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了解泪然对于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的治疗是否有效及安全。方法选择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有干眼的137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超声乳化术后单用典必殊眼液,B组联合应用典必殊眼液和泪然眼液滴眼。分别对137例患者术前、术后1d、1周及1、2、3个月行角膜荧光素染色(FL),泪膜破裂时间(BUT)和Schirmer I检查及干眼症状的调查结果做统计学分析。结果手术前及手术后1d,A组和B组在FL、BUT、SchirmerI及干眼症状四个检查值经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手术后1周、1个月,B组BLrr较A组更长,FL值小于A组,干眼症状少于A组,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Schirmer I两组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手术后2、3个月,B组BUT较A组长,FL值小于A组,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Schirmer I及干眼症状,两组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早期,泪膜稳定性明显下降,出现干眼症状,加用泪然眼液滴眼后,泪膜稳定性提高,干眼症状好转,提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早期使用泪然对干眼治疗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泪膜的影响。方法选择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75例(80只眼)。分别于术前2d和术后1、7d、1、3个月观察患者主观干眼症状、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及下睑中央泪河高度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术前相比,干眼症状在术后1、7d增加,BUT在术后1、7d、1个月明显缩短,角膜荧光素染色在术后1、7d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时主观干眼症状、BUT、角膜荧光素染色及下睑中央泪河高度恢复至术前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可在短期内影响泪膜的稳定性,应该进行积极地预防及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脏死亡后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角膜供体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泪膜功能的变化。方法对27例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之中在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行DCD来源的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的患者,以自体健眼作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术后1~6月进行随访,双眼均做系统检查:裂隙灯下角膜、前房深度、虹膜等前节检查并行患者主观感觉问卷、双眼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河高度检查。使用SPSS将结果作统计学t检验分析。结果 (1)当无角膜移植排斥反应时,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6个月内术眼泪膜破裂时间低于健眼(P<0.05),但患者无明显眼部干眼等症状;泪河高度值在6个月内比较健眼有统计学意义(P<0.05);(2)当排斥发生时,术眼泪膜破裂时间为0;术眼泪河高度明显高于健眼。结论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6个月内,术眼的泪膜稳定性尚未恢复到正常水平,当发生排斥反应时稳定性急剧下降,在术后随访中依据病情使用角膜营养、抗排斥、神经营养药物等提前预防干眼症、角膜排斥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0.3%的玻璃酸钠滴眼液对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患者干眼发生的影响与疗效探究.方法:随机将116名单纯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分为治疗组59例(59眼)和对照组57例(57眼),两组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其中治疗组在术后予以0.3%玻璃酸钠滴眼液滴眼,两组分别于术前3d、术后1d、2d、7d、15d、30d行角膜荧光素染色、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等检查,并进行干眼症状评分,比较两组干眼症的发病率.结果:两组在术后1d、2d、7d干眼症状评分、BUT评分、FL评分及干眼症发病率均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15d,治疗组干眼症状评分、BUT评分、FL评分及干眼症发病率与对照组相比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2d、30d,两组干眼症状评分、BUT评分、FL评分及干眼症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泪液分泌实验在手术前后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术后会导致干眼症状的产生,早期应用高浓度玻璃酸钠滴眼液可以缓解干眼症状,加速眼表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人工泪液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泪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糖尿病性白内障在超声乳化吸除术前后泪膜的变化和应用人工泪液对泪膜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的糖尿病患者90例90只眼,按同期配对原则分为对照组(A组45只眼)和治疗组(B组45只眼).A组术后给予常规治疗,B组术后加用人工泪液(1 g/L透明质酸钠)点眼.分别于术前、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行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主观干眼感觉、角膜荧光素染色试验检查.结果 两组术后与术前比较BUT缩短,Sit和角膜荧光素染色明显增高,A组术后3个月、B组术后1个月时BUT接近术前水平.B组较A组术后1 d、1个月BUT明显延长.结论 糖尿病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其泪膜稳定性下降且恢复时间长,术后早期使用人工泪液利于泪膜恢复,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糖尿病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后羧甲基纤维素钠眼液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于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的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117例(151眼),随机分为对照组(61例,84眼)和治疗组(56例,67眼),对照组予以常规白内障术后用药,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羧甲基纤维素钠眼液。对患者分别行术前及术后1 d、1周、1个月、2个月泪膜破裂时间(tear breakup time,BUT)、角膜荧光染色(cornea fluorescein staining,FL)、基础泪液分泌试验( Schimer I test,SⅠt)检查和自觉症状评分。结果:所有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术后患者干眼主观症状增加、BUT缩短、SⅠt延长、FL增多(P<0.05)。至白内障术后2个月,对照组干眼主观症状仍较术前严重、BUT较术前缩短(P<0.05)。治疗组术后1个月干眼主观症状、BUT和FL已接近术前水平(P>0.05),且术后各时间点较对照组干眼主观症状更轻、BUT更长、FL更少(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使用羧甲基纤维素钠眼液可有效改善干眼症状、恢复泪膜稳定、缩短眼表功能修复时间。  相似文献   

7.
戴子娴  张宏  林妙英  梁肖云 《河北医学》2011,17(8):1011-1013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后干眼症的相关情况.方法:收集2008年10月至2010年6月间我院眼科诊治的白内障患者60例,共72只眼.经角膜缘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分别于术前3d、术后1d、1周、1个月及3个月观察并记录下列指标:干眼症状评分;Sehirmer I试验;泪膜破裂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白内障术后干眼患者提供羟甲基纤维钠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2013至2014年我院共有106例白内障患者接受治疗,其中有患眼129只,将这些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采取常规治疗和羟甲基纤维素钠眼液治疗,对患者术前、术后一天、术后一周、术后一月等BUT、FL、自觉症状进行评分病总结分析。结果:白内障患者术后的干眼症状在治疗前后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治疗组术后一周三项水平的评分和术前比较接近,两组患者对比,治疗组比观察组的各项评分指标均要优秀。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早期使用羧甲基纤维素钠眼液可有效改善干眼症状、恢复泪膜稳定性,缩短眼表功能修复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白内障术后干眼患者提供羟甲基纤维钠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2013至2014年我院共有106例白内障患者接受治疗,其中有患眼129只,将这些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采取常规治疗和羟甲基纤维素钠眼液治疗,对患者术前、术后一天、术后一周、术后一月等BUT、FL、自觉症状进行评分病总结分析。结果:白内障患者术后的干眼症状在治疗前后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治疗组术后一周三项水平的评分和术前比较接近,两组患者对比,治疗组比观察组的各项评分指标均要优秀。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早期使用羧甲基纤维素钠眼液可有效改善干眼症状、恢复泪膜稳定性,缩短眼表功能修复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局部用药与干眼症发生情况。方法 423例(423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合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术后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11例(211眼)给予复方新霉素局部点眼4次/d,每周递减1次至停药。对照组212例(212眼)给予复方新霉素局部点眼6次/d,每周递减1次至停药。观察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干眼症状,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发生干眼症状及角膜荧光染色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泪膜破裂时间则明显长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局部合理用药可以有效降低干眼症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对术后泪膜变化的影响。方法:97例备行超声乳化术的白内障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行透明膜角膜切口,对照组行巩膜隧道切口,比较两组患者干眼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7d实验组干眼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7.88、3.42,P均<0.05);行Schirmer I试验,术后1d两组浸湿滤纸长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8,P<0.05)。结论:取巩膜隧道切口行超声乳化术对白内障患者泪膜的形成和稳定性的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普拉洛芬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患者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68例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应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干眼症状评分、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及Schirmer试验。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干眼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2、4周后,两组干眼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Schirmer试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Schirmer试验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普拉洛芬联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患者的干眼症状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泪膜的变化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老年性白内障患者60例(70只眼),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观察分析术前,术后1 d、1周、2周、1个月的主观干燥异物感,通过角膜荧光素试验(FSC)、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测定泪膜功能,检测角膜知觉情况。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1 d、1周、2周术眼干燥异物感、角膜荧光素染色、SIT程度明显增加,BUT变短,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时干燥异物感、角膜荧光素染色、SIT及BUT程度恢复至术前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角膜知觉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可在短期内影响患者泪膜功能,导致部分患者发生干眼症;泪膜稳定性与角膜知觉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切口方式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干眼症的发生情况。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168例(168双眼)非干眼症白内障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84例(84双眼)。对照组患者接受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观察组接受角巩膜缘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比较术前、术后第1周、术后第4周及术后第12周的基础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及角膜荧光素染色等。结果  术后第1周,观察组患者的干眼症状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后第4周与第12周两组患者的干眼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角巩膜缘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较透明角膜切口术后短期干眼症的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透明角膜切口与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泪膜稳定性的差异。方法抽取拟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60例68眼,随机分为两组,A组30例32眼,予透明角膜切口施术,B组30例36眼,予巩膜隧道切口施术。检测两组术前1天,术后1、7、14、30天的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角膜荧光素染色积分(FL)以及患者主观干眼感觉症状。结果 A组术后第1天较术前BUT明显缩短,Sit、角膜荧光素染色积分明显增高(P<0.05或0.01);第7天时Sit,第30天时BUT、角膜荧光素染色积分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B组术后第1天BUT明显缩短,Sit明显增高(P<0.05或0.01),角膜荧光染色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14、30天,BUT、Sit逐渐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两组主观干眼感觉症状,术后第1天均明显增高(P<0.05),14天后基本恢复到术前状况(P>0.05)。结论巩膜隧道切口泪膜的稳定性较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显著降低,但主观感觉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李颖  王从毅  吴利安  倪伟  张林  杨新光 《医学争鸣》2005,26(19):1761-1763
目的: 评价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术后不同时间泪膜稳定性的变化,了解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泪膜功能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2003-07/2003-12我院住院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80例90眼. 采取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折叠式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前、术后1 d, 7 d, 1 mo及3 mo依次行Schirmer试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角结膜荧光素染色并对其泪膜稳定性的变化进行分析. 结果: 与术前相比,术后1~2 d,BUT明显缩短(t=15.816, P<0.001),SIt明显增加(t=10.199, P<0.001),角结膜荧光素染色为( )伤口处角膜水肿;术后1 wk时SIt测定恢复术前水平,差异无显著意义(t=1.926, P>0.05);术后1 mo BUT测定, 差异无显著意义(t=3.472, P>0.05),角结膜荧光素染色及伤口处角膜水肿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 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后早期影响泪膜稳定性,部分患者术后出现眼干涩、畏光、视力波动等.  相似文献   

17.
陶雪琳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2):38-39,69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术后视力及眼表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30例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老年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主要从术后视力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干眼症状、眼表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研究。结果患者术后不同时间视力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术后随访时间的延长,患者的泪膜破裂时间逐渐缩短,干眼症评分逐渐增加,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最多见的并发症是晶状体后囊膜破裂共4眼,占11.11%(4/36),虹膜脱出2眼,占5.56%(2/36),术后最多见的并发症是角膜水肿,共5眼,占13.89%(5/36),前房出血2眼,占5.56%(2/36),人工晶体偏中心1眼,占2.78%(2/36)。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老年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具有较好的恢复作用,安全性高,并发症少,虽然对眼表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我们术中注意改进手术方式,尽量减轻对眼表上皮组织的机械性损伤,提高手术技巧,可以使其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老年性白内障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12月科室收治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组(观察组)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组(对照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视力变化、术后泪膜破裂时间(BUT)和基础泪液分泌(SIT)。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6.67%、63.33%。观察组视力≥0.3的患者26例(86.67%),对照组视力≥0.3的患者23例(76.67%),术后1d、3d两组的SIT、BUT平均值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安全性较高,改善了老年白内障患者的视力、BUT、SIT等,减少干眼症状的发生率.减轻了老年白内障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