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梗死病人的颈动脉彩超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 比较脑梗死患者与正常人颈动脉形态学与血流动力学的超声所见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 对我院 5 0例连续住院病人及 43例无心脑血管疾病的对照组进行颈动脉 ,椎动脉彩超检查 ,观察其有无扩张、狭窄、斑块、IMT增厚并测量流速PSV、EDV、RI等参数。结果 脑梗组患者颈动脉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改变 ,阳性率为 10 0 %。与对照组阳性率 3 7%相比有显著差异P <0 .0 1。在有无斑块 ,IMT厚度 ,颈总、颈内、椎动脉扩张程度 ,RI增高等方面 ,脑梗组和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 <0 .0 1。结论 发现颈动脉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与脑梗密切相关并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别。通过超声检测颈动脉对诊断观察脑血管病患者是一种简便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后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的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VD组40例及中风后无痴呆(stroke without dementia,SWD)组30例两组病人,全部患者均于卒中后2周内行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比较各项观察指标.结果:VD组双侧颈总动脉及双侧颈内动脉的峰值流速(PSV)均数显著大于SWD组(P<0.05).VD组双侧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均数均大于SWD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VD组的左、右侧颈动脉斑块crouse积分及总积分均数均显著大于SWD组(P<0.05).VD组颈动脉轻度狭窄、明显狭窄和完全闭塞的例数均多于SWD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PSV、IMT值及颈动脉斑块crouse积分是诊断VD的支持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颈动脉高频超声在糖尿病动脉硬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ATL HDI-5000型高频超声对57例糖尿病患者及43例非糖尿病患者进行对照,观察其颈动脉内径、内膜-中膜厚度(IMT)、斑块形成及血流动力学情况。结果:糖尿病组颈总动脉最大IMT、阻力指数及斑块发生率均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血流PSV、EDV速度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有合并症的糖尿病组最大IMT及斑块检出率大于无合并症糖尿病组。结论:高频超声能清晰显示颈动脉有无形态学改变(IMT、狭窄、阻塞及斑块的形态、结构)、观察血流状态,对判断糖尿病动脉硬化的病情进展、治疗效果、了解预后及对并发症的预防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结构及血流动力学特征.方法 老年高血压患者81例,按高血压类型分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组42例(A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增高组39例(B组).对照组为30名健康老年人.二维超声测量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收缩期、舒张期内径,观察颈总动脉斑块情况;脉冲多普勒超声测量颈总动脉收缩期峰速度(PSV)、舒张末期流速(EDV)、平均流速(Vmean)、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B组颈总动脉IMT、僵硬度、RI升高(P<0.01),扩张性、EDV、Vmean降低(P均<0.05),A组PI升高(P<0.01),B组PSV降低(P<0.05);A组颈总动脉僵硬度、PSV、RI、PI高于B组(P均<0.05),扩张性和EDV低于B组(P<0.01);A、B组斑块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收缩压、脉压与颈总动脉内径、IMT、EDV、Vmean、RI、PI密切相关.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发生重构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血管壁顺应性差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增高患者.收缩压及脉压对颈动脉重构及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脏彩超检测心脏瓣膜病钙化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管腔狭窄程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择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SCVHD)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症(CAS)患者共90例作为研究组,同期选择单纯CAS不合并SCVHD的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非心血管疾病患者60例作为健康组。比较3组患者瓣膜厚度、IMT以及狭窄程度,并分析IMT和狭窄程度与瓣膜厚度的相关性,使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法分析其与瓣膜厚度的关系。结果 3组瓣膜厚度、IMT及狭窄程度有显著差异(P 0. 05),对照组各项指标显著高于健康组(P 0. 05),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健康组(P 0. 05); IMT以及狭窄程度与瓣膜厚度呈正相关关系(P 0. 05); CAS患者IMT和管腔狭窄程度是SCVHD的危险因素(P 0. 05)。结论 SCVHD合并CAS患者的IMT以及狭窄程度水平更高,可作为CAS患者并发SCVHD的独立判断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t's disease,AD)和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与颈动脉血管改变的关系.方法:选取AD组36例、MCI组18例和正常对照组20例,全部对象均行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比较各项观察指标.结果:AD组和MCI组双侧颈总动脉及双侧颈内动脉的峰值流速(PSV)和阻力指数(RI)值均数大于正常对照组,其中AD组左颈总动脉PSV和RI值、左颈内动脉RI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AD组与MCI组双侧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均数均大于正常对照组,其中AD组与正常对照组双侧颈动脉IMT比较以及MCI组与正常对照组左侧颈动脉IMT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颈动脉的血运情况可能与MCI和AD的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评价不同程度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颈动脉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的价值。方法将90例NAFLD患者按脂肪肝程度分为3组,即脂肪肝轻度、中度和重度组,每组30例。各组行颈动脉超声检测颈动脉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与轻度组比较,中、重度组左右两侧颈总动脉主干及膨大处内中膜厚度(IMT)增厚,斑块检出率增高,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及平均血流速度(MV)降低,阻力指数(RI)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中度组比较,重度组左右两侧颈总动脉主干及膨大处IMT增厚,斑块检出率增高,PSV﹑EDV及MV降低,RI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AFLD患者的脂肪肝程度与PSV﹑EDV及MV呈显著负相关(r=0.46、0.51及0.53,P<0.01),与双侧颈总动脉主干及膨大处IMT、双侧颈动脉斑块检出率以及RI呈显著正相关(r=0.61、0.62、0.48及0.57,P<0.01)。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查可评价NAFLD患者颈动脉病变的程度,并可辅助NAFLD分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性高血压病患者采取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影像学表现。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在南通市通州区平潮中心卫生院住院治疗的老年性高血压病患者82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均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及血流动力学表现。结果:观察组颈动脉狭窄率89.02%、斑块形成率87.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0.00%、8.75%(P <0.05);观察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阻力指数(RI)、颈动脉内径(D)、内膜中层厚度(IMT)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流最大剪切率(SR)、收缩期峰值流速(PSV)]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老年性高血压患者实施颈动脉超声检查可及早检测动脉硬化的迹象,通过监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血流情况,了解患者的血管状况,以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分析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超声检测111例糖尿病患者和97例健康者为对照组的双侧颈总动脉IMT、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期末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及搏动指数。结果糖尿病组颈总动脉、分叉处及颈内动脉平均IMT均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组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PSV)、EDV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阻力指数、搏动指数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勤招声可直接反应颈动脉IMT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对于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颈动脉超声改变的关系。方法对180例高血压患者行24h无创动态血压监测分为杓型76例,非杓型104例,并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颈动脉形态、结构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后作组间比较;选取65例正常人为对照组。结果杓型组和非杓型组患者双侧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斑块检出率分别为59.21%和75.96%(P<0.05);杓型组较对照组血管阻力指数明显增高,舒张末血流速度明显降低(P<0.05);非杓型组较杓型组血流速度减低,血管阻力增高,颈总动脉管径增大,IMT增厚,斑块检出率增高(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增高,非杓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病变较杓型者为重,血压昼夜节律是颈动脉病变损害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大动脉炎患者颈动脉窃血的诊断价值及其血流动力学特点.方法 19例伴有颈动脉窃血的大动脉炎患者作为病例组,19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超声检测双侧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ICA)、颈外动脉(ECA)及椎动脉(VA).记录各动脉的血流方向、频谱形态、峰值血流速度(PSV)及椎动脉的内径.结果 颈动脉窃血时同侧ICA与ECA的血流方向相反,ICA的血液流向头侧,ECA的血液流向尾侧;ICA呈现低频低阻血流频谱,严重时呈静脉样频谱,病例组ICA的PSV低于对照组,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颈动脉窃血侧ICA和ECA的PSV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 =0.77);椎动脉血流方向正常,内径和血流速度均较对照组增加(P<0.001).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较准确、直观地显示颈动脉窃血的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可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单侧椎动脉先天性发育不良超声检测参数与眩晕的关系。方法对单侧椎动脉先天性发育不良的309个病例,按照椎动脉发育不良的程度分为生理性全程细组(2.0mm管径≤2.5mm)(208例)和生理性全程狭窄组(管径≤2.0 mm)(101例),按是否存在眩晕的症状分为眩晕组(186例)和非眩晕组(123例),超声检测椎动脉管径大小和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 (1)单侧椎动脉先天性发育不良的患者眩晕发生率为60.19%(186/309),其中生理性全程细组眩晕发生率为50.48%(105/208),全程狭窄组眩晕发生率为80.20%(81/101),P0.01。(2)生理性全程狭窄组患侧管径和椎间隙段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均显著小于生理性全程细组,且阻力指数RI较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3)非眩晕组的健侧椎动脉管径、PSV、舒张末期流速EDV数值均较眩晕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单侧椎动脉先天性发育不良与眩晕存在密切的关系,椎动脉管径狭窄到一定程度而对侧没有良好的代偿时,往往容易发生眩晕症状。椎动脉先天性发育不良可成为眩晕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患者疗效及术后残余狭窄的评估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在池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治疗的110例CAS患者,对比手术前后超声相关测量指标。依据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统计术后残余狭窄发生率,并分为残余狭窄组与正常组(未发生残余狭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和超声相关指标,并分析CAS术后残余狭窄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CAS术后狭窄部位狭窄程度[(26.51±5.78)%]低于术前[(83.57±10.20)%],术后颈动脉近中端、颈动脉远端的收缩期血流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期末流速(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也均较术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S术后残余狭窄发生率为22.73%。残余狭窄组CAS术后颈动脉近中端PSV[(131.48±11.92)cm/s]、EDV[(47.20±5.24)cm/s]均高于正常组[(98.86±10.26)cm/s、(38.14±5.06)cm/s],斑块形态不规则(76.00%)、斑块钙化(72.00%)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正常组(38.82%、6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斑块形态不规则(OR=1.572,95%CI:1.021~2.256)、斑块钙化(OR=2.380,95%CI:1.364~3.527)均是CAS患者发生术后残余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有效评估CAS血管再通的疗效和观察有无残余狭窄,斑块形态不规则和斑块钙化是CAS术后残余狭窄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及下肢动脉的超声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颈动脉、下肢动脉的形态学特征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颈动脉、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特征.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208例,观察及测定颈动脉和下肢动脉的内-中膜厚度(IMT)、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及动脉频谱形态.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及下肢动脉IMT均增厚,但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检出率高于下肢动脉(P<0.05);下肢动脉狭窄程度比颈动脉严重(P<0.01);颈动脉RI、PI升高,而下肢动脉无明显改变.结论 CDFI显示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及下肢动脉IMT增厚,颈动脉比下肢动脉更容易检出不稳定斑块,但其狭窄程度不及下肢动脉严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颈动脉超声血流动力学指标应用于评估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椎动脉狭窄程度的效果。方法:选取灌云县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3年7月收治的107例脑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分别进行颈部血管超声(CDU)、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CT血管成像(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检测舒张末期流速(EDV)、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及阻力指数(RI),观察计算CDU血流动力学指标对不同动脉狭窄程度的诊断效果。结果:重度狭窄EDV、PSV、RI均高于轻、中度狭窄,且中度狭窄高于轻度狭窄(P <0.05),以DSA/CTA/MRA检查为金标准,CDU血流动力学指标对脑梗死患者的动脉狭窄程度的诊断准确率为85.98%(92/107),其中对轻度狭窄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4.62%、94.12%,对中度狭窄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5.37%、88.89%,对重度狭窄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8.89%、96.25%。结论:颈动脉超声血流动力学指标能够对颈动脉、椎动脉狭窄程度进行有效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颈动脉超声在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ICVD)患者颈动脉病变检测中的应用。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82例ICVD患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并测定血管反应性(vascular reactivity,VR)。比较2组研究对象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斑块总积分、斑块总面积及脑血流量等情况。结果:ICVD患者中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重度狭窄组患者的血管内径(vessel diameter,VD)、IMT、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末期最低血流速度(end-diastolic velocity,EDV)、平均血流速度(mean flow velocity,MFV)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颈动脉无狭窄组患者及轻、中、重度狭窄组患者的VR均低于对照组(P0.05);ICVD组患者IMT、颈动脉斑块积分、斑块总面积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颈动脉超声检测ICVD患者的颈动脉病变程度,有助于了解ICVD的不同状态以判断病程及预后,对ICVD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椎动脉颅外段血流动力学参数与颅内段狭窄性病变的相关性,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单侧椎动脉颅内段狭窄患者90例,根据头颈部CTA或DSA结果分为轻度狭窄25例、中度狭窄37例及重度狭窄28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椎动脉V2段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期末流速(EDV)、血流阻力指数(RI)、时间平均峰值流速(TAPV),计算椎动脉血流量(Q),分析PSV、EDV、RI、Q与椎动脉颅内段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分析PSV、EDV、RI、Q对椎动脉颅内段狭窄的诊断价值。结果中、重度狭窄患者PSV、EDV、Q均低于轻度狭窄患者,且重度狭窄患者低于中度狭窄患者(均P0.05);中、重度狭窄患者RI均高于轻度狭窄患者,且重度狭窄患者高于中度狭窄患者(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PSV与轻、中、重度狭窄均呈中度负相关(r=-0.613、-0.607、-0.621,均P0.05);EDV与轻、中度狭窄均呈中度负相关(r=-0.617、-0.601,均P0.05),与重度狭窄呈高度负相关(r=-0.828,P=0.001);RI与轻、中、重度狭窄均呈中度正相关(r=0.527、0.604、0.753,均P0.05);Q与轻、中度狭窄均呈中度负相关(r=-0.609、-0.624,均P0.05),与重度狭窄呈高度负相关(r=-0.813,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PSV、EDV、RI、Q联合诊断椎动脉颅内段狭窄的AUC为0.893(95%CI:0.821~0.965),敏感性为92.8%,特异性为96.7%,高于各参数单独应用的诊断效能。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椎动脉颅外段血流动力学参数与颅内段狭窄均有一定相关,PSV、EDV、RI、Q联合诊断颅内段狭窄性病变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转颈试验对椎间隙段椎动脉多普勒频谱的影响,分析出现的异常频谱形态、血流动力学参数改变以及可能对预测远端椎动脉狭窄闭塞性病变的影响。方法选择椎动脉影像学检查未见异常的183例患者,以转颈试验后是否出现频谱形态异常分为阳性组(11例)和阴性组(172例),超声检测椎间隙段椎动脉管径大小及转颈试验前后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阻力指数(RI)、加速时间(AT)、心率(HR)。结果 (1)183例患者中,有11例(占6.01%)在转颈试验后即刻出现频谱形态改变,呈"低速单峰"样频谱形态,其中有3例双侧椎动脉频谱转颈试验后均出现异常。(2)转颈试验前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各血流动力学参数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转颈试验后阳性组频谱形态异常改变,PSV、EDV、AT均较转颈试验前明显减低,RI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与阴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4)转颈试验后阴性组频谱形态无明显改变,各血流动力学参数与转颈试验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5)"低速单峰"组转颈试验后眩晕发生率较对照组高,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椎动脉"低速单峰"频谱形态改变在转颈试验时会有一定的概率出现,因此,在做颈动脉超声检查时,应尽量使患者颈部保持中立位,避免因转颈后导致的频谱形态改变而误诊为颅内段椎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并分析超声评价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颈动脉斑块分布与稳定性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2年1月在本院确诊的15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形成患者,根据是否为AIS分为AIS组(n=100)及非AIS组(n=50),采用超声诊断仪对所有患者进行颈部超声检查,观察并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数量及收缩期峰流流速(PSV)、舒张期末流速(EDV)及颈总动脉(CCA)流速。对AIS患者入院第3日与第1日的情况进行评估,分为进展性AIS(SIP)组(n=22)与非SIP组(n=78),使用超声检查患者颈动脉斑块情况及稳定性。结果:AIS组IMT及斑块面积均显著高于非AIS组(P<0.05);AIS组中斑块分布、数目及稳定检出率均显著高于非AIS组(P<0.05);AIS组PSV显著高于对照组,EDV及CCA均显著低于非AIS组(P<0.05);SIP组强弱不等溃疡混合斑发生率及斑块不稳定率均显著高于非SIP组(P<0.05)。结论:超声可清晰地显示出评价AIS患者颈动脉斑块分布与稳定性情况,有效判断AIS患者病情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颅外颈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与颅内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对52例缺血性脑血管患者(患者组)及3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颅外颈动脉超声检查,检查部位包括颈总动脉(CCA)、颈内动脉(ICA)及椎动脉(VA),分析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多普勒波形的特点。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组双侧颈总动脉收缩峰值流速差(ΔCCA-PSV)、双侧颈总动脉阻力指数差(ΔCCA-RI)、双侧颈内动脉收缩峰值流速差(ΔICA-PSV)、双侧颈内动脉舒张末期流速差(ΔICA-EDV)、双侧颈内动脉阻力指数差(ΔICA-RI)及双侧椎动脉阻力指数差(ΔVA-RI)均明显增高(P均<0.05),而双侧ICA及VA收缩期S1与S2段波峰斜率比值的绝对值(LICA-SL1/SL2、RICA-SL1/SL2、LVA-SL1/SL2、RVA-SL1/SL2)均明显减低(P均<0.05);②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ΔICA-PSV、ΔICA-EDV、ΔVA-RI、右侧ICA-SL1/SL2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均在0.7以上;③患者组与对照组间ICA及VA多普勒波形的对称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颅内缺血性脑血管病可致颅外颈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利用颅外颈动脉多普勒可预测颅内缺血性脑血管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