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IL 10是目前发现的一种重要抗炎症作用细胞因子之一。最近研究IL 10与慢性肝病变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本文着重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关于IL 10在抑制炎症细胞、HSC ,减少细胞因子TNFα、IL 6等产生 ,影响核因子NF κB活性 ,调节肝再生反应和对ECM胶原酶表达改变等方面均可能参与抗肝纤维化效应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SARS患者血清IL-2、IL-10和IL-12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郝娃  李卓  郭新会  张可  郭雁宾 《现代免疫学》2004,24(3):252-252,248
为了探讨细胞因子与SARS患者感染的关系 ,用ELISA的方法对急性期、恢复期SARS患者、慢性乙肝患者和正常人血清进行了IL 2、IL 10和IL 12水平检测 ,并对 14例急性期和恢复期SARS患者的白介素水平变化进行了配对分析。结果显示 :急性期SARS患者的IL 2、IL 10、IL 12水平显著高于恢复期患者及慢性乙肝患者和健康人的水平 (P <0 0 5 )。提示 :细胞因子在SARS感染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人白细胞介素 18(hIL 18)的表达对鼻咽癌细胞体内致瘤性的影响 ,我们构建了hIL 18的真核表达载体pcD NA3/hIL 18,转染人鼻咽癌细胞株SUNE细胞 ;然后以转染阳性的SUNE细胞和未转染的SUNE细胞接种到用健康人外周血白细胞免疫重建的SCID鼠 (hu PBL SCID鼠 ) ,观察成瘤情况。结果发现 ,所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在鼻咽癌细胞中能高效表达hIL 18;ELISA法测得转染阳性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IL 18的含量为 (85± 10 )pg/ml,而未转染的SUNE细胞的培养上清液中hIL 18的含量低于 5pg/ml。将转染阳性的细胞克隆和未转染的SUNE细胞接种hu PBL SCID小鼠后连续观察 5 0d ,发现前者形成的肿瘤其生长速度明显慢于后者 ,其平均瘤重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说明在体内hIL 18的表达能有效地抑制鼻咽癌细胞的成瘤作用。  相似文献   

4.
IL 2Rα、β、γmRNA上起始密码子AUG的下游序列, 合成与之互补的硫代反义寡聚脱氧核糖核酸(IL 2Rα、β、γS ODNs) , 长度为20nt。实验结果表明,IL 2RαS ODNs 对外周血淋巴细胞生长最高抑制率可达到81-92% ; 而IL 2RβS ODNs和IL 2RγS ODNs 的抑制作用较低, 其最高抑制率均为59-1 % 。在10μmol/LIL 2RαS ODNs 作用后的第48 小时,sIL 2R 的表达下降80% ; mIL 2Rα的表达下降51-5% 。  相似文献   

5.
与卵巢癌有关的细胞因子很多,其中TGFβ和IL-10表达的异常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其深入探究将有助于阐明卵巢癌的发病机制、协助临床诊断和病情估计以及为卵巢癌的生物治疗提供了新的线索和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过程中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变化,探讨它们在慢性丙型肝炎抗病毒疗效中的早期预测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0例正常人.8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24周血清中IL-18和IL-10的水平.同时检测肝功能和HCVRNA(定量PCR法)。结果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治疗前血清IL-18和IL-10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P〈0.01),其值与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呈显著正相关。抗病毒有效者,在不同时间点血清IL-18和IL—10的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其中,完全应答组细胞因子水平治疗前后改变更显著.而无效者改变不明显。结论IL-18和IL-10在慢性丙型肝炎发病中起一定作用,早期检测IL—18和IL-10的水平对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的疗效预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白细胞介素10的细胞生物学效应及其信号转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L 10是一种由多种细胞生成的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细胞因子 ,调节T细胞、B细胞、肥大细胞及造血细胞的分化发育 ,在炎症免疫反应、肿瘤、病毒感染、造血系统等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不同的细胞中IL 10作用不同 ,其信号转导通路也存在差异。本文就IL 10在不同细胞中的生物学效应及其信号传导通路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沈斌  许冰 《现代免疫学》2002,22(1):68-70
IL 16主要来自CD8+ T淋巴细胞 ,它的受体是CD4分子。近来许多实验证实IL 16在体外有抑制人免疫缺陷病毒增殖的生物活性。其作用机制一为通过对抗NF κB和Tat所致的活化转录作用 ,从而影响人免疫缺陷病毒启动子的活性而抑制免疫缺陷病毒的转录。另一机制为下调CD95的表达 ,抑制T淋巴细胞活化后诱导的T淋巴细胞凋亡 ,从而增加T淋巴细胞的数目 ,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的综合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IL-10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L 10是一种独特的细胞因子 ,它能抑制单核 /巨噬细胞系统活化以及单核因子和炎症细胞因子的合成。本文综述其在生物学作用、与疾病间的关系、基因表达调控、基因多态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抗人转铁蛋白受体(TfR)单克隆抗体(mAb)体外抗瘤效应.方法:采用CFSE染色、PI-Annexin Ⅴ染色和PI染色,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抗人TfR mAb对高表达的人肝癌细胞系HepG2和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增殖、凋亡和周期的影响;通过MTT法检测抗人TfR mAb联合化疗药物对HepG2和MCF-7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抗人TfR mAb能抑制HepG2和MCF-7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和S期阻滞;与化疗药物联用可增强其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论:抗人TfR mAb具有良好的体外抗瘤效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癌基因的特异性反义RNA对癌细胞生长繁殖和恶性程度的影响。方法用逆转录病毒载体将人乳头瘤病毒(HPV)-16E6E7反义RNA导入HPV-16DNA阳性的宫颈癌细胞株CaSki中,观察该细胞在导入反义RNA后其表型特征和在裸鼠体内致癌能力的变化。结果HPV-16E6E7反义RNA能降低宫颈癌细胞CaSki的生长速率,抑制其在软琼脂上的集落形成能力,并能明显地抑制其在裸鼠体内的致癌能力。Westernblot分析发现HPV-16E6E7反义RNA能使宫颈癌细胞中病毒HPV-16E6基因的表达水平降低。结论HPV-16E6E7反义RNA能使宫颈癌细胞CaSki恶性表型逆转;由其引起的癌细胞中HPV-16癌基因表达水平的降低可能是癌细胞表型逆转的原因之所在;HPV-16癌基因的表达水平对维持癌细胞的恶性表型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人白细胞介素18在鼻咽癌细胞中的表达能否提高鼻咽癌病人外周血CD8+T细胞的杀伤活性以及作用途径.方法构建人白细胞介素18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IL-18,转染人鼻咽癌细胞株SUNE;以转染的SUNE细胞和未转染的SUNE细胞为靶细胞,以鼻咽癌患者外周血的CD8+T细胞为效应细胞,混合培养12 h,用LDH释放法测定CD8+T细胞的细胞毒活性;用免疫组化法测定混合培养物中CD8+T细胞上Perlorin、Fas-L、Granzyme B的表达.结果所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在鼻咽癌细胞中能高效表达hIL-18;ELISA法测得转染阳性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IL-18的含量为(85±10)pg/ml,而未转染的SUNE细胞的培养上清液中hIL-18的含量低于5 pg/ml.将表达hIL-18的SUNE细胞与鼻咽癌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混合培养12 h后,CD8+T细胞的细胞毒活性显著增强(P<0.001),尤其是当效应细胞/靶细胞为101时,CD8+T细胞对转染的SUNE细胞的裂解率高达46.7%,而CD8+T细胞对未转染的SUNE细胞的裂解率仅为4.6%.免疫组化法表明,这种杀伤活性的增强与CD8+T细胞表达Perforin有关,而与Fas-L和Granzyme B途径无关.结论hIL-18能显著增强鼻咽癌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的体外杀伤活性,这种杀伤活性与CD8+T细胞表达Perlorin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IL-10对IL-1β诱导的人系膜细胞(HMC)前列腺素E2(PGE2)释放及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HMC培养上清中PGE2,应用RT-PCR和Westernblot分别检测COX-2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①IL-1β显著上调PGE2释放及COX-2基因和蛋白的表达(P均<0.01);②IL-10对基础状态下PGE2释放及COX-2基因和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P>0.05);③IL-10可呈剂量依赖性地下调IL-1β诱导的PGE2释放及COX-2mRNA和蛋白表达(P<001)。结论:IL-10抑制IL-1β诱导的HMCPGE2释放及COX-2表达,提示IL-10对HMC具有多方面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4.
孕妇IL-8、IL-10血清学水平与早期自然流产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IL-8及IL-10与早期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对46例先兆流产孕妇、56例难免流产孕妇(观察组)进行静脉血IL-8及IL-10的检测,并以53例正常妊娠妇女作为对照(对照组)。结果流产组孕妇血IL-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IL-10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先兆流产治疗成功组孕妇治疗前、后血IL-8、IL-10差异有显著性(P〈0.01);先兆流产治疗不成功组孕妇治疗前、后血IL-8、IL-10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自然流产孕妇存在细胞因子IL-8、IL-10异常,IL-8可促进早期自然流产发生,而IL-10在维持正常妊娠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观察WT1反义寡核苷酸对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的抑制作用。方法以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为研究对象,应用ASODN技术,将WT1-ASODN转染到SKOV3细胞中,利用MTT法检测WT1寡核苷酸的最适作用浓度和作用时间及WT1反义寡核苷酸对SKOV3细胞的杀伤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WT1反义寡核苷酸对SKOV3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脂质体介导的WT1反义寡核苷酸在体外能够明显抑制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结论 WT1反义寡核苷酸能诱导卵巢癌细胞凋亡,从而抑制卵巢癌细胞的增殖,可望成为一种卵巢癌临床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反义Ku70在人肺癌细胞的表达及对放射线的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研究反义Ku70在人肺癌细胞的表达及对放射线的超敏效应。方法:采用Western-boltting法证明,Ku70-LCA中Ku70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体外放线敏感实验症明,反义Ku70在人肺癌细胞的表达及对放射线的超敏效就,其结果以细胞存活克隆率和剂量效应曲线表示,结果:(1)对照组和人正义Ku70基因的LCA组细胞可见Ku70蛋白表达印迹,导入反义Ku70基因LCA组细胞未见Ku70蛋白表达印迹,(2)导入反义Ku70基因的LCA组细胞对放线的敏感性明显增强(P<0.01),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反义Ku70封闭了肿瘤细胞的正义Ku70蛋白表达后,对放坶呈超敏感效应,为提高肿瘤放疗的特异性的靶向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 5 (VEGF16 5 )反义RNA对人食管鳞癌细胞EC10 9的影响 ,探讨其治疗食管癌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亚克隆技术 ,构建并鉴定VEGF16 5 反义RNA的真核表达载体。以重组质粒转染人食管鳞癌细胞EC10 9后 ,将其接种于裸鼠皮下 ,分别利用原位杂交、激光共聚焦、图象分析及微血管计数等方法 ,观察转染前后EC10 9细胞的生物学性状和致瘤性。结果 :成功地构建了VEGF16 5 反义RNA的真核表达载体 ,并在EC10 9细胞中获得表达。转染细胞中VEGF16 5 的表达下降 75% ,其生物学性状不受外源基因表达的影响 ,但其在裸鼠皮下的致瘤性和和瘤组织中血管的生成明显下降。VEGF16 5 反义RNA转染组、空载体转染组和对照组中肿瘤的体积 ,分别为 (82 0± 112 .5)mm3 、(793 0± 10 3 5)mm3 和 (7850± 950 )mm3(P <0 .0 1) ;微血管的密度分别为 (8.5± 1.2 ) /mm2 、(44.3± 9.4) /mm2 和 (46.4± 12 .6) /mm2 (P <0 .0 1)。结论 :VEGF16 5反义RNA能够明显减少食管鳞癌细胞内VEGF16 5 的表达 ,具有抑制肿瘤生长和血管生成的作用 ,可望用于实体肿瘤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雷公藤多甙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的作用,探讨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及雷公藤多甙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本实验应用鸡Ⅱ型胶原蛋白,建立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大鼠模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ELISA)检测观察正常对照组、CIA模型组和雷公藤多甙治疗组大鼠血液及关节液中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的浓度。结果 ELISA检测结果显示,类风湿关节炎大鼠血清和关节液中IL-10含量明显减低,而雷公藤多甙可以升高IL-10的浓度,使之趋向正常。结论雷公藤多甙可有效减轻佐剂型关节炎大鼠的关节病变,并能使CIA大鼠血清、关节浸液IL-10分子水平增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不同体外刺激对小鼠腹膜腔B细胞产生IL-10的影响.方法:在不同刺激剂作用下,体外培养小鼠腹腔细胞5或48小时,流式细胞仪分析CD19+IL-10+ B细胞比例.结果:PIM刺激5小时后,小鼠腹腔CD19+IL-10+ B细胞比例明显升高至14.69%(P<0.01),在PIM刺激的基础上加入anti-IgM F(ab′)2或anti-CD40均不能进一步提高腹腔B细胞IL-10的表达(P>0.05),而加入IPS后,CD19+IL-10+ B细胞比例升高至平均26.53%(P< 0.01).LPS、anti-CD40刺激48小时可明显升高CD19+IL-10+ B细胞比例,但能够产生更强BCR信号的coated anti-IgM刺激抑制小鼠腹腔B细胞IL-10的表达.结论:体外刺激5小时,LPS+PIM是腹腔产生IL-10的B细胞活化的最佳刺激,刺激48小时,LPS和anti-CD40可进一步促进腹腔B细胞IL-10的表达,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诱导腹腔B10前体细胞成熟实现的.而anti-IgM刺激对腹腔B细胞产生IL-10的影响依赖于刺激时间和信号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