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通过体外巨噬细胞极化诱导的实验方法,客观评价异种血管组织进行除垢剂脱细胞处理后的纯度和免疫原性。方法 对新鲜牛主动脉采用3-[(3-胆酰胺基丙基)二甲氨基]-1-丙磺酸内盐[3-(3-Cholamidopropyl)dimethylammonium)-1-propanesulfonate,CHAPS]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的双除垢剂脱细胞方法进行脱细胞处理,其中SDS脱细胞时间设置为24 h和36 h两组,定量检测脱细胞处理后组织材料DNA浓度。进一步将脱细胞血管基质材料消化为溶液状态,在体外对SD大鼠来源的巨噬细胞进行刺激诱导。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分析巨噬细胞表面标记物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CD80、CD206和CD163,以及分泌的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小口径组织工程生物血管并观察移植于兔颈动脉后的通畅情况。方法 :制备人脐动脉脱细胞支架,随机分为三组:Ⅰ.实验组:将兔皮肤成纤维细胞、下肢动脉平滑肌细胞和骨髓内皮祖细胞依次接种于纤维连接蛋白包被的血管支架上;Ⅱ.对照组:血管支架未经纤维连接蛋白包被,种植细胞种类同实验组;Ⅲ.裸支架组:未经处理的脱细胞裸支架。行HE染色观察种植细胞情况;免疫组化染色鉴定种植细胞的表型;电镜下观察人工血管内皮细胞间的连接状态。将人工血管分别移植于兔颈动脉,术后0h、2h、1d、2d、3d、7d、14d及30d后行血管超声检查,对三组移植血管通畅程度进行比较。结果:植入细胞后的人工血管动态培养2w后,Ⅰ组血管在倒置显微镜可见管腔内大量细胞附着、细胞呈密集环绕生长,HE染色结果显示:血管管腔内层均匀覆盖细胞;免疫组化染色其结果显示:管腔内层细胞高表达成熟内皮细胞表面标志CD34;扫描电镜观察血管腔内较为均匀的覆盖细胞,血管壁较为光滑呈膜性结构。Ⅱ组血管在倒置显微镜下和HE染色均未见附着的细胞;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管腔内层细胞不完整;扫描电镜观察血管腔内少量细胞覆盖,血管壁为不规则的纤维状结构。兔颈动脉移植术后立即行血管超声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血管的内径为(3.97±0.2)mm,血流通畅,与裸支架组的(3.88±0.2)mm及对照组的血管内径(4.14±0.6)mm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h血管超声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3.81±0.7)mm与对照组(1.89±0.2)mm的血管内径有显著性差别(P0.05),后者明显狭窄,出现血栓。30d后实验组血管内径(2.50±0.2)mm与移植0h比较显著狭窄(P0.05)。结论:人脐动脉脱细胞支架与兔骨髓内皮祖细胞构建的组织工程生物血管移植于兔颈动脉可长期通畅。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处理方法对人脱细胞脐动脉的组织结构影响,并比较其生物力学性质,为小口径组织工程人工血管支架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搏动条件下采用酶消化法脱去人脐动脉中的细胞成分(n=10),将每根脱细胞脐动脉平分为3段,随机均分为3组,A组经0.9%氯化钠液、B组经75%乙醇、C组经0.5%戊二醛处理。对处理后的脱细胞脐动脉进行HE染色、弹力纤维染色、生物力学检测(抗张力测试和抗爆破压测试),并进行比较。结果:脱细胞脐动脉经3种处理后B组及C组的塑形性较A组好;力学测试结果显示抗张力强度C组最大(4.63±1.06)N,B组次之(2.20±0.43)N,A组最小(0.93±0.33)N(P<0.05);抗爆破压强度B组(257±23)mmHg(1 mmHg=0.133 kPa),C组(261±23)mmHg无差异,均大于A组(143±19)mmHg(P<0.05);从位移-负荷曲线分析,C组的斜率最大,B组次之,A组最小;HE染色结果显示B组、C组脱细胞脐动脉的弹力纤维板形态能够很好地保存下来,而A组的弹力纤维板不明显;3组血管经抗张力测试,纵向拉伸或抗爆破压测试后,再采用弹力纤维染色进行形态学观察,A组的弹力纤维断裂比较明显,B组弹力纤维断裂较A组少,但较C组的断裂多。结论:使用75%乙醇或0.5%戊二醛处理后的脱细胞脐动脉塑性好,组织结构的形态佳、生物力学性质均明显较0.9%氯化钠液处理组好,而75%乙醇处理后的脱细胞脐动脉,在其柔韧性方面较0.5%戊二醛处理后更接近于生理状态,因此75%乙醇处理后的脱细胞脐动脉可能是较理想的血管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去细胞化处理脐动脉构建生物支架,将小鼠脐带胶样组织间充质干细胞(MCS)种植到生物支架上构建心脏补片,移植到小鼠心肌梗死区域观察其生物相容性。方法:1联合应用胰酶和胶原蛋白酶处理小鼠脐带动脉组织构建生物支架;2体外分离并培养小鼠脐带MCS至第三代,种植到生物支架构建心脏补片;3移植到野生型小鼠皮下3天后观察免疫反应;4移植到小鼠心肌梗死区域,观察其与原位心肌的融合和血管新生。结果:脱细胞化处理后的脐带动脉组织在电镜观察下显示为富含多孔隙的纤维支架;荧光染色观察MSC种植到支架上深入生长到支架的内部并黏附生长;去细胞化处理未明显改变脐动脉组织的含水比例[(95.3±1)vs.(94.9±0.6),P>0.05];与对比组比较,去细胞化处理导致组织支架的断裂牵张力显著降低[(0.24±0.0)vs.(0.15±0.06)m Pa,P<0.05]。但是去细胞化处理未明显改变脐动脉组织的断裂变形率[(45±15)vs.(53±10)%,P>0.05];将裸支架和种植了干细胞的组织补片分别种植于C57野生小鼠的皮下,3日后切片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裸支架移植后局部CD+4淋巴细胞为(15±2.4)%,而干细胞补片内仅见少量CD+4的细胞浸润[(1±0.4)%,P<0.05]。将干细胞补片移植到小鼠急性心肌梗死区1周后,发现补片与原位心肌的融合性良好,补片内部有大量的新生血管生成。结论:成功构建心脏补片;移植到小鼠具有较高的生物相容性,并与原位心肌融合性好并有新生血管形成,为急性心肌梗死的干细胞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李悟  刘维永  金振晓 《心脏杂志》2006,18(3):296-299
目的研究去细胞带瓣牛颈静脉组织工程支架的制备,并观察其形态结构。方法取新鲜牛颈静脉48条,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24条。对照组为新鲜牛颈静脉;实验组为去细胞牛颈静脉,用40 g/L脱氧胆酸钠+50 m l/L Triton-X-100为主要成分的试剂进行处理,去除内皮细胞及成纤维细胞。HE染色、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弹力纤维染色、电子扫描显微镜检查、基因组DNA检测,观察其形态结构,评价去细胞效果。结果实验组瓣膜及血管壁中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去除完全,无细胞核碎片;瓣膜及血管壁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呈波浪状排列、整齐,结构完整;瓣膜、血管壁基因组DNA含量,分别较对照组下降97.58%、97.25%。结论脱氧胆酸钠+Triton-X-100是一种有效的去除牛颈静脉细胞,制备组织工程带瓣管道支架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对培养的人血管内皮细胞、兔平滑肌细胞和人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培养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兔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和人血管成纤维细胞,应用3H-TdR掺入方法,观察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对三种细胞DNA合成的影响.结果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可促进处于静止状态的三种细胞DNA的合成,并呈现出明显的浓度依赖关系,在30 ng/ml的浓度时成纤维细胞DNA的合成达到高峰,在40 ng/ml的浓度时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DNA的合成达到高峰.成纤维细胞、平滑肌细胞分别在PDGF-BB作用24 h和36 h达到DNA合成的高峰,内皮细胞在48 h时DNA合成量最高.结论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可明显促进培养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兔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和人血管成纤维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对培养的人血管内皮细胞、兔平滑肌细胞和人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培养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兔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和人血管成纤维细胞,应用^3H—TdR掺入方法,观察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对三种细胞DNA合成的影响。结果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可促进处于静止状态的三种细胞DNA的合成,并呈现出明显的浓度依赖关系,在30ng/ml的浓度时成纤维细胞DNA的合成达到高峰,在40ng/ml的浓度时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DNA的合成达到高峰。成纤维细胞、平滑肌细胞分别在PDCF-BB作用24h和36h年到DNA合成的高峰,内皮细胞在48h时DNA合成量最高。结论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可明显促进培养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兔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和人血管成纤维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8.
目的:测定使用3种不同方法处理人脱细胞脐动脉支架后,分别植入种子细胞组装的小口径人工血管生物力学性质,为小口径人工血管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取同一条人脱细胞脐动脉,均分3段并分三组:A组为0.9%氯化钠溶液处理组,B组为75%乙醇处理组,C组为0.5%戊二醛处理组。然后在特制的搏动培养装置中,将种子细胞的混悬液种植于血管支架内表面;最后对其进行组织学及生物力学性能检测,并相互比较。结果:制备的三组小口径人工血管中B组及C组的塑形性较A组好;力学测试结果显示:抗张力强度C组最大(4.98±0.16)N,B组次之(3.27±0.11)N,A组最小(1.79±0.13)N(B组与A组比较P=0.023;C组与A组比较P=0.027);抗爆破压强度:B组(541±20)mmHg(1mmHg=0.133kPa),C组(605±24)mmHg,两组均大于A组(386±18)mmHg(B组与A组比较P=0.035;C组与A组比较P=0.042);位移-负荷曲线分析显示:,C组的斜率最大,B组次之,A组最小;HE染色结果显示:AB两组血管的内皮细胞数量、覆盖程度均优于C组;扫描电镜的检测结果显示:A组与B组的细胞种植情况也好于C组;结论:使用75%乙醇或0.5%戊二醛处理后的脱细胞脐动脉塑形性好,血管形态结构好、生物力学性质均明显较0.9%氯化钠液处理组好;而75%乙醇处理后的脱细胞脐动脉在其顺应性方面较0.5%戊二醛处理后更接近于生理状态、且种子细胞种植效果相对较好,因此75%乙醇处理的人脱细胞脐动脉是较理想的血管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制备犬胸主动脉脱细胞血管支架的新方法,制备出理想的犬胸主动脉脱细胞基质,从而为构建组织工程血管提供支架材料.方法 在无菌条件下从成年比格犬体内取出胸主动脉血管段(28根),随机分成4组:A组血管段设为正常对照组;B组血管段置于-70℃的冰箱和4℃冰箱内反复冻融2次;C组血管段在0.1%的SDS溶液中持续震荡1d;D组血管段经历反复冻融后置于1% Triton X-100的PBS溶液和1μmol/L PMSF的混合液中常温下震荡2d,于0.01%的SDS溶液中持续震荡1d,最后加入核酸酶Dnase 0.2 mg/L和Rnase0.02 mg/L消化24h.四组血管段经历不同的过程后,全部从大体形态、光镜、电子显微镜观察、力学性能测试、免疫组化等角度进行检测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0.1% SDS法虽能完全脱除细胞,但制备的脱细胞基质弹力纤维排列紊乱,部分发生断裂,且不能保持良好的形状和张力强度,管腔有不同程度的塌陷;反复冻融+1% Triton X-100+PMSF+0.01% SDS法不仅能完全脱除细胞,保持基质纤维的正常排列结构,而且制备的脱细胞基质能保持良好的形状和力学性能,管腔无塌陷.结论 联合应用反复冻融、Triton X-100、PMSF和SDS的方法能够将犬胸主动脉的细胞成分除去,是一种制备脱细胞血管支架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降解材料体外降解实验及细胞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寻找出一种用于制作生物可降解支架的生物可降解材料。方法 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SMC),计算重量损失百分比及降解速率来评价材料体外降解情况。结果 降解材料对人脐动脉SMC的生长没有影响,体外培养的平均降解速率为0.45%/d。结论 紫杉醇降解材料(PLLGA)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符合制作血管内支架材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两种牛颈静脉脱细胞方法。方法改良组对牛颈静脉使用0.25%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2.5g/L脱氧胆酸钠、0.2g/L乙二胺四乙酸、0.1g/LRNA酶和0.2g/LDNA酶作48h脱细胞处理;常规组使用0.5g/L胰蛋白酶和0.2g/L乙二胺四乙酸处理24h,再按以上处理组程序处理24h。血管壁和瓣膜自身细胞脱除和细胞外基质改变在染色后用扫描电镜观察;血管组织强度用生物力学检测。结果改良处理组管壁和瓣膜自身细胞完全脱除而细胞外基质无明显改变,常规组仍有大量固有细胞残留,弹力纤维出现断裂;两组脱细胞血管的生物力学性能无明显变化。结论改良脱细胞处理用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脱氧胆酸钠、乙二胺四乙酸、RNA酶和DNA酶组合,是一种较理想的牛颈静脉脱细胞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一套系统培养鼠主动脉血管壁细胞简单可靠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一套系统培养鼠主动脉血管壁成分细胞的简单、可重复的方法.方法 分别采用植块贴壁法进行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和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结扎贴壁法进行血管内皮细胞的原代培养,胰酶消化传代;差速贴壁法及自然纯化法进行细胞纯化;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相差显微镜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CD31)、波形蛋白(Vimentin)抗体两两联合的方式分别进行形态学和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结果 组织及细胞活性良好,血管平滑肌细胞及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周期为10~12天,血管内皮细胞为12~14天.传代培养周期为7~10天.经纯化传代后的细胞纯度达95%~100%.血管平滑肌细胞呈典型的"峰-谷"状生长,α-SMA(+)/Vimentin(-);血管内皮细胞呈"铺路石"样外观,CD31(+)/α-SMA(-);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形态和血管平滑肌细胞不易区分,Vimentin(+)/α-SMA(-),诱导的肌成纤维细胞Vimentin(+)/α-SMA(+).原代细胞传至10代以上仍未见生长活力减退.结论 我们建立了一套系统培养纯度高、生长状态良好的大鼠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及肌成纤维细胞的简单可靠、重复性好的方法.该法对培养小鼠主动脉壁成分细胞仍然适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构建华通胶(WJ)修饰的聚己内酯(PCL)静电纺丝人工血管支架,并分析其性能。方法 采用胰蛋白酶法对WJ组织进行脱细胞处理,通过组织学染色和生化成分定量分析WJ组织的脱细胞效率,以及脱细胞前后WJ组织生化成分的差异。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脱细胞前后WJ组织生物活性因子的水平差异。将经过处理的WJ与PCL混合制备纺丝液,并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管状的WJ/PCL静电纺丝人工血管支架,分析其纳米纤维结构、纤维直径分布、生物力学性能及血液相容性。结果 通过胰蛋白酶法脱细胞处理可有效去除WJ基质的细胞核成分,保留了WJ基质的大部分生化成分[包括糖胺聚糖(GAG)、蛋白质、纤维、透明质酸和羟脯氨酸]以及生物活性因子[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经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WJ/PCL静电纺丝人工血管支架呈现典型的纳米纤维结构,且经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验证,其同时含有WJ和PCL的特征峰。WJ/PCL静电纺丝人工血管支架表现出良好的生物力学特性和血液相容性,可有效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的人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基因转移抑制兔髂股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有效性、安全性及相关机制。方法对36只新西兰白兔进行双侧髂股动脉球囊损伤,然后植入镍钛合金自膨胀支架,再分别局部灌注保留腺病毒介导的人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基因、细菌β半乳糖苷酶基因和生理盐水。术后第3、7、28天分别取各组实验血管段,用X-Gal染色观察外源基因的转染效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基因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血管壁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情况,细胞凋亡原位检测法确定血管壁细胞的凋亡情况,组织形态学观察研究管腔的狭窄程度,血液生物化学及组织形态学评价基因治疗的安全性。结果外源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基因成功转染至血管壁细胞并表达成mRNA;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可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增殖(P<0.05)、促进其凋亡(P<0.05),抑制支架内再狭窄形成(P<0.05),各组动物重要脏器无病理学改变。结论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基因有效抑制了兔髂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形成且无明显毒副作用,其机制与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及促进其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5.
血管壁是一个有活性、有适应能力、完整的器官,由细胞(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成纤维细胞)及非细胞(细胞外基质)成分组成。它不是一个静止的器官,在生理或病理刺激下发生动态变化。在完整的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及细胞外基质负责血管壁的结构及功能的变化,包括收缩-舒张、生长、发育、重塑、修复等。  相似文献   

16.
<正>外膜是集成血管壁功能的主要监管机构,可以充当生物"中央处理器",外膜分布有多种细胞能够发挥强效免疫调节作用,包括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祖细胞、滋养血管以及肾上腺素能神经。成纤维细胞的激活能够促进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祖细胞作用的发挥,创建一个持久的炎症反应的微环境,引起滋养血管的新生〔1〕。由于研究血管滋养管的适合方法有限,观察动脉壁上微血管新生的病理生理环境也知之甚少。本文就今年来关于外膜滋养血管(VV)新生的生理、病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从脐动脉生理解剖方面探讨脐动脉作为冠状动脉血管移植材料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血管超声检测35例孕龄约37~40周的胎儿在体脐动脉的内径;血管物理性能检测观察血管的顺应性及耐压性能;观察液压扩张技术对脐动脉解剖结构的影响。结果:在体脐动脉的内径为(3.47±0.36)mm,血流流速为(54.64±8.36)cm/s。血管物理性能检测发现脐动脉有良好的顺应性,而且具有良好的耐压性能(爆破压>300 mmHg)(1 mmHg=0.133 kPa)。由于脐动脉肌层发达,有自闭趋向,遂采用液压扩张技术增大脐动脉口径,使血管失去回缩作用;而且该实验发现液压扩张不引起血管解剖结构的明显损伤。结论:1.脐动脉从生理解剖方面具备作为冠状动脉搭桥血管材料的基本条件;2.液压扩张可增大脐动脉口径,预防痉挛发生,且不引起血管结构的明显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构建Ang Ⅱ诱导的小鼠高血压模型,研究自然杀伤T细胞(NKT)的作用。方法:在CD1d基因敲除小鼠及野生对照小鼠中,采用缓释泵持续灌注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490ng·kg~(-1)·min~(-1),14 d建立小鼠高血压模型,尾动脉无创性血压测量方法监测小鼠血压的变化;HE染色观察小鼠主动脉壁厚度的变化;Masson染色观察主动脉血管纤维化的程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管组织中IL-6及TNF-α的表达;流式分析检测血管壁巨噬细胞的浸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ng Ⅱ灌注14 d明显升高小鼠的收缩压、血管壁的厚度及纤维化程度、血管组织的炎症因子IL-1β及TNF-αmRNA的表达及血管组织中巨噬细胞的浸润;重要的是,CD1d基因的敲除进一步加重以上变化。结论:自然杀伤T细胞通过减轻巨噬细胞的浸润拮抗了血管紧张素Ⅱ灌注引起的血压升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原癌基因c-jun在毒胡萝卜素内酯(TG)诱导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应用TG处理野生型(c-jun+/+),基因敲除型(c-jun-/-)和基因重组型(c-jun Re)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后观察细胞生存率;流式细胞术(FACS)和DNA染色进行细胞凋亡分析;蛋白免疫印迹技术分析蛋白c-jun、caspase-12及内质网应激反应分子伴侣Grp78、Gadd153和α-tubulin的表达;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内质网染色及形态。结果不同浓度TG处理3组细胞4 h后观察细胞生存率,TG在50 nmol/L及100 nmol/L时3组细胞生存率出现差异,c-jun+/+与c-jun-/-组较c-jun Re组生存率减低(P0.05);TG未处理与处理均未影响c-jun蛋白的表达,c-jun-/-无c-jun蛋白表达,c-jun Re高表达c-jun蛋白;FACS与DNA染色结果显示,TG处理后c-jun-/-组较c-jun Re组DNA含量增高(P0.05),并在c-jun-/-组出现典型的凋亡细胞亚二倍体DNA;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DAPI染色,与c-jun Re组比较c-jun-/-组DNA染色弱且模糊紊乱;在c-jun+/+与c-jun-/-组中12 h比24 h caspase-12蛋白表达低(P0.05),与c-jun+/+组比较,c-jun-/-组caspase-12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5),而在c-jun Re组几乎无caspase-12蛋白表达;经TG处理后,内质网应激反应分子伴侣Grp78和Gadd153,c-jun Re组此两种标识物的表达明显低于其在c-jun-/-组中的表达,并发现了内质网构造在两种细胞中的不同样式,c-jun Re组相比c-jun-/-组内质网结构更加完整丰富宽广。结论 TG可以引起小鼠成纤维细胞出现细胞凋亡。c-jun基因表达的不同改变了细胞凋亡的程度,这种改变是通过细胞对内质网应激反应的介导。c-jun基因的表达在TG诱导的小鼠成纤维细胞凋亡中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基因转染细胞,研究对天然支架组织工程瓣膜(TEHV)构建作用.方法:脂质体介导pcDNA3.0/TGF-β1基因载体进入大鼠肌成纤维细胞(MFB),48 h和4周后G418筛选法培养,SABC法检测TGF-β1表达.A组将转基因细胞种植去细胞猪主动脉瓣叶,B组种植未转基因细胞,C组单纯支架,体外培养2周构建TEHV.苏木精-伊红染色、扫描电镜观察,测定羟脯氨酸、DNA含量和最大负荷力.结果:基因转染48 h和4周,MFB瞬时和稳定表达TGF-β1蛋白.A组较B组细胞生长旺盛,胶原分泌较多,力学性能增强.结论:TGF-β1基因转染MFB作为种子细胞,能较好发挥TGF-β1活性,促进TEHV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