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输卵管通而不畅的超声造影分级与中医治疗及西医治疗方法相关性的研究。方法:选择输卵管通而不畅的患者150例按照超声造影结果分成3级,再将分级后的患者随机分成中医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随访1年,观察各组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根据输卵管通而不畅超声造影3级级间及级内中、西医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得出:(1)Ⅰ级输卵管通而不畅的中、西医治疗效果均优于Ⅱ级、Ⅲ级输卵管通而不畅的治疗效果。(2)Ⅱ级与Ⅲ级之间输卵管通而不畅的中、西医治疗效果比较无明显差别。(3)Ⅰ级、Ⅱ级与Ⅲ级输卵管通而不畅各级内部中医治疗效果均优于西医治疗效果。结论:输卵管通而不畅的超声造影分级法与中、西医治疗具有相关性,能够为临床制定更合理的诊疗方案提供有效信息,具有重要的临床诊疗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医证候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临床资料 本组32例,均明确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其中,女18例,男14例;年龄15岁~20岁5人,21岁~30岁4人,31岁~40岁15人,41岁~50岁8人;病程最短8个月,最长15年;功能分级:Ⅰ级18人,Ⅱ级10人,Ⅲ级4人;病情进展分级(放射线分级):Ⅰ级11人,Ⅱ级16人,Ⅲ组5人。 西医诊断标准:按1983年美国关节炎基金会编《风湿性疾病概要》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不同分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行关节镜清理术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我院骨科收治的76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依据Kellgren-Lawrence X线分级将这些患者分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4组,每组平均19例。给予4组患者关节镜清理术治疗,然后对其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及自觉症状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4组患者的Lysholm评分均明显比治疗前高(P<0.05),VAS评分均明显比治疗前低(P<0.05);Ⅰ级、Ⅱ级组患者治疗后的Lysholm评分均明显比Ⅲ级、Ⅳ级组高(P<0.05),VAS评分均明显比Ⅲ级、Ⅳ级组低(P<0.05)。结论:Ⅰ级、Ⅱ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行关节镜清理术的疗效显著优于Ⅲ级、Ⅳ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Ⅲ期煤工尘肺CT表现与肺功能分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48例Ⅲ期燥工尘肺患者的所有CT资料及肺功能测定结果,进行CT表现分类和肺功能分级,然后将二者进行对比,寻找二者的相关性。结果CT表现分成A、B、C三类,肺功能分成0、Ⅰ、Ⅱ、Ⅲ级。发现A、B、C类中无0级患者;A类Ⅰ级6例;B类Ⅰ级2例;C类Ⅰ级0例:A类Ⅱ级2例;B类Ⅱ级10例;C类Ⅱ级8例;A类Ⅲ级0例;B类Ⅲ级1例;C类Ⅲ级19例。结论Ⅲ期煤工尘肺CT表现与肺功能分级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讨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肌骨超声滑膜病变表现与Lysholm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60例进行研究,收集整理患者的肌骨超声表现、X线片以及Lysholm评分表进行分析,观察肌骨超声滑膜病变表现与Lysholm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Kellgren-Lawrence分级:Ⅰ级24例,Ⅱ级19例,Ⅲ级14例,Ⅳ级3例;肌骨超声表现:滑膜增生者12例,关节积液者11例,半月板病变者10例,髌下脂肪低垫炎者10例,腘窝囊肿者9例,髌韧带病变者8例。肌骨超声主要表现为滑膜增生与关节积液,分别与Lysholm评分建立回归方程分析,P均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肌骨超声检查可以较好地显示关节内滑膜病变情况,主要表现为滑膜增生、关节积液,肌骨超声滑膜病变表现与Lysholm评分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腕关节病变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组RA患者124例,测量其腕关节滑膜厚度、血流分级,并观察关节腔及骨面情况,治疗后行彩超复查。结果治疗前本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腕关节滑膜厚度为(3.59±1.37)mm。滑膜血流分级:0级21只,Ⅰ级47只,Ⅱ级109只,Ⅲ级71只。阻力指数(RI)为(0.53±0.15)。治疗3个月后滑膜厚度、血流分级及RI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为RA腕关节病变治疗后评价疗效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比较等离子刀与机械刨削在治疗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临床作用。方法:将5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等离子刀治疗组29例,记为观察组。机械刨削治疗组28例,记为对照组。7~36个月随访中,比较两组患者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根据美国风湿病学会的RA分期,RA分期处于Ⅰ期和Ⅱ期,观察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而对于Ⅲ期的病人,两组无明显的差别(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关节镜下等离子刀治疗是Ⅰ期和Ⅱ期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乳腺增生治疗效果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确诊为乳腺增生并接受系统治疗的66例女性患者,比较治疗前后乳腺超声影像学改变及乳腺结构评级与患者症状改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前66例患者中,Ⅲ级7例,Ⅱ级46例,Ⅰ级11例,0级2例;治疗后,Ⅲ级0例,Ⅱ级10例,Ⅰ级40例,0级16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乳腺结构评级与患者症状改善存在正相关性,相关系数r为0.557(P0.05)。结论:超声检查判断乳腺增生治疗效果客观、准确,可作为乳腺增生症疗效评价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膝关节病变中的表现及其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对102名RA患者及50名正常人行高频超声及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滑膜厚度及能量多普勒血流信号的分布情况,并分析其与抗角蛋白抗体(AKA)、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RA组膝关节滑膜厚度明显增加(P<0.01);滑膜厚度、能量多普勒血流分级与AKA、CRP、ESR、Anti-ccp呈正相关(P<0.01)。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与膝关节病变高频超声表现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能够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不同Kellgren和Lawrence X线分级骨性关节炎病人膝关节液中微小RNA-140(microRNA-140,miR-140)的表达水平,为进一步研究miR-140在骨性关节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骨性关节炎病人膝关节液40例[关节炎组,又依据Kellgren和LawrenceX线诊断标准分为Ⅰ级亚组(10例)、Ⅱ级亚组(10例)、Ⅲ级亚组(10例)、Ⅳ级亚组(10例)],非骨性关节炎膝关节液20例(对照组,包括半月板损伤、交叉韧带损伤、外伤)。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骨性关节炎组及对照组膝关节液中miR-140的含量。以U6snRNA为内参,求出每个样本的Ct值。结果:miR-140在所有关节液标本中都能检测到。与对照组比较,miR-140在关节炎组中的含量下降(P<0.05)。Ⅳ级亚组miR-140的表达水平与Ⅰ级亚组、Ⅱ级亚组、Ⅲ级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性关节炎的严重程度与miR-140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917,P<0.05)。结论:人膝关节液中存在miR-140,并且可以方便地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检测。miR-140在关节炎组膝关节液中的表达水平下调,且与骨性关节炎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这可能与骨性关节炎的发生、发展有关,并可为潜在的诊断提供预警的分子靶标。  相似文献   

11.
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闵红巍  孙鉴  杨彦波 《黑龙江医学》2004,28(11):855-856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实施膝关节滑膜切除术治疗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 (RA)的方法。方法  34例RA患者根据美国风湿病学会 (ARA)进行分期 ,按Lysholm标准评分〔1〕。采用关节镜下滑膜切除的方法进行治疗 ,术后随访 6个月后 ,按Lysholm标准评分 ,判断手术疗效。结果 所有随访患者Lysholm评分增加 ,以Ⅰ、Ⅱ期疗效显著。结论 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方便可行的微创治疗方法 ,尤其适合于Ⅰ、Ⅱ期患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分析CT分级(Ⅰ、Ⅱ级)和临床分度(Ⅰ、Ⅱ、Ⅲ度)与激光照射量的相关性,研究PL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适宜的激光照射量.方法 收集2006年4月至2009年11月安徽医科大学合肥第三临床医院骨科4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第4~5腰椎34例;第5腰椎至第1骶椎8例;第4~5腰椎和第1骶椎同时受压4例.依据CT分级分成CT Ⅰ组和CTⅡ级;每组间激光照射剂量比较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依据临床分度分成Ⅰ、Ⅱ、Ⅲ度,每度为一组,并对46例患者进行激光照射量的统计,每两组间激光照射剂量比较采用SNK-q检验;CT分级为Ⅰ级和Ⅱ级者疗效比较采用x2检验.同时对术后优良率进行统计;术前、术后腰痛及患肢痛VA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①CT分级分成CT Ⅰ级组和CTⅡ级组,两组间激光照射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临床分度分成Ⅰ、Ⅱ、Ⅲ度,每两组间激光照射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CT分级分成CT Ⅰ级组和CTⅡ级组,两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采用的Macnab标准评定疗效:优31例,良6例,可7例,差2例,优良率为80%.腰痛及下肢痛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LDD激光照射量CT Ⅰ级组剂量为500 J;CTⅡ级组剂量为600 ~710 J;激光照射剂量大小与临床症状和体征轻重无明显相关,与突出物大小相关;把握好激光照射量能明显改善VAS评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3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另选20例健康自愿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分别行高频超声检查,观察滑膜状态(包括滑膜厚度、关节积液深度、滑膜内血流)及软骨病变。3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同时行X线平片检查,其中21例另行MRI检查。同时分析3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滑膜状态与患者血沉(ESR)及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结果:病变组膝关节出现不同程度的滑膜增厚、关节积液、滑膜内血流信号增多、软骨变薄及骨质破坏等表现,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72个膝关节)均行超声及X线检查,超声对软骨病变检出率为41.7%,X线检查率为11.1%,两种检查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1例患者行超声与MRI检查,超声对软骨病变的检出率为30%,MRI检出率为51%,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滑膜厚度与CRP(r=0.40,P<0.001)及ESR(r=0.51,P<0.001),关节积液深度与CRP(r=0.46,P<0.001)及ESR(r=0.54,P<0.001)均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超声可以通过观察滑膜状态及软骨病变为临床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膝关节病变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类风湿关节炎(RA)膝关节滑膜病变超声与MRI表现的对比,分析高频超声诊断RA膝关节滑膜病变与MRI的相关性.方法:对临床确诊RA的30例患者患侧膝关节和20例正常对照者双侧膝关节行超声检查,在相同切面测量滑膜厚度,并进行对比分析.对RA组患侧膝关节行MRI检查,在超声和MRI相同的切面上观察滑膜病变情况,对比分析两种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RA组髌骨上、内外侧髁滑膜较对照组明显增厚(P<0.001);超声和MRI均显示滑膜增厚,超声测量的滑膜厚度与MRI测值无明显差异(P>0.1);超声与MRI对滑膜增厚分级具有较好的相关性(P <0.001).结论:超声对膝关节类风湿性滑膜病变的检查结果与MRI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在临床应用中可作为诊断RA膝关节滑膜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等离子刀与刨削系统在治疗膝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等离子刀治疗组21例,机械刨削对照组17例,全部病例获得6~39个月(平均19.5个月)的随访.随访结果采用Lv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对美国风湿病学会RA分期处于Ⅰ期和Ⅱ期的病例,等离子刀治疗组的膝关节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而对于Ⅲ期的病例,等离子刀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等离子刀技术对RA分期处于Ⅰ期和Ⅱ期的病例是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膝关节滑膜切除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均给予关节镜下膝关节滑膜切除术,观察手术效果。结果手术后6个月患者ESR、CRP、RF指标均明显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患者疼痛程度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P0.05;50例患者均经6个月随访,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8.0%(49/50),有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Ⅲ级患者因关节反复出现肿痛,评分为差。结论关节镜下膝关节滑膜切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可以改善膝关节局部的功能,阻止关节软骨的进一步破坏,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关节镜辅助下关节清理术结合康复训练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确诊为KOA的病人138例(均为单膝),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进行单纯关节镜下清扫术治疗,观察组进行关节镜下清扫术结合康复训练,比较2组不同分期KOA病人治疗前后的膝关节功能评分(Lysholm评分)以及疼痛评分(VAS评分)。结果:所有病人治疗2个月后,不同Kellgren-Lawrence X线分级KOA病人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Lysholm评分均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2个月,2组对应的Kellgren-Lawrence X线分级Ⅰ级、Ⅱ级、Ⅲ级、Ⅳ级病人VA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Lysholm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Ⅰ级和Ⅱ级病人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Lysholm评分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组Ⅲ级、Ⅳ级病人膝关节疼痛及功能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行关节镜下清理术结合康复训练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镜辅助下关节清理术能明显改善KOA病人膝关节功能并减轻其疼痛,术后结合康复训练能进一步减轻Ⅰ级和Ⅱ级病人的痛感并改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成像(MRI)与二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冠心病心功能及其与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5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9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NYHA分级不同分为心功能Ⅰ~Ⅱ级组(21例)、心功能Ⅲ级组(37例)、心功能Ⅳ级组(32例),比较三组患者MR、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心功能结果 ,并分析MRI、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与NYHA分级的关系。结果 MRI检查结果显示,三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随着NYHA分级的增加而减小,心功能Ⅳ级组<心功能Ⅲ级组<心功能Ⅰ~Ⅱ级组(P<0.05);三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随着NYHA分级的增加而增大,心功能Ⅰ~Ⅱ级组<心功能Ⅲ级组<心功能Ⅳ级组(P<0.05)。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显示,三组LVEF随着NYHA分级的增加而减小,心功能Ⅳ级组<心功能Ⅲ级组<心功能Ⅰ~Ⅱ级组(P<0.05);心功能Ⅲ、Ⅳ级组LVESV、LVEDV均大于心功能Ⅰ~Ⅱ级组(P<0.05);心功能Ⅲ级组、Ⅳ级组LVESV、LVEDV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MRI、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心功能结果 LVEF与NYHA分级为负相关,LVESV、LVEDV与NYHA分级为正相关。结论 MRI与二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冠心病心功能均与NYHA分级的相关性良好,但MRI优于二维超声心动图。  相似文献   

19.
七厘散对手足创伤手术后疼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单独应用中医传统中成药七厘散治疗手足创伤手术后引起疼痛的疗效。方法:将480例手足手术后疼痛的病人随即分成两组,Ⅰ组240例:手术后常规服用去痛片,每日3次,每次1片。痛甚时加服1片,连服3d。Ⅱ组240例:手术后服用七厘散,首次服3g,以后每次服1.5g。黄酒或温开水送服,每日2次,疼痛加重和每天晚上临睡时加服1次,连服3d。止痛效果按VRS分级。结果:两组服药后的止痛效果,Ⅰ组:0级者10例;Ⅰ级者37例;Ⅱ级者8例;Ⅲ级者3例。Ⅱ组:0级者39例;Ⅰ级者15例;Ⅱ级者1例;Ⅲ级者1例。结论:用七厘散治疗手足创伤及术后的疼痛,止痛效果明显优于去痛片,既有止痛消肿作用又有活血化淤的功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接受纯西医、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诊的10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参与实验观察,并按随机数表法划分为两组,Ⅰ组(n=50)接受纯西医用药,Ⅱ组(n=50)接受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分析评估两组的用药情况。结果与Ⅰ组比较,Ⅱ组患者在临床药效的优化方面更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在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指数上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Ⅱ组在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指数上较Ⅰ组显著改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有显著的药效,且可减轻关节压痛程度、缩短晨僵时间,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