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膀胱癌组织中PTEN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华  杨为民  周四维 《临床外科杂志》2005,13(8):491-493,i0001
目的研究膀胱癌组织中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VD)之间的关系,评价PTEN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2例膀胱癌组织和18例良性膀胱病变组织中PTEN的表达和MVD,同时结合肿瘤分期分级进行分析。结果62例膀胱癌组织中PTEN阳性率为53.23%(33/62),18例良性膀胱病变组织PTEN全部阳性表达;PTEN的表达与肿瘤分级密切相关(P〈0.05);肿瘤组织MVD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织;PTEN表达与MVD呈负相关(P〈0.05)。结论PTEN基因突变或缺失所导致的表达障碍可能在膀胱癌的恶性进展和血管生成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介入化疗对直肠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对微血管计数(MVD)的影响。方法 对34例直肠癌患者介入化疗前后的肿瘤组织进行VEGF表达测定,并行MVD计数。结果 介入化疗及介入化疗后4-5周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8%(21/34)和32.4%(11/34)(P<0.01),治疗后MVD计数也明显降低(P<0.01)。结论 介入化疗降低直肠癌组织VEGF的表达,减少MVD计数,介入化疗可能调节直肠癌的分化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促血管生成素-1(Ang-1)、促血管生成素-2(Ang-2)、促血管生成素受体(Tie-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大肠腺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微血管密度(MVD)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Ang-1、Ang-2、Tie-2及VEGF在45例大肠腺癌及1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大肠腺癌组织中的Ang-2蛋白及VEGF蛋白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腺癌的分化程度越低,Ang-2及VEGF蛋白的表达率越高(P〈0.05),Ang-2与VEGF蛋白的表达存在明显正相关性(r=0.997,P〈0.01);大肠腺癌组织中的Ang-1蛋白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腺癌的分化程度越高,Ang-1蛋白的表达率越高(P〈0.05);Tie-2蛋白在大肠腺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腺癌的分化程度越低,MVD越高(P〈0.05),腺癌组织中Ang-1蛋白阳性表达组MVD明显低于阴性表达组(P〈0.01),Ang-2蛋白阳性表达组MVD明显高于阴性表达组(P〈0.01)。≥5cm及有淋巴结转移的大肠腺癌组织中,Ang-2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x^2=8.889,P〈0.01;x^2=10.020,P〈0.01)。结论 在大肠腺癌组织中,相对Ang-1占优势的Ang-2的过度表达,可能在肿瘤的血管生成和进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PTEN蛋白和VEGF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9例前列腺癌(Pca组)组织和20例BPH(对照组)组织中PTEN和VEGF的表达。结果:PTEN蛋白在PCa组和BPH组中阳性率分别为38.46%(15/39)和100%(20/2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EGF在PCa组和BPH组中阳性率分别为56.41%(22/39)和25%(5/2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N蛋白的表达与前列腺癌患者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呈负相关(P%0.05),与年龄无显著相关性;而VEGF的表达则与前述临床、病理特征呈正相关(P〈0.05),前列腺癌组织中PTEN蛋白与VEGF表达呈密切负相关(r=-0.735,P〈0.01)。结论:PTEN蛋白低表达和VEGF高表达在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PTEN蛋白和VEGF可作为判断前列腺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联合检测PTEN蛋白和VEGF的表达水平有助于前列腺癌患者病情判断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5.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微血管密度与胃癌进展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微血管密度(MVD)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测定胃癌及胃良性病变中VEGF表达及MVD。结果:胃癌组VEGF表达阳性率为75.0%,胃良性病变组为5.0%(P<0.05),未浸润浆膜层者为50.0%,浸润浆膜层者为95.5%(P<0.05),有淋巴民移者为82.8%,无淋巴结转移者为54.5%(P<0.05),伴有远处转移者为100%,不伴有远处转移者为71.0%(P<0.05),pTNM分期属,I,II期者为53.1%,Ⅲ,Ⅳ期者为89.6%(P<0.05),胃良性病变的MVD显著低于胃癌组(P<0.001),浸润深度达浆膜层,有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及pTNM属Ⅲ,Ⅳ期者的MVD显著升高,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VEGF表达与MVD明显相关,结论:VEGF上调及MVD增加对胃癌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SP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CD34在浆膜浸润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其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8例浆膜浸润胃癌组织中SPI、VEGF和CD34[以微血管密度(MVD)值表示]的表达。结果SP1和VEGF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0.0%和52.9%。VEGF阳性率在SP1表达阳性的胃癌组织中为73.5%,在SP1阴性表达的胃癌组织中则为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57,P=0.01)。SP1和VEGF表达水平与MVD值显著相关(P〈0.01);SP1表达与肿瘤大小和肿瘤生长方式显著相关(P=0.01);VEGF表达和MVD值与肿瘤分化程度、Bomnann分型、淋巴结转移和肿瘤生长方式显著相关(P〈0.01)。单因素分析表明,SP1、VEGF、MVD值、Borrmann分型、淋巴结转移和肿瘤生长方式与S1患者预后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SP1、MVD值和肿瘤生长方式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SP1、VEGF和MVD值对于判断胃癌生物学行为有重要价值,SP1和MVD值可以作为判断胃癌预后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微淋巴管密度(MLD)和微血管密度(MVD)在直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它们与直肠癌发展、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中低位直肠癌标本80例、直肠息肉标本40例和正常直肠组织8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其VEGF—D的表达和MLD、MVD水平。结果(1)VEGF—D在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55%(44/80),直肠息肉和正常直肠组织则均为0(P〈0.05);MLD在直肠癌组织中为2.80±1.31,直肠息肉中为0.50±0.72,正常直肠组织中MLD为0.25±0.44,直肠癌组织中的MLD明显高于直肠息肉和正常直肠组织(P〈0.05);MVD在直肠癌组织中为80.10±23.18,直肠息肉中为27.00±11.01,正常直肠组织中为10.45±5.34,直肠癌组织中的MVD明显高于直肠息肉和正常直肠组织(P〈0.05)。(2)直肠癌组织中的VEGF-D表达和MLD、MVD水平与淋巴结转移、术前远处转移有明显相关性(P〈0.01,P〈0.05)。(3)直肠癌组织中的MLD与VEGF—D呈正相关,随着VEGF—D表达的增高MLD明显增高(P〈0.01)。结论VEGF-D和MLD是反映直肠癌淋巴管生成的理想指标,同时也是反映直肠癌进展程度的重要指标,直肠癌淋巴管生成及血管生成可能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抑癌基因PTEN/MMAC1/TEP1(以下简称PTEN)蛋白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关系及其在胃癌生物学行为和血管生成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5例胃癌及8例慢性胃炎组织中PTEN和VEGF蛋白的表达水平及CD_(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1)与慢性胃炎组比较,胃癌组PTEN蛋白表达呈显著下降(t=2.45,P<0.05)而VEGF与MVD表达均显著增强(t=2.21,2.30,P<0.05);进展期胃癌PTEN蛋白表达显著下调(t=1.85,P<0.05),而VEGF表达呈明显上调(t=1.46,P>0.05),但差异无显著性;(2)PTEN蛋白表达下调主要与胃癌淋巴结转移(t=2.92,P<0.05)、浸润深度(t=1.85,P<0.05)、年龄(t=2.26,P<0.05)、TNM分期(t=1.77,P<0.10)有较密切的关系;PTEN蛋白阴性表达者MVD较阳性者显著增加(t=2.60,P<0.05),且两者呈显著负相关(γ=-0.363,P<0.05)。(3)VEGF表达与胃癌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均显著正相关(t=4.38、2.28、2.27,P<0.01、0.05、0.05),VEGF阳性表达者MVD显著增加(t=3.35,P=0.02),且两者呈显著正相关(γ=0.512,P<0.05);(4)胃癌PTEN蛋白阴性表达者VEGF表达较阳性者显著上调(t=-1.99,P=0.055),两者呈显著负相关(γ=-0.403,P<0.05)。结论 胃癌PTEN基因编码蛋白失表达可能通过上调VEGF表达途径,增强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胃癌细胞外基质中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的改变及其与胃癌组织微血管生成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on^TM法,对80例胃癌组织和20例正常胃腺体组织中FN的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及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进行检测。结果FN免疫复合物呈棕黄色分布于胃腺体基底膜及周围的结缔组织间质中。正常组织基底膜中FN染色呈完整线性结构,结缔组织间质中FN染色呈规则的条纹状。胃癌组织基底膜FN的完整线性染色结构被不同程度破坏,结缔组织间质中FN染色加深,形状不规则。胃癌组织中VEGF表达和MVD较正常组织均升高(P〈0.01,P〈0.05)。胃癌结缔组织间质中FN表达与VEGF表达和MVD均存在正相关性(P〈0.01,P〈0.05);而胃癌组织基底膜FN线性染色缺损程度与VEGF表达和,MVD均无相关性(P〉0.05,P〉0.05)。结论胃癌结缔组织间质中FN表达的增高可能与其微血管形成和发展过程关系密切,FN与VEGF在胃癌微血管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相互协同和促进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与膀胱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2例膀胱癌手术标本中VEGF和MVD。结果:VEGF阳性表达率为63%,VEGF阳性表达的肿瘤组织中的MVD明显高于阴性者(P<0.01);VEGF表达和MVD与肿瘤的浸润生长、血行转移、淋巴结转移具有明显相关关系(P<0.05,P<0.01);VEGF阳性表达者的预后较阴性者差;多因素分析表明,VEGF和MVD可能成为判断膀胱癌预后的新因素。结论:VEGF表达和MVD与膀胱癌的恶性进程和不良预后有关,测定VEGF和MVD可能是判断膀胱癌预后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核因子kB在胆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形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胆管癌中核因子kB(NF-κB)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997-2003年50例胆管癌组织、27例癌旁组织及9例正常胆管组织的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CF)和NF-κB的表达。结果NF-κB在胆管癌和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0%(48/50)和100.0%(27/27),高于正常组织44.4%(4/9)(P〈0.01);NF-κB强阳性表达组MVD高于弱阳性组和阴性组(F=12.662,P〈0.01);NF-κB表达与MVD、VECF的表达均呈正相关(rs=0、542、0.660,P〈0.01)。结论NF-κB在胆管癌中高表迭,与微血管形成呈正相关,NF-κB可能通过调节VECF等血管形成相关因子促进微血管形成。  相似文献   

1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KDR在大肠癌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受体KDR和血管生成与大肠癌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检测 10 2例大肠癌组织KDR及VEGF蛋白表达和微血管密度 (microvesseldensity ,MVD) ,分析KDR、VEGF和MVD及其与大肠癌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肝转移和预后的关系。结果KDR及VEGF阳性者MVD值显著高于阴性者 (F =7 6 3及F =6 38,P <0 0 1)。KDR、VEGF表达和MVD与大肠癌Dukes分期 (χ2 =4 0 373,χ2 =39 6 3,F =10 89)、淋巴结转移 (χ2 =2 7 83,χ2 =2 1 70 ,F =5 94 )和肝转移 (χ2 =13 5 3,χ2 =8 6 8,F =6 82 )密切相关 (P <0 0 1) ,KDR及VEGF表达阳性或高MVD的大肠癌患者 5年生存率较低 (χ2 =5 7 94 ,χ2 =39 84 ,F =8 86 ,P <0 0 1)。结论KDR及VEGF与大肠癌的血管生成密切相关 ,对大肠癌的生长和浸润转移有促进作用 ,KDR、VEGF和MVD可作为反映大肠癌生物学行为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Ⅱ型环氧合酶(Cox -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探讨它与膀胱癌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并研究它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微血管密度(MVD)表达的关系,从而探讨Cox- 2在膀胱肿瘤血管发生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ox- 2、VEGF及MVD在94 例膀胱移行细胞癌、12例膀胱良性病变和5例膀胱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结果:Cox- 2的表达随着膀胱癌分级分期的上升而呈上升趋势(P<0.05);在膀胱癌中,Cox 2 表达与VEGF表达( r=0.716, P=0.000)关系十分密切,与MVD表达存在明显相关性( r=0.458,P=0.000)。结论:Cox- 2在膀胱癌中均为高表达,它的表达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及恶性进展,并且与膀胱肿瘤新生血管发生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膀胱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Wang S  Xia T  Zhang Z  Kong X  Zeng L  Mi P  Xue Z 《中华外科杂志》2000,38(1):34-36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原发性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膀胱癌血管生成之间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68例原发性膀胱移行细胞癌和7例正常膀胱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测定40例浸润性膀胱癌的微血管密度,并分析VEGF和MVD间以及它们与膀胱癌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间的关系。结果 VEGF在正常膀胱中不表达或低表达,而在膀胱表达较强;VEGF表达及MVD值均与肿瘤的病理分级  相似文献   

15.
16.
曹斌  陈孝平  朱鹏  关剑  朱虹  侍作亮 《肝胆外科杂志》2005,13(2):150-152,160
目的 研究环氧合酶- 2 (COX- 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水平和肿瘤血管形成在肝细胞肝癌(HCC)组织中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 4例肝细胞癌患者手术切除石蜡包埋标本的COX- 2、VEGF的蛋白表达,抗CD34单克隆抗体显示血管内皮细胞,根据CD34阳性的血管内皮细胞计数来测定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高分化HCC中COX- 2蛋白表达显著高于中分化和低分化HCC(P<0 .0 5 ) ;转移组COX- 2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无转移组(P<0 .0 1)。转移组VEGF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无转移组(P<0 .0 1) ;无包膜HCC中VEGF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有包膜HCC(P<0 . 0 5 )。转移组MVD显著高于无转移组(P<0 .0 1)。COX- 2和VEGF及VEGF和MVD之间表达的强弱呈强正相关(分别r=0 .6 2 6 1,r=0 .6 0 97;均P<0 .0 0 1) ;COX- 2和MVD之间无相关性(r=1.30 4 ,P>0 .0 5 )。结论 COX- 2的过度表达可能与高分化HCC致癌有关;COX- 2及VEGF均与肝癌的转移相关;COX- 2表达与VEGF表达可能有协同效应,共同促进了肿瘤血管的生成,从而促进HCC的生长、浸润和转移。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结肠癌早期肝转移中缺氧诱导因子(HI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血管生成的相关性。方法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我院手术治疗的33例结肠癌息者,按术前及术后半年内有无肝转移分为早期肝转移组(15例)和早期无肝转移组(18例)。收集结肠癌组织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组织HIF、VEGF的表达和测定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结果早期肝转移组HIF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及MVD分别是86.7%、67.7%和(57.9±12.7)%;早期无肝转移组中的表达率为44.4%、27.8%和(22.3±10.2)%,早期肝转移组均显著高于早期无肝转移组(P<0.05,P<0.01)。结论结肠癌组织中的HIF能促进肿瘤血管形成,与早期肝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8.
垂体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血管形成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垂体瘤中的表达,探讨VEGF与垂体瘤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2例垂体瘤组织VEGF蛋白表达和微血管计数.结果 VEGF蛋白表达阳性者37例,阴性者5例;微血管密度(MVD)在阳性组为47.93±15.82,阴性组为18.12±4.39,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VEGF表达与MVD之间存在相关性(r=0.79,P<0.001).结论 VEGF存在于垂体瘤组织中,VEGF表达与垂体瘤血管形成密切相关,提示VEGF在垂体瘤中可能作为一种旁分泌因子,刺激肿瘤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促进肿瘤血管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