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探讨系统规范化培训在干部病房新入职护士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2月—2014年4月干部病房新入职的21名护士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一对一带教方式带教3个月;2014年6月—2015年6月新分配、轮转到干部病房的20名护士作为观察组,采取规范选择带教老师,制定和严格执行新入职护士培训计划,建立个人技术档案的系统规范化培训方法;观察两组护士培训后的理论、操作考核成绩,以及临床护理服务满意度等。结果对照组理论考核成绩为63.24±2.84分,操作考核成绩为76.18±2.65分。经过为期4个月的系统规范化培训后,观察组理论考核成绩为84.57±3.17分,操作考核成绩为92.46±1.79分,独立上岗后护理服务满意度测评均达95.36±2.02分。规范化培训后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临床护理服务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通过系统规范化培训,提高干部病房新入职护士独立上岗后的工作能力,增强带教老师的责任心,显著提高干部病房护理质量和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科新入科轮转护士的规范化培训的方法与成效,提高护士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满足临床对护理工作的需要。方法:根据规范化培训的计划,从入科培训的目的、培训的方式、培训的内容、培训的时间安排以及考核评价方法等方面,对新入科护士从医院各项制度、儿科常见病的护理常规、专科操作流程进行系统的带教和阶段性进行考核。结果:观察组理论考试(93.24 ± 4.76分)优于对照组(86.1 ± 5.08分),观察组操作考核(95.3 ± 03.68分)优于对照组(90.16 ± 4.21分)。结论:该科轮转护士的专科培训带教方法使新人科护士从理论到护理技术操作都得到提升,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合理有效的方法。方法:组织护理部岗前培训及科室轮转培训。结果:培养和提高了新入职护士的角色转变和岗位适应能力。结论:对新入职护士进行规范化的训练,帮助她们迅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尽快进入护士角色,成为能独立担当的合格护士,满足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迷你临床演练评量(Mini-cex)结合微课教学在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2020年1~12月83例新入职护士作为对照组,另取2021年5月-2022年4月80例新入职护士作为实验组。其中对照组实施传统教学,实验组则开展Mini-cex结合微课教学。对比两组新入职护士的考核结果、对培训效果的满意度以及岗位适应能力。结果 实验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护理措施以及整体评价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新入职护士对培训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沟通交流能力、促进知识理解吸收、提高学习效率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岗位适应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Mini-cex结合微课教学在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较佳,可显著提高培训效果,提升新入职护士对培训效果的满意度,改善岗位适应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结合微课在培训新入职护士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新招聘护士30人为观察组,2014年3月-2015年3月招聘护士30人为对照组,对照组护士采用常规培训方法,而观察组护士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结合微课进行培训,培训后对两组人员的理论考试成绩和护理技能操作考试及轮科时的科室考核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理论、护理操作技能及科室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结合微课在培训新入职护士中,能有效调动护士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临床护理能力,有利于新护士综合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以PDPC法进行精准培训,对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中提升临床思维能力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设定2017年7月—2018年6月70名新入职护士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培训模式;2018年7月—2019年6月新入职护士70名作为观察组,采用PDPC法精准培训模式。比较两组护士思维能力评分、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得分。结果实施后比较两组护士的临床思维能力评分、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PDPC法精准培训模式在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中应用,能增强护士结合理论知识运用于临床情景、提高实操水平,提升临床思维能力,提升护理培训质量,更快适应临床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试行)》政策实施后山西省新入职护士培训现状并分析新入职护士结业成绩的影响因素,为山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制定相应政策、出台配套措施及完善管理体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收集山西省41所三级医院于2018年6月完成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的1 213名新入职护士的一般资料、规范化培训情况及规培结业考试成绩,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因素回归分析确定新入职护士结业成绩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85.93%的医院安排新入职护士进行专业科室轮转,各医院新入职护士专业科室轮转周期、护理部及科室培训频率不统一。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历、有无工作经验、护理部培训频率、是否进行专业科室轮转及轮转周期对新入职护士结业成绩有影响,且护理部培训频率是影响新入职护士培训结业成绩的主要因素。结论政策实施后,新入职护士培训效果显而易见,但在实施细节上标准尚不统一,有必要建立一种长效的新入职护士培训模式,以保证政策的深入推进。  相似文献   

8.
李慧卿  李志勇 《现代医院》2012,12(2):110-112
目的探讨以导师为中心的OEC模式在手术室新护士培训效果,为手术室新护士的入职培训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将2008~2010年新毕业的手术室护士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三基"培训模式,实验组给予以导师为中心的OEC培训模式,保证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有效性和适宜性,通过基础理论考核、操作考核和业务能力考核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施以导师为中心的OEC模式后,实验组的手术室新护士在基础理论考核、操作考核和业务能力考核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导师为中心的OEC模式在手术室新护士培训中能明显提高手术室新护士的理论、操作和业务水平及术科医生的满意度,同时也提高了导师的管理能力和带教的责任心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在手术室新护士入职培训教育中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ICU新进护士镇静剂护理培训的护理效果与其焦虑情况,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 将本院52名护理大专毕业的护士(新进入ICU护理工作),按带教方法不同分两组,每组26例,对照组护士采用传统带教法,即新进轮转人员在本科室护理人员的协助下对使用镇静剂患者进行护理,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并逐渐能独立护理镇静患者.观察组护士入科前先进行镇静剂护理的理论及操作培训及考核,并在考试合格后进入临床工作,比较两组护士焦虑量表评分及所需独立当班时间.结果 两组护士培训前焦虑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培训后进入临床工作3d后焦虑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t=3.65,P<0.01),所需独立当班的时间短于对照组(t=4.04,P<0.01).结论 新进ICU护理人员的培训能降低护士心理焦虑程度,并能缩短带教时间,提高了医疗安全性,亦能节省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构思-设计-实施-运作(CDIO)教学模式在低年资护士配合胃肠外科腹腔镜手术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入科新护士及医院岗前轮转培训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类实验研究,将2022年1—6月的25名护士作为对照组,7—12月的27名护士作为观察组。两组因轮转批次不同所以人数不完全相同。根据低年资护士继续教育要求,两组均在接受手术室岗前培训后至胃肠外科进行护理配合系统专科培训,且由相同老师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专科培训,观察组采用CDIO教学模式进行专科培训。比较两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成绩、自主学习能力及手术医师和巡回护士的满意度。结果 专科培训后,观察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成绩、自主学习能力及手术医师和巡回护士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IO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低年资护士配合胃肠外科腹腔镜手术的综合能力,且手术医师和巡回护士的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轮转期护士独立上岗前评估考核系统,探讨临床培训带教的实施效果.方法:由护理部、临床科室共同组成考核小组,对从2009年-2010年新毕业的82名护士实行上岗前的综合考核.结果:参加独立上岗前评估考核的轮转护士共82人,合格75人,合格率为91.5%.轮转护士通过考核从理论知识、实际操作技能,以及病人、科室工作人员对她们的满意度方面均得到大幅提高.结论:实施轮转期护士独立上岗前评估考核对轮转期护士工作能力进行全面评价,有助于轮转期护士全面掌握专业知识,提高她们的实践工作能力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分析人性化带教模式在新生儿病房新入职护士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于2017年7月—2019年7月在该院新生儿科新入职的38名护士作为该次调查的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验组,每组19名。对照组新入职护士在该次调查中采用常规带教方式进行带教,实验组新入职护士在本次调查中采用人性化带教方式进行带教。观察对照组、实验组新入职护士的护理带教结果。结果实验组的理论考核成绩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新入职护士对带教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新入职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临床能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人性化带教模式对新生儿病房新入职护士进行带教,可以提高新入职护士的临床护理学习能力和带教满意度,值得进一步研究及推广。  相似文献   

13.
于凤珍 《药物与人》2014,(12):348-349
目的:探讨培养手术室新职护士人文关怀的方法、效果及重要性.方法:将10名手术室新职护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名. 对照组予以培训常规手术室内容,观察组予以培训常规手术室内容及人文关怀教育.对两组在同-时期的各58例手术患者的生理指标、心理接受程度、配合医护治疗及满意度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手术患者的生理指标、心理接受程度、配合医护治疗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养手术室新职护士人文护理可明显改善手术患者的生理指标及心理状态,对于其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术后康复均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彭美荣  黄敏  邓莉 《医疗保健器具》2011,18(11):1811-1812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新入职护士培养的方法与管理,使新入职护士的综合应用能力在短时间内得到提高。方法对神经外科32名新入职护士在培训、考核、及管理等方面结合专科特点采取了集中式的理论和技能的培训、早交班短时间培训和提问、多媒体教学、护理查房灵活、系统、形式多样的方式进行培训。结果新入职护士各项能力在短时间内均得到明显提高,达到胜任临床工作的水平。结论持续性进行灵活、形式多样化的培训,激发新入职护士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护士临床思维能力、急救水平和综合能力,加速了新入职护士的成长和胜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与分析一对一专科导师制培训模式对手术室新入职护士培训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手术室新入职护士271名,其中140名为实验组,给予一对一专科导师制培训模式。其余131名为对照组,给予传统培训,培训观察时间均为6个月。结果两组培训后的理论与技能考核评分、自我效能感评分都高于培训前(P0.05),实验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培训后的灌输信念和希望、健康教育、价值观、科学解决健康问题、协助满足基本需要、提供良好环境、促进情感交流和帮助解决困难等人文关怀能力评分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培训后实验组的满意度为99.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5%(P0.05)。结论本院一对一专科导师制培训模式在手术室新入职护士中的应用能提高培训质量,提高护士的自我效能感与人文关怀能力,改善培训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利用微信平台的翻转课堂培训模式运用于新入职护士中医基础理论培训的效果。方法将泗洪县中医院2017年45名新入职护士设为对照组,2018年42名新入职护士设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方法进行中医基础理论培训,试验组采用微信平台结合翻转课堂的培训模式,将两组新入职护士培训前后理论成绩及对培训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新入职护士培训后的理论成绩及对培训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84. 9±4. 4)分vs.(79. 6±5. 9)分,(53. 75±0. 42)分vs.(49. 06±3. 3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利用微信平台的翻转课堂培训模式可以提高新入职护士中医基础理论成绩及对中医培训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目视化管理在重症监护室护士层级培训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7~2018-07我院在重症监护室工作的65名护士的临床资料,均进行层级培训,根据管理方法的不同分组,将采用常规管理方法的32名护士临床资料归为对照组,将采用目视化管理的33护士临床资料归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士的综合成绩、工作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培训后,观察组基础操作、专业操作、理论考核以及健康教育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观察组护理文件管理、基础护理能力、病房管理能力以及整体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视化管理干预可提高重症监护室护士层级培训中的综合成绩和护理质量,增加病人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欣赏式探询模式干预对新入职护士角色转型的影响。方法 于2021年6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156名新入职的临床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将156名护士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人。对照组实施常规入职培训,观察组实施欣赏式探询模式的干预培训。分别于干预前、实施培训干预6个月后对两组护士转型冲击、护士核心能力及职业认同感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6个月后两组新入职护士的转型冲击得分低于干预前,核心能力和职业认同得分高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新入职护士的转型冲击各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核心能力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职业认同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欣赏式探询模式的干预培训可以有效减轻新入职护士的转型冲击,帮助其更好地实现角色转型,同时对促进其核心能力和职业认同感的提升也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优质护理服务以及人文护理的不断发展,年轻护士的职业素养及护理核心能力需要提高,研究将妇产科工作0~3年的新护士、轮转护士纳入规范化培训、考核,以适应妇产科护理的专业特殊性以及优质护理服务的发展。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2017年临床工作0~3年的护理人员112名作为培训考核对象;成立妇产科实境培训考核小组,制定涵盖临床护士核心能力的实境案例,考核成绩利用信息化技术,上传护理部及科室群,供科室护理人员学习分享。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 ± s的形式表示,组间比较符合正态性及方差齐性者用t检验。结果:培训后护士的理论考核和技能考核评分较培训前均有所提高,护士自我评价均有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境培训考核方法结合该院的信息化技术进程,能提高年轻护士护理核心能力,符合优质护理服务理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析新进入职护理人员的护理管理,增进其对医院工作制度、临床环境及所处科室的了解。方法选择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中医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新入职的40例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方法,观察组给予针对性的护理管理模式,对两组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学习,6个月后对两组进行护理工作绩效考核,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绩效考核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新入职护理人员实施护理管理具有现实意义,缩短了护理人员临床工作适应时间,提前预防可能发生的医疗事故,保证了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