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是否诱导特异性T细胞应答。方法(1)将研究对象分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组、急性乙型肝炎痊愈组、健康志愿者组,分离各组研究对象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方法检测其对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特异表位多肽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BcAg)18-27的记忆性免疫应答;(2)培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DC,将负载有乙型肝炎抗原表位多肽的DC诱导特异的T细胞应答。采用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方法检测诱导的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测定诱导的T细胞杀伤活性。结果(1)急性乙型肝炎患者PBMC对HBcAg 18-27 CTL特异表位多肽存在记忆的免疫应答,其分泌干扰素-γ的CD8+T细胞占CD8+T细胞总数的(4.3±2.5)%,分泌白细胞介素-2的占总细胞数的(4.8±2.2)%,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占总细胞数的(4.6±2.3)%。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对其记忆应答很低,与急性乙型肝炎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值为2.508-3.305,P<0.05。(2)用多肽共孵育过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DC多次诱导的T细胞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组,加肽孵育的靶细胞比例为30:1、10:1、3:1时,其杀伤率分别为(57.0±20.3)%、(49.5±20.2)%、(21.8±12.9)%,均高于对照组,表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DC可以诱导特异的T  相似文献   

4.
5.
6.
7.
程勇前  赵平  王晓峰  聂青和 《肝脏》2004,9(1):58-60
随着对利巴韦林抗病毒作用机制研究的深入,以及长效干扰素的出现并批准用于临床,单用普通干扰素治疗失败者的再次抗病毒治疗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联合利巴韦林,或用长效干扰素进行抗病毒治疗可以提高丙型肝炎患者的持续病毒学应答率(SVR,治疗结束后24周血清HCV RNA阴性),但是,毕竟有一部分患者仍然无效。因此,许多学者针对如何选择合  相似文献   

8.
9.
本文应用CD_3、CD_4、CD_8单克隆抗体酶标试剂检测44例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慢丙肝)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其结果与20例正常人比较,显示CD_3、CD_4、CD_4/CD_8比值明显降低,CD_8则明显升高;其中34例慢丙肝接受了国产基因工程干扰素α_1治疗,治疗前后CD_3、CD_4、CD_8、CD_4/CD_8比值与10例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慢丙肝体内存在T淋巴细胞比例失衡;国产基因工程干扰素α_1对调节细胞免疫功能不理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pegylated interferon,PEG-IFN)联合利巴韦林治疗不同病毒学应答模式与疗效的关系及获得快速和早期病毒学应答的预测因素,为临床抗病毒治疗疗效判定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81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均给予pegylated interferon alpha-2a(PEG-IFNα-2a)135-180μg或PEG-IFNα-2b50-80μg,1次/wk皮下注射;利巴韦林800-1200mg/d,对所有患者进行治疗前、治疗4、12、24、48wk和停药后至少24wk的随访,详细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RNA水平、肝硬化程度、脂肪肝、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糖尿病史、饮酒史、输血史、既往抗病毒治疗史等等.根据治疗情况将患者分为快速病毒学应答(rapid virological response,RVR)组、早期病毒学应答(early virological response,EVR)组、无应答(no response,NR)组、复发(relapse,RL)组和持续病毒学应答(sustained virologic response,SVR)组.分别应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分析获得RVR和EVR的影响和预测因素.结果:81例患者中51例(62.9%)获得RVR,65例(80.2%)获得EVR,65例(80.2%)获得SVR,10例(12.3%)NR,6例(7.4%)FL.RVR组88.2%获得SVR,EVR组90.8%获得SVR.未获RVR和EVR的患者16人(19.8%),其中6人(37.5%)获得SVR,6人(100%)均未复发.3组SVR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0.622,P<0.05),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VR、NR和RL组的RVR率分别为69.2%、0%、100.0%;EVR率分别为90.8%、0%、100.0%.3组RVR率及EVR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0岁,HCVRNA载量<4×105,无肝硬化与快速病毒学应答有关;年龄≤40岁,HCVRNA载量<4×105,无肝硬化,BMI<24kg/m2与早期病毒学应答有关.将上述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基线HCVRNA载量和肝硬化是预测RVR和EVR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RVR和EVR的获得是获得SVR的重要预测因素;未获得RVR和EVR的患者通过1年疗程的治疗,少部分患者仍可获得SVR;RVR和EVR不能预测复发.年龄、基线病毒载量、有无肝硬化和体质量指数与RVR和EVR的获得密切相关.基线病毒载量、有无肝硬化是预测RVR和EVR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1.
12.
覃元锋  石海燕  黄忠强 《肝脏》2023,(6):683-687
目的 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变化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7月入院诊治慢性丙型肝炎患者138例,同期健康体检者72例。根据临床表现将患者分为单纯慢性丙型肝炎组58例,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组31例和丙型肝炎早期肝硬化组49例,比较患者和健康对照组临床特征、淋巴细胞计数以及多种亚群所占的百分比。结果 慢性丙型肝炎组ALT、AST和总胆红素水平分别29.6(18.2,47.8)U/L、33.6(24.4,50.1)U/L和25.5(18.5,63.6)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1.5(16.8,26.5)U/L、23.5(15.7,30.2)U/L和16.6(13.6,26.1)μmol/L,而Hb水平为78.2(64.2,105.3)g/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7.3(78.1,118.9)g/L,(均P<0.05)。单纯慢性丙型肝炎组CD45+CD3+CD4+细胞的绝对值、CD45+CD3+CD8+...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因素及机体细胞免疫因素对干扰素疗效的影响。方法:对40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进行干扰素治疗,分析HCV基因型,准种多样性,血清HCV RNA水平及肝组织HCV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活性与干扰素应答的关系。结果:经过6个月的干扰素治疗,21例获得治疗终点应答,其中10例呈持续应答,19例无应答,HCV1型患者应答率(43.3%)明显低于非1型患者(80%,P<0.05),应答患者中治疗前血清HCV准种数目及HCVRNA水平明显低于无应答患者(P<0.05,P<0.01),而其肝组织HCV特异性CTL活性阳性率则显著高于无应答者(P<0.05),结论:病毒因素和宿主因素均是影响慢性丙型肝炎干扰素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非1型感染,低准种数目,低病毒血症水平及肝组织HCV特异性CTL活性阳性者预示对干扰素应答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在拉米夫定治疗的HBeAg阳性CHB患者62例和34例健康人,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比率。常规检测患者HBV DNA和血生化指标。结果 HBeAg阳性CHB患者治疗前外周血CD4+T细胞比率为31.4±10.6%,明显低于对照组(47.3±16.5%,P﹤0.05),而CD8+T细胞和NK细胞则相对较高(分别为33.4±18.2%和16.6±13.6%),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29.8±16.4%和13.7±9.4%, P﹤0.05);抗病毒治疗后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比率为74.7±18.9%,CD8+T淋巴细胞比率为37.2±19.7%,比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结论拉米夫定能抑制HBV DNA复制,调节CD4+和CD8+T淋巴细胞比率,促进疾病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Foxp3+(Treg)、CD4+CD25+IL-10+(Tr1)和CD4+IL-17+(Th17)的表达特点及其与CHB病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解放军第一八○医院收治的轻中度CHB患者和重度CHB患者各40例,另选取同期无肝病诊断史的健康人40例为对照。分别抽取CHB患者及对照者的外周血,以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Treg、Tr1和Th17表达水平,real time-PCR检测血清中Foxp3、RORγt mRNA水平,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中TGFβ1、IL-10、IL-17表达水平。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t检验。结果轻中度和重度CHB患者与对照组相比,Treg、Tr1和Th17的百分率,转录因子Foxp3、RORγt表达水平,细胞因子TGFβ1、IL-10、IL-17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值均0.05);而Treg/Th17和Foxp3/RORγt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与轻中度CHB患者相比,重度CHB患者Treg、Tr1和Th17的百分率,Foxp3、RORγt表达水平,TGFβ1、IL-10、IL-17水平均显著升高(P值均0.05);Treg/Th17和Foxp3/RORγt值显著降低(P值均0.05)。结论 CHB患者中Treg(特别是Tr1)和Th17的表达失衡程度与CHB病情进展呈正相关,因此,对于CHB患者,纠正Treg(特别是Tr1)和Th17表达失衡可能是很重要的治疗措施,同时监测Treg(特别是Tr1)和Th17的表达比例改变,对于估计CHB患者病情预后、指导临床治疗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HCV特异性T细胞应答与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患者抗病毒治疗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聚乙二醇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CHC患者48例,在治疗前及治疗第4周、第12周时收集患者血清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通过酶联免疫斑点法检测对HCV非结构蛋白(non-structural protein,NS)区合成肽的特异性T细胞应答,进行纵向比较分析.结果基线时,52%的患者可检测出HCV NS3、NS4和NS5A特异性T细胞应答,其中NS3诱导的免疫反应最强.持续病毒学应答(sustained virological response,SVR)组患者较非SVR组患者对多肽刺激的应答率高.SVR组患者在治疗第12周时仍维持较高水平的HCV特异性T细胞应答,而非SVR组患者在治疗第4周时HCV特异性T细胞应答明显下降,第12周时仅维持低水平.结论在接受抗病毒治疗的CHC患者中,HCV特异性T细胞应答与SVR相关.  相似文献   

17.
我们观察了209例慢性乙型肝炎(CHB)住院患者进展为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前、后的HBV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非特异性CTL、T淋巴细胞(简称T细胞)亚群的变化,为预防或阻止CHB患者进展为重型肝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在治疗HCV感染时研究人员监测早期病毒学应答其目的是确定治疗结果的预测指标。研究人员对每周接受长效干扰素alfa-2a(180μg)和每天接受病毒唑(1,000或1,200mg根据体重而定)的53例感染基因1型的患者进行了观察,并连续使用Cobas TaqMan测定法来分析血清中HCV RNA。31例(58%)患者获得了持续性病毒学应答(SVR)。治疗前病毒血症浓度〈400,000IU/ml的患者100%获得SVR,在治疗4天后HCV RNA降低超过1.5log的患者也100%(14/14)获得SVR,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体内各类T淋巴细胞的亚群,了解COPD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状态。方法采用免疫荧光双标记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COPD患者外周血中的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急性期COPD组患者CD3+T细胞及CD4+T细胞亚群下降,CD8+T亚群细胞升高,导致CD4+/CD8+比值下降并倒置;CD4+CD45RA+亚群、CD4+CD45RA+/CD4+CD45RO+比值下降,CD4+CD45RO+亚群上升;CD8+CD45RA+亚群、CD8+CD45RO+亚群和CD8+CD45RA+/CD8+CD45RO+比值均有所上升;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的CD4+CD28+亚群下降。结论 COPD患者体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的紊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