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甘草为我国传统药材,古有十方九草之说,甘草资源的应用主要为传统意义上的甘草药用部位,而其产量最高的地上部分并未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这造成了较大的资源浪费.研究表明,甘草地上部分黄酮类成分丰富,且药理活性多样,可用于各类新型食品、药品与保健品的开发.作者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总结了近年来甘草地上部分的黄酮类成分、黄酮提取...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甘草地上部分的水提物、醇提物和CO_2超临界萃取物中黄酮类成分的组成进行分析。[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Agilent SB-C18柱,乙腈-0.5%甲酸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L,检测波280 nm。质谱使用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模式。[结果]在水提物中共定性出9个化合物,主要为黄酮(醇)苷类物质;在醇提物中共定性出14个化合物,主要为黄酮(醇)苷元类物质和异戊烯基黄酮类物质;在CO_2超临界萃取物中共定性出10个化合物,主要为异戊烯基黄酮类物质。[结论]鉴定出甘草地上部分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物中有不同性质的黄酮类物质,可以为后续提取富集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甘草地上部分资源充足却浪费严重,而甘草茎叶中总黄酮含量可达5.64%,且甘草地上部分黄酮类成分已被证实具有多种药理活性,但其体内动力学及代谢物研究报道相对较少。因此,文章对甘草地上部分黄酮类物质成分、黄酮类成分代谢特征及药代动力学参数方面的文献进行整理综述,以期为甘草地上部分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光果甘草地上部分(茎、叶)的黄酮类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光果甘草地上部分及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光果甘草地上部分醇提样品水沉,分为水溶性、脂溶性部位;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联用(UPLC-Q-Exactive Orbitrap-MS)法检测样品,使用Xcalibur软件处理分析数据,将得到的成分分子质量、多级图谱碎片信息结合文献、数据库及标准品进行指认。[结果]从光果甘草地上部分共检测出100个黄酮类成分,有97种在光果甘草地上部分被首次发现;其中水溶性样品检测出61种,脂溶性样品检测出69种。[结论]通过UPLC-Q-Exactive Orbitrap-MS法,对光果甘草地上部分建立了快速、准确的定性方法,同时证实黄酮类成分含量丰富,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概述了甘草属地上部分主要活性成分黄酮类化合物的种类、分布以及种间在分的差别。同时,还指出了甘草地上部分资源可以利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黄芩药材中黄酮类成分的HPLC-MS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鉴定黄芩药材质量的方法.方法:选用XDB-C18柱(2.1mm×150mm,3.5μm,Eclipse),以乙腈与1%冰醋酸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6nm,体积流量0.2ml/min,柱温25℃,在电喷雾串联质谱正负离子扫描方式下,对色谱图中19个色谱峰进行一级和二级质谱数据采集.结果:确定19个化学成分并采集了19个成分的质谱数据.结论:该方法使黄芩药材的质量标准更加完善,质量鉴定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7.
甘草地上部分水提液总黄酮纯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孔树脂纯化甘草地上部分水提液中总黄酮的工艺。方法通过对D-101、AB-8、DM-130、HPD-BJQH、HPD-600、HPD-100和HPD-450等7种树脂对总黄酮的静态吸附与解吸附考察,优选适宜类型的大孔树脂,并进一步对富集纯化参数进行考察及优化。结果选用AB-8型大孔树脂,优选的工艺条件为:上样液质量浓度2.128 mg/m L,样品液p H5.42,树脂的上样量为7 m L/g,上样速度为1.5 BV,依次用2 BV水洗脱,4 BV 60%乙醇洗脱,经AB-8树脂处理后的甘草地上部分水提液的总黄酮纯度由9.08%提升到34.02%,收率为74.40%。结论 AB-8型大孔树脂能有效地纯化富集甘草地上部分水提液总黄酮,且此工艺稳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大孔树脂纯化甘草地上部分水提液中总黄酮的工艺。方法:通过考察D-101、AB-8、DM-130、HPD-BJQH、HPD-600、HPD-100和HPD-450等7种树脂对总黄酮的静态吸附与解吸附,优选适宜类型的大孔树脂,并进一步对富集纯化参数进行考察及优化。结果:选用AB-8型大孔树脂,优选的工艺条件为:上样液质量浓度2.128 mg·m L-1,样品液p H5.42,树脂的上样量为7 m L/g,上样速度为1.5 BV,依次用2 BV水洗脱,4BV60%乙醇洗脱,经AB-8树脂处理后的甘草地上部分水提液的总黄酮纯度由9.08%提升到34.02%,收率为74.40%。结论:AB-8型大孔树脂能有效地纯化富集甘草地上部分水提液总黄酮,且此工艺稳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研究甘草地上部分总黄酮不同提取方法及其抗氧化性。[方法]以甘草地上部分总黄酮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对比不同提取方法及不同提取溶剂对甘草地上部分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体外抗氧化活性评价了甘草地上部分总黄酮的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清除能力及还原力。[结果]通过对比筛选出提取效果较好的提取方法为实验室超声或回流提取,提取溶剂为乙醇,且总黄酮提取物具有良好的DPPH清除能力及还原力,且存在剂量依赖关系。[结论]研究表明可以进一步研究甘草地上部分总黄酮提取物的抗氧化价值,为药食两用甘草植物资源的全面开发利用奠定理论基础,可逐渐将甘草的抗氧化性能广泛应用于其他相关领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甘草地上部分活性部位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及大鼠的长期毒性,评价其安全性,为合理开发利用甘草地上部分资源以及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 甘草地上部分活性部位33.2 g/kg灌胃给予昆明种小鼠,24 h内两次(间隔5 h)经口灌胃给予受试物,持续观察14 d内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甘草地上部分低、中、高剂量组,按8.3、16.6、33.2 g/kg剂量连续灌胃甘草地上部分活性部位90 d,观察大鼠的一般状况,并分别于给药后45、90 d进行血液学指标检测与血清生化指标检测,给药后90 d进行大体解剖及病理学检查,观察甘草地上部分活性部位的长期毒性反应。[结果] 急性毒性实验中小鼠的一般状态、饮食、分泌物、排便未见异常,无小鼠死亡,肉眼尸检心、肝、脾等主要脏器组织未见明显异常;长期毒性实验中,各组大鼠与对照组比较,一般状况、血液学及血清生化指标未见明显差异;病理检查未见主要脏器组织形态学改变。[结论] 甘草地上部分活性部位无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在治疗剂量范围内用药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确定甘草地上部分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采用总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力评价甘草地上部分总黄酮抗氧化活性。方法:以甘草地上部分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超声提取工艺条件,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提取时间3个因素对甘草地上部分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体外抗氧化活性法测定甘草地上部分总黄酮的总抗氧化能力、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及还原能力。结果:甘草地上部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为17.47 min,液料比为26.72∶1 m L·g-1,乙醇体积分数为64.31%。在此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为6.605%。且甘草地上部分总黄酮有良好的总抗氧化能力、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及还原能力。结论:超声法对甘草地上部分有较好的提取作用,工艺简单,易于大工业生产。抗氧化活性实验显示甘草地上部分总黄酮具有抗氧化活性,且富集的总黄酮抗氧化活性显著,均呈添加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考察不同产地冻干鲜鱼腥草黄酮类活性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MS法,Alltima C18柱;流动相:体积分数为0.2%的冰醋酸溶液为流动相A,乙腈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0~20 min,5%~20%B;20~40 min,20%~20.5%B;40~50min,20.5%~35%B;流速:0.6 mL/min;柱后分流:0.4 mL/min进质谱仪;UV和MS同时检测。结果香港产的鱼腥草5个黄酮类成分含量都低于四川峨嵋和广东产地,四川峨嵋产地的芸香苷、金丝桃苷、槲皮苷含量均高于广东产的,而广东产地的槲皮素-3-O-β-D-半乳糖-7-O-β-D-葡萄糖苷和槲皮素-3-O-α-L-鼠李糖-7-O-β-D-葡萄糖苷含量高于四川峨嵋产地。结论不同产地冻干鲜鱼腥草的黄酮类活性成分含量不同。  相似文献   

13.
纳智  冯玉龙  许又凯 《医学教育探索》2012,43(10):1896-1900
目的 研究飞机草Eupatorium odoratum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正相硅胶、MCI柱、反相RP-18柱色谱及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鉴定了20个化合物,分别为飞机草素(1)、山柰酚(2)、山柰酚-4′-甲基醚(3)、槲皮素(4)、五桠果素(5)、异鼠李素(6)、木犀草素-4′-甲基醚(7)、3, 4′-二羟基-5, 6, 7-三甲氧基黄酮(8)、野黄芩素四甲醚(9)、金合欢素(10)、异樱花素(11)、4′-羟基-5, 6, 7-三甲氧基黄烷酮(12)、5, 6, 7, 4′-四甲氧基黄烷酮(13)、二氢山柰素(14)、香橙素-7, 4′-二甲醚(15)、柚皮素-7, 4′-二甲醚(16)、5, 6, 7-三羟基-4′-甲氧基黄烷酮(17)、5, 6, 7, 3′, 4′-五甲氧基黄烷酮(18)、正十六碳酸α-甘油酯(19)、β-谷甾醇(20)。结论 化合物691619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仪联用技术(UPLC-MS)对地耳草中黄酮类成分分析的方法。方法 采用Alltima C18色谱柱(5 μm,250 mm×4.6 mm,i.d.),以乙腈-0.8%醋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30 ℃。在电喷雾负离子模式下监测采集数据。结果 初步鉴定8种黄酮类化合物,并同时测定其中6种黄酮的含量。6种黄酮类化合物的浓度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r2>0.998 2);加样回收率为97.6%~99.7%。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作为地耳草内在质量评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四君子汤水煎液和含药血清的化学成分,探讨其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方法: 按照四君子汤处方中药材比例制备水煎液,灌胃6只大鼠后2 h采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鉴定水煎液和含药血清中的有效成分。结果: 四君子汤水煎液中检测出10种化学物质,其中皂苷类7种,分别为人参皂苷Rb1、Re、Rg1、Rb2、Rd、Rg3、甘草酸;黄酮类3种,分别为甘草苷、甘草素、甘草香豆素。含药血清中检测出人参皂苷Rb1、Re、甘草酸共3种化学原型成分,甘草次酸、甘草素葡萄糖醛酸共2种代谢产物。 结论: 四君子汤水煎液和含药血清中的有效成分主要来自人参及甘草,其中人参以原型化合物,而甘草则以水解产物的形式存在于在血液中。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山西道地药材浑源黄芪地上与地下部分黄酮类成分比较,为黄芪药材地上部分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取HPLC梯度洗脱技术,对黄芪中6种黄酮类成分同时进行分离、定量分析。结果:浑源黄芪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均含有6种黄酮类成分,只是含量上略有差异。地上部分总黄酮含量为0.745 0 mg/g,地下部分为0.885 9 mg/g,其中7,2′-二羟基-3′,4′-二甲氧基异黄烷、毛蕊异黄酮、芒柄花苷在地上部分含量高于地下部分。结论:该结果为黄芪地上部分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茜草(Rubia cordifolia L.)地上部分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反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多种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谱学数据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得到10个单体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乙酰齐墩果酸(1)、2-羟基-1-甲氧基蒽醌(2)、β-谷甾醇(3)、(-)-表丁香脂素(4)、反式对羟基肉桂酸(5)、对苯二甲酸二丁酯(6)、(-)-3,4-二香草基四氢呋喃(7)、东莨菪亭(8)、异落叶松脂素(9)、5,5′-二甲氧基-7-氧代落叶松脂醇(10)。结论 化合物1~10为首次从茜草地上部分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4~10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陈皮黄酮类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其中含有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对消化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均有较好的生物活性作用,并具有抗炎、抗肿瘤、抗氧化、抑菌、避孕、抗紫外线等作用,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对陈皮中黄酮类成分的种类、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从景天科药用植物垂盆草的全草中分离到13种黄酮类成分,经鉴定为:苜蓿素(tricin),苜蓿甙(tricin-7-glucoside),木犀草素(luteolin),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luteolin-7-glucoside),甘草素(liquiritigenin),甘草甙(liquiritin),异甘草素(isoliquiritigenin),异甘草甙(isoliquiritin),异鼠李素-7-葡萄糖甙(isorhamnetin-7-glucoside),异鼠李素-3,7-二葡萄糖甙(isorhamnetin3,7-diglucoside),柠檬素(limocitrin),柠檬素-3-葡萄糖甙(limocitrin-3-glucoside),柠檬素-3,7-二葡萄糖甙(limocitrin-3,7-diglucoside)。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地耳草黄酮类成分的动态积累,为确定地耳草的最佳采收期提供依据。方法?以芦丁、异槲皮苷、槲皮苷、槲皮素和山柰酚为指标成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它们的动态变化。结果?不同生长期地耳草中黄酮类成分积累具有一定规律。 结论?地耳草黄酮类成分积累曲线最大峰值与传统采收期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