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编制《大学生消费心理弹性问卷》,为评估大学生消费心理弹性状况提供工具。方法在开放式问卷和访谈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自编初测问卷、经过修订形成正式问卷,并对其信效度进行检验。结果大学生消费心理弹性正式问卷共21题项,包括情绪控制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消费坦诚性、消费自我效能感4个因子,4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1.70%。总问卷及4因子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大学生消费心理弹性0.886、情绪控制能力0.923、人际交往能力0.680、消费坦承性0.722、消费自我效能感0.702。因素理论模型拟合较好(GFI=0.903,CFI=0.910,RMSEA=0.07)。结论编制的问卷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测评工具。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学业自我效能感和焦虑、抑郁情绪的关系.方法 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焦虑自评问卷、抑郁自评问卷对102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在性别,年级,专业,独生与否,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氛围等人口学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②相关分析显示,一般自我效能感与抑郁(r=-0.399,P<0.01)、焦虑(r=0.231,P<0.01)存在显著负相关,学业自我效能感及其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维度与抑郁(r=-0.399,-0.354;P<0.01)存在显著负相关;③回归分析显示,一般自我效能感分别进入焦虑、抑郁的回归方程,分别可以解释焦虑、抑郁5.3%和15.9%的变异量.结论 一般自我效能感越高,负性情绪越低,心理健康状况越好;学业自我效能感不能有效预测负性情绪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医学院贫困生的心理压力状况及压力来源。方法:采用大学生心理压力感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成都医学院238名贫困生进行调查。结果:1医学院贫困生心理压力总体偏高;2男贫困生和女贫困生在心理压力水平上(t=2.289,P0.05)有显著性差异,尤其是在人际交往、学习、就业方面(t=2.513,3.131,2.221;P0.05);3社会支持与人际交往压力呈显著负相关(r=-0.198,P0.01);4采用消极应对方式的被试压力得分显著高于采用积极应对方式的被试压力得分(t=4.744,P0.001);5高自我效能感被试和低自我效能感被试在人际交往(t=-3.41,P0.01)、经济与地位(t=-2.587,P0.05)、学习(t=-2.583,P0.01)、就业(t=-3.189,P0.01)和心理压力总分上(t=-3.504,P0.01)呈显著性差异。结论:压力源主要包括人际交往、学习、经济与地位、就业、体能与生活、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学业自我效能感在大学生积极学业情绪和成就目标定向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大学生学业情绪问卷(AEQ)、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和成就目标量表对423名大学生进行测量,运用SPSS 19.0和MPLUS 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成就目标定向对积极情绪的直接效应为0.129,自我效能感对积极情绪的直接效...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学习适应性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索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与其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 :使用大学生学习适应性调查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问卷和社会支持问卷测量了 72 3名大学生。结果 :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结论 :一般自我效能感、年级变量、社会支持和专业变量对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社交效能感与网络关系成瘾倾向的关系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大学生社交效能感和网络关系成瘾倾向的关系。方法:使用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量表、大学生网络成瘾类型问卷,对341名大学生施测。结果:①成瘾倾向高分组和低分组在性别、上网年限和每天上网时间等维度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1)。②利他效能感、情绪控制效能感、沟通效能感、自我价值效能感、自我印象效能感和社交效能感总分与网络关系成瘾倾向均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自我价值效能感和自我印象效能感能较显著的负向预测网络关系成瘾倾向。结论:社交效能感是大学生网络关系成瘾倾向较为有效的预测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师范类大学生完美主义、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运用大学生完美主义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袁和一般健康问卷对师范类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心理健康与完美主义存在显著负相关,与自我效能感呈较高正相关;完美主义与自我效能感在心理健康水平上存在交互作用,高自我效能中完美主义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最好,心理健康水平最低的是低自我效能高完美主义者。结论完美主义和自我效能共同作用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需要引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注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 编制大学生择业效能感量表.方法 通过访谈和开放式量表等方法,编制了大学生择业效能感量表,并时其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 ①探索性因素分析显示:大学生的择业效能感由4个维度组成:自我评价、就业应对效能、自我了解和信息收集效能;②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4个因素与构想模型拟舍较好(χ2/df=1.812,N...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成人依恋与人际交往效能感的关系。方法:采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和人际交往效能感量表对28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1大学生依恋类型分布不均衡,其中比例最高的是恐惧型(44.6%),其次是冷漠型(26.1%),安全型(15%)和专注型(14.3%)比例较低;2城镇学生的依恋回避分数显著低于农村学生(t=-2.304,P0.05),独生子女的依恋回避分数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t=-3.492,P0.01);城镇学生的人际交往效能感显著高于农村学生(t=2.408,P0.05),独生子女的人际交往效能感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t=2.393,P0.01);3依恋回避与亲合效能、自我印象效能、利他效能、沟通效能、自我价值感、情绪控制效能负相关(r=-0.251,-0.326,-0.160,-0.381,-0.229,-0.214;P0.01),依恋焦虑与自我印象效能、自我价值感效能和情绪控制效能负相关(r=-0.279,-0.249,-0.347,P0.01),与亲合效能、利他效能和沟通效能不相关(r=-0.103,-0.076,-0.078;P0.05);4不同依恋类型的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存在显著差异(F=15.431,P0.01),其中安全型高于恐惧型、专注型和冷漠型,冷漠型高于恐惧型(P0.01);5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能够预测人际交往效能感(R2=0.221,P0.001)。结论:成人依恋影响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效能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学业自我效能感和焦虑、抑郁情绪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焦虑自评问卷、抑郁自评问卷对102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在性别,年级,专业,独生与否,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氛围等人口学变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②相关分析显示,一般自我效能感与抑郁(r=-0.399,P<0.01)、焦虑(r=-0.231,P<0.01)存在显著负相关,学业自我效能感及其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维度与抑郁(r=-0.399,-0.354;P<0.01)存在显著负相关;③回归分析显示,一般自我效能感分别进入焦虑、抑郁的回归方程,分别可以解释焦虑、抑郁5.3%和15.9%的变异量。结论一般自我效能感越高,负性情绪越低,心理健康状况越好;学业自我效能感不能有效预测负性情绪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