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季炎热,一些患有“三高”的老年人往往会发生中风。有的地区盛夏发生中风而住院的患者比隆冬还要多,特别是70岁以上的老人较为多见,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
“中风”,就是平时人们常说的脑溢血或脑血栓,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不少人认为中风在寒冷季节才会高发,但是专家指出,当气温上升到32℃以上时。中风的发生率比在20℃时上升60%,而且气温越高。危险性越大。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热中风”成了中老年人必须警惕的疾病。  相似文献   

3.
易善永 《保健医苑》2010,(12):13-13
<正>已过古稀之年的廖大爷,除了血压偏高一点外,身体一向不错,但几天前晨练时左眼视力突然丧失。不过,几分钟后,又恢复了正常,他就没当回事儿。以后几天,该症状又出现了,而且持续时间有所延长。女儿  相似文献   

4.
在一年四季中,有两个大的中风的发病高峰期。即气温0℃以下的隆冬和在32℃以上的盛夏。据卫生部门统计,每年的6~8月份都是中风的高发期。这时发生中风的危险较平时高65%,高温期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是非高温期的1.5倍,并且气温越高,危险性越大。因此又称之为“热中风”。  相似文献   

5.
<正>俗话说:"前三十年睡不醒,后三十年睡不着"。意思是人在年轻的时候,总是感到觉不够睡,而到了中年尤其是老年以后,人的睡眠时间又会明显减少,有时甚至彻夜难眠。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还存在这样一些老年人,  相似文献   

6.
“移床独坐南窗下,畏冷思亲爱目檐”,元代书画家赵孟頫在他的《老态诗》里描述了老年人怕冷的这一特征。老年人对寒冷的耐受力降低,除了会增加我们所熟知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之外,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后果呢?让我们一起在文中一探究竟吧……  相似文献   

7.
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癌症。当前,欧美国家每10万妇女中就有130-140人患乳腺癌,是世界上的高发人群。中国妇女乳腺癌的发病率较低,约为56/10万。但是我国发病增长速度却高于西方国家,而且患者发病年龄高峰在40~50岁,比西方妇女早10~15年。因此,女同胞一定要精心地呵护好自己的乳房。  相似文献   

8.
溪瑜 《食品与健康》2013,(12):16-17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大都会有骨老化或息有骨质疏松症,摔倒后很容易造成骨折。骨折是老年人的多发病、常见病,也是致残率较高的老年疾病。老年人要注意脚下安全,预防摔跤。人在滑倒时通常会立即伸手抓住什么。这是一种本能动作,是瞬间判断自身反应的保护行为,也是一种神经反射,而老年人这种神经反射功能日渐低下,所以当身体平衡不好时自身的保护行为迟钝,极易造成摔伤骨折。另外,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视力也开始下降,眼神不好,摔倒率增高了,而身体的各种功能却在降低,  相似文献   

9.
王海燕 《家庭医学》2005,(20):19-20
据资料统计.2000年中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1/5,中国在本世纪内是世界上老年人数最多的国家。而60岁以上的老年人数将从现在的1.3亿逐渐增加到4忆以上。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在这类疾病的患中50%以上是由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包括不良情绪,吸烟,酗酒,饮食过度,睡眠和休息不足等)引起的。因此.从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入手.可大大减少患此类疾病的老年人数。可见良好的生活习惯是老年朋友们走向时尚.健康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10.
刘汶 《家庭医学》2005,(2):12-1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餐桌上的粗粮渐渐少了.鸡鸭鱼肉,精米白面渐渐多了。可是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的发病年龄却越来越低龄化。这是怎么啦?  相似文献   

11.
<正>炎炎夏日,酷热难耐。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痛风等慢性病老年患者来说,稍微不留心就会引起旧病复发,甚至大病一场。那么,慢性病老人如何才能平安度过这个酷热的夏季呢?  相似文献   

12.
“小中风”系指一过性脑缺血发作,也称之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这是由于大脑的某一区域突然地发生血液循环障碍所造成的,患者往往表现有短暂性的说话不清、运动与感觉障碍。总起来说,“小中风”的主要特点有:短暂性。其症状一般仅持续几分钟、几小时,最长者也不过24小时而已。反复性。也就是说,“小中风”常常要反复发作。症状刻板。就是说,“小中风”每次发作的症状都是基本相同。虽然“小中风”的症状说不上很严重,但是,也不能疏忽大意,否则,就会酿成大祸。因为“小中风”常常就是中风的信号,也就是中风前奏曲。在这个短暂的时间里,如果不…  相似文献   

13.
76岁的李大爷和往常一样,一早到公园遛一圈后上农贸市场买菜,可不小心脚下一滑跌倒在地,造成股骨颈骨折。在做完手术后回家休养不久,不料又发生心肌梗死,真是雪上加霜。68岁王老师,和几个朋友相约去健身馆打乒乓球,下楼梯时不慎失去平衡,从楼梯上摔下,造成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入住医院准备做手术时,突然发生心律失常,心跳达每分钟120~180次,  相似文献   

14.
李风森 《家庭医学》2007,(14):12-13
夏天到了,天气热了起来。这时极易伤风感冒,因为是受热后又伤风,所以又叫“热伤风”。热伤风其实就是夏天的普通感冒,感冒的季节性特别强。但每个季节的类型都有所偏重。比如,冬春季感冒多属风寒,秋天风热型感冒多,而夏天则多由暑湿引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热伤风”。中医通常将其分为风寒证、风热证和暑湿证。  相似文献   

15.
南非著名反种族隔离斗士曼德拉因为肺部疾病去世,这一事件引起了大家对肺部护养的关注。很多老年患者平时更关注心脑血管疾病及癌症的防治,却容易忽视对肺部感染的预防与治疗,而冬季恰恰是老年人肺部感染的高发季节。  相似文献   

16.
《医药与保健》2011,(4):28-28
老年人不比年轻人,养生也要悠着点,否则可能养生不成反受其害。下面我们就给来人们介绍一些注意事项,谨防大家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过度”,从而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相似文献   

17.
东方 《健康生活》2011,(1):21-21
《黄帝内经》里指出:冬季适当早睡晚起可养藏体内精气。体质较弱人群、老年入冬季太早晨练减可诱发哮喘、感冒、风寒,引发基础慢性病及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老年、天在冬季应该适当早睡晚起,同时不要太早起床晨练。  相似文献   

18.
时值炎夏,高温潮湿闷热的三伏天快到了,这是一年最容易生病的节气,是心脑血管危险事件多发的时段.在常态抗疫的形势下,平安无忧地安度三夏,对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和老年人群来说,是一次健康素养和保健能力的大考.1.坚守抗疫底线,远离疫情风险6月中旬以来,北京市出现了疫情防控的严峻复杂形势,已经迅速控制.但疫情的复杂性再次警...  相似文献   

19.
体验“老情”当你工作经验丰富,自觉还有许多计划未完成时,就该退休了。如果有人对你说:“您老请坐”,“您老……”你要欣然接受这个现实。“五百里内人尊老大,九十岁了心犹少年”,这是学者胡适给故乡教师程本海的老祖父写的一副寿联,说出了老者的心声,意境深远。  相似文献   

20.
谈到前列腺癌,人们往往认为是欧美人的"专利",因为在欧美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较高,居癌症死亡原因的第2位。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虽然远低于西方国家,但近年呈显著增高趋势。据统计,我国每年大约有8万名前列腺癌新增病例,主要发生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由于前列腺位置隐匿,癌变部位多发生于后叶周围带,早期不会压迫尿道而引起排尿困难等表现,所以发病早期和中期往往无任何症状,很难引起患者的警惕;即使有不适感,如排尿困难等,也常常被误认为是前列腺肥大所致,进而延误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