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急诊科老年胸部创伤患者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的不合理因素,并提出应对措施,以进一步规范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 选取近年来某院急诊科治疗的老年胸部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治疗过程中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总结存在的不合理因素,并提出应对措施.结果 经过治疗,有247例患者临床治愈,治愈率为66.0%;好转患者81例,好转率为21.7%;死亡46例,病死率为12.3%;期间共发生感染83例,感染率为22.2%;共有287例患者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性治疗,使用率达76.7%;其中不合理应用为89例,不合理应用率达31.0%;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因素主要为无指征用药占19.1%、用药时机选择不对占18.0%和药物选择不合理占13.5%;由于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发生感染43例,占感染总数的51.8%.结论 通过对老年胸部创伤患者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情况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不合理因素进行有效控制,能够为老年胸部创伤患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对于减少抗菌药物的滥用和保障患者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临床应用抗菌药物合理性调查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某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方法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设计调查表,制定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评价指标;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每季度集中进行一次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合理性调查评价。结果共调查858例患者,应用抗菌药物者718例(83.68%),其中治疗用药261例(36.35%),预防用药457例(63.65%);手术科室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3.92%,非手术科室为70.87%。手术科室预防用药占82.14%。治疗用药患者中病原学送检率为26.05%。结论该院抗菌药物使用率高,手术感染预防用药不规范,病原学送检率低,是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3.
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通过对抗菌药物的滥用及不合理应用分析,促进广大临床医师及患者能够提高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意识,避免滥用、误用,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方法 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临床用药须知》等对国内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情况进行剖析.结果 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对健康带来严重的后果,诱导细菌耐药菌的产生,当前滥用抗菌药物的现象普遍存在.结论 应提高医师及广大患者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意识,避免出现严重的细菌耐药变异,谨防二重感染及由于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和药品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4.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9):1081-1084
由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多种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性疾病遍布临床各科,其中细菌性感染最为常见,因此抗菌药物也就成为临床最广泛应用的药物之一。在抗菌药物治愈并挽救了许多患者生命的同时,也出现了由于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导致的不良后果,如不良反应的增多、细菌耐药性的增长、以及治疗的失败等,给患者健康乃至生命造成重大影响。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表现在诸多方面:无指征的预防用药,无指征的治疗用药,抗菌药物品种、剂量的选择错误,给药途径、给药次数及疗程不合理等。为提高细菌性感染的抗菌治疗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及减少细菌耐药性,特制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指导原则》对感染性疾病中最重要的细菌性感染的抗菌治疗原则、抗菌药物治疗及预防应用指征以及合理给药方案的制订原则进行阐述,并列出常用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及注意事项,各种常见细菌性感染的病原治疗,以期达到提高我国感染性疾病的抗菌治疗水平,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发展,降低医药费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和分析不同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在急性胰腺炎(AP)治疗中的用药成本,为合理制订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6月80例接受保守治疗的A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A组(应用拉氧头孢方案,27例)、B组(应用头孢哌酮/他唑巴坦方案,13例)、C组(应用奥硝唑+头孢他啶方案,9例)、D组(应用奥硝唑+拉氧头孢方案,18例)、E组(应用奥硝唑+头孢哌酮/他唑巴坦方案,13例);对5组患者的疗效分布、治愈率、临床有效率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 5组患者的疗效分布、治愈率、临床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组患者的日均抗菌药物费用低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设药价下降10.0%进行敏感度检测,C组患者的日均抗菌药物费用仍低于其他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AP治疗中,不同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可获得基本相当的治疗效果,应用奥硝唑+头孢他啶治疗方案能够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前提下付出最小的用药成本。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PDCA循环管理对提升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21年1月-2022年12月医院需要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2021年1-12月收治的50820例患者为对照组;2022年1-12月收治的49635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临床管理办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引入PDCA循环管理模式。结果 PDCA循环管理模式实施后,观察组患者病原学送检率为34.75%,对照组为3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PDCA循环管理模式引入临床,能够有效提升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提高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有效性、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医院等级评审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促进作用。方法收集本院2014年1—10月各科室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有关数据,比较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专项整治活前后各月之间的变化差异。结果通过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专项整治活动,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控制在12.88%,抗菌药物总金额占处方药品总金额的百分率为8.02%;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控制在16%以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9.72%,抗菌药物总金额占处方药品总金额的百分率为9.15%,使用抗菌药物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达到60.40%;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为54.17%,抗菌药物使用强度降低至34.16 DDDs/(100人·d),专项整治活动在较短时间内取得显著的效果。结论医院等级评审对本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医师理念与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关系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指南在心脏外科临床工作中的落实情况。方法选择2007年3-12月医院心脏外科住院手术患者共115例,进行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调查,同期对临床医师用药指征、用药时间、停药指征进行调查。结果 115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4例,医院感染率3.48%;113例患者手术后使用抗菌药物6~10 d。结论医师存在治疗用药倾向,对感染的顾虑是抗菌药物超时使用的重要因素;要规范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需要更进一步做好临床医师的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PDCA循环管理法在妇幼专科医院抗菌药物专项管理中的应用与成效。方法 运用PDCA循环法,通过多部门联合对某妇幼保健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各项指标进行监管,比较应用PDCA方法前后(2014年8月—2015年7月为专项管理前,2017年8月—2018年7月为专项管理后)的效果。结果 使用抗菌药物金额比例、门急诊使用抗菌药物金额比例、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金额比例和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由专项管理前的16.69%、13.18%、58.63%、45.12%,下降至整治后的7.69%、6.75%、38.21%、8.13%,下降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均符合国家要求;其他各项指标如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接受抗菌药物治疗患者微生物检验标本送检率等指标均达到国家要求。结论 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开展抗菌药物专项管理,成效明显,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更规范、合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综合干预促进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提高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方法医院成立抗菌药物使用管理专家咨询组,制定各专业抗菌药物使用规范,通过进行抗菌药物应用的教育培训,监督检查、抗菌药物的使用监测,统计通报等措施,提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水平,并分别抽取2003年、2005年、2007年出院病历的10%,分析抗菌药物使用。结果通过强化制度的落实和定期进行抗菌药物的使用检查等一系列措施后,使预防和治疗性使用指征的构成比明显提高;为危重感染患者制定个体化的用药方案,挽救一些危重感染患者的生命。结论全理用药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通过临床医师、药剂师和感染管理人员等的共同参与,采取综合性措施,才能达到控制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在胸外科手术患者临床使用抗菌药物的治疗效果,促使医院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对我医院2010年-2011年期间在院治疗的60例胸外科手术患者临床使用抗菌药物进行临床治疗的资料进行分析,这60例胸外科手术患者在临床上应用的抗菌药物为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孢菌素类等3类药物。结果①本组60例胸外科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概率为100%,在合理的范围内使用抗菌药物的概率为40%,在基本合理的范围内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占32%,在不合理的范围内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占28%。②胸外科手术患者在合理范围内使用抗菌药物后的血常规检查、咳痰以及体温等检查情况显著的好过不合理范围内使用抗菌药物的胸外科手术患者。③胸外科手术患者在合理的范围内使用抗菌药物后出现感染的情况有1例,在不合理的范围内使用抗菌药物的胸外科手术患者中出现感染的情况有6例。两组患者在胸外科的手术后出现感染的概率有着明显的差异(P<0.01)。结论胸外科围手术期患者在合理的范围内使用抗菌药物进行临床治疗可以有效的降低手术后出现感染的概率,促使病患身体尽快康复,在胸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治疗上具有极大的推广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加强护理人员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中的管理作用,确保抗菌药物治疗获得最佳疗效和最小不良反应。方法建立规章制度,加强监督管理,定期举办讲座、岗前培训等,通过向患者发放健康教育处方、播放录像等多种方式进行宣教。结果护士明确了在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中的作用及职责,提高了专业知识,自觉按照规定时间给药,积极观察疗效,对抗生素合理使用起到了积极作用。结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与护士有着密切关系,充分发挥护士在合理使用抗生素中的作用,不但能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还可及时预防其毒副反应的发生,提高抗菌药物的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药事管理对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影响,为医院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帮助。方法 将2019年6—12月以及2020年1—6月在聊城市茌平区人民医院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各200例纳入研究,2019年6—12月设为对照组,2020年1—6月设为研究组。两个时间段分别以常规管理及药事管理进行抗菌药物的应用指导,并将两个时间段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患者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发生率为1.00%,低于对照组的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低于对照组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抗菌药物给药天数、应用种类、费用支出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对抗菌药物应用及费用支出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事管理有助于提升医院抗菌药物的应用合理性及安全性,同时对缩短药物使用时间及降低医疗费用支出均有积极影响意义,并赢得患者对药学服务更高的认可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临床实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精细化专科管理,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使用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s)技术评价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应用数学模型技术实现抗菌药物使用实时监测,并对循环系统疾病诊治中抗菌药物应用特点进行探讨。结果某科室的5个DRGs病组抗菌药物平均费用均高于标准水平;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前10位的品种中有8种为口服抗菌药物;感染性疾病治疗为主的科室(如呼吸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较大,手术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较非手术科室大,以Ⅱ类切口手术为主的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较以Ⅰ类切口手术为主的科室大;同科室、同级别医师经治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以及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比较有差异,提示需要关注临床医师抗菌药物的应用。结论引入DRGs技术,实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精细化专科管理,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也建立了持续改进的机制。  相似文献   

15.
老年患者感染特点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感染特点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措施,为老年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分析老年患者感染临床特点,研究老年患者抗菌药物治疗的方案。结果老年患者感染有其特殊性,抗菌药物在老年患者体内呈现独特的药代动力学特征;老年患者抗感染治疗应尽力寻找感染源,选择低毒、有效的抗菌药物,实施个体化治疗方案,加强血药浓度及不良反应监测,注重综合治疗。结论老年患者感染与中青年迥然不同,以药物抗菌谱、病原学检测、药敏结果为依据,掌握老年患者特点,安全、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将提高老年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2年4月1 149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1 149例住院患者中有498例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3.3%;其中一、二、三联用药分别占57.6%、37.8%、4.6%;治疗用药占54.2%,预防用药占45.8%;抗菌药物使用率前3位的科室分别为ICU、呼吸科、外一科;不合理应用主要表现在联合用药指征过宽、病原菌送检率低、Ⅰ类切口抗菌药物预防应用不规范。结论针对存在问题,通过加强信息化管理、强化临床药师指导作用等一系列干预措施,提高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PCT)测定指导下呼吸道感染抗菌药物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临床疗效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诊治的9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标准抗菌药物治疗,试验组在血清降钙素原指导下使用抗菌药物,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发热、咳嗽、咳痰、气喘消失及肺啰音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第1天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治疗第3、5、7天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监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降钙素原,能够指导医师规范使用抗菌药物,并动态调整治疗方案,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在人类医药史上,抗菌药物的使用已经有将近60年的使用时间了。由于现代抗菌药的安全性较高,使之成为目前在国内临床上是应用最为广泛、且品种最为繁多的药品之一,是治疗各类细菌感染不可缺少的药品。抗菌药物高度的安全性不可避免的造成一部分医院出现药物滥用的情况。抗菌药物在医院的使用情况能够客观的反映出医院的用药水平是否存在不合理的状况。通过收集近几年文献上有关医院应用抗菌药物相关数据,并进一步进行分析,来研究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区医学》2004,10(4):1-5
由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等多种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性疾病遍布临床各科,其中细菌性感染最为常见,因此抗菌药物也就成为临床最广泛应用的药物之一。在抗菌药物治愈并挽救了许多患者生命的同时,也出现了由于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导致的不良后果,如不良反应的增多.细菌耐药性的增长,以及治疗的失败等,给患者健康乃至生命造成重大影响。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表现在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序贯疗法对小儿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1月间我院收入并开展治疗的80例小儿肺炎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临床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n=40)与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行止咳、祛痰、退热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抗菌药物序贯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性,P 0.05。结论:抗菌药物序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小儿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性较高,具备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