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门诊患者病情危急现象发生规律,为加强门诊患者安全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和建议。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山西省某三甲综合型医院门诊发生病情危急现象的1 556名患者的个人基础信息和就诊信息,并进行关联比较。结果 2017年至2021年门诊患者发生病情危急现象数逐年上升,年平均值为311例;平均年发生率为每万门诊量1.89例;第四季度发生例数最多(478例);发生例数前三位的科室为神经内科602例、心内科577例、消化科204例,累计占总发生例数的88.88%;年龄组发生例数最多的为60~79岁。结论 门诊患者发生病情危急现象是有规律可循的,分析其发生的时间、性别、年龄、病种等,可以为医院制定针对性预防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了解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在我院的运行情况,评估危急值报告体系的有效性。方法:对我院2015年10-12月检验危急值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共报告危急值为1462例,危急值总数占总测试数的百分率为0.33%,危急值报告排名前五位的项目是PLT、WBC、HGB、肌钙蛋白、Na+。危急值发生率在前5位的科室是血液科、ICU、急诊科、肿瘤科、心血管科。结论:通过定期统计分析危急值数据,以评估危急值报告体系有效性,使危急值报告制度既保证实验室、临床工作效率,又要满足医疗安全需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医院危急值报告相关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的情况,提出针对性的危急值报告制度管理策略。方法 以“危急值报告”为关键词,在中国裁判文书网检索2010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与危急值报告相关的司法裁判文书,对案件中涉事医疗机构等级、损害结果情况、危急值涉及具体项目、法院判决医方有责任的原因等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与危急值报告相关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主要发生在三级医院(72.5%)。案件损害结果中,死亡36例(90.0%)。心电图相关案件数最多,共计5例(12.5%)。法院判决医方有责任的原因中,危急值未处理或处理不及时占比最高(52.5%)。结论 医院应重视危急值报告制度建设,合理选定危急值项目并设定界值,形成报告流程的闭环管理,有效提高危急值质量管理水平,确保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4.
方兴 《医院管理论坛》2014,(1):26-27,50
目的查找和分析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进行持续改进。方法对201O年1月-2012年12月间各项目危急值报告、标本的科室分布、制度执行情况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各危急值项目三年来的报告例数大多呈增长态势。报告最多的前五个项目依次为:血K、血糖、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血培养。危急值标本出现最多的前5位科室为急诊室、重症监护室、心血管科、血液科、肿瘤科,报告例数占总数的61.8%。危急值记录率、危急值记录合格率最低的二个科室分别为急诊科和门诊,均不足80.0%。临床科室危急值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记录不及时不规范。结论应加强危急值重要性的认识,业务培训和考核,持续改进危急值的报告和临床规范应用是增强诊断和治疗针对性、可靠性和科学性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目的:综合分析我校附属医院检验科12个月以来的危急值报告数据,确保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基于LIS(实验室信息)系统,对我校附属医院2017年危急值数据进行有效统计,并运用相关处理手段对数据进行分析,有效整理危急值项目的发生率、临床科室分布以及周内分布等等。结果:在17项危急值报告项目中,检验例数达3550例,危急值项目的发生率为1.86%,钾是报告中发生频率最高的项目,最低为血气分析危急值报告总量的0.24%;9点-13点是实验观察与统计的最佳时间,占全天的21%左右;周一和周日是危机值报告的高低极点。结论:在临床医学检验中,应围绕危急值报告制度展开更加深入、更加全面的研究与分析,与临床医学建立良好的沟通桥梁,双方共同探讨相关问题,并有针对、有目的对其进行有效改进,全面推动医院检验科室评估水平及临床治疗的质量与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我院近四年择期手术并发症的分布情况,为预防择期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从医院病案工作站中检索2018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期间医院择期手术患者的住院病案首页信息,共40 134份,根据《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0版)》中有关择期手术的定义,筛选出择期手术并发症159例。按照年份、科室、性别分析择期手术并发症的分布,以及各类手术并发症在各科室的分布情况。结果:2018年~2021年医院择期手术并发症总发生率为0.40%。2018年至2021年,年度择期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总体呈下降趋势。择期手术并发症构成比排名前三的科室分别为胸心外科、胃肠外科及耳鼻喉科。排名前三的择期手术并发症分别为肺部感染、出血或血肿及吻合口瘘。所有择期手术并发症中,男性总发生率为0.53%,女性总发生率为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医院择期手术并发症的管理重点应放在重点并发症、多发科室、重点手术上,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分析,不断提高医疗质量,逐步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非计划重返手术室再手术的关键特性进行分析,探索通过行政化自上而下管理模式,多部门协同管理,以有效降低非计划重返手术室再手术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和围手术期管理水平。方法:对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8年-2020年非计划重返手术室再手术发生率、科室分布、手术级别、发生原因等进行回顾性研究,针对管理薄弱环节,自2021年实施行政化自上而下MDT管理模式干预,运用PDCA工具持续改进分析相关干预效果。结果:2021年非计划重返手术室再手术发生率0.26%,低于2018年-2020年的0.32%;由非计划重返手术室再手术导致的医疗纠纷及相关质量指标明显好转。结论:通过行政化自上而下MDT管理手段,可有效降低非计划重返手术室再手术发生率,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改善就医体验,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我院检验科危急值项目的构成情况以及检出危急值的岗位和临床科室的分布状况,为检验岗位设置及临床科室设立应急预案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帕累托图分析法对我科2013年1月-2013年12月的危急值进行分类统计并进行排序和作图。结果 2013年检出危急值的主要项目是钾离子(K+)、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PLT)三项;检出危急值的主要检验岗位是生化1岗、临床1岗和夜班岗;发生危急值的主要临床科室有新生儿科ICU、产科、儿科ICU。结论通过帕累托图分析法综合分析危急值,为检验科检验资源的配置及临床科室设立应急预案进行指导和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信息和依据,促进危急值管理制度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我院检验科危急值项目的构成情况以及检出危急值的岗位和临床科室的分布状况,为检验岗位设置及临床科室设立应急预案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帕累托图分析法对我科2013年1月-2013年12月的危急值进行分类统计并进行排序和作图。结果 2013年检出危急值的主要项目是钾离子(K+)、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PLT)三项;检出危急值的主要检验岗位是生化1岗、临床1岗和夜班岗;发生危急值的主要临床科室有新生儿科ICU、产科、儿科ICU。结论通过帕累托图分析法综合分析危急值,为检验科检验资源的配置及临床科室设立应急预案进行指导和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信息和依据,促进危急值管理制度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危急值制度在临床科室的执行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整改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3年12月我院呼吸内科危急值172份,利用Microsoft Excel2003软件统计我科危急值的构成比、分布率,分析临床管理存在的缺陷及原因,制定整改措施。结果:我科危急值报告以检验医学为主,占99%。检验医学危急值出现最多的是血气分析,占40%;其次是电解质,占36%;在次是血液分析,占9%。血气分析危急值以二氧化碳分压〉60mmHg为主,占80%。危急值疾病分布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为主,占83%。患者抢救治疗成功率占89%。结论:医学检验(检查)和临床医护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危患值制度,不断完善危急值管理制度,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保障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基于DRG指标对医院消化科医疗服务能力进行分析,为医院开展学科评价和推进学科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集2020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某院消化科出院病案首页数据,经DRG分组器分组,对科室DRG 能力评价指标和不同年份间DRG组构成比进行分析。结果:2021年科室总体DRG组数略有增加,CMI值较同期增幅8.05%,总权重较同期增幅27.39%;RW≤0.5的患者占比下降,0.5<RW≤1.0、1.5<RW≤2.0的患者占比上升,外科组患者占比由10.89%上升至26.23%,操作组患者占比由51.71%下降至36.50%,GK25、GK35、GK23病例数占比下降,GT19、GJ15、GJ13病例数占比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提高医疗技术,优化病种结构,持续提升病案首页质量,消化科医疗服务能力有较大提升,借助DRG工具可促进学科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胡爱香  李静  于鑫玮  程实  韩玮  张越巍 《职业与健康》2023,(19):2715-2718+2723
目的 了解2012—2020年北京市某三级综合医院医护人员锐器伤职业暴露的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制定职业暴露防护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北京市某三级综合医院2012年1月—2020年12月登记的医护人员锐器伤职业暴露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发生锐器伤的49名医生和67护士均以工作5年以下的新员工为主,分别有41人(83.67%)和46人(68.66%);医生锐器伤的主要原因是手术缝合时被缝合针扎伤,占55.10%,护士主要在病房抽血和输液时被注射器针头扎伤,占55.20%。医生和护士锐器伤的暴露源均主要是乙型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 type B,简称乙肝或HBV),分别占59.18%和41.79%(P>0.05)。医生对患者血源性疾病的了解(77.60%)比护士(49.30%)多(P<0.05)。暴露后护士正确处理的比例(65.70%)较医生(26.50%)高(P<0.05)。部分科室医护人员工作强度与暴露次数呈现正相关(P<0.05)。结论2012—2020年北京市某三级综合医院锐器伤主要发生在低年资医护人员,应加强对低年资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2011—2021年西安市某三甲医院急危重症疾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201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西安市某三甲医院接诊急危重症病例的年龄、性别、时间分布及疾病谱等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201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接诊的急危重症病例数量为13 837例,其中2011年占比最小,共884例,占6.39%,2021年占比最高,共1 371例,占9.91%。,男女性别比为1.34∶1。全年以12月的构成比最高,共1 526例,占11.03%,其次为11月、1月,分别占10.66%(1 475例)、10.17%(1 407例)。老年组占比最高(50.52%)。创伤的所占比例最高,共4 325例,占31.26%。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分列第2和第3位,分别为3 257例和1 771例,分别占23.54%和12.80%。男性共7 929例,占57.30%,女性共5 907例,占42.70%。全天接诊时间以9:00~10:00的比例最高,共1 024例,占7.53%。结论 西安市急危重症病例均表现为男性、老年病例比例较高,急危重症病例主要为创伤、神经系统与循环系统疾病,病例的就诊时间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分布。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危急值处理过程主要缺陷类型和缺陷表现,寻找提高危急值管理的方法。方法:运用帕累托方法,在总结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到检验检查科室和病区检查的102例存在缺陷的危急值处理基础上,找出主要缺陷类型,针对主要缺陷类型找出缺陷表现。结果:7类缺陷类型中,危急值处置记录、管床医师干预措施及医患沟通2类缺陷累积百分比为74.12%;造成2类主要缺陷类型的表现有6个,其中危急值处置记录超6小时完成,无医患沟通记录发生率相对较高,分别为40.57%和22.64%。结论:开展多样式培训,不断提高质量意识和法律意识,完善管理流程,提升医患沟通,以加大监管和奖惩力度等方面入手,持续加强危急值管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PDCA在实验室危急值管理中的作用。方法成立PDCA质量管理小组,将我院实验室自2013年1~12月所有检验危急值为改进前组(A组),2014年1~12月检验危急值为改进后组(B组),A组采用常规管理方法,B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结果两组在各科室登记总数、临床处理规范数、病程记录分析数三方面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PDCA循环管理实验室危急值,明显提高了临床危急值处理规范率,使危重患者得到了及时的处理,提高了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DEA模型评价手术科室运营效率的效果和路径。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市某二甲医院2015年1月—2018年12月手术科室运营的一般资料,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以出院人次、门诊人次、业务收入作为产出变量,以医生人数、开放床位数作为投入变量,评价各手术科室的运营效率。结果各手术科室综合效率为0.29~1.00,其中效率值为1的单位共7个,占比为25.00%;有效性为“有效”和“弱有效”的单位共15个,占比为53.57%。外二科(普通外科)、外三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五官科3个科室的运营效率有待改进。结论通过DEA模型评价手术科室的运营效率,能够直观分析出非有效科室投入、产出指标的改进空间,为进一步提升手术科室的运营效率,并对整合各种要素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PDCA循环对临床危急值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1~6月未实施PDCA 循环管理的危急值报告,与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的2021年8~12月的危急值报告进行相关数据比较。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我院2021年的危急值及时报告率、及时处置率、及时记录率分别由90.20%、82.71%、75.62%提高至97.64%、93.78%、95.88%。结论:PDCA循环能有效提高临床危急值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三级综合医院进修医师群体满意度及进修工作改进需求,为制定进修工作策略、改善工作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12月通过整群抽样,在北京某三级综合医院的1 206例临床进修医师发放自制问卷,采用χ~2检验描述不同因素对满意度和改进需求的差异性影响。结果有效问卷1 182份,有效率98%。从进修管理、培训、保障三个维度,进修医师分别对补助发放形式(91.71%),培训内容及形式(98.56%)以及食堂服务(93.90%)满意度最高;对落实进修培训计划(50%),提高临床诊治能力(32.7%)以及解决住宿问题(54.06%)的需求最高。不同职称、学历、工作年限及不同医院层级的进修医师的满意度及改进需求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进修医师总体满意度较高,对各方面工作有改进需求,职称、学历、工作年限及来自医院层级是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凝血检验危急值在重症新生儿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重症病房新生儿80例及8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观察对象,将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将重症新生儿作为实验组,对健康新生儿及重症新生儿进行凝血检验,观察健康新生儿及重症新生儿之间对比的危急值发生率、危急值的低值及危急值的高值、对比各重症新生儿中各项疾病所占的比例。结果:对照组健康新生儿与实验组重症新生儿之间对比的危急值发生率、危急值的低值及危急值的高值均存在显著差异,且各项疾病之间占的比例均不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凝血检验危急值在重症新生儿病房的应用价值较高,能及时、有效的发现患儿病情的发展,减少新生儿死亡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分析广东省某三级公立医院2013年—2021年间的的4 582例住院死亡病例数据,分析其年龄、性别构成、死因顺位及其变化趋势等,为医院制定医疗及护理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13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年间住院死亡病例,采用统计描述、χ2检验、F检验等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年间,住院病死率1.32%,男女比为2.03∶1,男女住院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平均死亡年龄为65.93岁。前五顺位死亡原因为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和消化系统疾病,共占死亡患者的92.42%。0~34岁组主要死亡原因是损伤中毒(49.11%),35~84岁组是恶性肿瘤(48.29%),85岁以上的是循环系统疾病(33.28%)。恶性肿瘤致死的前三病种分别是肝癌、肺癌和结直肠癌。结论 非传染性慢性疾病是医院住院死亡病例的重点,恶性肿瘤和循环系统疾病是重要的死亡原因,医院应加强专科医疗技术建设和重视多学科联合救治;65岁以上人群健康应给予重视,高年龄患者慢性病的防治和心理疏导应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