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对妇科门诊患者生殖道病原体的感染进行调查,以降低女性生殖道感染率。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6月450例生殖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病原体检测结果,并统计不同临床资料患者感染病原体分布。结果 31~40岁年龄段患者生殖道感染率最高,而生殖道感染预防知识了解少、未采取避孕措施的患者生殖道感染率分别高于生殖道感染预防知识了解多、采取避孕措施的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50例生殖道感染中混合感染占34.2%,单纯感染中病原体以滴虫(18.7%)、细菌(13.6%)、假丝酵母菌属(12.2%)为主;154例混合感染以假丝酵母菌属与细菌(42.9%)、滴虫与细菌(33.1%)为主。结论女性生殖道感染以31~40岁年龄段最常见,对生殖道感染知识了解少、未采取有效避孕措施是女性生殖道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生殖道感染病原体以滴虫最常见,但近年来女性生殖道感染中混合性感染较为多见。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女性生殖道感染者解脲脲支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的感染情况,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试验依据.方法 对374例女性生殖道感染者按常规取宫颈或阴道分泌物,利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方法分别进行Uu和Ct检测.结果 374例生殖道感染女性中Uu感染率61.7%,Ct感染率6.6%,Uu和Ct混合感染率6.0%;将患者按年龄分为18~20、21~30、31~40、41~50、>50岁5个组,其Uu和Ct检测阳性率分别为72.7%和50.0%、62.7%和5.6%、62.0%和5.4%、28.6%和0、0和0.结论 在女性生殖道感染常见病原体中Uu感染率明显高于Ct,而且Uu多以单独感染形式为主,Ct多以混合感染为主,两种病原体的感染率都随着年龄的递增有递减的趋势;对生殖道感染女性常规检测Uu和Ct,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女性生殖道支原体和脲支原体感染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女性生殖道支原体和脲支原体感染的现状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766例女性生殖道感染患者进行支原体和脲支原体培养及药敏检测.结果 766例患者检出支原体和脲支原体阳性448例,阳性率为58.49%.其中解脲脲支原体(Uu)阳性率为44.65%,人支原体(Mh)为2.61%.解脲脲支原体和人支原体混合感染率为11.23%;支原体和脲支原体感染以中青年为主,占阳性患者的75.89%,12种常用抗菌药物中米诺环素、多西环素和甲砜霉素耐药率最低,对红霉素、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耐药率最高.结论 女性生殖道炎症患者中Uu感染率最高,治疗支原体和脲支原体感染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4.
女性生殖道性传播疾病病原体混合感染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女性生殖道性传播疾病病原体混合感染的检测现状及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采用革兰染色镜检、金标法、培养法、酶标法进行淋菌、沙眼衣原体、解脲脲支原体、人支原体、单纯疱疹病毒等5种病原体检测。结果 2188例女性患者中有〉2种病原体混合感染者175例,占8.0%;21~40岁年龄段的患者占总数的77.7%。结论 应重视性传播疾病的监测与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本地区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状况及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使用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剂盒对2008~2010年妇科门诊生殖道炎性反应女性患者进行支原体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近三年7 020例女性生殖道炎性反应患者中支原体检出率为40.6%,呈逐年上升:2008年(37.4%),2009年(38.4%),2010年(43.8%);三种类型的支原体感染构成比:UU占78.1%、MH占2.7%、UU合并MH占19.2%,以UU感染为主;支原体感染年龄分布:86.0%集中在20~40岁,以20~30岁为主(占56.6%);耐药监测结果表明:UU、MH及UU合并MH对美满霉素、强力霉素、交沙霉素敏感性最高,单纯UU感染克拉霉素敏感性也很高,而MH及UU合并MH对大环内酯类的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的耐药率都达到90%以上;喹诺酮类药物敏感性普遍较低,罗红霉素敏感性处于众药的最低水平;2010年与前两年相比,UU的耐药性普遍升高了,以交沙霉素、左氧氟沙星最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支原体在女性生殖道炎性患者中感染率较高,以UU为主。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性在变迁,单纯UU、MH及UU合并MH的耐药性存在很大的差异,临床治疗支原体感染应根据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合理用药,减少耐药菌株产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围产期病人生殖道感染与病原菌的关系,探讨分布规律及检验的诊断价值.方法 取产科患者的宫颈分泌物进行细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 从123例患者宫颈细菌培养中分离出病原菌160株,病原菌多而广,耐药性较强,混合感染多,其中专性厌氧菌占12.51%,其中以布氏放线菌为主;G-杆菌占22.52%,大肠埃希菌为主;G+球菌占24.34%.以粪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真菌占4.38%;支原体占36.25%.结论 对围产期患者进行联合检测病原体及药敏试验,对临床的诊断及指导合理使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 沙眼衣原体 淋球菌感染220例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探讨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 (UU)、沙眼衣原体 (CT)、淋球菌 (NG)感染情况。方法 :对 52 6例白带异常女性按常规取宫颈管分泌物 (已婚或未婚有性生活史者 )或外阴阴道口分泌物 (未婚无性生活史者 )以聚合酶链反应 (PCR)方法对上述 3种病原体进行检测。结果 :总的病原体检出率为 41 .83% (2 2 0 / 52 6) ,其中单一病原体感染占总患病例数的 83.1 8% ,混合感染占 1 6.82 % ;分病种统计 ,3种病原体检出率分别为 UU 34.0 3%、 CT 8.94%、NG5.89%。结论 :UU及 CT已超越 NG成为女性生殖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 ,且混合感染较严重 ,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昆明地区女性生殖道5种性传播疾病病原体混合感染的检测现状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进行淋菌、沙眼衣原体、解脲脲支原体、人乳头状瘤病毒、单纯疱疹病毒5种常见病原体检测。结果4601例女性患者中有>2种病原体混合感染者279例,占6.1%;21~40岁年龄段患者占89.6%。结论采用PCR进行性传播疾病病原体定量检测,具有灵敏度高、方便快速的特点,应重视性传播疾病的监测与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男性泌尿生殖道炎症患者病原体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以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对2013年1-12月1 092例男性泌尿生殖道炎症患者标本进行沙眼衣原体、支原体属、淋菌、细菌、真菌的联合检测,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 092例男性泌尿生殖道炎症患者送检的标本共查出阳性标本444例,总阳性率40.66%,其中沙眼衣原体阳性122例,阳性率11.17%;支原体属224例,阳性率20.51%;细菌58例,阳性率5.31%;真菌4例,阳性率0.37%;多重混合感染34例,占3.11%。结论男性泌尿生殖道炎症以非淋菌性为主,支原体属感染排首位,其次为沙眼衣原体、淋菌混合感染占一定的比例,多种病原体的联合检测可以全面地反应患者的感染情况,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支原体阳性患者伴其它病原菌感染状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支原体液体培养法检测857份泌尿生殖道标本中的解脲支原体.于24~48小时后记录结果并将解脲支原体(UU)阳性培养液进一步作其它病原菌分离鉴定.结果 解脲支原体培养阳性402例.在402例UU阳性培养液中分离出其它病原菌154株,混合感染率为38.31%.支原体阳性患者合并感染细菌83株,其中表皮葡萄球菌42株(50.6%),其次为粪肠菌17株(20.48%),金黄色葡萄球菌13株(15.66%),肠杆菌11株(13.25%);合并感染酵母样真菌71株,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占36株(50.7%),非白念占49.3%.21~30岁及31~40岁合并感染率分别为50.7%、33.8%.结论 支原体感染患者常伴其它病原菌感染,在治疗支原体感染同时,应重视其它病原体检测.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当前医院护理管理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思想不纯正;接受继续教育不足:工作效能低下。提出了建设高素质护理管理人才队伍的思路:严格标准,搞好选才;加强思想教育和引导;加大培养力度;建立科学考评和激励机制;完善人才合理流动措施;合理编制,突出效率。  相似文献   

12.
13.
14.
医学科技成果信息资源网络开放利用,为资源的开放共享创造了良好条件,它使医学科技信息得到了高效传播和最大利用。网络开放利用医学科技成果信息资源,利用的主体和核心是其信息内容。信息内容是网络用户从中提取知识和所需资料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信息破坏者发动攻击的主要目标之一,因而,信息内容的安全是信息安全的基本问题,主要包括信息内容的规范性、完整性与真实性、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用的合理性等。要做好这些工作,应该遵循相应的原则和要求。  相似文献   

15.
16.
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是社会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促进社会公平。因此,政府的公共财政支出应该具有较强的目标针对性,应该向社会贫困人群倾斜,使其从中受益。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相关文献资料。阐述了相关研究的进展情况,井着重探讨了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内涵、研究范围、测算方法和研究意义。以及实际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我国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研究方向和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长春新碱过量引起严重毒副反应1例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1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因误用长春新碱(VCR)10mg一次性静脉推注后治疗护理情况。其出现间断性神志恍惚、眼睑闭合不全、言语不清、口腔黏膜糜烂、全身疼痛、麻痹性肠梗阻、尿潴留、手足麻木等症状,经积极解救,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胃管内注入麻油、开塞露、生理盐水灌肠,合理应用肠外营养,注重疼痛、心理护理,做好口腔、肛周护理,预防感染加重,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18.
19.
对上海市某医院2003年-2007年骨科出院病人的住院日描述性分析.2003年-2007年骨科的床位利用指数与平均住院日相关性分析.2003年-2007年骨科床位与医护比例分析.2007年骨科前10大病种平均住院目影响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STATA软件)。通过对骨科10大病种住院日影响因素分析,术前等待天数、手术类型、是否输血分别对10个、9个和8个病种的住院目有影响。输血因素和手术类型是医院不可控、由病人的病情决定的,术前等待天数是管理因素,是最值得医院重视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