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了解我国中老年人健康危险行为的聚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实现积极老龄化提供行为干预的理论基础。方法 基于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以45岁及以上中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SPSS 26.0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Mplus 8.3进行潜在类别分析,探索中老年人健康危险行为聚集的潜在类别数,采用多项无序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评估不同人口学特征对潜在类别分组影响。结果 中老年人健康危险行为可分为低风险组(16.2%)、中风险组(50%)和高风险组(33.8%)3个潜在类别。多项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男性(OR = 1.747,95%CI:1.578~1.934)、农村(OR = 1.677,95%CI:1.506~1.868)、自评健康较差(OR = 1.830,95%CI:1.605~2.086)、无残疾史(OR = 1.262,95%CI:1.087~1.464)、文化程度较低等是进入中风险组的危险因素。未患有慢性病(OR = 1.375,95%CI:1.191~1.589)是进入高风险组的危险因素。结论 我国中老年人普遍存在多种健康危险行为的聚集,性别、居住地、文化程度、自评健康、残疾史、慢性病种类是健康危险行为潜在类别分组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女大学生童年期创伤的潜在类别,并进一步探究其与进食障碍的关联。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儿童期创伤问卷和进食态度量表,于2020年12月在山东省济南市选取3所院校共计655名女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对童年期创伤经历进行潜在类别分析,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不同类别与进食障碍的关联性。结果 女大学生童年期创伤分为无/低创伤组(73.9%)、高创伤组(4.3%)和高忽视组(21.8%)。调整自评人际关系、自评学习压力后,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创伤组(OR = 12.771,95%CI:5.555~29.360,P<0.01)和高忽视组(OR = 4.530,95%CI:2.935~6.992,P<0.01)与进食障碍存在关联。结论 女大学生童年期创伤具有明显的类别特征,且高创伤组和高忽视组是进食障碍的危险因素,今后应精准识别童年期创伤的潜在类别以便制定有针对性的方案干预进食障碍。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社区老年人认知衰弱的患病现状及其与自我感知老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新乡市60岁及以上的社区老年人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衰弱表型、简版自我感知老化量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患者健康问卷进行调查,采用χ2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以及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认知衰弱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调查老年人643名,其中认知衰弱20名(3.1%),可逆性认知衰弱96名(14.9%),潜在可逆性认知衰弱99名(15.4%);不同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个人月收入、自我感知老化和抑郁得分的老年人,不同认知衰弱表型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龄(OR=0.144)是老年人发生认知衰弱的保护因素,自我感知老化(OR=1.200)是其危险因素;抑郁(OR=1.149)和自我感知老化(OR=1.048)是老年人发生可逆性认知衰弱的危险因素;男性(OR=0.521)和低龄(OR=0.299)是老年人发生潜在可逆性认知衰弱的保护因素,受教育程度低(OR=2.405)、抑郁(OR=1.130)和自我感知老化(OR=1.060)是其危险因素。结论 自我感知老化是老年人认知衰弱的危险因素。自我感知老化有望成为减少或者避免认知衰弱发生发展的干预新靶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深圳市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三高”)共病的流行现状及关联因素,为制定和完善深圳市“三病共管”的综合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8年1—12月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深圳市≥65岁的124 007名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使用SPSS 21.0软件进行χ2检验、多因素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77.12%的老年人至少患有“三高”疾病中的一种,其中仅患有一种疾病者占39.63%,同时患有2种者占29.06%,同时患有3种者占8.43%。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男性中,高年龄组(与65~74岁组相比,75~84岁OR=1.28,85~岁组OR=1.44)、丧偶(与已婚相比OR=1.21)、中心性肥胖者(OR=1.41)、超重(OR=1.63)、肥胖(OR=2.20)、已戒烟(与不吸烟者相比OR=1.09)、已戒酒者(与不饮酒者相比OR=1.13)人群“三高”共病种数多的风险较高;低文化程度者(与初中及以上者相比,文盲OR=0.81,小学OR=0.90)、现在饮酒者(与不饮酒者相比OR=0.84)、体重偏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2型糖尿病(T2DM)患者抑郁症状的潜在类别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21年10月—2022年3月,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选取深圳市3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已建档的360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并采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测量患者的抑郁症状。采用Mplus 8.0软件进行潜在类别分析,并对T2DM患者的抑郁症状进行分类。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χ2检验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潜在类别分析结果表明,T2DM患者的抑郁症状存在3个潜在类别,分别为无抑郁症状组(135例)、中度抑郁-症状高发组(90例)和中度抑郁-躯体症状和焦虑低发组(135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无抑郁症状组相比,非在婚(OR=7.00,95%CI:2.11~23.22)、有吸烟史(OR=2.55,95%CI:1.27~5.10)、病程≥5年(OR=2.64,95%CI:1.48~4.69)的T2DM患者属于中度抑郁-症状高发组的可能性更高,而未参加医疗保险(OR=0.3...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上海市社区75岁及以上老年人功能性行走能力,探讨功能性行走能力下降的危险因素,为开展老年人跌倒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上海市某区社区1 308名75岁及以上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问卷、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简易微型营养评估量表(MNA-SF)、简版老年抑郁量表(GDS-15)和国际体力活动问卷-短卷(IPAQ-SF)等进行调查。结果 785名老年人(60.0%)存在功能性行走能力下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增龄(OR=1.114)、有跌倒史(OR=1.716)和抑郁(OR=1.689~2.002)均为老年人功能性行走能力下降的危险因素,女性(OR=0.670)、握力佳(OR=0.937)和中高水平活动量(OR=0.383~0.619)为老年人功能性行走能力下降的保护因素。结论上海市社区75岁及以上老年人存在行走功能下降的比例高,社区应根据相关危险因素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预防老年人跌倒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潜在分类,并分析不同类别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于2021年8月—2021年11月对郑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750名患者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冠心病相关知识评价调查表、Champion健康信念模型量表和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采用Mplus 7.4对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进行潜在剖面分析,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潜在分类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716例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63.32±9.86)岁。最终识别出三个自我管理行为的潜在类别,分别为“自我管理行为较好-情绪调节无效型”(33%,n = 236)、“自我管理行为中等-急救管理缺乏型”(35%,n = 251)和“自我管理行为较差-依从管理不良型”(32%,n = 229)。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年龄较大(OR = 2.610,95%CI:1.930~3.529)和心功能较差(OR = 2.450,95%CI:1.616~3.714)是自我管理行为的危险因素,有配偶(OR = 0.987,95%CI:0.769~.998)、受教育时间较长(OR = 0.697,95%CI:0.311~0.958)、家庭月收入较高(OR = 0.511,95%CI:0.176~0.883)、PSK - CHD得分较高(OR = 0.210,95%CI:0.089~0.497)和CHBMS得分较高(OR = 0.971,0.363~0.997)是自我管理行为的保护因素。结论 本研究确定了冠心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三种潜在分类和预测因素,这为医务人员制定针对性的临床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考察大学生生活方式的潜在类别,分析不同类别的影响因素,并探究不同生活方式与学习投入的关系。方法 整群抽取某高校4 830名大学生,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和学习投入等量表进行调查,对大学生生活方式的特征进行潜在剖面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探讨社会适应类型的相关人口学因素,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不同生活方式类型对学习投入的影响。结果 潜在剖面分析将生活方式显示分为4个类别效果最佳,分别定义为“不良生活方式组”(27.9%)、“次健康-稳定组”(25.1%)、“次健康-低责任少运动组”(36.7%)和“健康生活方式组”(10.3%)。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80,95%CI:1.044~1.120)、家庭居住地为农村(OR=1.964,95%CI:1.562~2.470)、高年级(OR=1.388,95%CI:1.076~1.791)和就读专业非医科(OR=1.513,95%CI:1.193~1.918)是不良生活方式组的危险因素;女性(OR=0.638,95%CI:0.496~0.822)是次健康-稳定组的保护因素;年龄(OR=1.037,95%CI:1.001~1.074...  相似文献   

9.
薛原  高俊杰 《现代预防医学》2021,(20):3660-3666
目的 探索影响江苏省中年人群选择养老模式意愿的因素,为完善江苏省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安德森行为模型,通过自编问卷调查江苏省630位中年人的养老模式选择倾向,利用χ2检验分析不同特征中年人选择养老模式的差异,运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江苏省中年人选择不同养老模式的因素。结果 630位中年人中64.44%选择家庭养老模式,13.33%选择社区养老模式,22.22%选择机构养老模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婚姻(无配偶,OR = 11.884,P = 0.024)、是否赞成老年人居家养老(不确定不赞同,OR = 14.208,P = 0.014)、居住社区是否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没有,OR = 7.459,P = 0.017)影响是否选择社区养老模式。婚姻(无配偶,OR = 21.997,P = 0.010)、是否赞成老年人居家养老(不确定不赞同,OR = 23.019,P = 0.001)、月收入(7 000元以上,OR = 38.163,P = 0.012;3 000~7 000元,OR = 22.584,P = 0.023)、邻居关系(大多数都很关心,OR = 0.010,P = 0.025)、自觉精神状况(一般及以下,OR = 5.582,P = 0.035)影响是否选择机构养老模式。结论 需进一步引导转变养老观念,普及社区养老概念完善社区健康服务,提升政府在养老服务中主导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定量探究公众抗生素使用行为模式及鉴别不同模式的影响因素,为公众抗生素使用精准管理、精准施策提供证据支持。方法 于2020年11月5—19日,对湖北省、河北省、江苏省3省社区481名居民采用线上调查方式(问卷星)开展实证调查,搜集公众抗生素使用行为、影响因素和社会人口学信息,采用潜在类别分析方法鉴别公众抗生素使用行为模式,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探索不同抗生素使用行为模式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有效调查413人,共识别3种公众抗生素不合理使用行为模式,即抗生素使用不合理组(27.12%)、抗生素自我药疗组(27.12%)和抗生素相对合理组(45.76%)。多分类logistic回归显示,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组与抗生素使用相对合理组相比,公众在技能(OR=0.663,P=0.037)、社会影响(OR=0.475,P=0.002)、环境资源(OR=0.643,P=0.042)、能力信念(OR=0.589,P=0.034)、行为意向(OR=0.504,P=0.004)维度得分越高,是公众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危险因素;越有可能出现抗生素使用相对合理行为模式,家人患有慢性病(OR=1.895,...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基层妇幼健康服务满意度的潜在类别,并分析不同满意度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基层妇幼健康服务能力提升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1年12月至2022年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和方便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前来基层妇幼健康门诊就诊的1 645名服务对象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对其满意度进行潜在剖面分析,确定最佳的分组类别,并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索满意度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结果 基层妇幼健康服务满意度可分为4个类别,分别定义为中等满意组[174例(10.6%)]、中高满意组[445例(27.1%)]、低技术服务满意组[185例(11.2%)]和高满意组[841例(51.1%)]。回归分析显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对象相对于一般乡镇卫生院的服务对象归为中高满意组(OR=0.488,95%CI:0.308~0.774)、低技术服务满意组(OR=0.564,95%CI:0.329~0.968)和高满意组(OR=0.529,95%CI:0.346~0.810)的概率低于归为中等满意组的概率;知晓基层妇幼健康服务的对象归为中高满意组(OR=2.685,95%CI:1.293~5.57...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天津市≥60岁社区老年人跌倒发生情况,探索影响老年人跌倒的可能危险因素,为开展预防老年人跌倒工作及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选择天津市内6区≥60岁社区老年人并按照男女比例1∶1进行随机抽样,于2021年9—12月对抽样人群进行问卷调查以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集610份有效问卷。调查人群在1年内发生过跌倒的人数为95人,跌倒发生率为15.6%,男性(16.7%)略高于女性(14.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子女到访频率低于1次/月(OR=1.94,95%CI:1.11~3.38)、健康状况自评较差(OR=5.70,95%CI:1.94~16.74)和患有高血压(OR=1.77,95%CI:1.04~3.01)的老年人跌倒风险更高,而年龄在70~75岁之间的老年人(OR=0.29,95%CI:0.15~0.56)其跌倒风险显著低于其他年龄段。结论 天津市老年人跌倒发生率相对较高,特定年龄段、具有高血压、子女来访频率较低及健康状况自评较差是跌倒发生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河北省社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跌倒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为预防老年人跌倒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2年6月至2023年3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河北省4个区(县)的2 294名60岁及以上社区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老年人的一般人口学信息、行为习惯、疾病史、用药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等,同时收集跌倒发生情况,包括跌倒类型、时间、地点、原因等。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河北省社区老年人过去1年的跌倒发生率为14.04%,标化率为13.91%。老年人最容易在夏天跌倒(36.84%),跌倒发生地点多数在家中(52.08%),且以上午居多(49.86%)。影响跌倒的外部因素中,男性排名前3位的是:地面不平(29.79%)、地面湿滑(29.08%)和没有扶手或支撑(26.95%),女性排名前3位的是:地面不平(31.36%)、没有扶手或支撑(26.36%)和地面有障碍物(25.4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1.337,95%CI:1.046~1.709)、使用助行器(OR=2.070...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无锡市社区老年人群血清糖链抗原125(CA125)水平与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性,为将来探索CA125在代谢紊乱性疾病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于2021年4—11月,在无锡市锡山区和惠山区社区招募60岁及以上常住老年居民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采用R 4.0.2软件进行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和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A125与MS及其组分的关联。结果 共纳入22 838名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69.5±3.3)岁,其中男性10 313人(45.2%),>70岁组8 944人(39.2%)。MS患者7 848例,患病率为34.4%,其中男性患病率(32.4%)低于女性(36.0%),60~70岁组患病率(33.5%)低于>70岁组(3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A125水平与中心性肥胖(OR=1.05,95%CI:1.01~1.08)、空腹血糖升高(OR=1.11,95%CI:1.07~1.14)、血压升高(OR=1...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残疾老年人营养风险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整群抽样法,对上海市普陀区783例60岁及以上社区残疾人开展面对面问卷调查和人体测量.结果 社区残疾老年人营养不良风险的发生率为16.2%.二分类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患有两种及以上的慢性病(OR=2.45)、抑郁(OR=3.45)、近一年有跌倒史(OR...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北京市通州区老年人群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疫苗接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老年人疫苗接种工作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2021年11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通州区6个社区、6个村庄的≥60岁老年人开展新冠疫苗接种情况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对新冠疫苗接种情况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通州区≥60岁老年人完成新冠疫苗一针接种率70.92%,完成二针接种率67.4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2.65,95%CI:1.95~3.59)、外出购物休闲频率(OR=3.55,95%CI:2.37~5.32)、慢性疾病(OR=0.47,95%CI:0.34~0.66)、健康状况自评(OR=8.83,95%CI:4.70~16.57)、新冠疫苗接种知识和免费政策认知情况(OR=2.58,95%CI:1.50~4.43),对疫苗安全性看法(OR=3.42,95%CI:1.93~6.05)是新冠疫苗接种率的影响因素。结论 应加强新冠疫苗接种知识的宣传,强调新冠疫苗接种的必要性、有效性和安全性,优化老年人绿色通道服务能力,提高老年人群...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城市社区1512名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北京城市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发生情况及主要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为老年人跌倒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北京市崇文区龙潭街道办事处所辖社区的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以面对面询问方式进行入户调查,对可能与跌倒有关的9大类共90个变量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跌倒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结果跌倒发生率为18.0%,经单因素分析表明痴呆(OR=5.34)、抑郁症(OR=4.61)、大小便失禁(OR=3.84)、生理失能(OR=3.17)、害怕跌倒(OR=3.09)等40个变量的分布,经χ2检验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跌倒的危险因素有痴呆(OR=4.89)、抑郁症(OR=4.18)、降压药(OR=2.91)、青光眼(OR=2.77)、高血压(OR=2.27)、害怕跌倒(OR=2.12)、体位性低血压(OR=2.11)、服多种药物(OR=1.77)等.经常打太极拳(OR=0.60)、做保健操(OR=0.68)是跌倒的保护因素.结论北京市城市社区老年人跌倒发生率高,老年人跌倒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可以采取针对危险因素的综合性措施预防老年人跌倒.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河南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社会参与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河南省老年人健康促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从河南省18个地区抽取60岁及以上老年人共8441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XC小五号.EPS;P〗检验和 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社会参与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8441名老年人,其中2453人(29.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限,6499人(76.9%)未参与社会活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 OR =1.234,95% CI :1.123~1.356)、70~79岁( OR =1.540,95% CI :1.360~1.744)、80岁及以上( OR =3.101,95% CI :2.556~3.762)、无配偶( OR =1.205,95% CI :1.043~1.392)、肥胖( OR =1.553,95% CI :1.289~1.871)、自评不健康( OR =12.454,95% CI :9.785~15.853)、1种慢性病( OR =2.009,95% CI :1.763~2.290)、2种慢性病( OR =2.995,95% CI :2.560~3.502)、3种及以上慢性病( OR =4.453,95% CI :3.320~5.971)是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损的危险因素( P 值均<0.05),70~79岁( OR =1.368,95% CI :1.211~1.547)、80岁及以上( OR =2.187,95% CI :1.726~2.770)、肥胖( OR =1.362,95% CI :1.109~1.546)、自评不健康( OR =1.833,95% CI :1.514~2.219)、2种慢性病( OR =1.125,95% CI :1.035~1.270)、3种及以上慢性病( OR =1.316,95% CI :1.214~1.476)是老年人社会参与的危险因素( P 值均<0.05)。结论 河南省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社会参与水平较低。可基于影响因素特点,从健康体重、慢性病防治和积极养老入手,提高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与社会参与水平。  相似文献   

19.
张彧  姚峥嵘  张丽 《现代预防医学》2021,(20):3779-3782
目的 探究我国老年人日常活动能力、睡眠质量及其交互作用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基于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控制相关变量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日常活动能力受损(OR = 3.941,95%CI:3.464~4.484)、睡眠障碍(OR = 1.370,95%CI:1.167~1.608)是老年人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交互作用结果显示,日常活动受损与睡眠障碍对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具有相加交互作用(OR = 5.492,95%CI:4.380~6.888),RERI(95%CI) = 1.261(0.092~2.430),AP(95%CI) = 0.230(0.057~0.402),S(95%CI) = 1.390(1.052~1.837)。结论 同时存在日常活动能力受损和睡眠障碍会增加老年人认知障碍的发生风险,通过有效措施提高老年人的睡眠质量和日常活动能力可有助于降低认知障碍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我国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利用情况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CHARLS)中重要变量完整的17 075名老年人,收集人口社会学特征、生活方式、养老服务利用等信息。根据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利用情况分为利用组(1 946人)和未利用组(15 129人)。按1∶1对人口学特征行倾向性评分匹配,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结果 成功匹配1 945对,匹配前两组数据在年龄、教育水平、婚姻状态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560,χ1=126.614,191.320,P<0.001),匹配后在人口学特征上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戒烟(OR=1.168,95%CI:1.008~1.396)、患慢性病(1~2类,OR=1.433,95%CI:1.107~1.687;≥3类,OR=1.566,95%CI:1.269~1.931)、无社会活动量(OR=0.617,95%CI:0.515~0.741)、无长期照顾者(OR=0.573,95%CI:0.496~0.661)、有养老金或退休金(OR=1.221,95%CI:1.034~1.443)及医疗服务满意度(一般,OR=1.375,95%CI:1.127~1.678;满意,OR=1.531,95%CI:1.257~1.865)是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利用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 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健康管理、鼓励社会活动、加强长期照护和提高社区医疗服务水平可有效促进我国老年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