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临床资料患者,女,28岁。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伴乏力,体温最高达39.2℃,自行口服头孢类、退热药物,但仍反复发热,后患者面部出现红斑,至当地医院诊治。体格检查:面部对称性蝶形红斑,双下肢轻度水肿。完善相关检查,血常规:血红蛋白98 g/L,白细胞计数3.8×10 9/L,血小板计数92×10 9/L;尿常规:尿隐血2+,尿蛋白2+,24小时尿蛋白定量:0.28 g/L;体液免疫:补体C3 30.239 g/L,补体C4 0.067 g/L;自身抗体:抗核抗体阳性,滴度大于1∶1000,抗双链DNA抗体阳性,滴度大于1∶100。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32岁。因腰腹部丘疹、水疱3d,于2006年3月15日至我科就诊。3d前患者左侧腰腹部卅现红色丘疹,1d后右侧对称部位皮肤亦出现类似皮损,但范闱略小.无明显自觉症状,随即出现水疱。患者曾于2006年1月因四肢关节疼痛伴乏力4个月,而部红斑1个月至我科就诊。当时实验室检查: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2.5×10^9/L,中性粒细胞0.70,血小板计数70×10^9/L;尿蛋门(++),血沉93mm/1h,抗核抗体阳性(滴度1:320,斑点型),抗双链(ds)-DNA抗体阳性,C30.17玑(正常值0.8~1.6g/L)。[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20岁,因反复四肢关节疼痛6个月,面部红斑3个月于2008年10月入我院.于我院门诊查自身抗体:ANA 1:320,均质型,抗Sm抗体、抗核小体抗体、SSA抗体均阳性;扰心磷脂抗体阳性,补体C30.295 g/L.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X线胸片、腹部B超均正常.诊断:SLE.给予口服甲泼尼龙片32 mg/d,治疗10余天后患者关节疼痛、面部红斑好转.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22岁,因右上肢和腹背左侧同时出现红斑、簇集水疱伴疼痛1周就诊。有"狼疮性肾炎"病史3年,现口服强的松60 mg/d。查体见右上肢和腹背左侧带状排列红斑及簇集水疱。实验室检查异常:白小板92.2×109/L、单核细胞比例10.0%,尿蛋白++,血沉35.0 mm/1 h,补体C3 0.75 g/L,CD3 56.6%、CD4 24.1%,ANA、抗Sm抗体和抗ds DNA抗体均阳性。诊断狼疮性肾炎并发双侧带状疱疹。予口服阿昔洛韦、肌注维生素B1和B12等治疗10 d后带状疱疹痊愈。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性,29岁。主因脱发2年,水肿伴疱疹1个月余就诊。血常规正常,尿常规RBC 6-10个/HP,24小时尿蛋白定量4.29 g,血白蛋白19.9 g/L。自身抗体ANA1:10000(S),抗ds-DNA(+),抗Sm(+),抗nRNP(+)。IgG 21.8g/L,补体C3:0.292 g/L,C4:0.037 g/L。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伴狼疮肾炎,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下水疱形成,真皮乳头明显嗜中性细胞浸润,真皮中层血管周围灶状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组化:皮肤直接免疫荧光法见基底膜带IgG阳性。诊断: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予甲强龙1 mg/Kg,联合环磷酰胺及硫酸羟氯喹治疗1周,患者狼疮性肾炎好转,但疱疹仍加重。予甲强龙冲击250mg×3天,加用盐酸米诺环素后好转。  相似文献   

6.
例1 男, 12岁10个月, 全身反复红斑、脓疱9年, 加重3个月于2020年12月入院。9年前无明显诱因全身出现弥漫性红斑、脓疱, 伴高热, 结合皮损病理表现诊断为脓疱型银屑病, 先后使用阿维A、环孢素、甲氨蝶呤及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等治疗, 病情可缓解, 但仍反复发作。3个月前皮损复发, 2周前皮损突然加重, 伴持续性高热, 最高39.9 ℃。无药物过敏史, 个人史无特殊, 无银屑病家族史。入院体检:体温39 ℃, 身高143 cm, 体重34 kg, 心肺腹部等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躯干、四肢泛发性水肿性红斑, 上覆米粒大小脓疱, 融合形成脓湖, 伴黄色云片状鳞屑(图1A);束发征、地图舌均阳性;关节无肿胀, 活动自如。实验室检查:C反应蛋白77 mg/L(参考值:< 8 mg/L, 下同), 白细胞计数17.11 × 109/L(4 × 109/L ~ 10 × 109/L), 中性粒细胞计数3.15 × 109/L(1.4 × 109/L ~ 6.5 × 109/L);白蛋白45.4 g/L(35 ~ 55 g/L)。肝肾功能、乙肝病毒抗原抗体...  相似文献   

7.
<正>患儿男,9个月。因发现心脏杂音9个月,于2012年12月6日行法洛四联症根治术。术后给予去甲万古霉素0.16 g/d,静脉滴注,4 d后全身皮肤出现潮红,并伴有低热、瘙痒。皮肤科检查:红斑以面部、四肢及皮肤褶皱处为著,并伴有粟粒样丘疹、全身水肿,口角及肛周糜烂、渗出(图1A)。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16.82×109/L[正常值(4~10)×109/L,以下同]、嗜碱性粒细胞比例0.046(0.010)。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62 U/L(1~49 U/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59.5 U/L(1~49 U/L),肌  相似文献   

8.
临床资料 患者女,14岁.因周身皮肤出现毛细血管扩张性红斑5年入院.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双小腿出现红斑,不痛不痒,站立时红斑明显,活动后红斑颜色变淡,2007年7月至今先后于多家医院就诊,分别诊为毛细血管扩张症、大理石样皮炎、色素性紫癜性皮病、网状青斑等.未予以特殊治疗,皮疹逐渐增多,依次波及双大腿、躯干部、双上肢,2年前面部渐出现红斑,无自觉症状,日晒后颜色鲜艳,仍无特殊处理,近2个月反复出现鼻部出血,2006年7月29日曾查血常规WBC 3.8×109/L,PLT 122× 109/L,HGB 128g/L,2007年7月19日查血常规WBC 3.37×109/L,PLT 134×109/L,HGB 120 g/L,2009年8月29日查血常规WBC 3.84×10/L,PLT 84×10/L,HGB 90 g/L.2009年10月18日于我院就诊.  相似文献   

9.
乙型肝炎与皮肌炎并发二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 1女, 42岁,因纳差、不适,颜面红斑、四肢肌痛、肌无力 1年入院。 1年前开始出现纳差、乏力,渐上眼睑呈水肿性红斑,四肢肌肉疼痛无力并进行性加重。 9个月前查 AST 74 U/L, ALT 65 U/L,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 ),抗乙型肝炎 e抗体 (抗- HBe)(+ ),抗乙型肝炎核心抗体 (抗- HBc)(+ ); B超检查:肝内回声增强,脾大。诊断:①慢性乙型肝炎,②系统性红斑狼疮 ?给予中药和能量合剂等治疗无改善于 1998年 12月 28日收住院。发病以来有发热、关节痛、光敏。既往健康,无肝炎史。但 HBsAg(+ )史 10年。入院体检:体…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性,27岁,因面部蝶形红斑、发烧、关节疼。实验室检查:抗核抗体 ANA 1:64阳性,DNA 抗体1:64阳性,ENA1:64阳性,IgG2075mg/L,IgA320mg/L,IgM170/L,血 TRHb110g/L,WBC3.2×10~9/L,BPC110×10~9/L,ESR78mm/h,肝功 HBsAg(+),GPT190u,TP6.0,A/G:3.6/2.4,诊为 SLE 收住院治疗。入院后给予强的松40mg/d,雷公藤6~#/d 病情迅速缓解,一个月后,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项目大部分阴转而出院,出院后自行停用强的松改服中药,又因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