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3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女性发生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5月诊断为STEMI的老年(61~80岁)女性患者239例为病例组,选取同期住院的年轻(年龄<50岁)的STE-MI女性患者141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入院时心率、血压、血红蛋白、生化、肌钙蛋白等基本情况及高血压、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史、冠心病家族史等危险因素;比较两组梗死相关冠状动脉病变部位及在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发生率。结果 (1)与年轻女性对照组比较,老年女性STEMI合并高血压较多;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低;肌钙蛋白水平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年轻女性对照组比较,老年女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提示三支病变比例较高,而单支病变比例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相关冠状动脉累及右冠状动脉比例较高(P<0.05)。(3)老年女性在院期间MACE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急性心功能不全、死亡的发生率较高(P<0.05)。结论与年轻女性STEMI组比较,老年女性STEMI组合并高血压较多,冠状动脉病变严重,在院期间更易发生急性心功能不全,甚至死亡,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的发病特点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7月荆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AMI患者120例,根据心电图表现分为STEMI组56例和NSTEMI组64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年龄、性别、体质指数、合并症、吸烟史、Killip分级及入院时心肌梗死面积)、发病特点(首发症状、就诊时间、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侧支循环情况)。所有患者随访截至2016年7月,分析其预后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性别、高血压发生率、糖尿病发生率、高脂血症发生率、吸烟史阳性率、Killip分级为Ⅲ~Ⅳ级者所占比例、入院时心肌梗死面积≥20%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TEMI组患者年龄小于NSTEMI组,体质指数≥25 kg/m~2者所占比例低于NSTEMI组(P0.05)。STEMI组和NSTEMI组患者首发症状均以胸痛为主,分别占89.3%、71.9%;STEMI组和NSTEMI组就诊时间≤8 h者所占比例均较高,分别为96.4%、78.1%;STEMI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少于NSTEMI组、侧支循环形成率低于NSTEMI组(P0.05)。120例患者预后不良60例,其中STEMI组24例、NSTEMI组36例。多元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HR=1.840,95%CI(1.048,3.232)〕、Killip分级〔HR=2.259,95%CI(1.829,6.221)〕、入院时心肌梗死面积〔HR=3.374,95%CI(1.301,8.750)〕是STEMI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高龄(65岁)〔HR=2.123,95%CI(1.175,3.838)〕、Killip分级〔HR=1.822,95%CI(1.033,3.316)〕、入院时心肌梗死面积〔HR=1.850,95%CI(1.021,3.258)〕是NSTEMI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STEMI患者首发症状以胸痛为主,就诊时间较早,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侧支循环少;NSTEMI患者首发症状以胸痛为主,就诊时间较早,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多,侧支循环丰富。糖尿病、Killip分级、入院时心肌梗死面积是STEMI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高龄(65岁)、Killip分级、入院时心肌梗死面积是NSTEMI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血运重建状况。方法对比分析262例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STEMI组)和189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NSTEMI组)的临床特点,冠状动脉病变及院内血运重建情况。结果与NSTEMI组比较,STENM1组患者男性比例多,平均年龄相对偏小,典型胸痛症状比例高,血肌酸激酶和肌酸激酶同工酶明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NSTEMI组患者伴有高血压、血脂异常和2型糖尿病比例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STEMI组多支血管病变、弥漫病变、≥90%严重狭窄的梗死相关动脉(IRA)比例、IRA闭塞的侧支循环开放率均明显高于STEMI组(P<0.05,P<0.01);而IRA完全闭塞率低于STE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STEMI组住院期间血运重建率显著低于STE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院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类似。结论老年NSTEMI患者临床合并症较多,冠状动脉病变较重,血运重建比例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诊治情况、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近期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2年至2012年收住的846例心肌梗死患者的住院病历资料,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STEMI组与NSTEMI组在年龄、吸烟、家族史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典型心绞痛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NSTEMI组合并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高脂血症、心房颤动、心肌梗死率高于STE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STEMI组及NSTEMI组双联抗血小板、抗凝药的使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STEMI组行血运重建治疗率高于NSTE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STEMI组并发心源性休克、心脏破裂、心律失常、再发心肌梗死比例均高于NSTEMI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TEMI组病死率高于NSTE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院心肌梗死患者多为老年患者,以男性为主。我院SIEMI及NSTEMI患者在双联抗血小板、抗凝治疗上无差异,STEMI患者血运重建率高于NSTEMI患者。我院NSTEMI患者多合并高血压、高血脂、陈旧心肌梗死史、心房颤动病史,预后差。我院STEMI患者住院期间易并发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脏破裂及死亡等严重心脑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血尿酸水平与高原中青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6年6月在雅安市人民医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中青年ASTEMI患者99例,根据血尿酸水平分为正常组(n=38)和高尿酸血症组(n=61)。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治疗情况;随访90 d,比较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再发及心力衰竭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发生率、血糖异常发生率、血脂异常发生率、肥胖者所占比例及冠心病家族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尿酸血症组患者超敏心肌肌钙蛋白T(hs-c Tn T)水平高于正常组(P0.05)。两组患者症状-入门时间、入门-球囊扩张时间、血栓抽吸者所占比例及罪犯血管为前降支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尿酸血症组患者多支病变者所占比例高于正常组,住院时间长于正常组(P0.05)。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心源性死亡率、心肌梗死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尿酸血症组患者心力衰竭发生率高于正常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尿酸水平与高原中青年ASTEMI患者hs-c Tn T水平(r=0.267)、冠状动脉病变支数(rs=0.219)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尿酸水平与高原中青年ASTE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病变支数有关,且合并高尿酸血症的高原中青年ASTEMI患者近期心力衰竭发生风险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1997~2006年和2009~2018年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临床特征、治疗及院内结局的变化趋势。方法选取1997~2006年和2009~2018年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脏内科收治的老年STEMI患者1808例,其中1997~2006年老年STEMI患者636例(病例1组),2009~2018年老年STEMI患者1172例(病例2组)。专业培训人员采用标准化表格提取患者基本临床特征、住院期间的治疗、并发症及预后。结果与病例1组比较,病例2组年龄、≥75岁、高血压、糖尿病、心肌梗死、血运重建、目前吸烟比例明显升高,入院心率、舒张压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病例1组比较,病例2组冠状动脉造影、PCI、服用阿司匹林、P2Y12受体抑制剂、他汀类和β1受体阻滞剂比例明显升高,静脉溶栓比例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病例1组比较,病例2组住院期间心源性休克、心脏破裂或猝死及全因病死率明显降低(4.0%vs 7.4%,2.0%vs 6.3%,9.0%vs 13.1%,P0.01)。结论 20年来老年STEMI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比例增加,PCI及指南推荐药物应用比例增加,住院期间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及病死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7.
马娜  顾明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9,35(12):1119-1123
目的:探讨接受介入治疗的高龄(≥75岁)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连续收集2015-07-2017-12在我院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的139例高龄(≥75岁)急性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冠状动脉造影、临床用药以及术后预后情况,并对介入治疗预后不良事件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接受介入治疗的高龄急性STEMI患者大多数具有高血压和血脂异常合并症,分别占总数的66.9%(93例)和93.5%(130例)。临床用药数据表明,使用利尿剂的患者较少,只占总数的30.2%(42例)。急性前壁下壁心肌梗死和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占总数的92.1%(128例)。1年随访表明,介入治疗预后良好的患者占61.2%(65例)。年龄85岁、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心率75次/min的患者预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均较高(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高龄(OR=2.503,95%CI:1.014~6.179,P=0.047)及高心率(OR=2.928,95%CI:1.379~6.216,P=0.005)是影响介入后高龄急性STEMI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LVEF是保护因素(OR=0.365,95%CI:0.174~0.769,P=0.008)。结论:高龄、低LVEF、高心率是高龄急性STEMI患者PPCI术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比值(MH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LR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及近期心血管事件的关系。方法纳入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经急诊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STEMI的患者作为STEMI组,另选取我院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诊断非冠心病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验指标。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ROC曲线评价MHR、MLR对STEMI的诊断价值。结果本研究共收集STEMI患者191例,非冠心病患者211例。STEMI组中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吸烟史所占比及血清肌酐、超敏CRP、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单核细胞计数、MHR、ML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示,MHR、MLR是STEMI的独立影响因素(MHR:OR=29.20,P <0.05;MLR:OR=0.08,P <0.05)。通过ROC曲线分析,MHR、MLR及MHR联合MLR对STEMI有一定的诊断价值(MHR:敏感度59.70%,特异度63.00%,AUC=0.64,P <0.05;MLR:敏感度70.70%,特异度56.90%,AUC=0.67,P <0.05)。MHR <0.45和MHR≥0.45两组、MLR <0.35和MLR≥0.35两组患者组间1月内的生存曲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高MHR组、高MLR组患者的生存率较低。结论 MHR、MLR是STEMI的独立影响因素,可作为辅助诊断STEMI的指标,高MHR及高MLR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中新发心房颤动(NOAF)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和预后,并比较药物-侵入策略(PIS)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2种不同治疗方法患者的NOAF发生率、危险因素和预后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341例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PIS组(170例,进一步亚组分析按照患者是窦性心律(SR)或NOAF将PIS组分为PIS-SR组和PIS-NOAF组)和PPCI组(171例,同样进一步分为PPCI-SR组和PPCI-NOAF组),分析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超声心动图指标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并分别评估2组患者NOAF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和预后。结果:PIS组NOAF的发生率为11.2%,PPCI组NOAF的发生率为10.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临床资料、超声心动图指标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预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IS组的亚组分析显示,PIS-NOAF组患者较PIS-SR组患者高龄和高血压更多,左房容积指数(LAVI)更高,左室射血分数(LVEF)更低,右冠为责任血管者更多(P0.05);PPCI亚组分析结果与PIS组相似,PPCI-NOAF组较PPCI-SR组患者高龄和高血压更多,LAVI更高,LVEF更低,右冠为责任血管者更多(P0.05);对所有NOAF患者和SR患者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OAF患者中高龄和高血压患者较多,LAVI较高,LVEF较低,右冠为责任血管者更多(P0.05);多元Logistic回归方程结果显示,PPCI组和PIS组STEMI患者NOAF的独立危险因素均为高龄、高血压、LAVI升高、LVEF降低和右冠为责任血管。结论:NOAF是STEMI的常见并发症,高龄、高血压、LAVI增大、LVEF降低和右冠为责任血管是NOAF的独立危险因素。PIS组与PPCI组在NOAF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和预后方面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情况及性质。方法收集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海口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浓度分为H型高血压组和非H型高血压组,各100例。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比较两组Gensini积分、冠状动脉不同病变支数患者比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比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比例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比例。比较H型高血压组单支病变亚组、双支病变亚组、多支病变亚组的Hcy浓度和Gensini积分;比较H型高血压组中稳定型心绞痛亚组、不稳定型心绞痛亚组及急性心肌梗死亚组的Hcy浓度和Gensini积分。分析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Hcy浓度的相关性。对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H型高血压组的Gensini积分明显高于非H型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H型高血压组双支病变和多支病变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非H型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H型高血压组单支病变亚组、双支病变亚组、多支病变亚组的Hcy浓度和Gensini积分依次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H型高血压组的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非H型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H型高血压组中稳定型心绞痛亚组、不稳定型心绞痛亚组及急性心肌梗死亚组的Hcy浓度和Gensini积分依次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H型高血压组中Hcy浓度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224,P0.05)。(7)Hcy、H型高血压分别是冠心病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 H型高血压与冠心病密切相关,Hcy浓度与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具有正相关性;Hcy浓度、H型高血压可分别作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高龄(≥80岁)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连续性纳入2014年8月至2017年8月260例接受介入治疗的高龄(≥80岁)AMI患者,其中121例为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139例为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高龄AMI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结果本组260例高龄AMI患者平均年龄83(81,84)岁,其中NSTEMI患者年龄低于STEMI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NSTEMI患者121例(46.5%),STEMI患者139例(53.5%)。左主干病变患者37例(14.2%);Killip心功能≥2级187例(71.9%);3支病变支数151例(58.1%)。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AMI患者比例较高,分别为72.3%和42.7%;无论NSTEMI患者还是STEMI患者,合并高脂血症的AMI患者比例均超过90%。NSTEMI患者入院时收缩压及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STEMI患者,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高血压史、支架术后患者比例,服用他汀、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比例也均高于STEMI患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STEMI患者没有行冠脉介入术的患者比例高于STEMI患者,而植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的患者比例低于STEMI患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STEMI患者再住院率高于STEMI患者(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左心室射血分数高是高龄AMI患者预后的保护性因素(OR=0.96,95%CI=0.92-1.01,P=0.04);服用β受体阻滞剂是NSTEMI患者预后的保护性因素(OR=0.32,95%CI=0.11-0.98,P=0.04);外周动脉疾病是高龄STEMI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OR=5.93,95%CI=1.50-23.40,P0.05)。结论接受介入治疗的高龄(≥80岁)AMI患者一般具有合并症多、病变支数多、心功能差、病死率高的特点,NSTEMI患者一般较STEMI患者预后更差,再住院率高。STEMI患者介入过程往往更需要IABP植入保护。左心室射血分数高是高龄AMI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服用β受体阻滞剂是NSTEMI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而合并外周动脉病是STEMI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血栓抽吸联合冠状动脉内替罗非班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infarction,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后心功能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12月在赤峰市医院接受PCI治疗的STEMI患者10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血栓抽吸+冠状动脉内替罗非班组(试验组)和单纯血栓抽吸组(对照组),比较两组PCI治疗后心功能及临床预后。结果试验组PCI治疗后即时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血流3级灌注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无复流/慢血流(TIMI≤2级和0~1级)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TIMI心肌灌注(TIMI myocardial perfusion,TMP)3级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而TMP 0~1级和2级比例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校正的TIMI计帧数(corrected TIMI flame counts,CTFC)、手术总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术后2 h 50%ST段恢复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中药物洗脱支架使用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试验组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 MB,CK-MB)、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 Tn I)和高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峰值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且CK-MB、c Tn I、hs-CRP达峰时间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两组均无心肌内出血患者,再次心肌梗死发生率及病死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治疗后1周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eft ventricularend-diastolic volume index,LVEDVI)、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 index,LVESVI)和室壁运动积分指数(wall motion score index,WMS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试验组LVEF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WMSI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个月和6个月,试验组和对照组主要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cardiovascular event,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TIMI分级、TMP分级、CK-MB、hs-CRP、c Tn I、手术总时间及LVEF为MACE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栓抽吸联合替罗非班能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过程中血栓负荷,提高血管再通率和心肌灌注,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比较高原地区世居藏族和移居汉族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和短期预后结果,旨在为高原STEMI的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8月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STEMI患者177例,通过查阅病历如实记录患者社会人口学、危险因素、发病情况、实验室结果、住院治疗情况和住院不良事件结局等,并由两名心血管介入医师独立判读冠状动脉造影(CAG)图像,比较两组患者的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和短期预后。结果共纳入世居藏族STEMI患者112例(世居藏族组)、移居汉族STEMI患者65例(移居汉族组);世居藏族组的平均年龄为(59.5±12.2)岁,显著大于同时期的移居汉族组[(47.9±11.3)岁,P0.001],均以男性为主(分别占91.1%和90.8%)。世居藏族组合并高血压病比例(56.3%比29.2%)、GRACE评分[116.5(92.0,142.5)分比99.0(79.0,128.0)分]、CRUSADE评分[25.0(19.0,35.0)分比21.0(15.0,28.0)分]更高(均P0.05),血红蛋白水平[(169.7±24.2)g/L比(182.5±24.7)g/L,P0.05]更低。两组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征、严重程度、血运重建治疗比例和短期预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移居汉族STEMI患者相比,世居藏族STEMI患者的年龄更大,且入院时缺血和出血危险分层更高,但在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和血运重建治疗相似的情况下,短期预后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绝经前后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症状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探讨绝经前女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因急性心肌梗死收住北京市门头沟区医院心内科且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女性患者218例,其中绝经前患者56例,绝经后患者162例,另选取同期因胸痛入院的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绝经前女性65例,比较分析三组患者间的危险因素、临床症状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结果绝经前急性心肌梗死组与绝经前冠状动脉正常组比较: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吸烟史及典型胸痛症状比例均显著增高(P0.05);绝经前急性心肌梗死组与绝经后急性心肌梗死组比较: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及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典型胸痛症状比例显著增高(P0.05),单支病变的发生率显著增高(P0.01),三支病变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1),前降支病变的发生率显著增高(P0.01)。结论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及吸烟史为绝经前女性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发病时有典型的胸痛症状,冠状动脉病变以单支病变多见,前降支是最易累及的血管。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比较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MI)患者冠状动脉血栓的病理特征。方法:依据心电图检测结果,于我院治疗的15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被分为STEMI组(78例)和NSTEMI组(78例),观察比较两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血栓病理检查结果。结果:与NSTEMI组比较,STEMI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比例(62.82%比37.18%)、远端冠脉梗死比例(39.74%比17.95%)、白色血栓比例(71.79%比21.79%)均显著降低,近端冠脉梗死比例(25.64%比52.56%)、红色/混合血栓比例(28.21%比78.21%)均显著升高(P均0.01)。结论:STEMI冠脉血栓多为红色/混合血栓,NSTEMI患者冠脉血栓多为白色血栓,且STEMI患者冠脉梗死部位多为单支病变和冠脉近端病变,病情更急。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9月行急诊PCI的急性STEMI患者228例,根据围术期是否使用替罗非班分为替罗非班组(173例)和对照组(55例)。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和随访期间(6个月至36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替罗非班组与对照组相比,两组患者术中无复流的发生、术后即刻达到TIMI血流分级Ⅲ级、心肌染色分级(MBG)3级和心电图ST段回落大于50%的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总MACE、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计划外再次血运重建的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替罗非班组心功能不全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6.2%比30.9%,P=0.017)。随访期间替罗非班组总MACE(4.7%比13.5%,P=0.029)、计划外再次血运重建(3.6%比13.5%,P=0.008)和因心脏原因再住院(17.2%比30.8%,P=0.033)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而两组间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使用替罗非班可降低患者远期MACE的发生率(OR 0.357,95%CI 0.130~0.985,P=0.047)。结论替罗非班具有改善急性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远期预后的潜在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以及不同地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之间的危险因素、相关病史以及院内病死率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12月于阜新市中心医院和北票市中心医院循环科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550例,其中男性321例,女性199例。收集患者一般情况、危险因素、相关病史、出院诊断以及院内不良心血管事件等临床资料。结果男性AMI患者中,55岁组发病比例最高;女性AMI患者中,≥75岁组AMI发生比例最高,且年龄和AMI发生比例呈正相关(P0.05)。AMI发病比例男性多于女性。女性AMI患者有高血压史和糖尿病史多于男性AMI患者;男性AMI患者吸烟史明显多于女性AMI患者(P均0.05)且吸烟史在55岁组所占比例最高。阜新地区的AMI患者血脂异常率高于来自北票地区,合并有缺血性脑卒中病史所占比例低于北票(P均0.05)。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中,下壁心肌梗死和前壁心肌梗死(包括前壁、前间壁、广泛前壁)发病例数高;STEMI的院内死亡率高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P均0.05)。结论男性AMI患者发病呈年轻化趋势,且随着年龄增长AMI发生比例增加,AMI发病比例男性多于女性,不同性别和不同地区的AMI患者危险因素和相关病史所占比例不同。不同梗死部位发病例数和院内死亡比例不同,STEMI发病例数多于NSTEMI,在STEMI中,其中下壁心肌梗死发病例数最高,STEMI的院内死亡比例高于NSTEMI。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老年女性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发病特点及性别差异对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入住该院心内科的老年STEMI患者354例,其中女性99例(28.0%)。观察老年女性STEMI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情况、死亡及6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结果与老年男性患者比较,老年女性患者平均年龄较大,合并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比例较高(P0.05)。超敏C反应蛋白、总胆固醇水平和血清总蛋白水平较高,而血红蛋白浓度较低(P0.05)。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老年女性患者罪犯血管TIMI血流分级较差(P0.05),更倾向于术中应用血栓抽吸治疗,但接受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治疗的比例低于老年男性组(42.4%vs 72.5%,P0.001)。老年女性患者MACE发生率显著高于老年男性患者组(30.3%vs 15.7%,P=0.017)。在所有MACE中,老年女性患者心源性死亡的发生率显著高于男性(P0.05)。多因素COX风险比例回归分析发现女性、高龄、低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冠脉多支血管病变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女性STEMI患者病情危重,死亡率高。女性、高龄、低LVEF和冠脉多支病变是STEMI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西藏高原地区与内地平原地区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7年1月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36例(高原组),菏泽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45例(平原组),对2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平原组比较,高原组发病年龄早[(55.42±13.21)岁vs (67.46±14.26)岁,P=0.002],高血压、LDL、血红蛋白、降压、残疾和死亡比例明显升高,溶栓、抗凝、康复锻炼和独立存活比例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发病年龄、吸烟及饮酒、高血压、LDL、同型半胱氨酸、血红蛋白、心房颤动、血小板计数是西藏高原地区急性脑梗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发病年龄、吸烟及饮酒、高血压、LDL、同型半胱氨酸、心房颤动是平原地区急性脑梗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西藏高原地区急性脑梗死发病危险因素及急性期处理方案与内地平原地区有所不同,溶栓等治疗方案在西藏高原地区急性脑梗死应用较少,有待当地医疗机构及患者共同努力来改善。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不同性别病人临床特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PCI)术后远期预后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3年11月入住山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患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并行PCI术病人431例,男301例(69.8%),女130例(30.2%),比较男性与女性病人临床特点、服药情况、主要不良事件。结果男性与女性比较,体重高(P0.001)、吸烟比例高(P0.001)、发病年龄小(P0.001)、患高血压比例低(P=0.004)、入院时ST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占急性心肌梗死(AMI)比例高(P=0.011)及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高水平(P0.01)。造影病变情况、主要不良事件中,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随着病变支数增加,死亡发生率呈上升趋势(P=0.025);随着血肌酐增加,卒中发生率呈上升趋势(P0.001);随着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卒中发生率呈下降趋势(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血肌酐[OR=13.066,95%CI(3.727,45.807),P0.001]是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女性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发病年龄高、合并高血压比例较高,男性病人吸烟比例高、发病时AMI的比例较高且以STEMI为主,性别本身并非预测远期死亡及主要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