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中医"心主血脉"功能与血压调节能力之间存在相应的匹配关系,通过对血压调节能力进行评估,从而得到中医"心主血脉"功能的客观测评,用于临床指导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从心论治,基于"心主血脉"理论对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预防、诊治以及临床疗效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生物学网络的背景下,分析RAAS生物学网络影响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与转归的特性及其与"心主血脉"理论的相关性。探讨利用网络生物学方法建立RAAS生物学网络与"心主血脉"两者间的联系,通过有特定生物学功能的节点或结构,探索"血"、"脉"相关疾病的治疗靶点及中医药调控该网络的机制,从中寻找中医药发展的突破口,为现代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的中医病名、病位与病机。[方法]在研读《内经》的基础上,逐次对高血压病的中医病名、病位、病机等方面进行探析。[结果]高血压病相对应的中医病名应为《内经》所述的“脉胀”,其病位主要在心,关乎五脏,心主血脉异常是主要病机。[结论]传统的从肝论治高血压病的经典辨证模式应该发生改变,临证时应根据心主血脉异常的病机理论,从心论治,治病求本,这对高血压病的辨证治疗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山莨菪碱系我国科研人员从茄科植物唐古特茛菪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碱,作为一种抗M胆碱受体药,具有松驰平滑肌和镇痛作用,临床用于感染性休克和内脏平滑肌绞痛的治疗。本文就ANI活血化瘀作用与中医“心主血脉”的关系作一探讨,供中医药研究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临床多发病、常见病,特别是中老年人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通过查阅文献和临床观察发现,动脉粥样硬化与中医的心主血脉功能失调有十分密切的关系。通过研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变化、临床表现与中医心主血、心主脉功能失调的关系,发现在AS治疗中,突出中医学整体观念,以益气推动血行,活血通其经脉,豁痰祛其陈瘀为治法,调治心主血脉功能失调,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痛苦,改善AS及其相关疾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中医心病学是专门研究心系病证的一门临床学科,这里的心是指中医概念的心。从中医角度讲心病有3个内涵:一是与"心主血脉"功能相关的疾病,包括西医的心血管系统疾病;二是与"心主神明"功能相关的疾病,包括西医的某些高级神经系  相似文献   

7.
试论男性病从心辨治王占忠,金鑫(泰州市中医院225300安徽滁州市中医院239000)关键词男性病,中医药疗法,心(中医),辨证论治心主血脉,又主神明。心的病理表现主要是血脉运行的障碍和情志思维活动的异常。其病理变化有虚有实,并常兼夹他脏疾患。笔者在...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血脉"为核心,根据血脉病膏脂运化失常、气血运行不畅、痰瘀壅滞、闭阻脉络的病因病机特点,分别从心主血脉、脾主运化能统血、肝主疏泄能藏血、肺朝百脉主治节、肾主外藏精、脉之形态功能、痰瘀思想、大气理论、整体观念等角度进行论述,以求拓宽血管相关疾病的防治思路.基于中医血脉理论防治血管疾病,契合当下医疗需求,体现中医学的...  相似文献   

9.
培育和提高中医临床基础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核心能力,需要秉承中医药自身固有的特色,兼顾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使专业名称中的"临床"与"基础"名副其实.中医药事业教育者和中医临床基础专业硕士研究生应从加强传统教育、锤炼实践技能和培育国际视野三方面入手,培育和提高中医临床基础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从络脉论治探究中医药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特异性规律。方法 :运用中医络病学说和脏腑理论,结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特征,通过临床观察和理论总结,阐述络脉理论的历史沿革和内涵精髓。结果 :证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络脉理论在中医病机、现代生物学基础等方面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并提出"以祛为重""以通为用"的治疗原则。结论 :运用中医络病理论指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诊治,完善中医药理论,有助于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从络脉论治来探究肺间质纤维化中医药防治的独特规律。方法:运用中医络病学说和脏腑理论,结合肺间质纤维化的发病机理及病理生理特点,通过长期临床观察和不断理论总结,阐述络脉理论的历史沿革和内涵精髓。结果:证明肺间质纤维化与络脉理论在中医病机、现代生物学基础等方面的相关性和同一性,并提出"治络要用辛,以祛为重""通补兼施,寓通于补"的治疗原则。结论:运用中医络病理论指导肺间质纤维化临床诊治,完善中医药理论,有助于提高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活动的频率和节律发生紊乱,归属中医"心悸"、"眩晕"、"厥脱"等症候范畴.目前中医学对心律失常多从气、血、阴、阳,以及痰、饮、瘀、热等方面论治,收效颇多.而笔者认为心病的发生发展与血关系密切.正如<内经>所云:"心主血脉"、"血主濡之",皆说明了心须血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心律失常在临床上有多种表现,可分为快速型和慢速型,在中医属于"惊悸"、"怔忡"等范畴,大多数医家从气血阴阳或痰饮火瘀方面考虑此病的病机[1],从宗气理论考虑较少。本文参考近年来相关文献,总结以宗气理论治疗心律失常的经验与探索,旨在探讨中医宗气理论与心律失常的联系,在宗气理论下论述心律失常的中医病机、辩证分型及治疗方法,实践于临床,提高疗效,从而为中医药治疗心律失常探索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介绍中医药信息学学科诞生及其理论基础,从中医古籍数字化工程、中医药科学数据共建共享工程、中医药信息标准化工程以及中医药知识工程4方面阐述中医药信息工程技术领域研究进展,从中医临床信息学方向、中药信息学方向、计算针灸学方向、中医药情报学方向4方面论述中医药信息应用科学领域研究进展,阐释中医药信息学教育发展历程、学科发展现状以及中医药信息学学科分类,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5.
"心主血脉"是解剖学发现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内经》诸多相关经文的逻辑推绎,认为“心主血脉”的认识是五行归类的结果;通过多方面、多角度的历史考察,认为中国古代科技发展水平决定了中医学不可能从解剖学上认识到心脏具有主持血液循环的功能;将“心主血脉”解释为心脏具有主持血液循环的功能是将西医学理论比附于中医学而得出的错误结论。“心主血脉”只是出于五行归类的需要而有的一种说法而已,那种认为其是通过解剖而发现的说法是违背历史与逻辑的  相似文献   

16.
舌疾是一种以舌干、舌痛、舌痿、舌纵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发生在舌部的疾病。中医认为"舌为心之苗",心和舌的生理、病理关系密切,从舌体的色泽、濡润、灵活度以及语言和味觉等方面,可以反映心主血脉的功能和气血运行情况,从而反映心的病变。其临床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由舌疗心,如舌下给药治疗冠心病、由舌象判断心功能、由舌象救治急性心梗患者等;由舌疗不寐,如通过观察舌上红点瘀点判断夜寐情况、通过舌象辨治不寐等;由心疗舌,如从心脾论治舌痛、口舌溃疡等。同时,中医"心-舌"的对应关系也可以从"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指导舌疾的预防和治疗。郭利平教授应用"心-舌"的中医理论从心论治舌疾亦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17.
五脏衰老学说是中医衰老学说的主流,但脏腑致衰说往往从先后天之本脾肾立论,忽视了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以及肺主气、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根据中医整体观念,机体的衰老不只是某一脏或两脏虚衰而导致,是五脏生理功能共同衰退变化的结果,所以在临床上应当和五脏之气血阴阳,以延缓衰老。  相似文献   

18.
功能性消化不良按其主要症状表现,在中医古代文献中属"胃脘痛"、"痞满"、"嘈杂"、"积滞"等范畴,祖国医学在本病的治疗上有较显著优势。目前国内中医研究对本病多从肝脾(胃)论治,我们通过文献研究及长期的临床观察发现,本病与"心"也有密切的联系,结合养心安神治疗有较好的疗效。文章通过中医古代文献研究分析"心主神明"、"心主血脉"与脾胃相关理论及心与脾胃经络相连属等中医理论,阐述从心论治脾胃疾病的依据及可行性,为从"心"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提供中医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中医博大精深 ,语言却极其言简意赅 ,一词多义极为常见。而“主”字是中医语言中常用之词。如 :有心主血脉 ,心主汗 ,心主舌 ,心主言 ,心主神明 ,心主喜 ,心主夏等 ;有肾主纳气 ,肝主藏血 ,肝主疏泄 ,肝主升发 ,肺主治节等 ;还有五色主病 ,如青色主风、主惊、主寒、痛、主瘀等等。这些中医用词中都有一“主”字 ,但若要将其译为英语 ,却不能一视同仁 ,要逐一弄清其不同含义 ,才能译得正确。“心主血脉”(包含“心主血”与“心主脉”)是指心主持血液运行 ,并给予血循环以动力 ,这是心的生理功能之一。心、血液、脉管三者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  相似文献   

20.
中医对"劳损"的研究由来已久,在治疗"劳损"病证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癌性疲劳非常符合中医理论中"虚劳"的表现。国内外工作者开展了运用中医药方法治疗癌性疲劳的广泛研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癌性疲劳越来越收到国内外医学者的关注。文章总结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癌性疲劳的研究,分别从中医传统疗法、中药制剂疗法及中医特色疗法方面进行了阐述,肯定了中医药在治疗癌性疲劳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