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确定影响广东省麻风村休养员生存质量的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广东省麻风村休养员进行面对面访谈调查,通过WHOQOL-BREF问卷对麻风村休养员生存质量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了12个麻风村187名休养员,平均年龄(68.58±11.21)岁。畸残级别、自理能力、亲人联系方式、入院前职业、经济收入额、年支出费用、政府救助、每年医疗费用等因素影响麻风村休养员生存质量。结论:家庭成员应给予休养员更多关爱,政府应不断提高麻风村休养员的社会救济和医保水平,不断提高麻风村休养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3.
《中国医学文摘:皮肤科学》2009,26(1):23-23
20090058晋冀鲁豫交界区域麻风病流行病学分析;20090059浙江省麻风休养员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20090060文山州1997-2006年麻风疫情分析;20090061瘤型麻风误诊1例 相似文献
4.
5.
2002年我们运用整体护理理念成功地治疗和护理了一位大面积烫伤病人,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73岁。麻风治愈后41年,突发全身疼痛性红斑,躯干、四肢散在大小不一红色结节,伴全身乏力不适,面部浮肿等症状,无关节痛,无神经肿大疼痛。病理检查确诊麻风复发。立即上报麻风确诊病例,并申请联合化疗相关药物进行治疗,目前患者病情稳定,恢复良好,在麻风院村内继续观察治疗。 相似文献
7.
8.
上海市麻风基本消灭后新发现麻风病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上海市原为麻风病中等流行区,经数十年积极防治,1990年麻风达基本消灭指标,并经卫生部考核验收。分析本市“达标”后新发现麻风病人的情况,能初步显示本病在基本消灭后发病、发现规律,了解存在问题,确立工作重点,有助于持续开展麻风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全省麻风院村休养员的畸残情况并开展相应的康复措施,为制定全省麻风康复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全省所有休养员的畸残情况及康复需求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麻风院村休养员共2 364例,其中2级畸残的有2 022例。休养员中,男性为1 782例,畸残率为85.2%;女性为582例,畸残率为86.4%;休养员畸残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2=57.78,P<0.01);目前有矫治需求者为721例,占35.7%。结论:我省麻风畸残康复的任务依然很重,康复需求迫切,全社会要高度重视麻风病防治工作,加大对现存麻风病人的关怀力度。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调查浙江省麻风治愈存活者的基本健康状况和影响因素。方法:对浙江省登记在册的全部麻风治愈者,采用人户调查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麻风治愈存活者中慢性病患病率为59.86%,主要为高血压、胃病、支气管炎、糖尿病和高血脂。影响麻风治愈者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性别、年龄、居住和畸残情况。结论:麻风治愈存活者健康状况差,应加强对麻风治愈者的人文和健康关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麻风低流行状况下,接触者检查对发现新发病人的效果。方法:对山东省近11年来新发麻风病人的发病潜伏期和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91-2001年诊断的547例麻风病人中有252例有麻风接触史,平均潜伏期为23年,90例家庭内接触者中仅有12例(13.3%)和10例(11.1%)可在5-10年内被发现,占总新发现病人的2%。结论:在山东麻风低流行状态下,现行政策的接触者检查的效果较低,为了尽早发现新的麻风病人,需寻求其他方法,如对医务人员加强有关麻风早期诊断知识的培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健康调查量表SF-36在麻风治愈者中应用的信度、效果和可行性。方法:以问卷访谈的形式调查121例住院(村)和732例院外麻风治愈者,对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大类8个方面的指标进行评判。结果:八个维度中有五个维度(PF、RP、BP、GH和VT)年龄越大,维度分数越低(P<0.01);男性和女性在VT维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男性高于女性;院外和院内在五个维度(PF、RP、BP、GH和RE)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院外均高于院内;除GH、VT和MH与普通人群接近,其它维度分数均低于普通人群。结论:评价量表SF-36基本适用于我省麻风治愈者生存质量评价,影响麻风治愈者生存质量是多因素的,应采取综合措施提高麻风治愈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 探讨MDT复治对降低DDS单疗已愈MB病人复发的作用。方法 : 运用改良的MDT对DDS单疗治愈的 6 5 7例MB病人复治 1年 ,并进行临床和细菌学监测 17年 ,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 :94 .74 %的病人完成治疗 ,毒副反应少。 1例在随访 14年复发 ,复发率 0 .12 % ,或者 0 .15 10 0 0人年。复治过的病人较未复治者复发率明显下降 (P <0 .0 0 1)。结论 : 复治效果明显 ,但考虑到复治的费用 ,在复发率高、有条件的地区可实施。持久菌引起的麻风晚期复发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广元市1990年以来麻风现症病例死亡原因。方法:对死亡的麻风现症患者进行描述性分析统计。结果:1990年以来广元市共有113例麻风现症患者死亡(男68例,女45例),其中联合化疗期间死亡31例(27.43%),监测期死亡82例(72.57%)。死亡平均年龄为54.47岁,最小年龄为29岁,最大年龄为78岁,50~70岁死亡人数最多,占总调查人数的69.91%。死亡患者中多菌性89例(78.76%),少菌型24例(21.24%)。前三位死因为恶性肿瘤死亡有28例,器官衰竭22例,自杀17例。结论:恶性肿瘤、器官衰竭和自杀是广元市113例麻风现症患者的主要死因。 相似文献
16.
分析2014-2019年贵州省新发麻风患者畸残情况,共分析492例新发麻风患者,结果示492例新发麻风患者2级畸残87例(17.68%),男性2级畸残率(19.94%)高于女性(12.58%),≥60岁(33.96%)高于15~59岁年龄组(15.69%),病期≥2年(37%)高于病期<2年组(9%).患者以皮肤科门诊...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麻风愈后者其原受累及部位是否存在角质层生理功能障碍。方法:利用多功能皮肤生理仪对麻风患者痊愈后前臂原皮损处角质层含水量、酸碱度、透过皮肤水分丢失率及屏障功能的恢复速度进行测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麻风愈后者原皮损处角质层含水量明显降低(P〈0.002),以瘤型麻风患者降低幅度最大;皮肤表面的pH明显增高(P〈0.0001),界线类偏结核型患者pH改变不甚明显;麻风愈后者原皮损处的基础表皮通透屏障功能好于正常人,以界线类偏瘤型患者水分丢失量降低最明显:麻风愈后者原皮损处表皮通透屏障功能的恢复速度无明显改变。结论:麻风患者痊愈后仍然有角质层生理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云南省1990-2018年新发麻风患者2级畸残情况。方法:对1990-2018年11010例新发麻风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新发病例中2级畸残2647例,2级畸残率24.04%。4006例少菌型患者中2级畸残者1294例(32.3%), 7004例多菌型患者中畸残者1353例(19.3%)。对其中的2202例畸残者进一步分析,单侧和双侧眼部畸残分别为138例和184例,手部单双侧畸残分别为742例和430例,足部单双侧畸残分别为384例和144例。结论:少菌型(PB)比多菌型(MB)麻风患者畸残比例更高,手部畸残明显高于眼部和足部,手部和足部畸残常呈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低发病率状态下江苏省2011-2015年麻风误诊情况。方法:对全省2011-2015年被误诊的新发麻风病例进行分析。结果:误诊与麻风发病年龄、麻风型别、畸残情况、查菌情况、流动人口有统计学关联。结论:新发麻风患者人数少、临床症状不典型及医生警惕性、业务水平不高,是导致麻风误诊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