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检测不同部位脑外伤患者恢复期的认知功能障碍特点及康复治疗后的效果。方法:脑外伤恢复期患者125例,均按颅脑损伤常规治疗,并配合高压氧及康复疗法等治疗。于治疗前后通过认知评定成套测验量表(LOT-CA)对患者进行认知障碍程度评分。结果:125例患者中左侧半球损伤患者在定向和思维障碍上明显重于右侧。双侧大脑半球或弥漫性脑损伤患者认知障碍更为广泛,LOTCA测验的各个项目分普遍低于正常值。经康复治疗70d后,84例获完整资料,LOTCA总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其中左侧或双侧损伤患者提高幅度较右侧明显。结论:不同部位脑外伤患者表现出不同的认知障碍特点。传统的综合康复治疗对于脑外伤后认知障碍具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22例颅脑损伤的患者昏迷时间、昏迷程度进行详细记录及意识清醒后的认知训练等,观察颅脑损伤后昏迷程度与认知障碍的关联性以及认知训练对颅脑损伤后认知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证明,昏迷程度与认知障碍的严重程度相关联;认知训练能改善脑外伤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1例右侧丘脑出血后合并Pusher综合征及偏侧空间忽略患者的临床疗效.万法 收集右侧丘脑出血后合并Pusher综合征及偏侧空间忽略患者1例.采用康复治疗技术(如视觉反馈训练、重心转移训练、下肢机器人训练等)纠正患者Pusher综合征,采用常规行为学治疗、作业治疗、阅读训练及传统中医方法对患者偏侧空间忽略进行干预.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及行为特点.结果 患者经治疗后其运动功能明显提高,各体位下均无明显向患侧倾斜的表现,在他人监视下可独立步行.出院3个月后复诊发现,患者可独立步行,左手精细运动功能较差,Pusher综合征完全纠正,偏侧空间忽略症状也得到明显缓解.结论 右侧丘脑出血可发生Pusher综合征及偏侧空间忽略,早期康复治疗可纠正Pusher综合征,缓解偏侧空间忽略症状,促进患者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忽视征的康复程序及康复护理干预措施的可行性及有效性,运用Fugle-Mayer评价及Barthel评价等康复评价及忽视征评价量表分析患者的认知障碍和对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采用认知训练及微机言语训练系统进行训练。经训练,左手协调性及空间结构改善,ADL评分增加。提示康复干预对双顶叶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可能有效。  相似文献   

5.
王晓娜  顾莹  刘敏 《中国康复》2013,28(5):330-332
目的:观察电脑辅助认知康复系统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疗效.方法:将48例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2组均给予药物、运动及认知训练等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加用电脑辅助认知康复系统训练.治疗前后采用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MSE)和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量表(LOTCA)进行评定.结果:治疗8周后,2组患者LOTCA及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电脑辅助认知康复系统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经皮穴位电刺激改善脑卒中后单侧空间忽略患者认知障碍的程度。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康复护理训练;试验组在常规康复护理训练的前提下,给予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前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线段二等分试验、删除试验对比两组患者单侧空间忽略认知障碍的改善程度。结果:干预后,试验组MOCA评分、线段二等分试验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且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而删除试验没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能够有效地改善脑卒中单侧空间忽略患者认知障碍的程度。  相似文献   

7.
认知功能训练改善颅脑损伤后认知障碍2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张春雷 《中国临床康复》2003,7(13):1969-1969
通过对22例颅脑损伤的患昏迷时间、昏迷程度进行详细记录及意识清醒后的认知训练等,观察颅脑损伤后昏迷程度与认知障碍的关联性以及认知训练对颅脑损伤后认知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证明,昏迷程度与认知障碍的严重程度相关联;认知训练能改善脑外伤患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8.
认知功能障碍是脑组织损伤后的主要功能障碍之一,其相关评定、干预方法日益受到关注。认知训练是对认知障碍进行干预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对不同认知域和认知加工过程进行训练来提升认知功能、增加认知储备。近年来,在传统认知训练治疗基础上,认知训练技术不断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新型认知训练工具,包括计算机辅助认知功能训练、远程认知功能训练、虚拟现实训练、经颅磁刺激、经颅直流电刺激、音乐疗法等,不同的认知训练方法各有特点,为认知障碍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有利于个体化治疗、精准康复。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针对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尤其是认知障碍)的康复越来越受到关注。当前临床针对帕金森病认知障碍常用的康复手段包括运动训练、认知训练、非侵入性脑刺激、虚拟现实技术等。本文就帕金森病认知障碍的病理生理机制及常用康复技术予以简要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0.
双顶叶脑卒中后半侧运动忽视1例评价及训练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颖 《中国临床康复》2003,7(25):3518-3519
为探讨忽视征的康复程序及康复护理干预措施的可行性及有效性,运用Fude-Mayer评价及Barthel评价等康复评价及忽视征评价量表分析患的认知障碍和对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采用认知训练及微机言语训练系统进行训练。经训练,左手协调性及空间结构改善,ADL评分增加。提示康复干预对双顶叶脑卒中患认知障碍可能有效。  相似文献   

11.
通过文献回顾的方式,综述了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国内外干预方法,主要包括认知训练、认知康复、认知刺激、门诊及家庭延续护理等。护理人员无论是在院中还是院后,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建议脑卒中认知障碍的认知干预方法可以从多学科延续性护理角度出发,通过各学科人员相互协作,为患者提供全面、规范、系统的康复干预。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温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6例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给予温针灸及常规康复功能训练,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康复功能训练,训练时间为4周。在训练前及训练4周后分别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定(Mo CA)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进行评定。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MoCA、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提高更多(P0.05)。结论温针灸能进一步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基于眼动技术的VR认知训练在卒中后右脑半球损伤注意障碍患者康复中的疗效。方法:将40例右脑半球损伤脑卒中后注意障碍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2组均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进行眼动技术的VR认知康复训练替代常规治疗中认知功能训练。治疗前后分别采用MoCA评分,数字广度测试,字母删除测验,凝视时间评估。结果:治疗6周后,2组患者MoCA评分,数字广度测试,凝视时间均明显提高(P<0.05),而2组字母删除测验中错误删除数、总治疗时长治疗前后和组间无明显变化;治疗后观察组MoCA评分、字母删除测验中正确删除数、数字广度测试顺背数字和倒背数字、凝视时间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眼动技术的VR认知康复训练可以有效改善卒中后右脑半球损伤注意障碍患者的注意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参与虚拟现实技术认知干预的体验,为医护人员开展认知康复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1年7月—9月在北京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参与虚拟现实技术认知干预的10例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访谈,采用现象学研究中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 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参与虚拟现实技术认知干预的体验归纳为4个主题:虚拟现实技术认知干预的全面感知(感知任务特征、感知任务技巧、感知训练心态);虚拟现实技术认知干预的驱动因素(内驱因素、外驱因素);虚拟现实技术认知干预的结局改变(认知、言语功能改变;运动功能、行为方式改变);虚拟现实技术认知干预的情感觉察(训练前持续封闭自己、训练中逐渐关注外物、训练后找寻生命价值)。结论 医护人员应提高对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干预手段的多样性,发挥患者参与训练的内部和外部驱动因素的作用,提高训练依从性,关注其精神世界,给予医疗支持、家庭支持和社会支持,帮助其重新找回生命的价值,在认知干预的同时加强心理干预,促进其认知改善,延缓认知恶化进展,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认知预康复可维持和改善老年患者围手术期认知功能, 减少术后认知障碍的发生。本文将从围手术期认知障碍的概念和发生机制、认知预康复的内容及现存不足等方面进行阐述, 为老年患者认知预康复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粪便中短链脂肪酸与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20例,康复干预30天,干预前后分别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定及粪便样本短链脂肪酸(乙酸、丙酸、丁酸)及总短链脂肪酸测定。结果 与康复前比较,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康复干预后MoCA评分、乙酸、丙酸、丁酸、总短链脂肪酸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康复干预前后MoCA评分差值与丁酸差值呈正相关(P<0.05)。结论 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康复干预后认知功能得到改善,肠道中乙酸、丙酸、丁酸、总短链脂肪酸浓度升高,提示未来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认知恢复机制研究的潜在可能。  相似文献   

17.
无错性学习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康复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探讨无错性学习的训练方法对卒中后患者认知障碍的康复效果及其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后患者MMSE评分小学文化程度≤18分,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21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组患者为62例,按最小不平衡指数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在内科治疗基础上,由专人进行无错性学习训练。结果:无错性学习训练组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无错性学习训练是脑卒中后认知障碍简便有效的康复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人口老龄化,脑卒中的发病率逐渐增高。脑卒中后有35%的患者发生认知障碍~([1])。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可分为:血管性认知损害非痴呆、血管性痴呆和混合型认知障碍。认知训练可以改善血管性认知损害非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状况~([2])。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VR)技术近年来开始应用于脑卒中、脑外伤的认知康复~([3—4])。基于Kinect体感交  相似文献   

19.
眼动追踪技术是指采用眼动追踪设备测量视线数据和眼动轨迹的过程,可用于眼球运动信息的获取、建模和模拟等,能达到研究个体内在认知过程的目的。在研究失语症患者阅读、词句整合加工和理解文字等过程时,该技术发现患者的注意力分配会随着任务模式的复杂化而增加,其中Wernicke失语症患者注视明显增加,眼跳变化明显变小。这种视觉刺激的变化可推断出受试者的理解能力、认知等与听觉刺激的联系。眼动追踪技术对探索失语症患者的信息加工机制和词句处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但还应根据汉语的语言特性开展更多样化的目的性研究,帮助失语症患者获取和反馈更多有效信息。  相似文献   

20.
认知康复的新领域--认知神经心理康复   总被引:5,自引:7,他引:5  
认知功能属于大脑皮质高级活动范畴,它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理解和智能等。认知康复(cognitive rehabilitation,CR)是“发展脑损伤病人的认知能力,以克服知觉、记忆和语言障碍的一种康复治疗方法”(Giarutsos 1986)。随着临床神经心理学的发展,认知康复主要运用了神经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认知障碍患者进行评测与训练,故而也称为神经心理康复(neuropsychology rehabilit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