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儿科护理管理中细节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8年3月—2019年4月收集该院儿科住院患儿80例,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给予实验组患儿常规护理+细节管理。观察并对比两种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护患纠纷、护理差错、护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及家长满意度(95.00%)高于对照组(77.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护理管理中应用细节管理,可减少护理差错、护患纠纷、护理相关并发症,提高患儿及家长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麻醉术前健康宣教和麻醉恢复室优质护理在麻醉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3月本院140例麻醉患者进行研究。按照双盲对照原则分组,对照组所选70例患者实施常规麻醉护理,实验组所选70例患者实施麻醉术前健康宣教和麻醉恢复室优质护理,记录对照组及实验组所选患者不同时间点麻醉苏醒质量、术后满意度、麻醉苏醒期并发症出现情况、苏醒时间,并加以分析比较。结果:对照组及实验组所选患者在刚入恢复室时麻醉苏醒质量评分相关数据不存在突出的差距,P>0.05,入室一小时后麻醉苏醒质量评分与刚入恢复室对应数据比较分析,有着明显的变化,P<0.05,且组间数据加以比较,差异较大,P<0.05;对照组及实验组所选患者中持非常满意及比较满意态度的人数分别为50人及65人,占组内所选患者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71.43%及92.86%,比较分析组间术后满意度相关数据,有着较大的差距,P<0.05;对照组及实验组所选患者中出现并发症的人数分别为23人及9人,占比分别为32.86%及12.86%,比较分析组间并发症出现概率相关数据,差异较大,P<0.05;对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产生儿科护理纠纷的原因以及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儿科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5例患儿采取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25例患儿采取综合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以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总结发生纠纷的原因以及制定相应的措施。结果:比较两组患儿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实验组为(100%),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转变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质量、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是避免儿科护理发生纠纷的必要条件,只有减少护患之间的纠纷,才能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医院氛围,促进患儿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探讨人文关怀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0年5月—2012年5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采取人文关怀护理的92例儿科患者作为研究组对象,另将同期采取常规护理的78例儿科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组采取为患儿创建和谐的文化环境、提供便利的服务、注重交往礼仪、心理辅导以及健康教育等人文关怀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对比;结果采取人文护理的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遵从医嘱比率、护患纠纷发生率分别为97.83%(90例)、96.74%(89例)和1.09%(1例)而对照组分别为80.77%(63例)、85.90%(67例)和5.13%(4例),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讨论:在儿科护理中实施人文关怀能够有效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同时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儿科病房纠纷情况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儿科2013年1-12月收治的340例住院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7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发生护患纠纷情况以及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为(91.2±5.0)分,远高于对照组的(75.7±6.3)分,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患纠纷和护理投诉人数等方面,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于改善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患儿及其家属的满意度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析儿科护理细节中造成护理纠纷的原因有哪些,并提出防范护理纠纷发生的对策.方法:选择2016年1月~12月期间儿科收治的66例患儿,对期间发生护理纠纷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引起护理纠纷的原因主要有护士的态度不佳、护士的专业技能不熟练、护患沟通不畅、医院病房环境不佳、护患双方缺少法律常识、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大等.结论:护理工作中必须转变服务理念、重视细节管理、提升服务质量、规范护士行为、提升法律意识、加强护患沟通,这样才能从最大程度上降低护理纠纷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探索儿科护理中产生纠纷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儿科病房在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收治的1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常规护理,相关人员应对护理过程中发生的护患纠纷进行记录,分析出现纠纷问题的原因,寻找有效的解决对策.结果:在本组100例患儿中,发生了18例护患纠纷,占18%,其中12例为护理人员问题,占66.7%.结论:医院应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加强其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提高护理的质量,减少护患之间的纠纷.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儿科收治的128例住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细节管理,对比两组患儿的感染和护患纠纷以及护理差错的发生率;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患儿感染、护患纠纷和护理差错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儿感染、护患纠纷和护理差错的发生率;观察组患儿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评分,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细节管理在儿科的护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意义,能够有效的降低患儿感染、护理差错和纠纷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唐洁 《现代养生》2014,(4):174-174
目的:为了探讨风险管理在儿科急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自2013年5月到2013年12月在我院儿科急诊科室进行治疗的3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在我院实施风险管理前2012年9月到2013年4月在我院儿科急诊室接受治疗的30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统计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以及输液外渗、医患纠纷、药物错发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本研究通过比较我院在儿科急诊室进行风险管理前后的患者满意度和输液外渗、医患纠纷、药物错发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表明实验组家属对儿科急诊护理工作满意要高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风险管理有利于提高儿科急诊护理工作满意度,同时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杨小莉 《现代养生》2014,(16):189-189
目的:探讨"以人为本"护理理念应用于新生儿科的护理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6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100例新生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对两组患儿护理后患儿家属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非常满意患儿家属32例,占64.0%,满意率为90.0%,对照组非常满意患儿家属26例,占52.0%,满意率为74.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新生儿科中采取"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理念,能够提高患儿家属满意率,保障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讨论儿科护理中的护患沟通技巧。方法:选取2016年11月到2017年11月期间我院儿科中进行治疗的患儿12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使用护理沟通技巧护理,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护理纠纷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人员在儿科护理过程中使用护理沟通技巧,能够提高患儿的满意率,减少医疗纠纷,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和探究在儿科临床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了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儿科接受治疗的12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而实验组患儿给予了系统性的循证护理,然后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临床指标改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其总有效率为98.33%,高于对照组的90.0%,同时实验组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间(5.47±1.12)s、疼痛感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13.24±1.87)s、(21.67%),而一次穿刺成功率(95.0%)、满意度(100.0%)高于对照组(76.67%)、(80.0%),他们之间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儿科患儿进行临床治疗过程中,为其提供系统性的循证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指标,而且还能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统计研究儿科的护理常见纠纷成因,并提出针对性策略.方法:对本院儿科的200例纠纷事件进行分析,调查发生纠纷的成因.结果:在儿科中,护士护理态度差、素质低、沟通方式不当、护患之间缺乏法律意识等是导致纠纷的成因,而其中最为主要的纠纷成因为沟通方式不当.结论:为降低儿科的纠纷发生率,护士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做好和患儿及其家长的沟通工作,医院应该不断强化护理管理工作,以避免纠纷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告知对儿科护患纠纷发生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我科儿科住院的120例患儿进行研究,随机将其分为两组,一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实施护理告知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患纠纷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实施护理告知后的护患纠纷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且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儿科是一个特殊科室,是发生护患纠纷的高发科室,实施护理告知能够明显的提高儿科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在儿科护理当中应用沟通技巧的心得体会。方法选择158例儿科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7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手段,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入有效的沟通技巧,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纠纷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及护理纠纷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在儿科护理当中,应用有效的沟通技巧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患儿护理差错的发生,更容易得到患儿家长的认可。  相似文献   

16.
郭显凤 《药物与人》2014,(1S):141-141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患者8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0人,分别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实验组护理人员进行风险管理,对对照组护理人员进行常规管理。结果:一年内,实验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J-.作总满意人数381人,满意率达90.71%;实验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总满意人数320人,满意率达76.19%,实验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一年内,实验组患者中发生不良事件人数有12例,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2.86%;对照组患者中发生不良事件人数有41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9.76%,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一年内,420例患者中发生不良事件人数有12例,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2.86%;对照组一年内发生不良事件人数有4l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9.76%,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风险管理进行护理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各种不良事件及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住院患儿亲属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心理护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自编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对儿科住院患儿756名亲属进行测查,并测查了329名健康儿童亲属作对照。结果:住院患儿亲属的SCL-90的各项评定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其心理症状受多种因素影响。结论:住院患儿亲属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儿科的心理护理不仅应包括患儿,还应包括患儿亲属。针对患儿亲属的心理状况提出相应的心理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并分析细节护理在儿科门诊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院儿科门诊2014年9月-2016年10月间进行输液治疗的患儿中选择90例纳入此次研究,并实施分组护理,对照组采取儿科门诊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加以实施细节护理,各45例.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静脉重注率、护理满意率等指标,对比提示观察组效果更佳(P<0.05).结论:在儿科门诊输液中实施细节护理可提高输液质量,避免护患纠纷,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安全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该组研究纳入在该院儿科收治的100例患儿,病例资料选取时间从2018年3月—2019年3月,将所有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而研究组50例患儿实施安全管理,对比两组的护理纠纷发生率和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护理纠纷发生率为2.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发生率14.00%(χ^2=4.891,P=0.026<0.05)。研究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为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84.0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82,P=0.014<0.05)。结论安全管理应用于儿科护理管理中有助于降低护理纠纷发生率,提高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儿科门诊输液中细节护理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2013年9月~2013年12月在我院儿科门诊输液的患儿286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143例,采用细节护理,一组为对照组143例,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静脉注射的重注率、护患纠纷的发生率以及患儿和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静脉重注率和护患之间的纠纷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患儿和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科门诊输液中,采用细节护理的方式能降低小儿静脉注射的重注率,降低护士和患者之间纠纷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使患儿和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