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中国15省(自治区、直辖市)60岁及以上居民蔬菜和水果摄入现状。方法利用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状况变迁的队列研究"资料,选取5031名60岁及以上居民为研究对象。利用连续3天24小时回顾法收集膳食数据,分析摄入状况,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摄入量比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蔬菜和水果摄入量是否达到推荐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60岁及以上居民蔬菜消费率为99.5%,消费量中位数(P50)为242.3 g/d。水果消费率为39.7%,消费量第75百分位数为(P75)为64.8 g/d。Logistic分析显示,男性、60~79岁和城市蔬菜消费更有可能达到推荐量。高收入和城市水果消费更有可能达到推荐量。结论 15省(自治区、直辖市)60岁及以上居民水果消费率低且消费量不足。蔬菜消费率高但深色蔬菜占到一半的比例低。性别、年龄和地区影响蔬菜是否达到推荐量。收入和地区影响水果是否达到推荐量。  相似文献   

2.
中国15省儿童青少年蔬菜和水果摄入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中国15省6~17岁儿童青少年蔬菜水果摄入情况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2015年中国居民营养状况变迁的队列研究资料,选取有完整连续3 d 24 h膳食调查数据6~17岁的2035名儿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应用Kruskal-Wallis非参数检验和χ~2检验分析不同特征的儿童青少年蔬菜水果的摄入量和消费率;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蔬菜摄入和水果消费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6~、11~和14~岁儿童青少年蔬菜摄入量≥推荐量分别占12.1%、1.9%、19.7%。蔬菜的消费率为99.7%,水果的消费率为40.1%。南方(OR=2.682,95%CI:1.849~3.891)和14~岁(OR=1.893,95%CI:1.383~2.592)的儿童青少年蔬菜摄入量较高。南方(OR=0.716,95%CI:0.592~0.867)、农村(OR=0.563,95%CI:0.464~0.683)和低人均家庭收入的儿童青少年水果消费率较低。结论我国6~17岁儿童青少年的蔬菜水果摄入量不足。年龄和南北方是儿童青少年蔬菜摄入达到推荐量的影响因素。南北方,城乡和人均家庭收入是儿童青少年水果消费的影响因素。应采取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等干预措施,提高蔬菜和水果消费。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1991-2011年中国9省(自治区)18~44岁人群蔬菜、水果的摄入状况及变化趋势。方法 以“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1991-2011年调查数据为基础,选择连续3天24 小时有完整膳食数据的18~44岁健康人群作为研究对象,计算该人群平均每天蔬菜、水果的摄入率及摄入量,并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蔬菜、水果推荐摄入量进行比较。结果 1991-2011年中国9省(自治区)18~44岁人群蔬菜摄入率变化不大、摄入量下降明显;水果摄入率及摄入量不断提高,2011年调查人群蔬菜、水果摄入率及摄入量分别为99.7%、48.0%、321.6 g/d、90.1 g/d。蔬菜摄入量达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摄入量的人群比例显著下降,至2011年为50.2%;水果摄入量达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摄入量的人群比例显著上升,至2011年为17.4%。结论 中国9省(自治区)18~44岁人群蔬菜、水果平均摄入量仍低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荐摄入量,应采取措施进一步促进该人群蔬菜和水果的摄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广西痛风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疾病史、膳食结构和饮酒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调查病例组和对照组各379例。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职业、文化、收入、痛风家族史、BMI与痛风有关(P0.01);菌藻、蔬菜、水果、猪肉、其他肉类、动物内脏、总禽畜肉、蛋类和总嘌呤摄入量9项膳食因素与痛风有关(P0.05或0.01);啤酒、米酒、低度酒、和总酒精摄入量4个变量与痛风有关(P0.05或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在控制年龄、职业、文化等个体特征因素后,总嘌呤、总禽畜肉类,动物内脏、猪肉、总酒精、米酒和啤酒是痛风的危险因素。其中总嘌呤摄入≥1000mg/d与500mg/d相比OR值为2.5(95%CI,1.3—5.1);总禽畜肉摄入≥150g/d、≥350g/d与50g/d相比OR值分别为1.6(95%CI,1.1—2.5)和2.3(95%CI,1.4—4.0);动物内脏摄入≥50g/d与25g/d相比OR值为4.5(95%CI,2.0—10.3),猪肉摄入≥350g/d与50g/d相比OR值为1.7(95%CI,1.1—3.2)。酒精总摄入25g/d或≥61g/d与不喝酒相比OR值分别为1.8(95%CI,1.1—2.9)和3.2(95%CI,2.1—5.0);自酿米酒酒精摄入25g/d或≥61g/d与不喝者相比OR值分别为2.4(95%CI,1.5—4.0)和4.0(95%CI,2.2—7.3),啤酒类酒精摄入25g/d与不饮啤酒者相比OR值为2.0(95%CI,1.1—4.0)。结论广西农村地区痛风与膳食饮酒有关,动物内脏、自酿米酒是重要的危险因素,合理控制膳食和饮酒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痛风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居民牛奶摄入频率、摄入量与2型糖尿病(T2DM)患病风险之间的关联,为T2DM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9年1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青岛市6 000名35~74岁成年居民为研究对象,实际调查5 110名,排除牛奶摄入以及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信息缺失者,最终4 955名研究对象纳入本研究。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4 955名研究对象中,T2DM患者占16.29%,T2DM组与非T2DM组牛奶摄入频率、牛奶摄入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年龄、性别、糖尿病家族史、体质指数(BMI)、婚姻、受教育程度、饮酒、职业体力活动、酸奶摄入等混杂因素后,牛奶摄入频率≥7次/周(OR=1.40,95%CI:1.10~1.79)、牛奶摄入量≥250g/d(OR=1.39,95%CI:1.09~1.77)均与T2DM患病呈正相关。结论牛奶摄入频率≥7次/周、摄入量≥250 g/d与T2DM患病风险呈正相关,后续还需要长期研究或干预试验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广州市城区居民蔬菜水果消费现状,为开展科学高效的营养教育和营养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成比例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1年1月—2012年4月选取天河区160户家庭的503人进行连续3 d24 h膳食调查,对108户328人进行食物频率法问卷调查。结果广州市城区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蔬菜摄入量为384.4 g(深色蔬菜为172.4 g,浅色蔬菜为212.0 g),符合膳食指南推荐量要求,但深色蔬菜摄入量不及蔬菜摄入总量的1/2。平均每标准人日水果摄入量为86.2 g,远不足指南推荐量;84.5%的居民摄入量低于推荐摄入量。82.0%的居民每天摄入蔬菜,以叶类蔬菜居多;36.9%的居民每天摄入水果,以仁果类和柑橘类为主;大多居民水果消费频次少于1次/周。秩和检验显示,不同年龄居民蔬菜摄入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0岁最高,1~6岁最低)(χ~2=39.293,P0.01);低收入家庭深色蔬菜摄入量显著低于其他收入家庭(χ~2=18.000,P0.01);水果摄入量随家庭收入升高而增加(χ~2=6.475,P0.05),女性水果摄入量显著高于男性(Mann-Whitney U=27 336.0,P0.05)。结论当前广州市城区居民蔬菜摄入结构不合理,水果摄入严重不足。在开展营养教育和营养干预时需考虑性别、年龄和家庭收入的影响,进而有效促进合理膳食。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湖北成人红肉摄入与2型糖尿病患病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 利用1997、2000、2004、2006、2009、2011、2015、2018年共8轮“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调查”湖北地区的代表性数据资料,采用多层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纳入1154名18~75岁成人,调整年龄、性别、城乡、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收入、体力活动、总能量摄入、脂肪供能比、吸烟、饮酒、体质指数和高血压等因素,利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计算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比(HR)及95%CI。结果 研究人群人均红肉摄入量从1997年40.59 g/d增加到2018年73.91 g/d, 2型糖尿病患病率从2009年6.14%上升到2018年7.00%。在模型1中调整年龄和性别,与对照组相比,红肉摄入量1~39 g/d组HR=0.92(95%CI 0.51~1.68),40~74 g/d组HR=0.86(95%CI 0.47~1.58),≥75 g/d组HR=1.02(95%CI 0.62~1.68);模型2在模型1基础上调整婚姻、城乡、文化程度、年收入水平、吸烟、饮酒和运动水平,与对照组相比,红肉摄入量1~39 g/d组HR...  相似文献   

8.
膳食、体力活动与慢性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析膳食、体力活动与慢性病的关系。方法利用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中,随机抽取的天津市3673名样本人群数据,分析膳食结构和慢性病患病率以及膳食、体力活动与超重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相对危险度。结果天津市标化超重率为38.9%,肥胖率为26.8%,高血压患病率为30.7%,血脂异常患病率为32.2%,糖尿病患病率为3.7%。膳食结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蔬菜、水果摄入不足,油、盐摄入量超标。膳食脂肪供能比≥30%和看电视≥3h/d是危险因素,超重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OR值分别为2.04(95%CI:1.53~3.04),2.00(95%CI:1.13~3.57),2.22(95%CI:1.66~2.98),1.64(95%CI:1.18~2.31);1.89(95%CI:1.32~2.70),1.79(95%CI:1.48~2.16),1.47(95%CI:1.33~1.78)和1.45(95%CI:1.28~1.65);体育锻炼≥30min/d是保护因素,其OR值分别为0.42(95%CI:0.28~0.68),0.60(95%CI:0.40~0.89),0.50(95%CI:0.35~0.80),0.61(95%CI:0.44~0.93);每天摄入蔬菜、水果≥500g可以预防肥胖和血脂异常,OR为0.60(95%CI:0.40~0.89)和0.47(95%CI:0.30~0.72)。结论天津调查对象的膳食结构、体力活动等行为因素与高血压等慢性病有很强的联系,应加强合理膳食、适当运动的健康促进,预防和控制慢性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广西农村地区痛风患者的膳食模式,分析其与痛风石患病风险的关系。方法利用2015-2016年广西痛风发病危险因素调查的379例痛风病例数据,将调查中的痛风患者根据是否有痛风石分为痛风石组(128例)和无痛风石组(251例),所有痛风患者既往食物消费量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摄入量及实际情况进行分层,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比较分析两组人群的膳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差异。结果无痛风石痛风病例的主食、鱼类摄入量高于痛风石组(均P0.05)。在校正了性别、职业、吸烟、痛风家族史、血尿酸水平、蔬菜、水果、畜禽肉类、蛋类、内脏和酒精摄入量因素后,壮族、痛风病程≥6年和≥9年均可增加痛风石的患病风险,OR(95%CI)分别为3.08(1.58~5.98)、3.67(1.59~8.49)和3.84(1.87~7.87);当主食摄入量≥250 g/d和水果摄入量≥100 g/d时均可降低痛风石的患病风险,OR(95%CI)分别为0.46(0.24~0.87)、0.31(0.13~0.77)。结论广西农村地区壮族、长病程(病程达6年以上者)是痛风石患病的危险因素,适量增加主食和水果摄入量可降低痛风患者罹患痛风石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中国城乡≥40岁居民健康体检服务利用差异及成因,为促进健康体检服务利用和公平性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2018年首次中国居民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中≥40岁居民的健康体检服务相关数据,共纳入17 152人。采用SAS 9.4软件进行Rao-Scottχ2检验,采用基于复杂抽样的logistic回归系数假设检验进行趋势性检验分析。采用Stata 14.0软件Blinder-Oaxaca法定量分析不同因素对城乡差异的贡献程度。结果 中国40岁及以上居民从未体检率为45.6%(95%CI:44.4%~46.7%),农村为53.1%(95%CI:51.5%~54.7%),高于城市的31.6%(95%CI:30.2%~3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农村(OR=1.608,95%CI:1.442~1.793)、小学及以下(OR=1.956,95%CI:1.605~2.384)、初中(OR=2.125,95%CI:1.783~2.533)、高中或中专或技校(OR=1.655,95%CI:1.424~1.923...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我国≥60岁居民经常锻炼情况, 并探讨其潜在影响因素。方法 2018年中国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98个县(区),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8岁常住居民194 779名, 利用包含全球身体活动问卷的调查问卷, 采用面对面调查获取调查对象的人口学信息, 业余时间中高强度锻炼频率和时间, 以及其他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相关信息。通过MODIS、OMI、AIRS等卫星遥感数据资料, 反演获取2018年298个监测县(区)的每日气温, 高德POI数据库获取2017年公园数量。本研究将完成调查且锻炼相关变量、气温和公园信息完整的68 379名≥60岁居民作为调查对象, 按性别以年龄组、城乡、文化程度、地区等分组计算经常锻炼率和平均每周锻炼时间。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 分析经常锻炼率的个体和环境影响因素。结果均进行复杂加权调整。结果 2018年我国≥60岁居民经常锻炼率为13.1%(95%CI:12.1%~14.0%), 男性[13.6%(95%CI:12.6%~14.7%)]略高于女性[12.5%(95%CI:11.5%~13.5%)...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青海省少数民族地区老年人膳食摄入情况、主要膳食模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二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食物频率法调查青海省四县60岁及以上农村老年人膳食摄入情况,通过因子分析方法提取膳食模式,采用χ2检验分析不同膳食模式研究人群特征,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膳食模式的影响因素。结果 研究人群每日食物摄入量与膳食指南推荐量存在差异,因子分析共提取三种膳食模式,分别为蔬菜薯类模式(28.60%)、禽肉水果模式(35.59%)和畜肉奶类模式(35.81%),χ2检验显示最高四分位数组研究人群特征与最低四分位数组(Q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结果显示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藏族老年人(OR=90.712,95%CI:38.263~215.054)较汉族更倾向于选择畜肉奶类模式,同时收入(OR=0.447,95%CI:0.250~0.798)、运动习惯(OR=2.374,95%CI:1.332~4.234)也是膳食模式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青海省少数民族地区老年人膳食摄入存在过量和不足的情况,膳食模式分析发现存在食物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孕期水果摄入量与血糖代谢的关系。方法 于2017年2—7月选取成都市某妇幼医疗机构产前门诊孕6~14周单胎健康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3天24小时膳食回顾法分别于孕早期、孕中期收集孕妇膳食信息,计算水果平均每日摄入量。以《中国孕期妇女膳食指南(2016)》水果推荐量为标准计算水果摄入不足率,并将孕妇分为水果摄入不足组、摄入适宜组和摄入较多组。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别分析孕期水果摄入量与空腹血糖、服糖后1 h及服糖后2 h血糖水平的关系,采用log-binomial回归模型分析孕期水果摄入量与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的关系。结果 最终获得有效样本孕早期1453例、孕中期1049例,年龄(28.5±4.0)岁。孕早期和孕中期水果平均摄入量[M(P25,P75)]分别为279.7(180.8,415.2)g/d和232.0(100.0,390.0)g/d,摄入不足率分别为18.8%和43.2%。调整年龄、孕前体质指数、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家族糖尿病史、产次、体力活动水平、能量、蔬菜摄入量、谷物摄入量、红肉摄入量与饮料摄入量...  相似文献   

14.
广西城乡男性居民饮酒量与高血压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广西城乡男性居民酒精摄入量与高血压患病的关系.方法 利用2002年广西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该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4个城市和4个县分别抽取城乡15岁及以上男性居民1322人,分别对城乡居民开展医学体检、饮酒和行为因素调查;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在1322人中确定278例高血压患者,15岁及以上城乡男性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1.0%,其中农村男性居民患病率为22.8%,城市为19.2%(P>0.05);男性居民饮酒率农村为50.07%,城市为44.05%,农村男性居民总的酒精摄入量为20.07±40.06g/d,略高于城市男性居民(15.37±50.45g/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酒精摄入量的增加,城乡男性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均呈现明显升高趋势.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年龄、文化、经济收入、吸烟、民族、BMI、向心性肥胖等因素,显示城市男性居民酒精摄入量≥25.0s/d、农村≥50.0s/d,高血压患病率高于从不饮酒组(P<0.05).结论 酒精摄入≥25.0S/d、≥50.0g/a分别是广西城市、农村男性居民高血压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食盐摄入量与成人血压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徐州市20个社区的9 788名≥18岁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运用线性回归探索食盐摄入量与血压的关系。结果高血压新发现率8.80%,调查对象食盐日均摄入量(10.00±7.60)g/d,高血压患者每日食盐摄入量高于其他两组人群,正常血压、正常高值血压和高血压人群食盐摄入量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性别不同食盐摄入量调查对象收缩压(F男=15.567,F女=42.026,P值均0.01)、舒张压(F男=8.201,F女=22.420,P值均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与食盐摄入量≤6g/d人群比较,未调整混杂因素前,食盐摄入量≥12g/d、6g/d的调查对象收缩压分别增加了2.389倍(95%CI:1.933~2.845)、3.078倍(95%CI:2.309~3.847),调整混杂因素后,分别增加了1.919倍(95%CI:1.470~2.368)、2.927倍(95%CI:2.206~3.648)。结论减少每日食盐摄入量是罹患高血压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3~5岁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对蔬菜水果摄入水平的影响。方法在广东、辽宁、内蒙古、上海和四川选取10个幼儿园923名3~5岁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儿童饮食行为问卷量化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各维度饮食行为对蔬菜水果摄入水平的影响。结果本研究中3~5岁儿童蔬菜的摄入量中位数为130.5g/d(P25~P75:75.0~220.0g/d),水果的摄入量为175.0g/d(P25~P75:100.0~250.0g/d)。3~5岁学龄前儿童蔬菜和水果的消费率分别为98.5%和98.4%,达标率分别为22.1%和68.8%。儿童饮食行为中,主动性进食、外因性进食、挑食、食物响应、过饱响应、不良进食习惯、情绪性进食得分依次是(3.77±0.69)分、(2.86±0.66)分、(2.77±0.65)分、(2.48±0.66)分、(2.37 ±0.69)分、(2.27±0.64)分和(1.59±0.56)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儿童挑食行为是蔬菜摄入水平的影响因素(OR=0.740,95% CI:0.608~0.899),过饱响应(OR=0.786,95% CI:0.633~0.976)和外因性进食(OR=1.297,95% CI:1.063~1.584)是水果摄入水平的影响因素。以儿童家庭年收入、儿童体格发育情况和年龄进行调整后,结果一致。结论儿童挑食行为对蔬菜摄入有负向影响;过饱响应对水果摄入有负向影响,外因性进食对水果摄入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015年中国15省(自治区、直辖市)中老年居民饮奶状况及其对膳食钙摄入的影响。方法以"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第10轮调查数据资料为基础,将有完整膳食数据信息的45岁及以上共9766名中老年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并按平均每日奶摄入量将调查对象分为0(不饮奶组)、1~99、100~199、200~299、≥300 g/d饮奶组。比较不同奶摄入量组中老年居民平均每日膳食钙摄入量差异。计算调查人群平均每日膳食钙摄入量达到推荐摄入量的人群比例。计数资料差异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结果 2015年,我国45岁及以上中老年居民饮奶率和每日奶摄入量第95百分位数(P95)分别为14.7%和158.9 g/d;不同奶摄入量组中老年居民每日膳食钙摄入量分别为283.8、376.8、467.5、547.2和785.8 mg/d;饮奶者和非饮奶者平均每日膳食钙摄入量达到推荐摄入量的人群比例分别为4.3%和1.3%。结论我国中老年居民膳食奶类摄入水平仍然较低,膳食钙摄入量有随饮奶量增加而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新疆成人高血压的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和完善高血压的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数据来源于2018年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8个监测县(区)的调查资料,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新疆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4 866名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采用SPSS 22.0进行χ2检验、χ2趋势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和决策树分析。结果 经过加权调整后,2018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年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1.5%(95%CI:20.3%~22.7%),其中男性为24.1%(95%CI:22.3%~25.9%),高于女性[19.4%(95%CI:18.0%~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1.366)、较高年龄(与18~<40岁组相比,40~<60岁组和60~90岁组的OR值分别为3.640和7.442)、初中及以下学历(OR值为1.446~2.196)、高血压家族史(OR=1.484)、中心性肥胖(OR=1.662...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2015年中国15省(自治区、直辖市)中老年居民饮奶状况及其对膳食钙摄入的影响。方法以"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第10轮调查数据资料为基础,将有完整膳食数据信息的45岁及以上共9766名中老年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并按平均每日奶摄入量将调查对象分为0(不饮奶组)、1~99、100~199、200~299、≥300 g/d饮奶组。比较不同奶摄入量组中老年居民平均每日膳食钙摄入量差异。计算调查人群平均每日膳食钙摄入量达到推荐摄入量的人群比例。计数资料差异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差异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结果 2015年,我国45岁及以上中老年居民饮奶率和每日奶摄入量第95百分位数(P95)分别为14.7%和158.9 g/d;不同奶摄入量组中老年居民每日膳食钙摄入量分别为283.8、376.8、467.5、547.2和785.8 mg/d;饮奶者和非饮奶者平均每日膳食钙摄入量达到推荐摄入量的人群比例分别为4.3%和1.3%。结论我国中老年居民膳食奶类摄入水平仍然较低,膳食钙摄入量有随饮奶量增加而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宁夏≥40岁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推进健康宁夏行动中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行动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于2019年8—11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宁夏永宁县、利通区和同心县3个县(区)随机抽取1 800名≥40岁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肺功能测定。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宁夏3个县(区)40岁及以上肺功能质量评级合格的1 696名居民中,COPD患病率为10.20%(95%CI:8.84%~11.7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2.38,95%CI:1.668~3.386)、高龄居民(50~59岁OR=2.09,95%CI:1.243~3.508,60~69岁OR=4.50,95%CI:2.728~7.422,70岁及以上OR=5.41,95%CI:2.859~10.255)COPD患病风险增加,BMI较高居民(24.0~27.9 kg/m2OR=0.55,95%CI:0.379~0.800,≥28.0 kg/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