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侧支循环的代偿作用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 方法对52例连续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所致的脑梗死患者入院时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利用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技术(DSA)评估颅内动脉的侧支循环代偿情况.应用统计学方法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DSA发现52例患者18例出现颈内动脉闭塞,单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28例,6例双侧重度狭窄.52例患者中出现前交通动脉代偿18例,后交通动脉代偿8例,前后交通动脉同时代偿12例,14例患者未出现Willis环血管的代偿.无Willis环代偿组与Willis环代偿组NIHSS评分平均秩次分别为35.75和23.0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交通代偿组与后交通代偿组NIHSS评分平均秩次分别为12.42和15.9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时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有效的代偿.NIHSS评分与血管代偿及阻塞位置显著有关.DSA对侧支循环的判定在治疗干预中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伴颅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CIS)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Hcy与侧支循环代偿以及患者恢复情况的的关系。方法检测116例伴颅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急性患者血Hcy,根据表达水平分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组和正Hcy组;采用DSA评估患者颅内侧支循环代偿情况,根据侧支循环代偿程度分成代偿差组,代偿中等组和代偿好组;根据入院及出院时进行NIHSS评分,分为恢复良好组(分值减少≥4)和恢复不良组(分值减少<4)。结果 Willis动脉环开放组Hcy水平低于未开放组;侧支循环代偿好组Hcy水平低于代偿差组;恢复良好组Hcy水平低于恢复不良组。结论 Hhcy水平不利于侧支循环的代偿,Hhcy是伴颅内动脉重度狭窄或者闭塞患者卒中恢复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症状性颅内外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轻型卒中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288例轻型卒中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3分]根据脑梗死溶栓(TICI)系统分级,将0~1级定义为症状性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采集患者完整的临床资料,于出院时行NIHSS评分、发病90 d时行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症状首发5 d内原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加重、NIHSS评分增加值≥2分为早期神经功能恶化;90 d mRS评分≥3分为预后不良。结果根据TICI分级,本组中66例患者(22.9%)为症状性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轻型卒中患者。与不伴症状性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组比较,症状性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组轻型卒中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空腹血糖及大动脉粥样硬化型比例明显增高(P0.05~0.01);早期神经功能恶化、预后不良的比例及出院时NIHSS评分、发病90 d时mRS评分明显增高(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症状性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是轻型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OR=7.4,95%CI:3.4~15.9,P0.01)及预后不良(OR=7.8,95%CI:4.0~15.2,P0.01)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症状性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轻型卒中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和预后不良比例较高,不应被视为"轻型卒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颅内侧支循环与颈内动脉严重狭窄(≥75%)或闭塞的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对80例单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75%)或闭塞的脑梗死患者行头颅CTA检查,了解侧支循环开放情况,根据颅内侧支循环开放的数目将患者分为2组:A组(0或1支侧支动脉)和B组(2支以上侧支动脉)。所有患者在初次入院时和6个月后进行NIHSS评分,6个月时进行mRS评分。比较2组6个月前后NIHSS评分变化,并观察在6个月时mRS评分分布情况。结果 80例脑梗死患者中A组(0或1支侧支动脉)45例(56.3%);B组(2支以上侧支动脉)35例(43.7%)。A组两次评分分别为(14.64±4.03)、(12.75±2.58)分,B组分别为(10.83±3.15)、(6.25±3.25)分,2组初次与6个月后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6个月时mRS评分比较,B组在4分和5分段明显多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侧支循环与颈内动脉严重狭窄(≥75%)或闭塞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显著相关,对判断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及闭塞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责任血管范围侧支循环及磁共振灌注状态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7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行CT血管成像检查诊断单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及闭塞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9例,根据侧支循环情况分为侧支循环良好组及侧支循环不良组,均行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检查,比较灌注参数情况、入院时与治疗7 d后NIHSS评分及出院3个月后的MRS评分、出院3个月内终点事件情况。结果(1)侧支循环良好组患侧rCBV增加,rTTP、rMTT延长(P均<0.01); 侧支循环不良组患侧rTTP、rMTT延长,患侧rCBF降低(P<0.01);(2)侧支循环不良组患侧rMTT、rCBV低于侧支循环良好组(P<0.05);(3)侧支循环良好组入院时、治疗7 d后NIHSS评分、出院3个月后MRS评分、出院3个月内终点事件发生率均较侧支循环不良组低(P<0.05)。结论 良好的侧支循环及脑灌注状态对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及闭塞导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改善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伴颅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的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侧支循环及病情恢复的关系。方法采用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技术(DSA),根据颅内动脉狭窄程度将297例ACI患者分为轻度或无狭窄组、中度狭窄组和重度狭窄或闭塞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检测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及尿酸水平,进行比较;评估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颅内侧支循环代偿情况,分析与血尿酸水平的关系;根据入院及出院时进行NIHSS评分,将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分为恢复良好组(分值减少≥4)和恢复不良组(分值减少<4)。结果与轻度或无狭窄组相比,重度狭窄或闭塞组患者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及吸烟史比例较高,血清尿酸、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也显著较高;侧支循环开放组血尿酸水平显著低于未开放组;恢复良好组尿酸水平低于恢复不良组。结论血清尿酸水平与ACI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程度有关,并且重度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中,尿酸水平与侧支循环代偿相关,而且是影响ACI病情恢复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大脑中动脉M1段重度狭窄及闭塞患者侧支循环形成的因素及其与NHISS、mRS评分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纳入2017年9月-2019年3月就诊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发病72 h内的大脑中动脉M1段重度狭窄及闭塞的52例患者,其中侧支循环不良组21例和侧支循环良好组31例; 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并进行临床量表评估; 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侧支循环形成的因素,Spearman秩相关分析同型半胱氨酸与NHISS、mRS评分的相关性及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侧支循环形成与NHISS、mRS评分的关系。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同型半胱氨酸与侧支循环的形成有关(OR=1.097,95%CI=1.020~1.179,P=0.013); 血总胆固醇水平与侧支循环的形成有关(OR=2.129,95%CI=1.038~4.370,P=0. 039); 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NIHSS评分(r=0.456,P=0.001)、mRS评分(r=0.402,P=0.003)呈正相关。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显示侧支循环良好组NIHSS(z=-2.339,P=0.019)评分、mRS(z=-2.233,P=0.026)评分明显低于侧支循环不良组评分。结论 高血总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不利于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及闭塞患者侧支循环的形成; 低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侧支循环良好可减轻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与急性脑梗死侧支循环形成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01—2017-04于郑大五附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根据TCD检测侧支循环代偿情况分为侧支循环开放组及侧支循环未开放组,分别抽取2组发病第1天、10天、90天的静脉血标本,同时设立健康对照组50例,留取静脉血标本,ELISA法检测血清TGF-β1水平,对比分析侧支循环开放组及侧支循环未开放组患者的NIHSS评分及mRS评分。结果 (1)侧支循环开放组血清TGF-β1水平较侧支循环未开放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急性期血清TGF-1较健康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侧支循环开放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侧支循环未开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90d时mRS评分比较,侧支循环开放组mRS评分≤2分比例明显多于侧支循环未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TGF-β1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侧支循环形成及预后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大脑中动脉狭窄脑梗死颅内血流动力学及侧支循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或闭塞的脑梗死患者颅内血流动力学改变和侧支循环的代偿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方法 通过经颅多普勒(TCD)检查,计算双侧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峰流速及其比值(RVACA、RVPCA),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共观察38例单侧MCA狭窄或闭塞的脑梗死患者.(1)病例组ACA、PCA血流速度代偿性增快,以ACA代偿为主(76.3%);(2)病例组RVACA明显较对照组高﹙P<0.01﹚;(3)MCA主干及皮层支梗死患者的RVACA明显较对照组及深穿支梗死组高﹙P<0.01,P<0.05﹚;MCA重度狭窄或闭塞脑梗死患者的RVACA较对照组及中度狭窄组高﹙P<0.05﹚;(4)病例组RVACA及RVPCA与NIHSS呈负相关(P<0.01﹚.结论 皮质软脑膜侧支吻合血管开放成为MCA狭窄或闭塞脑梗死侧支循环的主要途径,其代偿程度与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DSA对单侧颈内动脉系统大动脉狭窄或闭塞后侧支循环建立的应用价值,探讨三级侧支循环在单侧颈内动脉开口部位狭窄或闭塞及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或闭塞中的特点.方法 分别对56例颈内动脉开口处狭窄或闭塞及94例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或闭塞的患者进行脑血管造影检查,根据其狭窄程度分析其侧支循环建立的情况.结果 颈内动脉开口部位闭塞组大脑动脉环开放率约38.5%,颅内外沟通开放率30.8%,软脑膜吻合支开放率约30.8%;重度狭窄组大脑动脉环开放率35.1%,软脑膜吻合支开放率16.2%,颅内外沟通开放率约5.4%;中轻度狭窄组无侧支循环建立.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组大脑动脉环开放率5%,软脑膜吻合支开放率95%;重度狭窄组仅软脑膜吻合支开放,开放率约61%;轻中度狭窄组无侧支形成.结论 在颈内动脉开口部位重度狭窄或闭塞的病例中,一级侧支循环的开放代偿最为重要,二级侧支循环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在大脑中动脉M1段重度狭窄或闭塞的病例中,二级和三级侧支循环的开放起主要的代偿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基于CTA评价的区域软脑膜评分(rLMC)评估大脑中动脉M1段或颈内动脉闭塞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二级脑侧支循环开放水平,研究其与患者临床表现及中期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大脑中动脉M1段或颈内动脉闭塞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在发病9 h内行CTA检查,依据rLMC评分分组,a组:rLMC评分0~10;b组:11~16;c组:17~20,在180 d mRS≤2认定为临床结局良好。研究卒中患者软脑膜侧支循环代偿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分析纳入90例患者,拥有差的rLMC评分,共24例,约占26.7%,拥有中等的rLMC评分,共40例,约占44.4%;拥有良好的rLMC评分,共26例,约占28.9%。同时发现侧支循环良好组的早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更轻,早期神经功能恢复及中期临床预后更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急性大脑中动脉M1段或颈内动脉闭塞缺血性卒中患者基于CTA的rLMC评分能够有效预测早期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及中期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重度颈动脉狭窄颅内侧支循环代偿状态与缺血性脑卒中(IS)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0例合并重度颈动脉狭窄的IS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前交通动脉(ACOA)开放、后交通动脉(PCOA)开放、眼动脉(OA)开放等侧支循环情况、治疗前和治疗2周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入院时和发病6个月时改良Rankin评分(mRS)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治疗2周时,单纯ACOA开放、单纯POCA开放和多支侧支循环开放患者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t=4.328、4.226、6.133,P0.05),其中,多支侧支循环开放的患者NIHSS评分最低,其次为单纯ACOA开放或单纯POCA开放的患者,而单纯OA开放或无侧支循环开放患者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3.237~5.636,P0.05);发病6个月时,单纯ACOA开放、单纯POCA开放和多支侧支循环开放的患者m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t=3.244、3.057、3.675,P0.05),其中,多支侧支循环开放、单纯ACOA开放或单纯POCA开放的患者mRS评分显著低于单纯OA开放或无侧支循环开放的患者(q=2.987~3.732,P0.05)。结论多重侧支循环或颅内主要动脉侧支循环的建立可显著降低IS患者的神经功能损害程度,改善患者近期预后,利于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动态监测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 M1段慢性闭塞所致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病程中软脑膜侧支循环建立及动态变化情况,评价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单侧MCA M1段慢性闭塞所致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分别于入院时、7 d、14 d、21 d、60 d、90 d行TCD检查,以不同软脑膜侧支存在状态分为FD(flow diversion,FD)阳性组及FD阴性组,同期行NIHSS评分,记录90 d mRS评分,比较不同FD存在状态患者预后。结果共纳入符合条件患者57例,FD阳性43例(75%),FD阴性14例(25%),病程中软脑膜侧支循环存在状态相对稳定。FD阳性组NIHSS评分低于FD阴性组(P 0. 05),90 d mRS评分优于FD阴性组(P 0. 05)。结论 CA慢性闭塞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病程中软脑膜侧支循环存在状态相对稳定,且具有良好的代偿作用,可显著改善患者近期及远期预后,降低卒中进展风险。TCD评价软脑膜侧支循环可作为此类患者预后评估的工具。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脑白质高信号(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y,WMH)与孤立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连续纳入就诊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发病在72 h内的孤立MCA M1段重度狭窄或闭塞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院时采用NIHSS评估卒中严重程度,采用Fazekas评估WMH严重程度。本研究的主要结局为发病90 d和1年时的神经功能结局,根据mRS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mRS 0~2分)和预后不良(mRS>2分)组,单因素分析比较2组的基线指标、WMH等脑小血管病影像学指标、侧支循环评级等因素;采用多因素分析判断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的次要结局包括卒中进展、发病90 d和1年卒中复发,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WMH与发病3 d内卒中进展、随访90 d和1年卒中复发的关系。结果 最终纳入117例患者,男性74例(63.2%),平均60.6±9.9岁。90 d随访时,60例患者预后良好,57例患者预后不良,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azekas总分(OR 1.612,95%CI 1.245~2.087,P<0.001)、入院时NIHSS(OR 1.215,95%CI 1.025~1.440,P=0.025)、侧支循环不良(OR 3.111,95%CI 1.188~8.142,P=0.021)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1年随访时,86例患者预后良好,31例患者预后不良,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azekas总分(OR 1.495,95%CI 1.083~2.065,P=0.014)、入院时NIHSS(OR 1.725,95%CI 1.359~2.193,P<0.001)、侧支循环不良(OR 4.217,95%CI 1.218~14.598,P=0.023)与预后不良独立相关。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WMH与卒中进展及复发无相关性。结论 WMH与MCA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临床预后密切相关,高Fazekas总分、入院时NIHSS评分高、侧支循环不良可作为评定MCA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临床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高海拔地区急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侧支循环建立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青海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AIS患者85例,均首次发病且均来自高海拔地区(平均海拔高度2500~4500米),根据基于扩散加权成像(DWI)的阿尔伯特(Alberta)卒中早期CT评分(DWI-ASPECTS)分成侧支循环建立良好组和侧支循环建立不良组,收集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既往病史、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指标。结果侧支循环建立良好组入院及出院时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入院及出院时改良Rankin评分量表(mRS)均较侧支循环建立不良组明显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侧支循环建立良好组及不良组患者在性别、民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史、酗酒史、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清尿酸(U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吸烟史、高血压病、24h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舒张压、糖尿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率(PLR)、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颈动脉斑块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糖尿病、LDL-C、NLR和Hcy是侧支循环建立不良的影响因素。结论高海拔地区大脑中动脉供血区AIS后良好侧支循环的建立可改善患者的症状及预后;年龄、糖尿病、NLR、LDL-C及Hcy水平均与急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AIS后侧支循环的建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亚低温(mild hypothermia,MHT)联合丁基苯酞(dl-3n-butyphthalide,NBP)对溶栓时间窗外 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且出现进展性运动功能缺损(progressive motor deficit,PMD)患者的脑侧支循环和短期预后的影响。 方法 纳入溶栓时间窗外且合并PMD的急性MCAO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MHT组和MHT+NBP 组。比较3组患者入院时基线资料、治疗14 d时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 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出血性转化以及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的脑 侧支循环通路开放情况、患侧与健侧大脑前动脉(anterior cerebral artery,ACA)收缩期峰值流速比 值(RVaca)和大脑后动脉(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PCA)收缩期峰值流速比值(RVpca);治疗90 d时 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90 d死亡率。 结果 入组本研究且完成随访的患者共69例,其中常规治疗组23例,MHT组21例,MHT+NBP组25 例。MHT+NBP组14 d 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前交通动脉通路开放、后交通动脉通路开放、RVaca及 RVpca均高于MHT组和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MHT+NBP组14 d NIHSS评分、90 d mRS评分低于MHT组和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MHT+NBP组14 d出血性转化低 于常规治疗组(P <0.05)。MHT组14 d RVaca、RVpca及90 d mRS评分低于常规治疗组(均P <0.05)。3组 90 d死亡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MHT联合NBP治疗可以改善溶栓时间窗外急性MCAO且出现PMD患者的脑侧支循环,并改善患 者的短期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动脉通畅性恶化(APD)的相关因素及预后。方法收集778例AI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APD将患者分为APD组及非APD组。于入院时和入院24 h对患者进行头颅MRI检查。采用NIHSS评分评价入院24 h神经功能,记录入院48 h的早期缺血性卒中复发率;于3个月和12个月采用mRS评分评估预后;记录第7 d、3个月、12个月的死亡率。结果与非APD组比较,APD组年龄、3个月mRS评分及高血压病史、入院前使用降压药、入院前使用降脂药、脑白质疏松的比率显著降低,入院及24 h NIHSS评分、12个月mRS评分及意识水平下降、颅内动脉狭窄、颅外动脉狭窄和侧支循环状态良好的比率显著升高(均P0.05)。两组间TOAST分型的其他明确病因型卒中(SOE)及不明病因型卒中(SU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2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病史(OR=0.46,95%CI:0.30~0.85,P=0.002)、入院NIHSS评分(OR=1.06,95%CI:1.03~1.11,P0.001)、颅内动脉狭窄(OR=4.87,95%CI:3.02~15.21,P0.001)、颅外动脉狭窄(OR=3.61,95%CI:1.59~6.37,P=0.011)和侧支循环状态良好(OR=3.17,95%CI:1.45~9.85,P=0.002)是APD的独立相关因素。与非APD组比较,APD组早期神经功能恶化、早期卒中复发比率显著升高(均P0.001),第7 d、3个月、12个月的死亡率及3个月、12个月的预后不良率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入院NIHSS评分、颅内和颅外动脉狭窄及侧支循环状态良好与入院24 h APD独立相关,高血压病史具有保护作用。APD早期及长期预后均不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症状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的侧支循环评估。方法 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总医院(原第二炮兵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症状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41例,首先采用德国EME公司TC-2000S型经颅彩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仪,常规检测双侧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颅内Willis环及相关主要动脉分支,进行侧支循环评估; 进一步采用德国西门子64层螺旋CT扫描机行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 in diagnosis,CTA)检查,明确颈内动脉病变的存在; 再应用PHILIPS FD20 DSA数字减影机行全脑血管造影术并进行侧支循环评估,评估颈内动脉闭塞性病变后的侧支循环代偿能力,评估眼动脉侧支循环通路的开放情况及作用。结果 41例患者颈内动脉重度狭窄24例,颈内动脉闭塞17例。TCD显示ACoA开放5例,占12.2%,DSA为4例,占9.76%; TCD显示PCoA开放5例,占12.20%,DSA为3例,占7.32%; TCD判断OA开放25例,占60.98%,DSA为23例,占56.11%; TCD提示LA开放3例,占7.32%,DSA提示2例,占4.88%; TCD显示无侧支循环开放者16例,占39%,DSA为14例,占34.15%。TCD和DSA在评估侧支血管开放数量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TCD评估眼动脉开放在颈内动脉重度狭窄和闭塞的患者中有显著差异(P<0.05)。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和闭塞患者的TCD及DSA侧支循环评估无显著差异(P>0.05)。OA单独开放患者较无OA开放患者PI值高。狭窄组MCA的PI值低于闭塞组,狭窄组OA最高流速低于闭塞组(P<0.05)。颈内动脉狭窄组OA单独开放数量<闭塞组(P<0.05)。结论(1)TCD与DSA在评估侧支循环血管开放数量方面的作用基本一致,TCD可作为CTA和DSA侧支评估之前的初筛手段,可以独立作为侧支循环评估的检查手段;(2)眼动脉是否参与侧支循环及眼动脉的的开放程度与颈内动脉本身病变程度有关。眼动脉作为次级侧支通路参与侧支循环的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相关性,在颈内动脉慢性闭塞性患者眼动脉单独开放的比例>重度狭窄的患者,重度狭窄的患者OA最高流速低于闭塞组患者,这说明颈内动脉慢性闭塞性患者其OA开放后提供的灌注代偿作用相对更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致后循环缺血性卒中血管重建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天津市环湖医院诊断与治疗的11例慢性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致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采用MRI定位梗死部位,CTA确定血管狭窄或闭塞部位以及狭窄率,DSA明确侧支代偿情况,分别行枕动脉-椎动脉(OA-VA)搭桥术、颈外动脉-桡动脉-椎动脉(ECA-RA-VA)搭桥术、枕动脉-小脑后下动脉/小脑前下动脉(OA-PICA/AICA)搭桥术、颞浅动脉-大脑后动脉/小脑上动脉(STA-PCA/SCA)搭桥术等后循环血管重建治疗,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预后。结果 11例患者经CTA确定血管狭窄或闭塞部位,分别位于基底动脉占2/11,双侧椎动脉V4段-基底动脉串联病变占1/11,双侧椎动脉颅内段占2/11、颅外段占1/11,一侧椎动脉颅内段合并对侧颅外段占4/11,一侧椎动脉起始部闭塞合并另一侧椎动脉纤细占1/11。DSA明确侧支代偿情况,代偿血管分别为后交通动脉占7/11,小脑软膜吻合(包括小脑后下动脉、小脑前下动脉和小脑上动脉)占5/11,颈升动脉占4/11,大脑软膜吻合(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占3/11,脊髓前动脉占1/11。11例患者顺利完成血管搭桥术,影像学检查(吲哚菁绿荧光血管造影术、DSA和CTA)均提示桥血管通畅。2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1例可疑颅内感染,均经抗生素治疗后好转。11例患者出院时mRS量表中位评分为1;术后平均随访8个月,9例预后良好(mRS评分为0~1)、2例预后中等(mRS评分为2~3)。结论血管重建治疗慢性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致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有效性和安全性均较好,具备临床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急性大脑中动脉(MCA)闭塞患者侧支循环开放程度与神经功能损害及氧化应激反应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本院2017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MCA闭塞患者,根据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对侧支血流的判断分为侧支循环代偿良好(A)(TIMI 2~4级)组、侧支循环代偿不佳(B)(TIMI 0~1级)组,比较2组的临床资料及血清相关神经系统标志物、氧化应激标志物水平。结果 A组有吸烟史、糖尿病史的例数以及脑梗死体积、NIHSS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2组有饮酒史的例数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A组血清NSE,S100B,GFAP,MDA,8-iso-PGF2α,8-OHdG水平明显低于B组(P<0.05),BDNF,NGF,GSH-Px,SOD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 急性MCA闭塞患者侧支循环良好代偿能够减轻神经功能损害及氧化应激反应,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