、67.17%(χ^2=2158.87,P﹤0.001),两年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趋势与2003年完全一致,与近5年平均报告发病趋势也完全一致。[结论]网络直报模式下信阳市2004年、2005年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虽然上升较明显,但对总体发病趋势并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分析南通市通州区2008—2015年甲乙类肠道传染病的流行特征,预测发病趋势,为制定防控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SPSS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卡方检验,利用灰色系统GM(1,1)预测模型建立方程进行发病趋势预测。结果 2008—2015年南通市通州区累计报告甲乙类肠道传染病发病2 523例,年均发病率为26.34/10万,男性发病率(35.24/10万)高于女性(18.41/10万)。发病高峰在3至4月份,发病年龄以青壮年为主,职业以农民为主。采用灰色系统GM(1,1)预测模型拟合2008—2015年通州区甲乙类肠道传染病发病率,建立预测方程为Y(t)=-237.202 614e~(-0.170209(t-1))+279.242 614,2016、2017年预测发病率分别为11.28/10万、9.51/10万。结论南通市通州区甲乙类肠道传染病防控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未来的几年内,如无较大规模的疫情暴发,发病率仍会保持平稳下降趋势,需继续坚持政府领导、部门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综合性防治对策,努力遏制肠道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巩固防制成果。  相似文献   

4.
应用灰色模型预测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病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灰色模型预测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病率的价值,了解我省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发病情况和动态变化趋势,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建立灰色模型对1995-2003年山东省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病率进行模型拟合和趋势预测,用决定系数R^2检验拟合效果,回代误差和后验差检验预测精度。结果山东省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病率灰色残差GM(1,1)模型:γ0(t)=-3957.5+4008.8e^0.018623(t-1)十δ(t-1-i)[6.61e^0.0000893(t-1)-6.61]。决定系数R^2=0.93,模型拟和较好,预测值与实测值平均相对误差率为7.2%,后验差检验得到模型后验差比值为0.57,小误差概率0.78,精度检验尚可接受。结论山东省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病率灰色残差GM(1,1)模型拟合较为理想。预测今后几年我省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南宁市传染病流行情况分析,掌握流行趋势,做好南宁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方法对2004—2007.年南宁市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4—2007年南宁市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17种,共93880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57.56/10万,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城区平均发病率高于郊县(P〈20.05);男性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大子女性(P〈20.05),以0岁年龄组平均发病率最高,职业以农民为主。结论南宁市传染病甲乙类传染病防控工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肺结核、乙肝、梅毒、淋病、艾滋病、狂犬病是南宁市今后传染病防治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全省疾病监测点传染病疫情动态.方法 对监测点1990-2000年报告的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用居民传染病漏报率进行校正.结果 甲乙类传染病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年均下降4.84%,城市报告发病率高于农村1.72倍.血源与性传播传染病上升趋势明显,年均增加4.44%.1998年后发病率居四大类传染病之首.肠道传染病呈下降趋势,11年间降幅达71.02%.病毒性肝炎平均报告发病率158.91/10万,居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数的首位,肺结核近几年来发病较平稳,但维持在较高水平,年均发病率为66.21/10万.淋病、梅毒发病呈上升趋势,麻诊发病经过几年平稳过度后,有反弹上升现象,发病年龄≥15岁的人数上升明显.监测点甲乙类传染病总报告发病率高于全省大疫情1.23倍,两个系统监测的传染病升降变化曲线呈相关关系.结论 血源与性传播传染病是今后防治工作的重点,监测点监测结果能真实反映全省的传染病发病水平和流行趋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2004-2015年重庆市北碚区法定传染病的发病特点及流行规律,为制订传染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2004-2015年重庆市北碚区法定传染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15年重庆市北碚区共报告甲乙丙类传染病24种,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丙类传染病(手足口病除外)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手足口病报告发病率则在较高水平波动.甲乙类传染病中,年均报告发病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血液及性传播传染病(168.50/10万)、呼吸道传染病(102.12/10万)、肠道传染病(52.31/10万)、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0.28/10万)及新生儿破伤风(0.01/10万),2015年和2004年相比,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血液及性传播传染病的报告发病率分别下降了53.24%,45.90%及12.10%.报告发病率长期居甲乙类传染病前2位的为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和肺结核,同时梅毒的报告发病率上升趋势明显.此外,艾滋病报告死亡率长期居于甲乙类传染病报告死亡率的第1位.结论 肺结核、乙肝、艾滋病、梅毒、手足口病是重庆市北碚区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嘉善县近6年肠道传染病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2010年嘉善县甲乙类肠道传染病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05-2010年嘉善县的共报告甲乙类肠道传染病7种1 068例(其中甲类115例,乙类953例),占甲乙类传染病总发病数的14.14%,占法定报告的甲乙类传染病的比重呈下降趋势,年平均发病率为27.25/10万,甲乙类肠道传染病发病率也呈下降趋势,疫情以散发为主,6~10月发病数占全年肠道类传染病发病总数的59.27%,男女性别比为1.5∶1。发病数以农民、民工及散居儿童为主。结论:嘉善县甲乙类肠道传染病呈下降趋势,虽低于全省发病平均水平,但防控形势仍不容乐观,仍需常抓不懈。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2004-2009年邳州市甲乙类传染病流行趋势,为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邳州市2004-2009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用等级相关趋势检验分析方法进行传染病发病趋势分析。结果邳州市2004-2009年累计报告甲乙类传染病22种11 657例(全部为乙类,甲类无病例报告),年均发病率为116.97/10万。呼吸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75.17/10万,居首位;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年均发病率21.49/10万,居第2位;肠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17.90/10万,居第3位;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年均发病率2.39/10万,居第4位。6年来,传染病疾病谱排序不断发生变化,肺结核始终位居各种传染病构成位次之首;梅毒于2009年跃居到发病构成前5位;2006-2009年麻疹疫情出现回升;2009年出现甲型H1N1流感疫情。结论 2004-2009年邳州市甲乙类传染病发病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吉安市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趋势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22年吉安市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2008—2022年吉安市共报告法定传染病31种220 227例,死亡439例,年均发病率305.29/10万,年均死亡率0.61/10万。2008—2017年发病率呈缓慢上升趋势(趋势χ2=4 053.49,P<0.05),2018—2022年呈缓慢下降趋势(趋势χ2=857.59,P<0.05)。死亡率呈波动趋势,各年度间死亡率不同(χ2=41.590,P<0.05)。甲乙类传染病以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为主,丙类传染病以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性感冒和流行性腮腺炎为主。甲乙类传染病发病全年无明显高峰,丙类传染病发病高峰在1月份和4—6月份,发病率前三位的县区是吉州区、青原区和安福县。结论 应针对发病率较高、增长较快以及死亡率较高的病种开展重点防控,加强传染病监测预警能...  相似文献   

11.
南宁市1994~2003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动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了解南宁市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流行及变化趋势,分析流行特点,为制定今后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南宁市1994~2003年甲乙类传染病疫情年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4~2003年南宁市报告甲乙类传染病21种,共84330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98.39/10万,各年发病率有一定起伏,近几年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肠道传染病发病率仍处于较高水平;呼吸道传染病有明显上升的趋势,主要表现为肺结核发病率直线上升;血液及性传播疾病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其病例数占传染病总数的43.21%,住居首位。结论 南宁市今后传染病防治工作重点不仅要加大对肠道和呼吸道传染病的控制力度,还要加强性传播疾病的宣传、教育、防治和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肠道传染病的发病特征及流行趋势,为制订肠道传染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深圳市龙岗区2005-2008年的肠道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和相关分析. 结果 2005-2008年,深圳市龙岗区共报告甲乙类肠道传染病7种2 761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43.49/10万,占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7.09%;5岁以下儿童高发,占肠道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37.20%;甲乙类肠道传染病发病率(r=0.45,P=0.01)和痢疾发病率(r=0.44,P=0.01)与蝇密度相关密切,但与蟑螂密度无显著相关(P<0.05). 结论深圳市龙岗区肠道传染病的发病还处于较高水平,应霞点加强儿童尤其是1岁以下婴幼儿细菌性痢疾的预防与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天津市河北区甲乙类传染病流行趋势与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7年,河北区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21种14 619例,年均发病率172.01/10万,其中甲类传染病1种(霍乱)1例,乙类传染病20种14 618例。死亡55例,年均死亡率0.65/10万,病死率0.38%。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整体呈下降趋势(χ2=210.33,P=0.000)。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位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痢疾、肺结核、梅毒、乙肝、猩红热。发病构成以肠道传染病为主,占发病总数的50.69%;其次为呼吸道传染病,占26.79%。甲乙类传染病发病多集中在3季度,8月病例数最多;男性发病率(196.15/10万)高于女性(145.9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1.9,P=0.000);0~岁组发病率最高(609.79/10万),其次为80~岁组(180.97/10万)。职业分布以家务及待业者发病居多(占21.27%);其次是离退人员(占18.69%)、工人(占11.24%)、学生(占10.96%)和散居儿童(占10.58%)。结论 2008-2017年天津市河北区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今后应进一步加强重点传染病、重点人群及重点机构的防控力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南通市通州区梅毒、淋病的发病趋势,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通州区2004-2010年梅毒、淋病的发病情况,利用灰色系统GM(1,1)建立预测模型进行预测。结果通州区2004-2010年梅毒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淋病年发病率有下降趋势,趋势性x^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梅毒、淋病趋势预测方程分别为:Y(t)=0.903957e^0.194487(t-1)-0.468266,y(t)=2.311341e^0.094 813(t-1)-2.038763。结论若无特殊情况,通州区今后2年梅毒发病率会将持续上升,淋病发病率可能会有小幅波动上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时间序列ARMA模型对甲肝发病趋势进行预测的可行性,为预防和控制甲肝提供依据。方法采用SPSS 13.0对中山市2004-2009年的甲肝月发病人数资料建立ARMA模型,并对2010年上半年数据进行2步递推预测,通过对拟合残差的白噪声检验评价模型的拟合效果,采用绝对误差百分比、均方根误差评价预测效果。结果 AR(1)是拟合中山市2004-2009年甲肝逐月发病数较为合适的模型,模型为yt=5.137+0.435yt-1+at,其AR1系数为0.435(t=4.026,P〈0.001);模型拟合残差的自相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在不同时刻均无统计学意义,Ljung-Box Q统计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6.609,P=0.636),残差检验符合白噪声,模型拟合效果良好;绝对误差百分比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029和0.856,预测效果良好。结论 AR(1)模型能较好的模拟中山市甲肝发病情况,且能较好地预测未来短期内的发病趋势。  相似文献   

16.
2004-2009年浙江省嘉善县梅毒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嘉善县2004-2009年梅毒的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09年梅毒发病进行分析;应用灰色预测模型方法,建立梅毒预测模型方程公式,并对模型进行拟合,预测发病趋势。结果嘉善县2004-2009年梅毒年均发病率为33.96/10万,梅毒发病率从2004年的19.70/10万上升至2009年的54.34/10万;以流动人口较多及经济较发达的镇发病率最高,发病主要集中在20-39岁年龄段,占总发病的57.42%,职业以农民、工人为主;获得灰色预测模型方程^Y(t)=46.79e-0.20(t-1)-41.01。结论嘉善县梅毒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形势严峻,亟需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有效控制梅毒流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杭州市萧山区近7年来的法定甲乙类传染病流行情况,分析传染病的发病特点和流行趋势,提出完善和实施该区传染病预防控制策略的相关意见和建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萧山区2004-2010年的甲乙类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4-2010年萧山区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19种,累计发病27 457例,年平均发病率291.60/10万;累计死亡29例,年平均死亡率0.32/10万.梅毒、淋病、乙肝等血源和性传播传染病成为甲乙类传染病的主要构成,且在波动中上升,HIV感染及艾滋病疫情面临日益高发态势,呼吸道传染病亦有逐年上升趋势,麻疹疫情出现异常波动,肠道传染病、自然疫源和虫媒传染病发病率近年来明显下降,甲型H1N1流感等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结论:萧山区甲乙类传染病总体得到有效控制,但防控形势严峻,要重点加强梅毒、淋病、乙肝、艾滋病等血源和性传播疾病的防控工作,严防肺结核等慢性传染病死灰复燃,同时应时刻准备迎接一些新发传染病的挑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临桂县2004~2009年甲乙类传染病流行规律,为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临桂县2004~2009年报告的甲乙类传染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09年临桂县共报告甲乙类传染病14种,共计6804例;年均报告发病率241.80/10万,死亡66例,年均报告死亡率为2...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广西法定报告甲乙类肠道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2004—2013年广西甲乙类肠道传病发病资料进行分析,运用 Excel 和 SPSS 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图表处理。结果2004—2013年,广西累计报告甲乙类肠道传病发病160774例,年均发病率为35.282/10万,死亡105人,年均死亡率为0.02/10万;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发病年龄以少年儿童和青壮年为主,职业以农民(占35.70%)和散居儿童(占31.06%)为主。共发生甲乙类肠道传染病暴发疫情91起,报告病例5341例,死亡1人。暴发疫情主要为细菌性痢疾、伤寒+副伤寒和甲型肝炎事件。结论广西法定报告甲乙类肠道传染病发病率逐年下降,但戊型肝炎发病率逐年上升,肠道传染病防治仍然是广西急性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点之一,应坚持政府领导、部门配合、全社会参与的综合性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肺结核流行病学特点,探讨肺结核发病的预测方法并进行预测,为进一步预防控制肺结核工作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山东省2009-2017年法定报告乙类传染病历史疫情资料,揭示山东省肺结核的时间流行趋势。运用SAS 9. 3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选择ARIMA模型对山东省肺结核疫情的流行趋势进行预测。结果拟合的最优模型为:▽▽4X_t=ε_t+0. 61664ε_(t-1)+0. 43298ε_(t-2)+0. 40011ε_(t-3)+0. 32939ε_(t-4)+3. 61461。对2017年1月-8月肺结核月发病率进行预测并与实际值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预测效果较好。山东省肺结核2017年9月-2018年8月的部分月发病率仍然有上升的趋势。结论山东省肺结核月发病率呈现周期性上升趋势,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强居民,特别是未患肺结核居民的健康教育,从而降低肺结核发病率,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