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祺饮阻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机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观察胃祺饮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阻断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以综合法诱发大鼠癌前病变状态,用胃祺饮与叶酸参与预防和治疗,观察对胃粘膜急性损伤及萎缩的预防治疗作用,以及对病变粘膜组织中髓过氧化脂质(MPO)、一氧化氮(NO)、谷胱甘肽过氧化酶(CSH-Px)、表皮生长因子(EGF)及其受体(EGFR)水平的影响。结果中药组能明显阻断有害因素对粘膜的炎症损伤,改善病变组织粘膜萎缩程度,优于叶酸组(P<0.05)。中药组治疗后可提高GSH-Px水平,阻断NO的过度产生,下调组织中EGF及EGFR水平,有效地消除多种有害因素对胃粘膜的诱癌作用。结论胃祺饮对胃癌前病变细胞的增殖有良好的阻断作用。  相似文献   

2.
胃祺饮阻断胃癌前病变组织增殖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之胃祺饮阻断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胃癌前病变(PLGC)的抗增殖作用。方法:甲基亚硝基胍溶液诱发Wistar大鼠癌前病变状态,用胃祺饮(中药组)与叶酸(对照组)预防和治疗,观察对胃粘膜萎缩和不典型增生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以及对病变粘膜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P21 H-ras基因蛋白、细胞凋亡水平的影响。结果:中药组能明显阻断化学致癌物对粘膜的炎性损伤,改善癌前病变组织粘膜萎缩和不典型增生程度,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中药组合治疗后PCNA指数、P21 H-ras基因蛋白阳性指数分别为12.78%、10.34%,并能增强癌前病变组织细胞凋亡指数,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化瘀为主的胃祺饮通过改善PLGC患者气虚血瘀的血瘀的病理基础,降低病变组织增殖水平,诱导细胞正常调邙,从而对胃癌前病变细胞的增殖和良好的阻断作用。  相似文献   

3.
胃康冲剂防治大鼠胃溃疡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胃康冲剂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和机制。方法:用乙酸浸渍的滤纸片腐蚀胃壁复制大鼠胃溃疡模型,测定胃粘膜表面粘液厚度,胃液中的表皮生长因子(EGF),胃组织的一氧化氮(NO)与血浆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水平。结果:造模后各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胃粘膜表面粘液厚度显著降低(P<0.01),胃液中EGF、胃组织中NO与血浆6-K-PGF1α-水平平均显著降低(均P<0.01),胃饲不同剂量胃康冲剂使胃粘膜表面粘液厚度显著增加(P<0.01),胃液中EGF、胃组织NO水平,血浆6-K-PGF1α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胃康冲剂对胃粘膜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是增加胃粘膜表面粘液厚度与提高EGF、NO6-K-PGF1α细胞保护因子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叶酸治疗萎缩性胃炎并干预胃癌生成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研究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叶酸水平与胃粘膜病变及某些基因变化的关系。方法:胃镜及胃粘膜活检确诊为中度以上的萎缩性胃炎患者80例,测定其基础状态及服用叶酸1年后的血清叶酸水平、粘膜病理及p53、p16 、Fas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基因表达水平。结果:①血清叶酸水平与萎缩及异型增生负相关显著(P=001,P=0.053),与Fas表达负相关趋向显著;②随机叶酸水平上升,萎缩肌肠化呈减轻趋势,高水平时达到显著(P=0.001,P=0.052),并伴p53表达下调(P=0.056);③服用叶酸 大幅度提高其血清水平者,呈现异型增生明显减轻(P=066),并伴Fas及PCNA基因表达的明显下调(P=0.007,P=0.083)。结论:补充叶酸可以影响胃粘膜基因调节,减轻损伤,抑制增殖,使萎缩、肠化及异型增生明显改善,从而阻断胃癌前病变的进展。因此,叶酸可以治疗萎缩性胃炎并干预胃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胃舒胶囊治疗大鼠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舒胶囊对大鼠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甲硝基亚硝基胍造成大鼠萎缩性胃炎癌病变模型。将造模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维甲酸组、胃舒胶囊组,观察血清过氧化脂质(L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胃粘膜病理形态及组织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LPO含量升高,SOD及GSH-Px活性下降;病理检查显示胃粘膜固有腺体减少,纤维组织增生,膜肌增厚,腺体化生,异型增生,胃小凹延长,增殖细胞数、AgNOR颗粒数显著增多;超微结构亦有明显变化。与模型组比较,胃舒胶囊组显著改善(P<0.01-0.05)。结论:胃舒胶囊可抑制大鼠胃粘膜上皮细胞的异常增殖;增强抗氧化能力,减轻自由基对胃粘膜上皮细胞的损伤和致癌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6.
善胃系列方治疗胃癌前期病变的临床及基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善胃系列方对胃癌前期病变的临床效果,探讨其逆转胃癌前期病变的分子机制。[方法]154例胃癌前期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6例,口服善胃系列方中药,根据辨证分型又分为3组:血瘀热毒型(善胃Ⅰ号方)组34例,阴虚有热型(善胃Ⅱ号方)组43例,气阴两虚型(善胃Ⅲ号方)组29例;对照组48例,口服猴头菌片。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2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胃镜所见及胃黏膜病理组织学改善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治疗前后胃黏膜组织表皮生长因子(EG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的表达。[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96%,显效率为45.28%;对照组分别为29.17%及6.25%,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胃癌前病变患者胃黏膜的EGF、EGFR、TGF-α的表达水平较高,善胃系列方均可降低其表达水平。[结论]善胃系列方对胃癌前期病变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猴头菌片,其作用可能与抑制胃癌前期病变时胃黏膜EGF、EGIR、TGF-α的过度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胃溃疡大量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溃疡周围粘膜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研究其与丹参改善微循环及促进胃粘膜上皮细胞增生之间的关系,进而阐明丹参抗胃溃疡的可能机制。方法: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丹参组,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动物血清NO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胃粘膜EGFR表达,结果:丹参组NO含量较模型组显著升高,EGFR表达亦较模型组显著增强(P<0.05)。结论:丹参可能通过NO、EGFR等介导改善胃溃疡大胃粘膜微循环及促进胃粘膜上细胞增生,从而发挥抗胃溃疡作用。  相似文献   

8.
萎缩性胃炎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的临床意义探讨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目的通过对萎缩性胃炎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测定,探讨EGFR对萎缩性胃炎转归影响作用。方法应用EGFR单抗免疫组化ABC技术和放射免疫法对50例萎缩性胃炎和25例胃癌及19例“正常”胃粘膜组织EGFR和血清EGF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萎缩性胃炎EGFR表达的阳性率为60%,血清EGF水平平均3.54土1.47ug/L,较“正常”组(11%和1.77土0.60μg/L)明显增高,与胃癌(73%,3.72士1.84μg/L)十分接近。伴有Ⅱb型肠化者EGF水平更高。并发现EGF的高水平与EGFR高表达具有一致性。结论萎缩性胃炎体内有高水平EGF和EGFR表达。对目前使用促EGF药物治疗萎缩性胃炎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吲哚美辛胃损伤中内皮素 (ET)、一氧化氮 (NO)、氧自由基的作用 ,以及胃动力对这种损伤的影响。方法 :雄性DS大鼠随机分 4组 :对照组、吲哚美辛 5mg/kg组、吲哚美辛 2 5mg/kg组、阿托品组 (阿托品 1mg/kg +吲哚美辛 2 5mg/kg)。吲哚美辛灌胃 ,灌胃前 10min阿托品皮下注射。取动脉血测ET、NO、丙二醛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水平 ,进行胃形态学观察。结果 :5mg/kg吲哚美辛不引起胃粘膜损伤 ,各检测指标与对照组无差异 ;2 5mg/kg吲哚美辛可引起胃粘膜显著出血性损伤 ,损伤指数为 38 5 7± 12 4 7,病理损伤积分为13 36± 3 37;ET 1和MDA水平升高 (P <0 0 1) ,NO、SOD、GSH Px水平降低 (P <0 0 1,P <0 0 1,P <0 0 5 ) ;阿托品组粘膜损伤较轻 ,损伤指数为 8 71± 3 35 ,病理损伤积分为 3 77± 1 0 4,ET 1含量和对照组无差异 ,MDA水平升高 (P <0 0 5 ) ,NO、SOD含量有所下降 (P <0 0 5 ) ,GSH Px含量无变化。结论 :吲哚美辛所致胃粘膜损伤中 ,ET 1和MDA生成增加起损害作用 ,内源性NO、SOD和GSH Px可清除氧自由基 ,有保护作用 ;阿托品对吲哚美辛所致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提示胃动力增加在吲哚美辛致溃疡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胃癌癌前病变(PLGC)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蛋白及mRNA水平的表达及中药胃炎消的调控作用。方法:胃镜病理证实为PLGC病例共40例,分为胃炎消治疗(胃炎消)组25例,维酶素治疗(对照)组15例,治疗前、后胃粘膜固定部位活检标本,采用LSAB免疫组织化学及原位分子杂交标记的方法作EGFR蛋白翻译和mRNA转录水平的检测。结果:胃炎消组症状总有效率为84.00%,病理疗效以中度异型增生为好,作用优于对照组;在PLGC组织中,EGFR蛋白翻译和mRNA转录水平均有过表达,且其表达随病变的进展而递增;胃炎消能使EGF-R蛋白及mRNA的表达下调。结论:胃炎消对PLGC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该治疗作用可能与本方下调PLGC组织中与细胞增殖相关EGFR蛋白及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幽门螺杆菌L型感染与PCNA,P^21,P^53表达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L型(Hp-L型)可能的致癌机理。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Hp-L型阳性和阴性胃病变组织的PCNA、P21、P53表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胃癌、癌前病变的PCNA、P21、P53表达显著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正常粘膜;Hp-L型阳性组的PCNA、P21、P53表达也明显高于Hp-L型阴性组(P<0.01,P<0·05)。表明Hp-L型感染与胃病变组织的PCNA、P21、P53过度表达存在着相关性。提示,Hp-L型感染时胃粘膜处于高增殖状态。结论:Hp-L型参与了ras原癌基因激活和P53抑癌基因的失活,基因突变可能是Hp-L型致胃癌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奥美拉唑对大鼠胃粘膜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对大鼠胃粘膜的保护作用。方法:在乙醇诱导大鼠胃粘膜损伤前,预先给予奥美拉唑、L-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静脉注射。测定胃粘膜血流量(GMBF)、胃液pH和胃粘膜NO2^-/NO3^-含量,并观察胃粘膜损伤指数(Ulcer index ,UI)、溃疡坏死组织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严重程度的变化。结果:与模型损伤组比,奥美拉唑组大鼠UI明显降低(P<0.01),溃疡坏死组织和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明显减轻(P<0.01)。预先用L-NAME处理后,奥美拉唑保护胃粘膜损伤的作用明显减弱。静脉注射奥美拉唑,可增加GMBF和胃粘NO2^-/NO3^-含量,L-NAME可逆转这种作用,但对奥美拉唑抑制酸分泌作用无明显影响。结论:奥美拉唑对大鼠胃粘膜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一氧化氮介导了这种作用。  相似文献   

13.
维生素逆转胃癌的癌前病变——初期临床干预试验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为探索逆转胃癌的癌前病变以预防其发病,本文观察叶酸加维生素B_(12)、合成β-胡萝卜素及天然β-胡萝卜素对56例中重度萎缩性胃炎牯膜病理和DNA甲基化水平的作用。结果:①叶酸加维生素B_(12)对胃牯膜萎缩和肠化的逆转率达77.7%,高于文献统计:②天然β-胡萝卜素显著逆转不典型增生(P=0.04),推测与其所含异构体有关;③血浆叶酸、隐黄素、α-胡萝卜素水平与胃癌癌前病变呈显著负相关:④α-胡萝卜素可使胃粘膜DNA甲基化水平显著提高(P<0.01~0.0001)。本文提示某些维生素可能通过提高胃粘膜细胞DNA甲基化水平,调节某些基因的活性,因而具有逆转胃癌癌前病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六君子加减方对大鼠胃溃疡黏膜组织生长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六君子加减方对溃疡大鼠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32只雄性Waistar大鼠,8只作为正常对照(正常)组,24只采用Okabe乙酸烧灼法在大鼠胃前壁造成溃疡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模型)组、六君子加减方(六君子方)组、硫糖铝组,每组8只,各组分别连续给药治疗10d。给药结束后,定量检测溃疡周围组织EGF和bFGF的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胃组织EGF及bFGF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六君子方组胃组织EGF及bFGF的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而与正常组和硫糖铝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六君子加减方可能通过对胃组织EGF及bFGF水平的调控而促进损伤后黏膜的愈合,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乐胃煎对大鼠胃癌前病变胃粘膜异型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乐胃煎对大鼠胃癌前病变(GPL)胃粘膜异型性的影响。方法:100g/L甲基硝基亚硝基胍饮用液自由饮用24周,建立大鼠GPL模型。应用乐胃煎治疗12周后处死,运用自动图像分析系统检测胃粘膜结构异型指数(ISA)、腺体形状指数(IGF)、体外周形状因子(GSF)及核腺比值指数(ING)变化。结果:乐胃煎组大鼠中、重度异型增生及肿瘤发生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与维甲酸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乐胃煎组大鼠上述各形态参数值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维甲酸组各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亦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乐胃煎对GSF、IGF的改善优于维甲酸(P<0.01)。结论:乐胃煎能有效改善GPL大鼠胃粘膜的异型性,从而阻断胃癌前病变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益气化瘀煎剂抗大鼠胃溃疡作用及其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研究益气化瘀煎剂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的防治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探讨。方法:观察预先应用中药对应激、乙醇、消炎痛、幽门结扎所诱发的胃粘膜损伤的影响,并观察连续应用中药8、18和26d后,醋酸性胃粘膜损伤的愈合情况;检测胃壁结合粘液、胃组织DNA、胃粘膜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前列腺素E2(PGE2)的含量。结果:益气化瘀煎剂显著抑制应激、乙醇及消炎痛性胃粘膜损伤(P<0.05,<0.01),并具有剂量依赖关系;加速胃溃疡的愈合。其疗效与雷尼替丁接近。同时,增加胃粘膜组织DNA、SOD及PGE2的含量,减低MDA的生成。结论:益气化瘀煎剂具有较强防治胃溃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主要是增强胃粘膜细胞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一氧化氮一氟比洛芬(NO-Flurbiprofen,NO-Flur)对大鼠胃肠的毒性以及对胃粘膜前列腺素E2(PGE2)的影响。方法 在解剖显微镜下分别观察大鼠胃内灌注NO-Flur及氟比洛芬后,胃、小肠粘膜损伤指数及再进食胃窦溃疡模型溃疡面积,用EIA法检测胃粘膜PGE2含量。结果 NO-Flur的胃粘膜及小肠粘膜损害明显低于氟比洛芬,NO-Flur组的胃窦溃疡面积稍低于氟比洛芬组,但无统计学意义。两药对胃粘膜PGE2含量的抑制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NO-Flur抑制胃PGE2的程度与拽比洛芬相似,但胃肠毒性较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胃癌前病变(PLGC)Bcl-2、P53基因蛋白的表达及阻癌胃泰的治疗机制.[方法]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溶液加胃黏膜机械损伤诱发Wistar大鼠PLGC状态.用阻癌胃泰与维酶素预防和治疗,观察对病变黏膜组织中P53、Bcl-2基因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中药组能明显阻断化学致癌物对黏膜的炎症损伤,改善PLGC组织黏膜不典型增生程度;同时中药组治疗后Bcl-2、P53基因蛋白阳性指数亦明显低于病理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化瘀为主的阻癌胃泰通过改善PLGC大鼠气虚血瘀的病理基础,降低病变组织增殖水平,诱导细胞正常凋亡,从而对PLGC细胞的增殖有良好的阻断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胃癌前病变(PLGC)Bcl-2、P53基因蛋白的表达及阻癌胃泰的治疗机制.[方法]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溶液加胃黏膜机械损伤诱发Wistar大鼠PLGC状态.用阻癌胃泰与维酶素预防和治疗,观察对病变黏膜组织中P53、Bcl-2基因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中药组能明显阻断化学致癌物对黏膜的炎症损伤,改善PLGC组织黏膜不典型增生程度;同时中药组治疗后Bcl-2、P53基因蛋白阳性指数亦明显低于病理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化瘀为主的阻癌胃泰通过改善PLGC大鼠气虚血瘀的病理基础,降低病变组织增殖水平,诱导细胞正常凋亡,从而对PLGC细胞的增殖有良好的阻断作用.  相似文献   

20.
内皮素,一氧化氮在内毒素血症大鼠胃粘膜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在内毒素血症胃粘膜扣伤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内毒素血症胃粘膜损伤模型分别观察血浆、胃粘膜中ET-1、NO含量变化,以及胃粘膜血流(GMBF)、胃粘膜损伤面积的变化。结果:内毒素血症时ET-1含量增加、NO含量减少,特异性内皮素受体ETAR阻滞剂(BQ123)、NO前体L-精氨酸(L-Arg)能减轻内毒素血症时胃粘膜损伤的程度。一氧化氮合酶阻滞剂N^G-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加重了该模型胃粘膜的损伤。结论:内源性ET-1/NO失衡参与了内毒素血症时胃粘膜损伤病理过程。纠正内源性ET-1/NO失衡,通过改善了GMBF,减轻胃粘膜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