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超声影像智能辅助诊断方法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21例(共273个甲状腺结节)于我院接受甲状腺穿刺或手术的甲状腺癌患者的甲状腺结节超声图像。所有超声图像由不同年资医生、超声图像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方法单独或联合对甲状腺结节超声图像进行分析诊断,对结节进行TI-RADS分类;以甲状腺结节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不同年资医生单独或联合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方法对不同类型甲状腺结节分级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结果:病理确诊恶性结节218个,良性结节55个。低年资医生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68.81%(150/218)、61.82%(34/55)、67.40%(184/273);高年资医生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7.61%(191/218)、81.82%(45/55)、86.45%(236/273);超声图像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3.49%(182/218)、78.18%(43/55)、82.42%(225/273);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B超检查联合甲状腺球蛋白比值、促甲状腺素检查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在体检后发现的10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其中,恶性结节患者36例,良性结节患者64例。检测甲状腺球蛋白比值、促甲状腺素,并且进行B超检查。比较B超检查与甲状腺球蛋白比值、促甲状腺素检查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准确率。结果B超检查联合甲状腺球蛋白比值、促甲状腺素检查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准确度[89.00%(89/100)]明显高于促甲状腺素/甲状腺球蛋白检查[68.00%(68/100)]以及B超检查[71.00%(71/100)](P<0.05)。结论B超检查联合甲状腺球蛋白比值、促甲状腺素检查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具有比较满意的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1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41个结节)行常规超声和弹性成像检查,比较两种方法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检出率,分别计算两种方法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41个甲状腺结节,经病理检查良性结节15个,恶性结节26个。常规超声准确检出恶性结节18个,良性结节9个,诊断敏感性69.2%,特异性60.0%,阳性预测值75.0%,阴性预测值52.9%,符合率65.9%。弹性成像准确检出恶性结节24个,良性结节13个,诊断敏感性92.3%,特异性86.7%,阳性预测值92.3%,阴性预测值86.7%,符合率90.2%。两种方法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18,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有助于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人工智能超声辅助诊断系统(AI-UADS)联合超声造影(CEU)对美国放射学会(ACR) 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4类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2年3月在本院收治的84例ACR TI-RADS 4 类甲状腺结节患者,分别采用AI-UADS和CEU进行检查,比较两者及其联合检测对ACR TI-RADS 4类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结果 84例患者中共存在92个结节,其中恶性结节有17个,占比18.48%。与病理结果比较,CEU检出恶性结节14个,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敏感度为82.35%,特异度为81.33%、准确度81.52%,阳性预测值为50.00%、阴性预测值为95.31%,kappa值为0.509;AI-UADS检出恶性结节15个,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敏感度为88.24%,特异度为82.67%、准确度83.70%,阳性预测值为53.57%、阴性预测值为96.88%,kappa值为0.567;联合检测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敏感度为82.35%,特异度为93.33%,准确度91.30%,阳性预测值为73.68%、阴性预测值为95.89%,kappa值为0.724。联合检测特异度均高于CEU和AI-UADS(χ2=0.027,0.044,P<0.05)。联合检测特异度均高于CEU和AI-UADS(χ2=0.027,0.044,P<0.05)。结论 AI-UADS和CEU对甲状腺ACR TI-RADS 4类结节良恶性诊断中均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临床特异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分类在甲状腺微小结节超声检查中的应用。方法对最大径≤1 cm的219个甲状腺结节进行TI-RADS分类,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良恶性结节超声征象的差异,计算TI-RADS分类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恶性率。结果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超声征象表现在内部回声、形态、微小钙化和声晕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07.64,P<0.01)。TI-RADS分类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68%(94/106)、51.32%(58/113)、63.09%(94/148)、82.85%(58/80)。结论甲状腺微小结节的TI-RADS分类有助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声辐射力脉冲弹性成像(ARFI)技术判断甲状腺单发实性结节良恶性的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2年2月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经常规超声检查发现甲状腺单发实性或以实性为主(囊性<25%)结节的42例患者,共42个结节.对42例患者42个结节行常规超声检查,采用声触诊组织定量(VTQ)技术检测病灶组织剪切波速度(SWV),采用声触诊组织成像(VTI)技术对病灶组织进行VTI弹性分级.常规超声以符合3项及以上恶性结节超声表现、VTQ以SWV值≥2.87 m/s、VTI以VTI分级≥Ⅳ级、常规超声+VTI/VTQ以常规超声或VTI/VTQ其中之一诊断为恶性作为恶性结节诊断标准.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常规超声、VTQ、VTI及常规超声+VTI/VTQ诊断甲状腺恶性单发实性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42个甲状腺结节经手术后病理证实良性结节30个(结节性甲状腺肿16个,腺瘤性甲状腺肿13个,亚急性甲状腺炎1个),恶性结节12个(均为乳头状癌).常规超声检查有3项及以上恶性结节超声表现的结节14个,包括良性结节4个,恶性结节10个;少于3项恶性结节超声表现的结节28个,包括良性结节26个,恶性结节2个.常规超声诊断甲状腺恶性单发实性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3%(10/12)、86.7%(26/30)、71.4%(10/14)、92.9%(26/28). SWV值≥2.87 m/s的结节15个,包括良性结节5个,恶性结节10个;SWV值<2.87 m/s的结节27个,包括良性结节25个,恶性结节2个;VTQ诊断甲状腺恶性单发实性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3%(10/12)、83.3%(25/30)、66.7%(10/15)、92.6%(25/27). VTI分级≥Ⅳ级的结节19个,包括良性结节8个,恶性结节11个;VTI分级<Ⅳ级的结节23个,包括良性结节22个,恶性结节1个;VTI诊断甲状腺恶性单发实性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7%(11/12)、73.3%(22/30)、57.8%(11/19)、95.7%(22/23).常规超声+VTI诊断甲状腺恶性单发实性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7%(11/12)、80.0%(24/30)、64.7%(11/17)、96.0%(24/25).而常规超声+VTQ诊断甲状腺恶性单发实性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7%(11/12)、83.3%(25/30)、68.8%(11/16)、96.2%(25/26).结论单独的ARFI技术诊断甲状腺单发实性结节良恶性的能力并不优于常规超声,但是两者联合应用可提高甲状腺单发实性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CEUS灌注模式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1例甲状腺结节患者(111个结节)的颈部CEUS图像及临床资料,通过评价造影灌注模式判断结节的良恶性。以病理结果为最终诊断标准,评价CEUS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效能。结果 病理诊断甲状腺良性结节14例,恶性结节97例。CEUS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敏感度为92.78%(90/97),特异度64.29%(9/14),准确率89.19%(99/111),阳性预测值94.74%(90/95),阴性预测值56.25%(9/16)。结论 CEUS灌注模式对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超声对伴周边环形钙化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诊的73例伴周边环形钙化甲状腺结节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分析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声像图特点,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各声像图特征对伴周边环形钙化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 73例患者中,良性甲状腺结节58例(58/73,79.45%),恶性甲状腺结节15例(15/73,20.55%)。良、恶性结节的平均最大径、边界和内部回声、钙化周围有无声晕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良恶性结节伴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构成比差异、钙化厚薄是否均匀和钙化的连续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以伴结节性甲状腺肿诊断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7.59%(45/58)、60.00%(9/15)、88.24%(45/51)、40.91%(9/22);钙化厚薄不均诊断恶性甲状腺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3.33%(8/15)、87.93%(51/58)、53.33%(8/15)、87.93%(51/58)。钙化连续中断诊断恶性甲状腺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3.33%(11/15)、68.97%(40/58)、37.93%(11/29)、90.91%(40/44)。结论 超声对于伴环形钙化甲状腺结节良恶性判断有一定的价值,钙化厚薄不均、连续性中断对诊断恶性病变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钼靶X线联合B超检查对早期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该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行钼靶X线及B超检查诊断的79例乳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确定79例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良恶性乳腺疾病的疾病特征,比较钼靶X线、B超、钼靶X线联合B超检查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符合率、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79例患者中,病理检查出恶性肿瘤36例,良性肿瘤43例。B超检查出恶性肿瘤22例,良性肿瘤57例,阳性检出率为27.85%(22/79)。患者的疾病特征:72.73%(16/22)的恶性病灶患者B超特征中可见不规则形态,7.02%(4/57)的良性病灶患者B超特征中可见不规则形态;68.18%(15/22)的恶性病灶患者病灶边界不清,31.58%(18/57)的良性病灶患者边界不清;77.27%(17/22)的恶性病灶患者内部回声不均匀,24.56%(14/57)的良性病灶患者内部回声不均匀;81.82%(18/22)的恶性病灶患者可见丰富的血流信号,10.53%(6/57)的良性病灶患者可见丰富的血流信号。钼靶X线检查出恶性肿瘤21例,良性肿瘤58例,阳性检出率为26.58%(21/79)。患者的疾病特征:42.86%(9/21)的恶性病灶患者可见星芒状结节影或毛刺征,良性病灶中未见;57.14%(12/21)的恶性病灶患者有细小泥沙样钙化,8.62%(5/58)的良性病灶患者可见细小泥沙样钙化。钼靶X线联合B超检查出恶性肿瘤37例,良性肿瘤42例,阳性检出率为46.84%(37/79)。钼靶X线和B超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钼靶X线联合B超检查阳性率明显高于二者单独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983、6.916,P=0.005、0.009)。B超联合钼靶X线检查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敏感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钼靶X线检查,敏感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B超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超单独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钼靶X线检查,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钼靶X线联合B超检查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优于单一检查,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分类的甲状腺结节进一步鉴别诊断的价值。 方法对295例387个常规超声TI-RADS分类的甲状腺结节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造影后甲状腺结节的微循环灌注特征和应用SonoLiver CAP软件获得的时间-强度曲线各定量参数分析,综合进行两次TI-RADS分类评估,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计算常规超声TI-RADS、超声造影后TI-RADS分类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并绘制常规超声TI-RADS、超声造影后二次TI-RADS分类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受试者操作特性(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 结果295例387个常规超声TI-RADS分类2~5类的甲状腺结节,术后病理结果为恶性82例121个、良性213例266个。常规超声TI-RADS分类诊断恶性结节的敏感度63.64 %(77/121)、特异度73.87%(229/310)、准确度79.07%(306/387)、阳性预测值45.83%(77/168)、阴性预测值83.88%(229/273),而超声造影后二次TI-RADS分类诊断恶性结节的敏感度85.95%(104/121)、特异度92.93%(263/283)、准确度94.83%(263/387)、阳性预测值83.87%(104/124)、阴性预测值93.93%(263/280),超声造影后二次TI-RADS分类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常规超声TI-RADS分类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5.92,4.38,7.31,7.45,3.13;P<0.05)。常规超声TI-RADS、超声造影后二次TI-RADS分类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3,0.834。二次TI-RADS分类评估后甲状腺结节恶性组的超声造影增强模式:≥1 cm实性结节早期快速不均匀增强伴灌注缺损区,<1 cm实性结节呈不均匀低增强;实性结节良性组增强模式表现为均匀高或等增强以及结节周边环状高增强,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3.86,12.54;P<0.05);良恶性组间在增强水平、增强边界、始退特点、相对平均渡越时间、峰值强度、平均强度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51.48,17.91,47.25,8.92,3.37,4.05;P<0.05);而增强范围、平均强度、峰值强度在良恶性组间均无统计学意义(χ2 =2.87,0.95,0.88;P>0.05)。 结论超声造影对常规超声TI-RADS分类的甲状腺结节可以做进一步良恶性鉴别,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成像及参数特征对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4类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4例被常规超声定义为TI-RADS 4类甲状腺结节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对结节重新定性诊断,并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探讨超声造影成像及参数特征对甲状腺结节TI-RADS分类的进一步诊断价值。结果 84例102个常规超声TI-RADS 4类的甲状腺结节,超声造影检查在增强模式和TIC的曲线变化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方面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超声TI-RADS分类诊断恶性结节的灵敏度62.26%、特异度65.31%、准确度63.73%、阳性预测值66.00%、阴性预测值61.54%,超声造影重新定性诊断TI-RADS 4类甲状腺结节的灵敏度77.36%、特异度73.46%、准确度77.45%、阳性预测值78.85%、阴性预测值76.00%,超声造影联合TI-RADS重新定性诊断恶性结节的灵敏度92.45%、特异度87.76%、准确度90.19%,超声造影联合TI-RADS重新定性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TI-RADS分类与超声造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联合TI-RADS分类重新定性诊断TI-RADS 4类甲状腺结节的准确度高于常规超声TI-RADS分类与超声造影诊断,可以提高超声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准确度。  相似文献   

12.
冯春武  钟强雄 《临床医学》2015,35(2):121-122
目的探讨术前辅助检查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预测价值。方法按标准纳入于2005年1月至2013年12月谢岗医院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357例,术前均进行甲状腺B超、核素扫描及细针穿刺活检(FNA)检查,分析术前辅助检查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预测价值。结果甲状腺超声检查敏感度为12.0%,特异度为98.9%,诊断准确度为82.9%;核素扫描检查敏感度为23.0%,特异度为86.0%,诊断准确度为72.8%。多数患者仅进行原发病灶FNA,少数患者进行原发病灶或淋巴结FNA,两者的敏感度分别为52.9%、63.1%,特异度分别为88.6%、93.3%,诊断准确度分别为78.8%、93.3%。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实性结节、颈部淋巴结肿大、结节钙化、结节质硬是影响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预测指标。结论甲状腺B超、核素扫描及FNA对恶性甲状腺病变均有一定的提示作用,尤其是FNA在判断结节性质方面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3.
前瞻性观察甲状腺结节的SonoVue超声造影增强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甲状腺结节实时灰阶超声造影(CEUS)的增强模式及其对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常规超声检测出的95例患者104个甲状腺结节行CEUS检查,其中良性病灶53个,恶性病灶51个;囊性结节1个,囊实性结节41个,实性结节62个.采用低机械指数灰阶脉冲反相谐波成像,静脉团注SonoVue 1.2 ml,观察时间≥3 min(MI 0.05~0.08).观察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灰阶内部回声结构和CEUS增强模式.结果 注入造影剂后,甲状腺结节呈现均匀增强、不均匀增强、环状增强和无增强4种表现.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增强模式总体上有差别(P<0.01).环状增强提示良性可能性大,敏感度83.02%,特异度94.12%,阳性预测值93.62%,阴性预测值84.21%,准确率88.46%.不均匀增强提示恶性可能大,敏感度88.24%,特异度92.45%,阳性预测值91.84%,阴性预测值89.09%,准确率90.38%.1个囊性结节为良性结节,表现为环状增强.对于囊实性结节和实性结节,环状增强诊断良性结节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3.10%和94.12%,不均匀增强诊断恶性结节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8.89%和92.50%.结论 CEUS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硬度评定系统在甲状腺微小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30例行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的67个甲状腺微小结节,术前分别行实时弹性成像和声脉冲辐射力成像评定成像测定其硬度。在此基础上,以联合硬度评定系统对甲状腺结节硬度进行评定,以硬度为依据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并以病理为标准,绘制ROC曲线。 结果实时弹性成像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为58.8%、96.9%、95.2%、69.6%、77.6%。声脉冲辐射力成像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为76.4%、75.8%、76.4%、75.8%、76.1%。联合硬度评定系统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为91.2%、93.9%、93.9%、91.2%、92.5%。联合系统与实时弹性成像以及声脉冲辐射力成像相比,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8,0.93和0.88(Z=8.72,P<0.05)。 结论联合硬度评分系统有助于提高术前甲状腺微小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甲状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TIRADS)联合BRAFV600E检测对甲状腺细胞病理学Bethesda报告系统(BSRTC)Ⅲ类结节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超声引导下甲状腺FNA的患者125例,共125个BSRTC Ⅲ类结节。所有结节同时行TIRADS分类和BRAFV600E检测,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TIRADS、BRAFV600E检测及两者联合对BSRTC Ⅲ类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 结果125例患者共计纳入125个甲状腺结节,术后病理结果提示:良性结节76个;恶性结节49个。TIRADS 4c~5鉴别诊断BSRTC Ⅲ类结节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分别为73.5%、89.5%、81.8%、84.0%、83.2%。BRAFV600E突变检测鉴别BSRTC Ⅲ类结节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分别为75.5%、100.0%、100.0%、86.4%、90.4%。以TIRADS 4c~5类或BRAFV600E突变型为BSRTC Ⅲ类结节恶性的联合诊断标准,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分别为93.9%、89.5%、85.2%、95.8%、91.2%,联合诊断较TIRADS、联合诊断较BRAFV600E具有较高的敏感度(P=0.002,P=0.004)、阴性预测值(P=0.018,P=0.044)。 结论TIRADS和BRAFV600E检测联合对于BSRTC Ⅲ类结节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尤其诊断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高于单独应用TIRADS或BRAFV600E检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微血管成像(SMI)与超声造影(CEUS)两种技术在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7例共76个甲状腺结节分别进行SMI和CEUS检查,观察结节血流分布模式和CEUS增强模式,评价两者在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中的价值。结果76个甲状腺结节中恶性结节41个(53.9%),良性结节35个(46.1%)。CEUS诊断为恶性结节39个(51.3%),良性结节37个(48.7%);SMI诊断为恶性结节42个(55.3%),良性结节34个(44.7%);CDFI诊断为恶性结节34个(44.7%),良性结节42个(55.3%)。SMI与CEUS相比,其诊断的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SMI技术较CDFI有更高的灵敏度及准确度(P0.05),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MI技术及CEUS增强模式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效能类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美国甲状腺协会(ATA)超声分类与甲状腺细针穿刺(FNA)细胞学检查对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4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共357个结节)的资料。所有患者均于超声检查后接受外科手术或FNA细胞学检查。根据2015年版ATA甲状腺结节诊治指南,对超声图像进行分类评估,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评价ATA超声分类及FNA细胞学检查的诊断效能。结果 357个甲状腺结节中,248个经术后病理确诊,包括233个恶性结节及15个良性结节。对照病理结果,超声ATA分类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准确率为88.31%(219/248),敏感度为90.99%(212/233),特异度为46.67%(7/15),阳性预测值为96.36%(212/220),阴性预测值为25.00%(7/28);FNA细胞学检查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准确率为98.81%(83/84),敏感度为100%(75/75),特异度为88.89%(8/9),阳性预测值为98.68%(75/76),阴性预测率为100%(8/8)。ROC曲线分析显示,2种方法诊断恶性甲状腺结节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53和0.944(Z=2.397,P=0.017)。结论 ATA超声分类方法对鉴别良恶性甲状腺结节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FNA细胞学检查能更加有效地判断甲状腺结节性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超级微血管成像技术运用于甲状腺实性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于2015年7月至2016年12月接受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共83个甲状腺实性结节。分别应用超级微血管成像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进行检查,比较这两种检查方式下良性和恶性甲状腺实性结节血流分布模式,同时对比这两种检查方式鉴别诊断甲状腺实性结节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超级微血管成像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在良性甲状腺实性结节Ⅰ、Ⅲ、Ⅳ型以及恶性甲状腺实性结节Ⅰ、Ⅱ、Ⅳ型的血流分布模式显示率中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超级微血管成像在良性甲状腺实性结节Ⅱ型以及恶性甲状腺实性结节Ⅲ型的血流分布模式显示率优于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差异有显著性(P0.05)。超级微血管成像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鉴别诊断甲状腺实性结节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1%比62.9%、94.9%比81.1%、93.0%比74.0%、、92.7%比68.2%和93.3%比77.1%。结论超级微血管成像技术在甲状腺实性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具有十分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观察甲状腺实性结节内的微小血管,显示低速血流,为超声医师的诊断鉴别提供有效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与MRI在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0月于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并经手术后取得病理诊断结果的94例患者(94个结节)作为研究对象,对入组患者均行MSCT和MRI检查,以病理组织学检查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计算两种检查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kappa值。结果94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中,73例(77.66%)诊断为良性结节,21例(22.34%)为恶性结节。MSCT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与MRI检查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MSCT诊断与病理诊断的Kappa值为0.746,大于MRI诊断与病理诊断的Kappa值为0.737。结论MSCT与MRI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均较高,与病理学诊断结果均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而MSCT在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钙化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US-FNAB)联合液基细胞学(LBC)检查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 304例患者共2 393个结节的US-FNAB联合LBC的结果。按照Bethesda报告系统(TBSRTC)的细胞学结果分类,将所有液基细胞学结果均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以术后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探讨US-FNAB联合LBC检查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效能,包括标本的满意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度。结果 US-FNAB联合LBC标本满意度分别为89.0%、灵敏度为99.0%、特异度为78.6%、阳性预测值为99.2%、阴性预测值为73.3%、准确度为98.2%,并发症仅为5例。结论 US-FNAB联合LBC检查,对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的鉴别上具有标本满意度高、诊断价值好、操作简单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