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年肘关节色素绒毛结节性滑膜炎为少见骨关节病。自1861年Broca氏首次记载本症,1941年Jaffe氏等复习文献57例,并报告20例,认为本症系滑膜炎症性病变以来,国内外已有数百例文献报导。发病多为青壮年,以膝关节多发,老年肘关节病例则很少。我院1990年8月6日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病例报告患者,男性,64岁,住院号:A—29132。因  相似文献   

2.
林开宏 《淮海医药》2004,22(3):217-217
转移性骨肿瘤较为常见 ,Jaffe氏认为凡死于恶性肿瘤之患者 ,解剖其骨骼 ,可发现 70 %以上病例有骨转移 ,其中 ,脊柱为转移性骨肿瘤的好发部位。脊柱转移性骨肿瘤可分为溶骨型和成骨型两种 [1 ] ,因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略。笔者在工作中常规做多窗位显示 ,较为有效地避免  相似文献   

3.
VEGF、PCNA在骨巨细胞瘤中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 VEGF、PCNA在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与 Jaffe分级和预后的关系 ,采用免疫组化 S-P法检测 46例骨巨细胞瘤中 VEGF、PCNA的表达。结果显示 ,46例骨巨细胞瘤中 VEGF高表达者 2 1例 (45 .6% ) ,PCNA高表达者 2 5例 (5 4.3 % ) ,二者呈正相关 (r=0 .88) ,并且随 Jaffe分级增高 ,表达增强 ;VEGF和 PCNA均为高表达组术后 5年复发率明显高于低表达组 (p<0 .0 5 )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DNA倍性在骨巨细胞瘤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30例骨巨细胞瘤石蜡包埋组织分别按照Jaffe分级、Ennecking分期、术后有无复发、有无转移等进行分组。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标本组DNA的倍性,观察各组之间DNA倍性的差异。结果:标本组中14例为整倍体,16例为异倍体;DNA倍性与Ennecking分期和是否复发存在相关性,异倍体的比率随Ennecking分期的增高而增加(P<0.01),并在复发组高于无复发组(P<0.05);DNA倍性与Jaffe分级以及有无转移无相关性(P>0.05)。结论:DNA倍性与骨巨细胞瘤的生物学行为呈现出相关性,可以用来评估骨巨细胞瘤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5.
骨巨细胞瘤是一种常见的骨真性肿瘤,最常见的部位是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桡骨下端,1953年由Jaffe首先描述并定下标准。发生在上颌骨少见,仅占全身同样病的2.3%~5.6%。早期正确诊断和确定肿瘤细胞的病理学类型对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本文报告2例上颌骨巨细胞瘤,对其临床、病理、治疗及预后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降钙素受体(calcitonin receptorCTR)在骨巨细胞瘤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肿瘤预后的关系。方法对经过Jaffe病理分级的42例骨巨细胞瘤患者石蜡切片进行免疫组化S—P检测CTR表达水平,以12例骨软骨瘤为对照组,术后随访3~10年,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CTR在骨巨细胞瘤中阳性率81.0%,在骨软骨瘤中阳性率16.7%,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42例骨巨细胞瘤患者中,复发17例,复发率40.5%;③复发组CTR阳性率64.7%,未复发组CTR阳性率92.6%,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降钙素受体在JaffeⅠ级、Ⅱ级、Ⅲ级中阳性率分别为85.8%、75.0%、83.3%,三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R在骨巨细胞瘤中高表达,有助于评估骨巨细胞瘤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蓝色鼓膜在耳鼻咽喉科来说,为一罕见病例。国外医学文献远在1888年(Grubber 氏即有报告。继之,在1861年 Politzer 氏、1890年 Ludwig 氏、1904年Bruck 氏及 Heine 氏、1913年 Canapele 氏、1914年 Sheppard 氏及 Ranger 氏、1928年 Shambaugh 氏、1939年FowIer 氏、1940年中村氏、1948年 Kler 氏1951年 Vior氏、1953年 Tohnston 氏、1954年仲村氏、1955年 Simonton 氏、1956年佐藤氏及 Dickson 氏、Tumarkin 氏等对各种原因所致之蓝色鼓膜先后各作研究、分析。国内之文献对此病症报告不多,作者除仅有1957年张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酶法和碱性苦味酸法(Jaffe’s速率法)检测肌酐清除率的差异。方法收集患者血清,分别用酶法和碱性苦味酸法检测肌酐清除率,对比分析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并对偏倚进行评估。结果两种不同的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也存在偏倚。结论不同的肌酐清除率的检测方法,检测的结果存在差异,应该进行校正。  相似文献   

9.
皮质旁骨肉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童天朗  梅炯 《淮海医药》2006,24(3):256-258
皮质旁骨肉瘤分为经典型(conventional parosteal,c-POS)和去分化型(dedifferentiated parosteal dd-POS),最初由Gesckickter[1]于1951年报告,当时称之为"骨旁肉瘤",Jaffe和Selin[2]称之为"皮质旁成骨肉瘤",Dwinnell等[3]称之为"骨旁成骨肉瘤"此外,尚有人称之为"骨化性骨旁肉瘤"和"骨旁和骨膜骨化型纤维肉瘤"等不同名称[4].WHO在1972年骨肿瘤分型命名中正式将其命名为"皮质旁骨肉瘤",目前被广泛采纳.  相似文献   

10.
11个慢性肾病患者被施行间歇腹膜透析(简称IPD)。患者用1500ml的透析溶液循环透析2~3次,每次10余分钟,暂停30分钟,后15分钟引流,继续施行第二周期IPD。当患者症状稳定和透析正常后,缓慢地静脉滴注庆大霉素葡萄糖溶液(100ml/30min),于每次透析循环中点采血,用酶增殖免疫分析技术测定血液中和透析液中的药物含量,Jaffe 反应测定肌酐  相似文献   

11.
自1875年 Quincke 氏、Widal 氏和 Ravaut氏等先后提出体腔液的细胞学检查方法以来,已见到不少的有关报导,其中涉及技术方法者较多。例如,为了研究细胞数量,可用各种细胞计数法;为了观察细胞形态,可用瑞氏或巴氏染色。较特殊的有 Quincke 氏介绍的超生染色法和 Foot 氏提出的一系列组织化学染色法等。至于体腔液中脱落细胞的荧光显微镜检查,在1958年 Wittekind 氏曾介绍过。直到  相似文献   

12.
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将尿前列腺素E与Fα分开,比通常采用的Jaffe法回收率高。该方法收集55名1~114个月的健康两性儿童和25名(女19人,男6人)20~40岁的正常成人24小时的尿液标本,对每次排出的尿液均置于4℃冰箱冷藏,然后合并摇匀,并从中取少量尿液置-20℃冰箱存放,待检测。提取尿液步骤按Dray法,层析分离采用硅胶柱和适当溶剂分次洗脱,免疫反应总体积  相似文献   

13.
大肠埃希氏菌及肺炎克雷伯氏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1],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大肠埃希氏菌及肺炎克雷伯氏菌的耐药性越来越高,已引起了人们关注。我们对在我院治疗疾病的患者按来源分为城镇患者(来自于各县、市的城镇居民)和农村患者(来自于各地的乡村农民),3年间共收集大肠埃希氏菌1078株,肺炎克雷伯氏菌764株,了解大肠埃希氏菌及肺炎克雷伯氏菌在不同人群中的耐药率的差异,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帮助。1资料与材料1.1菌株来源和鉴定从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共获得大肠埃希氏菌临床分离菌株1078株,肺炎克雷伯氏菌临床分离菌株764株,菌…  相似文献   

14.
大中剂量甲氨蝶呤血药浓度监测及亚叶酸钙解救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72年Jaffe开始使用大剂量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化疗治疗晚期骨肉瘤[1],骨肉瘤的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为骨肉瘤的治疗开辟了新的时代.同时,大剂量MTX化疗在提高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瘤的缓解率方面,在延长病人的生存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大剂量MTX的使用,扩大了该药在临床方面的适应证,使该药的适应证从对小剂量敏感的肿瘤(如绒毛膜上皮细胞癌、乳腺癌、急性白血病)扩展到只有对大剂量才敏感的肿瘤(如非霍奇金淋巴瘤、骨肉瘤、肺癌和头颈部恶性肿瘤)[2].  相似文献   

15.
外伤性膈疝Sonnertus氏早在1541年的医学文献中曾加以描述。其后Pare氏(1579年)经尸体解剖证实,外伤引起的膈疝病例。Bowditoh氏(1853年)复习截至1846年文献共83例,并提出本病的物理诊断标准。Walker氏(1889年)成功地修复1例被倒树压伤引起的膈疝。1948年Harrington氏曾报告430例经手术治疗的膈疝。此后,Pock氏(1957年)在放射学文献,Andrus氏等(1970年)、Clay氏等(1971年)及Drews氏等(1973年)于外科杂志分别报告本病的诊断与治疗。1975年Orringer氏等(1975年)复习先天性与外伤性膈疝文献199篇并进行综述。国内冯、韩两氏(1955年)报告一例  相似文献   

16.
在Lacassagne氏及以后Kaufmann氏及其同事们的文章中,曾叙述雌激素参与乳腺癌的发生。他们在未交配过的雌动物注射人造雌酚,诱发乳腺恶性肿瘤氏给鼠注射人造雌酚,以后发生乳腺癌。患前列腺癌时,用人造雌酚治疗可引起男性乳房发育(Bourg)氏。此外,在上一世纪。Beatson氏就发现摘除患乳癌妇女的卵巢,可有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17.
早在1903年,Halkin 氏曾研究放射能对血管的效果。1904年,Gassman 氏发现溃疡中的血管经放射后完全闭塞。1920年,Tyler氏注意到放射后肿瘤的内皮细胞有高度肿大及动脉内膜闭塞现象。1933年,Pullinger氏发现结缔组织中的小血管经放射后有很大改变,在粘膜者较在皮肤为明显,放射线在早期最理想的效果是在放射治疗的第三天就有一些血小板凝血形成。1948年,Poterson氏及1953年 Spear 氏等,对这方面都有很多的研究。有些妇科医师利用放射线来治疗月经过  相似文献   

18.
巴金森氏病患者有时会出现一些精神症状。这一方面是由于这类患者可同时患有某类精神病,但较多见的是由于治疗巴金森氏病的药物所致。临床上治疗这种伴有精神症状的巴金森氏病患者常常左右为难——加用抗精神病药物或停用抗震颤麻痹药可使其精神症状改善,但却常常使巴金森氏病病情恶化。本文作者报告了他用氯氮平控制巴金森氏病患者各种精神症状的经验。5例巴金森氏病患者中,有3例在患巴金森氏病以后或  相似文献   

19.
小腸襄泡性气肿已証明在动物甚为多見,如猪、羊。但在人类則是一种罕見的疾病,1876年由BanG氏首先报告了人体腸囊泡性气肿,先后在苏联、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娜威、荷兰、印度和我国皆有报告,到1952年KOSS氏收集世界文献有255例。但国內之报告仅有1933年董秉奇、艾思光两氏报告两例,1937年阴毓章氏报告二例,1948年林春叶氏等报告一例,1955年吳德誠、黄文两氏报告一例,袁定东氏报告一例,1956年李溫仁、陈固熙、沈云英等氏报告二例,金永熙、刘毓信两氏报告一例。我院于1956年5—9月经手术治疗二例现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20.
一、历史考据及病因学从历史上稽考①绿色瘤(chloroma)最初发现是在1821年。当时 Allan Burns 氏在摘出的眼球肿瘤中发现有外观呈现绿色的;尔后 mackenzie,Balfour,Durand-fardel 等氏续有报道。根据 Lehndorff 氏记载在1853年 king 氏最先引用绿色瘤的名称。Rechlingh-ausen 氏认为本病属于纤维细胞性或纤维增殖性的瘤肿性质;此后又有癌肿或绿癌之称。在发现之初,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