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刘书玮  刘芳 《光明中医》2021,36(12):1964-1966
治未病思想是中医学文化瑰宝,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影响着预防医学的发展.体质是"治未病"思想的重点内容,此文根据治未病思想从体质辨识出发,探讨儿童体质脏腑辨识方法在临床及保健干预上的应用,提出儿童脏腑体质辨识研究的不足与解决方法,对体质辨识进行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2.
"治未病"是中医学中最具影响和最有特色的学说思想之一,一直以来被国际社会评价为"最先进最超前的预防医学"。现将中医体质学说的内容与"治未病"的思想有机结合,责之于体质与疾病不可分割的关系,体质决定着发病与不发病,体质决定病情的转变与预后,所以辨易感人群,辨各类不同体质变化,调整改善体质状态,减少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是中医体质学说必将达到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3.
中医学“未病”概念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洪钧 《天津中医药》2008,25(4):307-308
依据中医典籍相关论述和临床实际,认为"未病"作为一种人体特殊的健康状态是指"体内已有病因存在但尚未致病的人体状态",即疾病前期;结合实际,未病又扩展包括了疾病复发前期、康复期、"既病防变"期,称为特殊未病状态.未病的成因为内在的体质异常或/和外来的邪气伏藏体内,而均以体质异常(含体质性邪气,如素体湿盛)为内在基础.故体质检测、分类诊断、干预措施是未病诊治,疾病各级预防的必备手段.人体健康时不属于"未病"状态,但仍有必要防病,故"治未病"比人体"未病"状态所对应的范围更广,包含了流行性疾病的防治.现代医学的"亚健康"属于疾病状态,不是"未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肥胖人群进行中医体质分型。方法:运用标准化的9种中医体质量表调查结合中医四诊仪对200例肥胖人群进行中医体质辨证。结果:肥胖人群概括起来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以气虚、阳虚为主,病变脏腑涉及脾、肾,标实以湿、痰、瘀为主。结论:本研究为今后更进一步研究其他相关疾病病前状态的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健康状态的评估提供了思路和可借鉴的依据,更好地发挥中医"因人制宜""治未病"的优势,为人群的"治未病"提供了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5.
分析小儿肺系疾病易感的原因,阐述体质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及防治中的重要性。探讨在"治未病"思想指导下,通过积极改善特殊体质以实现肺系疾病群体防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中医体质理论寻求建立以“治未病”为基础思想的疾病预防体系,体质辨识效果直接影响后续的健康干预等措施。目前中医体质的主要辨识方法为量表法和医生四诊法,缺乏标准性和客观性。对现有中医体质辨识技术与中医体质辅助辨识技术进行整理与回顾,并在现有研究基础上,结合以深度学习为主的人工智能技术和多模态数据融合思想,对未来中医体质分类辨识技术的发展方向作出探讨与展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未病理论与当代健康理念的关系。建议施行融合中医药治未病思想的当代健康理念新模式。方法阐述中医药治未病和当代健康理念的理论基础。论述中医药治未病思想在当代健康理念中应用于指导诊断病因,提供防治思路上意义重大。结论将"中医药体质辨识调理+西医标准化诊疗干预"有机结合,加快推进从以疾病为中心到以健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转变,以全民健康助力全面小康。  相似文献   

8.
中医体质学说与“治未病”理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体质学说理论已经过近30年的蓬勃发展,中医学历来强调"治未病",按照中医体质学说,中医"治未病"可着重从调整体质入手,通过改变体质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以"治未病"为纲,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体质及防治思路。本文从治未病与复感儿体质、应用"治未病"学说对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的体质干预及临床应用体会等方面进行探讨,指出"治未病"可有效改善患儿体质,提高免疫功能,减少发病。  相似文献   

10.
中医"治未病"是疾病防治的重要原则,其以"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核心内容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本文基于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举隅"治未病"理论在儿科临床中的具体应用,提出"治未病"理论在儿科临床应用中当以体质调理、多种途径、阶段养护、培护脾胃和调节情志为要点,并结合当前体质学说及健康管理两大研究热点,展望中医儿科"治未病"理论未来研究和应用方向。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近几十年来,中国糖尿病的患病率持续上涨,但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均较低,而长期存在的高血糖状态会引起心、脑、肾眼底及外周多组织的并发症,有极高的致残、致盲及致死率。面对日趋严重的现状,对糖尿病三级预防措施的落实就至关重要。中医体质学三级预防理论的提出,为糖尿病的防治提供更具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方法,现结合现有措施探讨糖尿病体质三级预防方案,以求在糖尿病的防治中做到调体拒邪、调体防病、调体防变。  相似文献   

12.
湿疹是临床最常见的皮肤科疾病之一,是一种累及全世界数百万人的慢性炎性疾病,多与变态反应有关。中医中药治疗湿疹具有独特优势,疗效明显,且不易复发。本文从体质学说与"治未病"理论为切入点,探讨了运用"肤-体相关论"指导湿疹防治的重要临床意义,指出中医体质学说与"治未病"理论对于与体质密切相关的湿疹的防治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过敏性肺病(变应性鼻炎、咳嗽变异性哮喘)及其发病因素与特禀体质的相关性联系。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运用中医体质调查表和变应性鼻炎(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调研表对16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4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进行特禀体质与发病规律相关性的调查。结果:200例过敏性肺病中有96例为特禀体质,且其兼夹体质以气虚质与阳虚质较多,分别占病例数的24.0%、23.6%;其发病女性多于男性;趋于低龄化;与冷空气、花粉等过敏因素有关;好发在冬春季;与不太运动、过敏性肺病家族病史关系密切。结论:过敏性肺病特禀质人群中其发病与低龄化、冷空气、冬春季、不太运动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胡丹丹  倪诚 《天津中医药》2022,39(3):316-319
王琦院士指出了过敏性疾病防治的3大难点与3个观念转变,其核心理念是从过敏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转向过敏体质的辨识与调理.研究总结了过敏性疾病"特禀体质不耐异气外侵的发病观""过敏性疾病伏邪致病的病机观"和"调体脱敏、透达伏邪的治疗观".其核心理念与理法方药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5.
过敏性鼻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目前现代医学尚未发现根治的方法。中医体质影响过敏性鼻炎的发病、辨证、治疗、预后多个方面;从中医体质入手预防过敏性鼻炎既有必要性,也有可行性。体质是过敏性鼻炎发生的内在条件,决定正气的强弱,是过敏反应发生的关键因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导致机体阴阳失衡而致病;体质影响人体对过敏原的反应程度,决定病情的轻重;体质影响证型,影响辨证的准确性;体质影响治疗的正确性;体质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从中医体质入手,对预防本病发生,控制其发展,选择准确治法,改善预后均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子宫腺肌病是指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内膜和肌层交界的深度大于2.5 mm,并向其内弥漫性生长而引起的疾病,给广大妇女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中医将子宫腺肌病归属于"经行腹痛""月经过多""癥瘕""不孕症"等范畴,病机为瘀血内阻.中医体质学说是中医药领域研究特色之一,体质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从症状是体质...  相似文献   

17.
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中医药在这两种疾病的防治方面有明显的优势。“治未病”是祖国医学中预防医学思想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治未病”理念不仅体现在预防疾病发生层面上,同样也体现在病中积极治疗和病后的康复过程中,这在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比如哮喘和COPD的防治过程中,体现得尤为深刻和丰富。本文从未病先防、治病于始、既病防变、瘥后调摄等多角度阐述了这两种疾病在各个阶段的防治目标、防治思路和方法,希冀有益于中医药防治支气管哮喘和COPD思路和防治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血脂异常的发病率日益攀升,其发病具有隐匿性,且疾病过程具有慢性、长期性,不易引起患者重视,带来的疾病结局不容乐观,将其防控关口前移至关重要。中医体质学三级预防理论的提出,为血脂异常的防治提供了可操作、易执行的方法,结合现有的防控手段探讨血脂异常体质三级预防方案,以求在血脂异常的防治中做到调体拒邪、调体防病、调体防变。  相似文献   

19.
"治未病"之说,不仅基于《内经》,而且见于《淮南子》。《伤寒论》从既病早治,救于萌芽;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安内攘外,截断病传;瘥后防复,防贯始终等四方面阐述了"防寓于治,防治结合"的治未病思想特点,揭示祖国医学的预防医学学术思想虽来源于《内经》,实发展完善于《伤寒杂病论》。"防寓于治,防治结合"的思想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