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背景: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都可用于冠心病(CHD)的一级预防,但联合使用二者的作用还未被研究过。目的:研究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和联合使用这两种药物及不使用药物对于男性冠心病事件一级预防的成本-效用分析。设计:采用Markov模型。数据来源:已发表的文献。目标人群:中年男性,无心血管疾病病史,冠心病的10年危险性分6个水平(2.5%,5%,7.5%,10%,15%和25%)。干预:低剂量阿司匹林、一种他汀类药物、联合使用这两种药物或不给予药物预防。结果测量:成本-效用分析。基本情况分析结果:不吸烟、无高血压、CHD的10年危险性为7.5%的45岁男性,阿司…  相似文献   

2.
英国伯明翰大学的Tom Marshall医师称,5年冠心病危险在5%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Ⅰ)及降压治疗比5年冠心病危险在30%的患者使用HMG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降脂药物)的花费更便宜,预防效果更可靠。这一主要研究结果与目  相似文献   

3.
朱军 《上海医药》2009,30(9):427-428
众所周知,他汀类药物在高胆固醇血症、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预防及治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他汀类药物治疗也会出现各种肌肉相关症状或产生肌病,有时甚至限制了其应用。有资料表明,接受大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的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出现严重肌肉症状的发生率〈0.1%,且与剂量相关,但有肌肉疼痛者高达7%。即使患者血清肌酸激酶正常,他汀类药物也可引起多种肌肉症状:16.3%患者反映有他汀类药物引起的不适症状,其中以疼痛和僵硬最为常见。PRIMO研究(Pr6diction du Risque Musculaireen Observationnel,肌病危险因素观察)发现,他汀类药物的肌肉症状发生率为10.5%,平均出现在使用药物1个月后。在有肌肉症状者中,38%的患者日常活动受限,4%的患者卧床或不能工作。由此可以看出,他汀类药物的毒、副作用问题非常严重。近年来国外研究报道,辅酶Q10在预防及缓解他汀类药物的肌肉毒性方面可能有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时的临床疗效,为指导临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用药提供指导。方法从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到医院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40例,平均分为2组,每组70例患者,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阿司匹林,研究组服用阿托伐他汀,对比两组患者心绞痛的缓解程度以及血液中TC、TG、LDL-C、HDL-C含量水平,对药物的疗效作出评价。结果对照组70例患者中,效果明显16例,有效果31例,无效23例,有效率为67.1%;研究组中,效果明显30例,有效35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92.9%,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他汀类药物在治疗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较好的疗效,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具有高度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各大医疗机构推广。  相似文献   

5.
李庚  吴巧稚  顾刘宝 《安徽医药》2017,21(6):1134-1136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病人他汀类药物使用及血脂达标情况,以分析糖尿病病人他汀类药物使用现状.方法 收集2型糖尿病住院的需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病人670例,根据入院信息收集病人一般情况,按是否患有冠心病分为未合并冠心病组(G1组)545例和合并冠心病组(G2组)125例,然后分别测定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对该类病人入院时他汀类药物使用情况及达标情况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病人入院前他汀类药物使用率为41.8%,LDL-C达标率52.8%.G1组他汀类药物使用率33.6%明显低于G2组他汀类药物使用率77.6%,但LDL-C达标率上G1组明显高于G2组.结论 2型糖尿病病人的他汀类药物使用率偏低,同时LDL-C达标率也不理想,2型糖尿病病人合并冠心病人群的LDL-C达标率更低,这需要临床药师更加关注病人他汀类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脑血栓患者进行本次研究,按照就诊的顺序,将其均分联合用药组和单独用药组,每组个25例。单独用药组使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联合用药组则联合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治疗,对比其治疗疗效。结果联合用药组患者的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单独用药组,并且各项数据对比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血栓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明显的改善患者的治疗疗效,值得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我院最为常用的他汀类药物瑞舒伐他汀为代表,探究临床上他汀类药物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我院随机选取的1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为他汀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他汀组使用瑞舒伐他汀钙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硝酸异山梨醇酯进行治疗。治疗周期为6个月,统计两组药物的疗效、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心绞痛症状缓解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他汀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2.5%(74/80),对照组为78.75%(63/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他汀组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6.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发病率(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他汀组心绞痛缓解时间(23±2.6)h明显低于对照组缓解时间(61±5.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他汀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7.5%)低于对照组(26.25%)。结论他汀类药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较低的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较短的症状缓解时间等特点,应作为临床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推广药物。  相似文献   

8.
范兴祥 《淮海医药》2013,31(2):125-127
目的观察他汀类药物在冠心病二级预防伴或不伴血脂异常中的作用。方法将160例冠心病伴或不伴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80例给予辛伐他汀10 mg,并同时接受常规抗缺血治疗,包括β受体阻滞剂,长效硝酸脂类,阿司匹林,及良好的血压控制治疗;对照组80例不给予辛伐他汀治疗,治疗前2组基线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及体重指数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1年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可在已有冠心病伴或不伴血脂异常患者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正>冠心病是由多种危险因素引发的慢性疾病,血脂异常是其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大规模的临床试验证明,他汀类药物有效降脂,可显著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并且越来越多的临床资料显示,他汀类药物对冠心病的整体防治具有重要作用。我们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取得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他汀类药物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20例被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采取随机分组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10例,其中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心血管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冠心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再联合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药物治疗方案下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根据相关治疗效果评价标准,观察组患者中显效16例,有效2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常规组患者中显效10例,有效3例,无效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血脂指标比与常规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比常规组患者更具有优越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相关体征,提高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进行不同他汀类药物治疗稳定性冠心病的成本-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2012年3月至2018年3月该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使用药物的不同分为阿托伐他汀钙片组、阿托伐他汀钙胶囊组和瑞舒伐他汀钙片组,每组100例.采用药物经济学中成本-疗效分析各种药物治疗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的血脂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2.
不同剂量他汀类药物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他汀类药物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且行冠状动脉造影后显示血管明显狭窄的患者61例分为2组。大剂量组,给予辛伐他汀每天40~60mg口服,小剂量组每天10~20mg口服。于用药1年后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与服药前对照。结果大剂量组32例,9例血管狭窄减少≥30%,20例减少10%~20%,3例减少不明显。小剂量组29例,7例血管狭窄减少10%~20%,12例减少<10%,10例减少不明显,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5.7,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值下降水平:大剂量组为55%,小剂量组为38%。结论大剂量他汀类药物能大幅度降低胆固醇水平,阻断或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更有效地防治冠心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急性孤立性脑桥梗死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影响因素,特别是发病前长期(≥1个月)服用他汀类药物对其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神经内科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急性孤立性脑桥梗死患者136例,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患者入院时及发病1周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根据是否发生END分为END组(42例)和非END组(94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急性孤立性脑桥梗死患者发生END的危险因素。结果 END组发病前他汀类药物长期使用率为14.29%,明显低于非END组的31.91%(P <0.05);且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之间有显著差异(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病前使用他汀类药物(≥1个月)及Hcy水平为急性孤立性脑桥梗死END的影响因素,其中前者与疾病发生呈负相关。结论 发病前长期(≥1个月)使用他汀类药物可能降低急性孤立性脑桥梗死END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他汀类药物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安全性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84例老年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采用单用阿司匹林的方式针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针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安全性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7.1%,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9.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他汀类药物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致老年人肝功能损害可能的危险因素,为指导临床他汀类药物的使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查阅2011年5-11月的心血管病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使用他汀类药物的有效病例为200份。使用统一的调查表格收集、填写调查数据资料。结果发生肝功能损害15例,肝功能损害发生率为7.5%。饮酒、营养、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性别是导致他汀类药物对老年人肝功能损害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本地区他汀类药物的肝功能损害发生率与全国相关调查研究结果一致。饮酒,营养不良,HBsAg(+),女性是他汀类药物致肝功能损害的主要危险因素,治疗同时定期监测肝功能变化有助于减少肝功能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他汀类药物临床治疗:强化降脂与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他汀类药物问世以来,随着人们对他汀类药物认识的深入,尤其是近10a来完成的一系列大规模临床试验的结果,如:AFCAPS/Texas CAPS研究和WOSCOPS研究,证实了洛伐他汀和普伐他汀对冠心病一级预防有重要意义;4S研究证实辛伐他汀在高胆固醇血症的冠心病患者中能进一步减少所有原因死亡(包括心血管死亡)和再发心肌梗死的危险。CARE和LIPID研究在血胆固醇水平处于正常范围或轻度升高的冠心病患者中证实。每天40IIlg普伐他汀治疗能显著降低所有原因的死亡和再发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事件。他汀类药物已经从单纯的降低胆固醇药物演变成了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基础策略。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脑梗死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从中选取82例,采用抽签法将其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患者实行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疗法,对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7.56%,优于对照组7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Barthel指标、NIHSS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应用于脑梗死患者治疗中可以显著提升总有效率,改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血脂康调整血脂对冠心病二级预防研究(CCSPS)的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叶平 《中国处方药》2004,(11):76-78
血脂异常是冠心病(CHD)的重要和独立的危险因素。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进行了一系列针对血脂异常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干预试验,特别是近10年来以他汀类药物进行的大规模干预试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确证了调脂治疗对防治冠心病的益处和安全性。从里程碑式的5项他汀类的大规模临床试验(WOSCOPS、AFCAPS/TexCAPS、4S、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脑血栓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随机选自2012年4月至2015年5月在本院诊治的116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患者阿司匹林治疗和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颈动脉的斑块面积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颈动脉的斑块面积较对照组更具有优势(P<0.05)。结论给予脑血栓患者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并借鉴。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他汀类药物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脂及神经功能损伤程度的影响。方法:将自2015年3月~2016年5月我院神经内科接收的86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两组患者的治疗方式不同,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每天口服他汀类药物,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和神经功能的损伤程度。结果:患者接受治疗后,对照组的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显著高于治疗组(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却低于治疗组(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分数都有所下降,但经过治疗后两组间比较以治疗组的效果更优(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与阿司匹林的联合使用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能很好的调节患者的血脂代谢水平并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