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真实世界中肺纤维化患者的入院人数与节气的关系,为肺纤维化的预防和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全国17家三甲医院中第一诊断为肺纤维化的住院患者,采集其入院、出院及死亡时间信息与节气分布状况,使用频数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在1461例肺纤维化入院患者中,以老年男性患者居多,有869例(64.32%)的患者分布在60~89岁。2008—2010年患者入院时间在各节气的分布较为均匀;其中,2008年以小暑至大雪的入院人数较多,又以霜降为最多,共22例(1.84%);2009患者入院时间在各节气的分布相对均匀;2010年则以雨水至立夏的入院人数较多,又以惊蛰和春分最为突出,二者各28例(2.34%)。肺纤维化死亡患者共120例,占总数的8.88%;其中死亡人数处于前3位的节气为雨水9例(0.67%)、白露及大雪各6例(0.44%)。结论:冬春季节以及季节交替时节是肺纤维化易发且容易出现死亡的时节。因此,应注意四季节气的变化规律积极地对肺纤维化进行早期预防。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院前急救及多通道合作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诊断及疗效的影响,初步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4年8月间,行院前急救及多通道合作救治的3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资料。对其行院前急救,安全转送至医院后,统计患者院前急救及转运结局、发病至医院急诊时间及患者预后;统计患者年龄、高血压史、糖尿病史等一般信息,行多因素回归分析,明确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院前急救期间死亡3例,余34例均安全转送入院,发病至医院急症时间平均(3.2±0.4)h。转诊治疗7例,死亡0例、再出血1例;非转诊治疗27例,均行保守治疗,死亡3例、再出血4例。患者预后与年龄、高血压史、转运与否、发病至医院急诊时间显著相关(P<0.05)。结论院前急救及多通道合作是基层医院处理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有效方案;患者预后与其年龄、既往史等一般资料密切相关,临床救治必须重视此类信息。  相似文献   

3.
蛛网膜下腔出血致脑血管痉挛42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致脑血管痉挛发病机理、治疗及预后。方法对4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致脑血管痉挛的病例以及对照组5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无脑血管痉挛病例进行研究应用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疗效及判断预后。结果两组间年龄、性别无显著性差异(P>0.05);42例CVS病人多在2周内发病;34例治疗后脑缺血症状基本消失,8例病人死亡其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致脑血管痉挛如及早发现、正确诊断、积极治疗多数可以逆转。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致脑血管痉挛发病机理、治疗及预后.方法对4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致脑血管痉挛的病例以及对照组5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无脑血管痉挛病例进行研究,应用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疗效及判断预后.结果两组间年龄、性别无显著性差异(P>0.05);42例CVS病人多在2周内发病;34例治疗后脑缺血症状基本消失,8例病人死亡,其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致脑血管痉挛如及早发现、正确诊断、积极治疗多数可以逆转.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与饮酒的法医学关系.方法 对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发病与饮酒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饮酒易导致轻微脑血管病变患者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结论 饮酒或轻微脑血管病变常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诱因.  相似文献   

6.
脑血管痉挛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一个常见且危害较大的并发症 ,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主要死亡和致残原因。我院 1997年 10月— 1998年 12月采用尼莫地平静滴防治脑血管痉挛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 2 4例 ,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12例。观察组 :男 5例 ,女 7例 ,平均年龄48岁 ,其中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11例 ,脑出血破入蛛网膜下腔 1例 ,首次发病 10例 ,再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2例 ,平均住院 35 .5d。对照组 :男 6例 ,女 6例 ,平均年龄 5 0岁 ,均为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再发性…  相似文献   

7.
濮伟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22(12):1436-1436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心电图改变情况。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4-2008年收治住院的6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结果:6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52例出现心电图异常,心电图异常者和正常者的死亡率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出现心电图异常,预后较差,病死率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护理管理方法。方法:建立蛛网膜下腔出血护理研究小组,创建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规范化的护理流程。结果:本组患者痊愈出院389例,转康复科继续治疗45例,自动出院22例,死亡12例。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专业护理流程的建立,实现了护理工作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救治中及时、有序、安全、高效的质量目标,对防治并发症,提高治愈率等方面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特点并分析易误诊的原因和及时诊断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年龄低于60岁的病例对比分析。结果: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病因多以高血压动脉硬化为主,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发生率低,而意识障碍、局灶神经系统损害较多,病死率高。结论: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起病形式、临床特点表现常不典型,因此临床上容易致治疗延缓及误诊。  相似文献   

10.
1990~2008年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40例,其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8~65岁;活动中发病14例,安静状态下发病8例,发病时间不明确18例;首发症状为头痛20例,头晕8例,精神异常5例,感冒样症状7例;所有患者均在住院后颅脑CT证实。40例患者38例痊愈,1例轻偏瘫,1例死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预后不良与高血糖的关系.方法:选择六年来我科收治的12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其中,空腹血糖增高43例为观察组:男17例,女26例.40岁以下3例,40~50岁16例,51~60岁12例,61岁以上12例;其中,高血压23例;复发性SAH 9例.选择蛛网膜下腔出血无空腹血糖增高患者43例为对照组,男20例,女23例,高血压15例,复发性SAH为4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研究分析其临床表现、头颅CT、空腹血糖、白细胞计数、心电图等检查结果及治疗和预后.结果:观察组治愈24例.好转8例,恶化自动出院1例,死亡10例.对照组治愈30例,好转10例,恶化1例,死亡2例.经统计学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一般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尚好.伴有高血糖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多种临床因素与蛛网膜下腔出血死亡的关系.方法 8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按存活情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多种临床危险因素在预测蛛网膜下腔出血死亡中的价值.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Hunt-Hess临床分级、Fisher‘s CT分级、急性期再出血、脑血管痉挛与蛛网膜下腔出血死亡关系最为密切.结论 积极预防SAH急性期再出血、脑血管痉挛,对临床分级及Fisher‘s CT分级较高者采取有效措施可以降低SAH的死亡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颅脑损伤并发外伤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并发外伤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颅脑损伤患者 1 2 60例的年龄、性别、脑挫裂伤、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疝等相关因素与外伤性脑梗死的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年龄、脑挫裂伤、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疝等因素与外伤性脑梗死关系密切 ,P<0 .0 5。结论 :年龄、脑挫裂伤、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疝是颅脑损伤并发外伤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老年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对35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老年患者采取触摸护理、饮食调节、改良灌肠法等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实行护理干预后,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老年患者便秘相关症状、再出血发生率明显减少。结论:护理干预不但可以减少蛛网膜下腔出血老年患者便秘的发生率,而且可使再出血死亡的机率降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因的分析。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9月选取蛛网膜下腔出血行脑CTA检查患者100例,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有56例为动脉瘤,14例动脉硬化,8例动静脉畸形,7例烟雾病,5例为其他原因,10例未发现明确原因。结论 CTA能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在指导临床选择治疗、评估手术的难易程度及治疗效果的评估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4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远凤  许志强  蒋晓江 《重庆医学》2007,36(10):965-966
目的观察急性脑血管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变性质以及与意识障碍的关系,并探讨其发病机制和防治措施。方法对收治的264例急性脑血管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64例急性脑血管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42例,发生率为15.9%,脑出血、脑梗死以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比例分别为21.2%(28/132)、11.9%(11/92)和7.5%(3/40)。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42例中死亡28例,占66.7%,其中脑出血22例(22/28,78.6%)、脑梗死5例(5/11,45.5%)、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1/3,33.3%);无并发上消化道出血222例患者中,死亡63例,占28.4%。脑出血患者中神清、嗜睡、浅昏迷、深昏迷患者中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分别为1、3、6和18例;脑梗死患者分别1、2、3和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则分别为1、1、1和0例。结论脑出血较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易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且病死率高;意识障碍重者易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发病后1周内的急性脑血管患者易致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与低钠血症的关系。方法 对 2 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低钠血症患者的临床、治疗及转归进行分析。结果 低钠血症占同期蛛网膜下腔出血的 5 2 .6 % ,血钠 10 8~130mmol/L ,6例因低钠血症病情恶化 ,治疗后死亡 4例。结论 低钠血症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神经系统症状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早期死亡危险因素。方法对7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可能的危险因素与早期死亡之间的关系。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急性期再出血、临床分级和CT分级较高、合并感染与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关系最为密切,OR值分别为10.42(95%C I3.17-43.57)、3.21(95%C I1.55-9.14)、2.56(95%C I1.33-7.85)和1.78(95%C I1.09-5.38)。结论急性期再出血、临床分级和CT分级较高、合并感染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死亡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9.
朱勇  孟祥伟  余跃  曹飞 《河北医学》2014,(1):139-141
目的:探讨分析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 )后脑积水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80例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年龄、入院时GCS 评分、是否行去骨瓣减压术、蛛网膜下腔出血分布及脑室内出血情况等因素进行分析,以探讨其与脑积水发生的关系。结果:本组80例患者,20例(25.00%)发生脑积水。对各临床因素与脑积水的发生进行单因素相关性分析,脑积水的发生与患者年龄、入院时GCS评分、蛛网膜下腔出血分布及脑室内出血明显相关,与去骨瓣减压术无明显相关。多因素Logisticl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蛛网膜下腔出血分布及脑室内出血是脑积水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入院GCS评分与其发生无明显相关。结论:脑积水是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一种严重的并发症,脑积水的发生与患者年龄、蛛网膜下腔出血分布及脑室内出血有明显关系,临床上可有针对性的采取防治措施,以减少脑积水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张玉侠 《吉林医学》2013,(29):6162-6163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对2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采取迅速有效的措施制止脑出血,消除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防治血管痉挛、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结果:1例死亡,19例患者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治愈出院。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护理工作的重点是提高治愈率,防治并发症,加强心理护理,保障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