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研究献血者HBsAg-ELISA单试剂反应性结果的检测性能。方法 采用2种不同厂家HBsAg-ELISA试剂(以试剂A、试剂B代称)对本站献血者进行检测,收集2017年1月~2021年5月276份HBsAg-ELISA单试剂反应性的献血者标本,采用核酸检测技术(NAT)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CLIA)对276份标本分别进行HBV-DNA检测以及乙肝5项试验,统计分析HBsAg-ELISA单试剂反应性结果与NAT和CLIA检测结果关系。结果 276份HBsAg-ELISA单试剂反应性标本中检出NAT反应性标本14份,阳性率5.07%(14/276),A和B试剂单反应性与NAT反应性符合性比较无差异(P>0.05)。对14份HBsAg+/NAT+标本经CLIA检测后,HBsAg反应性标本2份,阳性率14.29%(2/14),抗-HBc反应率达92.86%(13/14),抗-HBs定量值<10 mIU/mL 9例,抗-HBs定量值(10~100)mIU/mL 5例,共检出5种血清学模式,以抗-HBe+/抗-HBc+模式最多。HBsAg+/NAT-标本262份,CLIA...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常州地区无偿献血者HBV筛查中ELISA HBsAg阴性/核酸扩增检测(nu c l e i c ac i d amplification detection technology,NAT)HBV DNA阳性的情况,确保输血安全。方法:经2种不同的ELISA试剂检测合格的献血者标本,采用罗氏或者科华核酸检测系统检测HBV DNA,HCV RNA,HIV RNA的6人份混合样本(POOL),混样阳性的POOL再进行拆分检测,采用化学发光的方法对拆分阳性的标本检测乙肝标志物5项,并对所检出乙肝标志物5项结果全为阴性的血液进行追踪。结果:48 635份2遍ELISA阴性的献血者标本混检11 016个POOL,混检阳性的POOL数为66个,经拆分为HBV DNA阳性的POOL数为40个,未检出HCV RNA和HIV RNA,NAT总有效拆分率为60.61%,NAT检测出的标本阳性率为0.08%。针对上述HBV DNA阳性的血液,用化学发光再次检测乙肝5项,有7份标本五项全阴;其余为6份抗-HBs+、6份抗-HBs+/抗-HBc+、4份抗-HBs+/抗-HBe+、7份抗-HBc+/抗-HBe+、10例抗-HBc+。追踪其中4份乙肝5项检测结果全阴的血液,HBsAg均由阴性转为阳性。结论:NAT能在ELISA阴性的标本中筛检出HBV DNA阳性的标本,减少窗口期乙肝和隐匿性乙肝的发生,进一步保证了血液的安全。ELISA HBsAg阴性/NAT HBV DNA阳性的献血者中以隐匿性乙肝为主,为输血残余风险的主要隐患。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混样核酸检测HBV拆分阴性的献血者标本是否存在低浓度HBVDNA。方法检测并比较混样核酸检测HBV拆分阴性标本与正常标本、HBVDNA拆分(+)/HBVDNA定量(-)三种标本的HBV血清学标志物(HBsAg、抗-HBs、抗-HBc、HBeAg、抗-HBe)的电化学发光检测结果;对HBV拆分阴性者增加1遍拆分。结果①693例混样核酸检测HBV拆分阴性标本中:单独抗-HBs239例,抗-HBs/抗-HBc134例,抗-HBs/抗-HBe/抗-HBc111例,单独抗-HBc25例,抗-HBe/抗-HBc9例,HBV血清学标志物阳性率74.75%(518/693),虽与正常标本阳性率(71.00%)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抗-HBs和抗-HBs/抗-HBc模式的占比与正常标本存在差异。②275例HBVDNA拆分(+)标本中有119例HBVDNA定量检测为(-),其中抗-HBe/抗-HBc38例,抗-HBs/抗-HBc30例,抗-HBs/抗-HBe/抗-HBc22例,单独抗-HBc18例,单独抗-HBs3例,HBsAg/抗-HBe/抗-HBc4例,其HBV血清学标志物阳性率为96.64%(115/119),与混样核酸检测HBV拆分阴性标本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抗-HBs/抗-HBc和抗-HBs/抗-HBe/抗-HBc模式的占比与混样核酸检测HBV拆分阴性标本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29次2次拆分中有6次可以检出HBVDNA。结论当混样核酸检测HBV拆分阴性标本存在抗HBs伴抗HBc时,可能有HBV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1种ELISA试剂检测HBsAg 1种试剂检测HBV核酸策略的可行性。方法留取新创和BI-OMERIEUX ELISA双试剂检测判为不合格的血液标本418份,应用诺华或罗氏核酸检测试剂进行核酸检测,AB-BOTT化学发光试剂进行补充血清学乙肝两对半检测,对ELISA单试剂阳性NAT阴性的标本用ABBOTT HBsAg中和试剂进行HBsAg确证试验,并对HBsAg确证阳性标本进行追踪并进行相关检测进一步加以确证。结果 616份标本中ELISA双试剂阳性为49.0%(302/616),BIOMERIEUX单试剂阳性为5.7%(220/616),新创单试剂阳性为15.3%(94/616);BIOMERIEUX单试剂阳性标本中,31份标本核酸检测为阴性、ABBOTT HBsAg确证为阳性,也即在616份不合格血液中,有5.0%(31/616)的HBsAg确证阳性的标本被新创HBV ELISA试剂漏检且不能被NAT检出;新创单试剂阳性标本中,2份标本核酸检测为阴性、ABBOTT HBsAg确证为阳性,也即在616份不合格血液中,有0.5%(3/616)的HBsAg确证阳性的标本被BIOMERIEUX HBV ELISA试剂漏检也不能被NAT检出;对34份HBsAg确证试验阳性的血液进行乙肝两对半分析,其中除4份标本未做检测外,其余21份为抗-HBc和抗-HBe阳性,3份为抗-HBc和抗-HBe阳性,1份为抗-HBc阳性,1份为抗-HBs阳性,1份为抗-HBe和HBeAg阳性,1份为抗-HBs和抗-HBc阳性,2份为抗-HBs、抗-HBc、抗-HBe、及HBeAg均阴性,即共有26份抗-HBc为阳性。34份HBsAg确证试验阳性的血液中共追踪成功12名,其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与原始标本的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不矛盾。结论实施核酸检测后,去掉2种ELISA试剂中的任何一种均存在一定的漏检。是否去掉一种ELISA试剂以及去掉哪种ELISA试剂,需要各血站进行适当的风险效益分析评估。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阴性乙肝病毒DNA(HBV DNA)阳性标本的补充试验结果。方法 选择2013年至2021年间的献血者样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筛查,无反应性标本用核酸检测技术(NAT)方法检测,对HBV DNA检测呈反应性的部分样本再进行乙肝五项进行补充试验。结果 对498 279份ELISA阴性的样本进行NAT检测,共检出HBV DNA阳性886例,隐匿性乙肝(OBI)检出率为1.78‰,对其中300份样本进行乙肝五项补充试验,发现抗-HBc阳性27例,抗-HBe、抗-HBc两项阳性62例,HBsAg、抗-HBe、抗-HBc阳性11例,抗-HBs、抗-HBc阳性163例,抗-HBs阳性10例,五项全阴共有27例。结论 献血者中存在血清学阳性OBI和血清学阴性OBI,补充试验对指导献血者就医,提升血站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不同原理核酸检测(NAT)血液筛查系统在降低输血传播HBV残余风险中的作用。方法对6 889人(次)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做常规血清学检测,应用转录介导的扩增(TMA)技术(Ultrio试剂)对所有血样平行单样本定性检测HBV/HCV/HIV,对血清学无反应性标本5 165例采用PCR-荧光探针法(MPX试剂)以6人份混样模式做NAT。追踪2个NAT平台得到的反应性标本,罗氏CAP/CTM核酸定量检测系统做核酸鉴别试验,罗氏电化学发光做乙肝血清学5项检测,QPCR法测定HBV病毒载量,巢氏-PCR方法做HBV DNA基因分型,统计分析各项检测指标之间关联及差异。结果 TMA初筛检出HBV DNA单独反应性标本12例[反应率0.17%(12/6 889),鉴别试验阳性7例(占TMA初筛阳性数的58.3%)],PCR-荧光探针法拆分后检出HBV DNA单独反应性9例[0.17%(9/5 165)],2种NAT平台检测HBV DNA均为阳性4例,合计检出17例反应性标本。该2种原理的NAT检测系统对HBV DNA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差(TMA vs QPCR,K0),检出率明显不同(TMA vs QPCR,P0.05)。阳性标本乙肝血清学5项检测:HBs Ag、HBe Ag均为阴性(0/16),抗-HBc阳性12例(12/16),抗-HBs阳性6例(6/16),抗-HBe阳性3例(3/16)。HBV DNA定量阳性4例,含量均5 IU/m L。献血者追踪结果:TMA检出HBV DNA单独反应性3例(3/10),鉴别试验HBV DNA阳性3例,MPX检出HBV DNA单独阳性5例(5/10),2种NAT平台检测均为阳性者3例,合计检出5例;10例追踪标本的HBs Ag、HBe Ag仍均为阴性,抗-HBc阳性8例(新转阳3例),抗-HBs阳性5例(新转阳1例),抗-HBe阳性2例(新转阳1例),HBV DNA定量阳性4例(新检出1例),含量均5 IU/m L。巢氏-PCR S区序列阳性标本做HBV基因分型:B型占66.7%(6/9),C型占33.3%(3/9)。结论 TMA与PCR-荧光定量法均能有效降低输血残余风险,但针对检出限附近低病毒载量标本均有部分漏检,血站在条件具备时可使用更高灵敏度的新试剂。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临床检测中少见的HBsAg和抗-HBs双阳性结果 进行分析.方法 对ELISA法检测的HBsAg和抗-HBs双阳性的68份血标本进行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方法(CMIA)复检,仍为双阳性的标本定量检测其HBV-DNA.结果 经复检有45例(66.2%)仍然为双阳性,其中32例为HBsAg、抗-HBs、抗-Hbe、抗-HBc阳性,阳性率71.1%(32/45),13例HBsAg、抗-HBs、HBeAg、抗-HBc 阳性,阳性率28.9%(13/45),45例样本中有25例血清HBV-DNA检测阳性,阳性率为55.6%.结论 HBsAg和抗-HBs双阳性原因较多,操作或ELISA试剂是原因之一,抗-HBs阳性患者 HBV-DNA往往存在复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估乙型肝炎病毒DNA和血清标志物(HBV-M)联合检测对输血安全的价值.方法 对经常规血液筛查合格的献血者进行核酸扩增技术(NAT)检测,并对HBV DNA检测阳性标本进一步做HBV-M检测分析.结果 68 716例次常规血液筛查合格标本中,HBV DNA检测阳性率为0.12%;HBV-M各种模式中抗-HBs+、抗-HBc+模式组占22.89%;抗-HBe+、抗-HBc+模式组占19.28%;抗-HBc+模式组占18.07%;抗-HBs+、抗-HBe+、抗-HBc+模式组占13.25%;抗-HBs+模式组占10.84%;全阴模式组占15.66%.结论 HBsAg阴性抗-HBc阳性献血者血液存在输血传播HBV的风险,应用NAT检测血液HBV DNA能提高血液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HBsAg阳性而核酸检测(NAT)结果阴性的血液标本进行HBsAg确认检测,以评估不同检测策略的优劣,以期为降低HBV输血感染风险和建立科学有效的献血者屏蔽归队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2种ELISA试剂进行无偿献血者的HBsAg筛查,同时用TMA技术进行HBV DNA检测,将ELISA法HBsAg阳性但TMA法HBV DNA阴性的血液标本进行HBsAg中和确证实验和乙肝血清学标志物(HBV-M)检测。结果在47 004份标本中,共检出226份HBsAg阳性且HBV DNA阴性的标本。对其中161份标本进行了HBsAg中和确证实验,43份确证阳性,确证阳性中2种ELISA试剂均阳性占37份,ELISA试剂1单阳性标本和ELISA试剂2单阳标本各为3份,其确证阳性率分别为3.7%、9.1%。ELISA法单试剂检测HBsAg阳性结果的比例占到了HBsAg不合格血液标本的70%,但ELISA试剂1和ELISA试剂2的假阳性率分别高达96.3%和90.9%。对血液检测模式进行了筛查效果的评估,"1遍NAT+1遍ELISA"筛查模式检出率为0.094%,"2遍ELISA"筛查模式检出率为0.017%,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对133份进行了HBsAg中和确证实验的标本实施了乙肝血清学标志物(HBV-M)两对半检测,抗-HBs、抗-HBe、抗-HBc在ELISA结果阳性的不同情况中,其阳性比例呈现不同趋势,抗-HBc阳性率最高。结论 "1遍NAT+1遍ELISA"筛查策略比原有"2遍ELISA"筛查策略更能保障血液安全。由ELISA假阳性导致的献血者被错误屏蔽的问题,需要我们建立献血者归队策略,并制订科学有效的检测步骤和流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出生时接种HBV疫苗的HBsAg阴性献血者(1992年及之后出生)的HBsAg-/HBV DNA+检测结果数据,分析该献血者群体的血液传播HBV风险。方法 2016—2018年收集80 879例1992年之后出生(包括1992年)献血者,采用酶免试验(ELISA)与病毒核酸检测(NAT)方法对献血者进行血液筛查,对出现HBsAg-/HBV DNA+献血者追踪回访复查HBsAg与HBV 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进行HBV病毒定量,并使用化学发光方法检测乙肝免疫标志物抗-HBs、抗-HBc。统计分析1992年之前及之后出生献血者的HBsAg-/HBV DNA+阳性率。结果 80 879例1992年及之后出生献血者的HBsAg+/HBV DNA+、HBsAg-/HBV DNA+的阳性率分别是0.24%(192/80 879)、0.05%(44/80 879),显著低于1992年之前出生的献血者群体(P0.05)。44例HBsAg-/HBV DNA+出生时接种HBV疫苗献血者血浆HBV病毒载量范围在(10—204.4) IU/mL(中位数64.9 IU/mL),有61.36%(27/44)献血者为抗-HBc阳性。44例HBsAg-/HBV DNA+献血者,有14例(31.82%)成功回访复查1—2次,追踪时长为2—8个月,该14例回访献血者复查HBsAg均仍为阴性,可判定为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14例回访献血者,有7.14%(1/14)出现抗-HBs阴转阳,有7.14%(1/14)出现抗-HBc阴转阳,有28.57%(4/14)出现HBV DNA阳性转阴性,71.43%(10/14)献血者仍为HBsAg-/HBV DNA+感染状态,处于OBI感染预后。结论曾接种乙肝疫苗免疫的HBsAg阴性献血者的HBsAg-/HBV DNA+率显著更低,经输血传播OBI的残余风险将会更低;我国自1992年将新生儿普种乙肝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策略,直接有效地控制乙肝在新生儿与青少年群体的传播,对我国长远防控乙肝病毒传播的起到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在献血者献血前利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HBsAg和抗-TP试剂快速初筛效果进行评价,并对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方法 对2020年1月—2023年6月扬州地区献血人群献血前HBsAg、抗-TP项目初筛和献血后血液检测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2023年1月—2023年6月献血后血液检测ELISA法HBsAg、抗-TP反应性标本再次利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初筛试剂进行复检,对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在200 414名献血前的初筛人群中,共筛查HBsAg、抗-TP不合格标本781份,占0.39%;共有191717名献血者成功献血,献血后ELISA法HBsAg、抗-TP血液检测不合格标本986份(0.51%);对62份ELISA法HBsAg和61份抗-TP反应性标本用初筛试剂再次进行复检,其中HBsAg复检反应性24份(38.71%),抗-TP复检反应性26份(42.62%),14份HBsAg和6份抗-TP灰区标本复检均无反应性,9份HBsAg检测S/CO>25.0和10份抗-TP检测S/CO>15.0的标本经胶体金试剂复检反应性率均为100%。反应性标本反应强度(S/CO值)与初筛反应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丁型肝炎病毒在大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中的流行情况。方法 挑选本实验室HBV筛查反应性剩余血浆标本,其确证结果需符合以下4种情况:1)HBsAg+&HBV DNA+;2)HBsAg+&HBV DNA-;3)HBsAg-&HBV DNA+;4)NAT-yield可疑。同时随机选取抗-HBc+或抗-HBs+的筛查合格血浆标本。所有标本进行HDV IgG初筛,结果为反应性者采用另1种HDV IgG试剂复测并检测HDV IgM。HDV IgG双试剂反应性者确证为HDV IgG+。结果 在1 344份血液筛查不合格标本(HBsAg+&HBV DNA+507份,HBsAg+&HBV DNA-33份,HBsAg-&HBV DNA+477份,可疑标本327份)和766份筛查合格标本(抗-HBc+397份、单独抗-HBs+369份)中未检出HDV抗体阳性标本。结论 大连地区献血前初筛合格的献血者HDV感染率极低。但对于HBV高流行地区,仍旧不能够忽视OBI合并感染HDV可能给血液安全带来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不同血清学组合的HBV-DNA阳性情况。方法对694例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HBV标志物(HBV-M)及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DNA。结果 HB-sAg(+)组HBV-DNA阳性率为55.68%(299/537),HBsAg(-)组HBV-DNA阳性率为3.82%(6/15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sAg(+)、HBeAg(+)、抗-HBc(+)血清HBV-DNA阳性率为100.0%(140/140),平均含量为4.67×107copy/mL;HBsAg(+)、抗-HBe(+)血清HBV-DNA阳性率为91.43%(32/35),平均含量为2.46×107copy/mL;HBsAg(+)、抗-HBe(+)、抗-HBc(+)血清HBV-DNA阳性率为44.66%(117/262),平均含量为2.58×104copy/mL;HBsAg(+)、抗-HBe(+)血清HBV-DNA阳性率为11.54%(6/53),平均含量为1.54×104copy/mL;HBsAg(+)、抗-HBc(+)血清HBV-DNA阳性率为8.51%(4/47),平均含量为2.15×104copy/mL;抗-HBs(+)、抗-HBe(+)、抗-HBc(+)血清HBV-DNA阳性率为4.07%(5/123),平均含量为1.32×103copy/mL;抗-HBs(+)、抗-HBc(+)血清HBV-DNA阳性率为2.94%(1/34),平均含量为1.17×103copy/mL。结论临床对乙型肝炎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等判定有必要同时结合HBV-M和HBV-DNA检测。  相似文献   

14.
要作核心抗体筛查的供血者,尤其是随之而来的HBV核酸检测很重要。设计与方法 从库存标本中找出HBsAg EIA反应、抗-HBc反应(Corzyme,Abbott实验室)标本进行抗-HBe和抗-HBs复检。PRISM核心抗体反应和抗-HBs阴性或每升低于100IU的反应的标本进一步抽样进行HBV DNA检测,采用每ml少于50个拷贝能检出95%以上的PCR法。结果1,231份标本中共有395份符合血清学标准并进行了PCR试验,4份抗-HBs阴性标本PCR检测阳性,其中计算两份标本的HBV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保障临床输血的安全性,比较已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ALT阴性合并核酸检测(NAT)反应性标本与对应化学发光(CLIA)法检测HBV的结果,对三种检测方法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对17508例无偿献血者(排除ELISA法初复检公共阳性、ALT阳性等)进行NAT,并对NAT反应性标本进行CLIA检测。结果经核酸检测出9例HBV DNA反应性标本,未检出HCV RNA和HIV RNA反应性标本,其中1例为ELISA法"阴性高值"标本;对应CLIA法HBV"两对半"检测出现2例HBsAg(-)抗-HBs(-)抗-HBc(+)及5例HBs Ag(-)抗-HBs(+)抗-HBc(+)血清型,可能为OBI,2例均无反应性,可能为窗口期标本。结论无偿献血者的现有血液筛查方法 NAT检测和ELI SA法具有互补性,NAT检测可弥补ELISA法检测的"窗口期"问题;NAT与CLIA法检测结果具有一致性;OBI可能是本地区NAT检测HBV DNA献血者的主要类型;对可能影响血液质量的ELISA法"阴性高值"标本的淘汰,会降低输血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无偿献血者血液筛查中HBV-DNA单独反应性标本的血清学模式,分析血清学非反应性的原因,探讨HBV-DNA单独反应性感染状态的人群背景资料的高危因素。方法对2017年3月—2018年2月期间献血者标本进行血清学ELISA检测HBsAg,同时采用TMA法检测HBV-DNA;对HBsAg(-)/HBV-DNA(+)的标本,测定血清学乙肝两对半其它4项;利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对HBsAg(-)/HBV-DNA(+)标本进行HBsAg检测;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HBV-DNA单独反应性人群的相关资料。结果经常规血液筛查后,共检测出HBsAg(-)/HBV-DNA(+)标本135例;135例标本利用ECLIA检测HBsAg,7例(5.19%)为HBsAg(+);128例HBsAg(-)/HBV-DNA(+)标本根据乙肝两对半检测血清学表达形式,归纳分为7种模式;128例标本中抗-HBs阳性率58.59%(75/128),抗-HBc阳性率47.66%(61/128);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献血者出生年份和是否重复献血2个因素为HBV-DNA单独阳性感染状态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 HVB-DNA单独阳性标本血清学HBsAg(-)的主要原因是OBI感染和HBV感染"窗口期";各地区HBV-DNA阳性献血人群中血清学标志物表达模式有差别,天津地区抗-HBs和抗-HBc阳性率较高;ECLIA能降低ELISA漏检HBsAg风险;92年以前出生的献血者群体及初次献血的人群HBV-DNA单独反应性感染状态的几率较高。  相似文献   

17.
抗-HBc阳性HBsAg阴性献血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尽管我国血站严格按照卫生部规定筛查HBsAg,但输注HBsAg阴性血液后仍难免输血后乙型肝炎(PTHB)发生[1]。为探讨PTHB发生的原因,确保血液质量,预防PTHB,笔者采用免疫-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了抗-HBc单阳性、抗-HBc/抗-HBs双阳性的HBsAg阴性血液的HBV DNA,以便为血站是否有必要在献血者中加作抗-HBc筛查提供一些科学依据,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及试剂来源共收集自1998年10月~1999年9月合格的玉林市公民献血者血样1008份(重复者剔除),均为经过献血前初筛和献血后复检合格的血液。初筛和复检项目有HBsAg、抗-HCV、抗-HIV、梅毒、ALT,使用试剂产自华美、厦门新创、中山、上海荣盛,初复检均使用不同厂家,其中检测HBsAg试剂盒由厦门新创科技有限公司和华美生物工程公司出品,灵敏度≤lng/ml。血样离心后将血浆分装两组试管,其中一组用于检测抗-HBc滴度和抗-HBs,另一组于-20℃保存以便供PCR检测。 1.2 抗-HBc及抗-HBs检测应用ELISA法(华美生物工程公司试剂盒,用芬兰MULTISKANMS型酶标仪判读),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检验,血浆用生理盐水作倍比稀释至1∶128以测定抗-HBc滴度。 1.3 HBV DNA检测应用PCR法(PCR仪为美国PerKin-Elmer公司的9600型DNA扩增仪,免疫-套式HBV PCR试剂盒由北京燕宇分子生物研究所出品),操作按说明书进行,扩增产物EB染色后于260nm波长观察结果;每次PCR检测均设正常人血清及HBV DNA阳性血清各1份作对照,首次PCR检测阳性标本均复检2次,2次复检至少有1次阳性者方判PCR阳性,2次复检均为阴性者判为阴性。 1.4 数据处理用χ2检验分析两组标本中HBV DNA检出率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与乙型肝炎表面抗体同时阳性的血清学模式与HBVDNA的关系,并探究其原因及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分析法筛选出HBsAg和抗-HBs同时阳性的标本,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确认,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其HBV DNA含量。结果在选取的HBsAg和抗-HBs双阳性的56人中,共出现4种HBV血清学模式:(1)HBsAg、抗-HBs、抗-HBe、抗-HBc阳性模式占42.8%,HBV DNA阳性率41.6%;(2)HBsAg、抗-HBs、HBeAg、抗-HBc阳性模式占30.4%,HBV DNA阳性率70.5%;(3)HBsAg、抗-HBs、HBcAb阳性模式占25%,HBV DNA阳性率21.4%。(4)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阳性模式占1.8%,HBV DNA阳性率100%。56例样本中,有27例血清HBV DNA检测阳性,阳性率为48.2%。结论 HBsAg和抗-HBs双阳性伴HBeAg阳性者,血清中有较高水平的HBV DNA。HBsAg和抗-HBs双阳性并不代表疾病好转。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基于转录介导扩增(TMA)技术的单人份核酸检测(ID-NAT)在重庆地区血液筛查中的应用情况,分析其对于提高临床输血安全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对2015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采集的128 973(人)份无偿献血者标本,采用2次ELISA法检测HBs Ag、抗-HCV、抗-HIV-1/2和HIV-1 p24抗原(国产试剂为第3代,进口试剂为第4代),同时采用基于TMA原理的ID-NAT行HBV/HIV-1/HCV 3项联合检测。对ELISA非反应性而NAT反应性的标本用配套的试剂做NAT鉴别检测。结果本组中NAT反应性标本共计885例,反应性率0.69%(885/128 973),其中ELISA和NAT均为反应性的标本528例,ELISA非反应性而NAT反应性的标本为357例,NAT单反应性率0.28%(357/128 973)。对NAT单反应性的标本的鉴别检测:HBV DNA反应性114例,HIV-1RNA反应性3例,未检出HCV RNA呈反应性的标本,鉴别反应性率为32.77%(117/357)。对3例HIV-1 RNA鉴别为反应性献血者的追踪随访:均被证实为窗口期感染。结论基于TMA技术的NAT检测将HBV DNA反应性和HIV窗口期血液成功阻断,说明在血液筛查中开展NAT检测的必要性和其对于保障血液安全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实验探讨NAT反应性献血者归队的方法和可行性。方法挑选2012年-2014年ELISA无反应性NAT反应性献血者,获其知情同意后召回收集血样。先进行常规ELISA(HBs Ag、抗-HCV、抗-HIV和抗-TP)和NAT(HBV-DNA、HCV-RNA和HIV-RNA)检测。若均为无反应性的,再继续进行高灵敏度的化学发光法补充试验(HBs Ag、HBe Ag、抗-HBs、抗-HBc、抗-HBe、抗-HCV、抗-HIV)。结果召回献血者30人,经检测仍为ELISA无反应性NAT反应性的11例,拟建议永久屏蔽;ELISA、NAT均为无反应性的19例,化学发光法检测89.5%为抗-HBc和/或抗-HBe反应性(12例抗-HBc、抗-HBe均反应性,5例抗-HBe反应性)。抗-HBc或抗-HBe反应性存在感染风险,拟建议永久屏蔽。2例所有项目均无反应性,拟建议可以考虑归队。结论 NAT反应性献血者归队有其必要性和现实意义,但为血液安全考虑,应建立1个谨慎的适合中国人群的NAT反应性献血者归队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