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累及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用某些实验室指标或临床经验印度来评估患者的病情,但其病因及发病机理尚不明确,故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的评估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2.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的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累及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用某些实验室指标或临床经验印象来评估患者的病情,但其病因及发病机理尚不明确,故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的评估显得特别重要。应该从疾病的活动性、器官损害、健康状况三个方面来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这三个方面既是相互独立的,又是相互影响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与健康人血清BAFF水平的差异,探讨BAFF水平与调节性B细胞(Bregs)的相关性及二者的相互作用在疾病活动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4例SLE患者及16例健康对照者为研究对象,收集SLE患者的基本信息和临床资料,采用ELISA检测血清中BAFF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  CD19+、CD19+CD24hiCD38hi B细胞及  CD19+CD24hiCD27+ B细胞水平。分析血清BAFF水平与SLE病情活动指标及外周血Bregs两个主要亚群的细胞数量及比例的相关性。结果:BAFF水平比较:活动期SLE患者明显高于非活动期患者(U=34.50,P<0.05);BAFF水平与SLEDAI评分呈正相关(r=0.41,P<0.05);抗双链DNA抗体阳性者明显高于阴性者(U=27.50,P<0.05);ESR升高者明显高于ESR正常者(U=28.00,P<0.05);补体C4下降者明显高于补体C4正常者(U=15.00,P<0.001)。SLE患者血清BAFF水平与CD19+B细胞比例明显正相关(r=0.52,P<0.05),与  CD19+CD24hiCD38hi B细胞数量明显正相关(r=0.56,P<0.01),与  CD19+CD24hiCD27+ B细胞的比例负相关(r=-0.46,P<0.05)。SLE患者血清BAFF水平与皮疹、关节炎、血液系统损害、肾损害、血肌酐、尿素及24小时尿蛋白水平等临床表现均无明显相关性(P值均>0.05)。结论:活动期SLE患者血清高水平的BAFF可以上调未成熟调节性B细胞数量,使成熟的Bregs亚群比例下调,影响成熟的Bregs免疫抑制作用,进而参与狼疮病情的活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和功能的变化,及其与病情活动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及健康志愿者各30例,取外周血,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单个核细胞,以CD133/CD34,CD133/VEGFR2双荧光标记鉴定细胞,CD34/CD133/VEGFR2三荧光标记流式检测EPCs数量;采用MTT比色法、millicell小室和黏附能力测定实验观察EPCs的增殖、迁移和黏附能力;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与EPCs数量及功能的相关性。结果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EPCs数量较健康对照明显下降(P<0.01),其增殖、迁移、黏附能力均有所下降(P均<0.01)。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EPCs数量减少、功能受损;EPCs数量及功能与病情评分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常用临床和实验室指标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病情活动的相关性,并对目前常用的狼疮活动性评估标准中部分指标的选择及权重赋值问题进行一些评析。方法采用横断调查研究的方法,根据LACC标准对首次就诊的202例SLE患者病情进行分析,运用SPSS11.5软件对16项常用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与病情活动之间的关系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根据LACC标准,202例患者有104人病情缓解(51.5%),98人病情活动(48.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抗ds-DNA抗体(OR=13.756,P=0.000)、补体(OR=10.392,P=0.001)、尿常规(OR=8.191,P=0.002)、血常规(OR=7.329,P=0.004)、皮疹(OR=11.601,P=0.005)、脱发(OR=8.390,P=0.005)、黏膜溃疡(OR=9.069,P=0.007)及血沉(OR=3.809,P=0.037)与病情活动有显著相关性(P<0.05),而其余指标则与病情活动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目前常用的狼疮活动性评估标准中部分指标的选择及权重赋值存在问题。可以利用抗ds-DNA抗体、补体、尿常规、血常规、皮疹、脱发、黏膜溃疡和血沉方便地监测SLE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6.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典型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多器官受累和多系统损害为特点,临床表现、病程发展及病情转归均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与一般人群相比,SLE患者合并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及进展速度显著增加,常见恶性肿瘤类型有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子宫颈癌以及支气管肺癌等。遗传易感性、慢性抗原刺激、过度自身免疫反应及免疫抑制剂的长期使用,可能是SLE患者恶性肿瘤发生率升高的原因。本文对SLE患者常见各种合并恶性肿瘤的分子病理学、流行病学及临床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近期研究表明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结核病的发病风险较高.通过总结SLE的相关治疗药物、合并症等发现,其作用机制对TB的发生发展有重要影响.本文就SLE与TB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原型,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至今仍不明确。近年研究表明,病毒感染可能是该病的一个重要的病因,病毒感染不仅参与SLE的发生发展,还与SLE的免疫学、临床表现有相关性。随着病毒感染与SLE相关性的研究深入,SLE的治疗也从中获得了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65例SLE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65例SL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肾损害总发生率最高达78.5%。少年组蝶形红斑、肾损害、脱发等发生率较高,病情进展快,2例发生狼疮危象。老年组起病不典型,自身抗体阳性率较低。男女患者临床表现及免疫学特征无显著差异,但男性患者内脏受累较重。结论:本院165例SLE住院患者,肾损害发生率高,少年组病情进展快,老年组起病不典型,男性组症状较重。  相似文献   

10.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系统损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本文就我院1987年~1994年10月内科收治住院的131例SLE进行临床分析。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131例SLE均符合1982年ARA的诊断标准。男11例,女120例,男女之比为1∶11。年龄12~70岁,平均35.2岁。发病年龄16~35岁者81例(61.8%),病程3天~26年,病程<3年者78例(59.8%)。首发症依次为发热(31.0%)、关节痛(26.7%)、面部皮疹(15.3%)、肾脏损害(13.7%)、胸腔积液(12.9%)、雷诺征(9.2%)。临床表现1.发热:54例(41.2%),其中43例(76.6%)为不明原因持续高热,可长达5~6个月,体温波动在39℃~40℃…  相似文献   

11.
脱发是SLE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SLE脱发可表现为多种类型,如狼疮发、非瘢痕性斑状脱发、弥漫性休止期脱发、盘状红斑狼疮型脱发等,不同类型的脱发在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学方面有其各自的特点。SLE脱发与疾病活动性有一定的相关性。目前SLE脱发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自身免疫性炎症和血管炎造成的局部微环境的改变、毛发营养不良和毛囊周期失调均有可能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12.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是由遗传、环境和性激素等多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多系统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与成人相比,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器官受累早,病程进展更迅速。其治疗根据病情活动情况和脏器受累程度而定,以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为主。环磷酰胺可有效阻止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对环磷酰胺治疗抵抗的顽固性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可用环孢素、咪唑立宾或利妥昔单抗。  相似文献   

13.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复杂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多样的临床表现和复杂的实验室检查结果造成了对该病监测的困难.一个准确可靠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性评估体系是选择治疗方案及评估预后的重要依据.系统性红斑狼疮反应指数是一种新的评分系统,由医生全面评估、英岛狼疮评估组指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性指数( SELENA-SLEDAI)三部分组成,能够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患者预后,使患者维持心身健康,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15.
干扰素调节因子家族通过对淋巴细胞分化的调节,诱导干扰素的产生及对干扰素相关基因表达的调控在SLE的发病机制中起作用.不同干扰素调节因子通过相同或不同的作用机制对SLE产生正性或负性调节.制备干扰素调节因子的拮抗剂和(或)激活剂在SLE的治疗等方面可能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机体氧化/抗氧化指标与SLE疾病活动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SLE患者体内的氧化航氧化状态及其与SLE疾病活动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设计,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浆氧化,抗氧化指标,ELISA法测定血浆抗核抗体(ANA)和抗dsDNA抗体滴度。应用两样本t检验,比较SLE组与正常对照组间氧化航氧化指标,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比较机体氧化,抗氧化指标与疾病活动的临床/实验室指标间相关性。结果共检测SLE患者58例,正常人对照52例。SLE组血浆丙二醛浓度[(4.88±3.28)nmol/mL]高于正常人对照组[(2.96±1.90)nmol/mL](t=4.70,P〈0.01),总抗氧化能力[(14.06±5.65)U/mL]高于正常人对照组[(10.78±2.75)U/mL](t=3.59,P〈0.001),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57.19±19.40)U/mL]低于正常人对照组[(76.76±14.33)U/mL](t=-5.70,P〈0.001)。SLE患者ANA与抗dsDNA抗体(r=0.800,P〈0.01)、总抗氧化能力(r=0.30,P〈0.05)、SLEDAI(r=0.38,P〈0.05)间呈显著正相关。总抗氧化能力与抗dsDNA抗体(r=0.22,P〈0.05)、血浆丙二醛(r=0.22,P〈0.05)间呈显著正相关。结论SLE患者外周血氧化程度较正常人对照组高,氧化,抗氧化指标与SLE患者疾病活动情况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骨桥蛋白(OPN)在SLE患者血清、尿液中的含量及与SLE脏器损害、活动性指标的关系.方法 收集100例SLE患者临床资料,ELISA方法检测OPN在100例SLE患者和30例正常人对照外周血清中的浓度,同时用ELISA检测OPN在57例SLE患者和15例正常人对照尿液中的浓度.免疫组化检测3例SLE患者肾脏组织中OPN蛋白的表达.结果 OPN在SLE患者血清和尿液中浓度显著升高,分别为(64.03±72.87)μg/L和(454.87±231.63)μg/L,与正常对照组[(29.88±11.28)μg/L,(122.67±39.47)μg/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SLE活动组血清和尿液中OPN浓度显著升高,分别为(80.92±87.49)μg/L和(584.36±207.15)μg/L,与SLE非活动组[(36.43±23.48)μg/L,(281.08±131.92)μg/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和尿液中OPN浓度均和SLEDAI积分呈正相关(r=0.462,0.901,P值均<0.01).尿液OPN浓度和尿免疫球蛋白G、尿微量白蛋白、尿α1微球蛋白、尿B2微球蛋白呈正相关(r=0.458,0.359,0.342,0.409,P值均<0.05).OPN在狼疮性肾炎患者肾小管上皮表达.结论 OPN与SLE及肾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IL-36是IL-1家族新成员,与传统IL-1家族成员具有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及相似的信号转导途径.IL-36主要在上皮细胞、树突细胞和CD4+T细胞中高表达,免疫调理及免疫激活作用较传统IL-1家族成员更强,提示IL-36在免疫反应中具有巨大的潜能.IL-36在SLE等自身免疫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提示与SLE可能存在联系,是SLE研究中有前景的分子之一.  相似文献   

19.
血浆骨桥蛋白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性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血浆骨桥蛋白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方法检测28例健康人与38例SLE患者血浆骨桥蛋白水平,以分析其与SLE活动性变化关系。结果 SLE患者血浆骨桥蛋白水平(420±203)n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73±14)ng/mL,P<0.001;SLE蛋白尿组(623±88)ng/mL明显高于非蛋白尿组(288±135)ng/mL,P<0.001;活动组(529±143)ng/mL明显高于非活动组(185±66)ng/mL,P<0.001;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血浆骨桥蛋白水平(142±22)ng/mL与治疗前水平(556±130)ng/m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关节炎组(489±153)ng/mL与非关节炎组(375±222)ng/mL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骨桥蛋白水平与SLE DAI呈正相关,r=0.93,P<0.001;与C3呈负相关,r=-0.49,P<0.05;与ANA滴度、血细胞沉降率、C4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 血浆骨桥蛋白水平变化与SLE活动程度、肾脏损害及疾病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