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急性肺动脉栓塞(APE)患者右室功能的价值.方法 应用RT-3DE观察15例APE患者右室功能参数,并分析各参数与同位素全肺灌注缺损百分数(PPDs% )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APE患者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收缩末期容积(RVESV)较对照组显著增加;每搏量(RVSV)及射血分数(RVEF) 较对照组显著减小,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VEDV、RVESV与PPDs%呈显著正相关(r=0.76,P<0.001;r=0.77,P<0.001);RVSV及RVEF与PPDs%呈显著负相关(r=-0.541,P<0.05;r=-0.582,P<0.05).结论 RT-3DE参数对APE患者病变程度判定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E)对老年房间隔缺损(ASD)患者右心室形态及收缩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超声科收治的60例老年ASD患者为ASD组,根据不同的肺动脉收缩压(PASP)将ASD患者分为无肺动脉高压患者(PASP<35 mm Hg,低压组)29例和肺动脉高压患者(PASP>35 mm Hg,高压组)31例,并选取该院同期体检正常的成人志愿者30例作为对照组。使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对研究对象的右心室形态及收缩功能进行检测和分析,分析参数包括: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RVDD)、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右心室每搏量(RVSV)、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结果 ASD组RVDD、RVEDV、RVESV及RVSV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RVEF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高压组RVDD、RVEDV、RVESV、RVSV显著高于低压组和对照组,RVEF显著低于低压组和对照组,高压组ASD最大直径显著高于低压组(P<0.05),低压组RVDD、RVEDV、RVESV、RVSV及RVEF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SD患者RVEF与患者ASD最大直径、RVDD、RVEDV、RVESV呈负相关(r=-0.387,-0.352,-0.226,-0.302;P=0.015,0.000,0.012,0.023),与RVSV无相关性(r=0.182,P=0.253)。结论 RT-3DE对老年ASD患者的右心室形态及收缩功能评估具有高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雷芳  林毅  唐建华  陈辉  詹林 《山东医药》2010,50(52):99-100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右心功能。方法将67例SLE患者与50例正常人分别用二维超声心动图与RT-3DE测量右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右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右室射血分数(RVEF)。结果 67例SLE患者二维超声测值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LE组的三维测量RVEDV、RVESV高于对照组,RVSV低于对照组(P〈0.01),SLE合并肺动脉高压(PAH)组RV-EDV、RVESV均高于SLE不合并PAH组(P〈0.05)。结论 RT-3DE能够准确评价右心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单心动周期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s RT-3DE)测量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右室容积和射血分数,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4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为心肌病组,50例健康成人为对照组。应用s RT-3DE测量右室容积和射血分数,对右室容积参数,用体表面积(BSA)标化,并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间测值比较,标化前肥厚型心肌病组右室舒张末容积(RVEDV)、右室收缩末容积(RVESV)、右室每搏输出量(RVSV)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肌病组右室射血分数(RVEF)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化后肥厚型心肌病组RVEDV、RVESV、RVSV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正常心脏相比,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右室功能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对中重度肺动脉高压(PAH)患者射血分数与右室容积评估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1月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和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PAH中度及重度患者各50例,同时选取同时间段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和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体检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RT-3DE检测右室射血分数(RVEF)、右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右室每搏输出量(RVSV)及右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测右室面积变化分数(RVFAC)、三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S’)、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右室心肌做功指数(RIMP)、右室游离壁厚度(RV-FW)、右心房左右径(RA-D1)、右心室基底部左右径(RV-D)及右心房上下径(RA-D2),并分析肺动脉收缩压(PASP)和各参数间相关性状况。结果中度、重度组患者RC-FW、RA-D1、RA-D2及重度组RV-D均高于对照组,重度组RA-D1、RA-D及RA-D2高于中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重度组RVEF低于对照组,RVEDV、RVESV及重度组RVSV高于对照组,重度组RVEF低于中度组,RVEDV及RVESV高于中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重度组RVFAC、TAPSE及重度组S’低于对照组,RIMP高于对照组,重度组RVFAC、TAPSE低于中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3DE技术能够准确、客观对中度及重度PAH患者射血分数与右室容积做出评价,为临床患者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对冠心病患者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术前、术后左室局部室壁运动异常的临床价值.方法 心肌缺血组12例及心肌梗死组20例,患者均因冠状动脉狭窄行PTCA及支架置入术,分别于术前1 d、术后1 w及3个月行RT-3DE检测,测量左室舒张末容积(EDV)、收缩末容积(ESV) 和左室射血分数(EF),并获得左室17节段时间-容积曲线和 "牛眼图".结果 术前及术后心肌梗死组与缺血组比较,EDV、ESV增加,EF值降低(P<0.05);缺血组术后1 w与术前比较,EDV、ESV缩小,EF升高(P<0.05),3 个月时仍有改善,但与1 w时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心肌梗死组术后1 w与术前相比,EDV和ESV有所减低,EF有所增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个月时,EDV、ESV显著缩小,EF显著增加,与术后1 w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心肌缺血组与心肌梗死组17节段时间-容积曲线和动态牛眼图显示术后缺血或梗死节段的运动得到改善,缺血组恢复更明显.结论 RT-3DE技术能客观、实时评价左心室收缩功能及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可作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疗效观察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左心室局部及整体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30例行PCI的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30名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在介入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检查,测定、比较左心室整体及局部的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结果研究组术前的EDV、ESV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VEF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的EDV、ESV值明显降低,LVEF值明显升高,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研究组术后1个月的EDV、ESV、LVEF值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术前相比,研究组心尖帽、前间隔心尖段、前间隔基底段、前间隔中间段、前壁心尖段、前壁基底段、前壁中间段的局部舒张末期容积(rEDV)、局部收缩末期容积(rESV)值均明显降低,局部射血分数(rLVEF)值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经PCI介入治疗后,左心室局部及整体收缩功能均有明显改善,应用RT-3DE能够对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功能进行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定量测量右心室容积和右心室射血分数(right ventricularejection fraction,RVEF)的可行性,及其与二维超声心动图(TDE)所测量的右心室容积、RVEF、右心室面积及右心室面积变化分数(right ventricular fractional area change,RVFAC)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85例行二尖瓣和(或)主动脉瓣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采集其右心室全容积图像,同时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右心室相关数值。将超声心动图图像导入Tomtec 4D Cardio View工作站,手动调节图像并描记心内膜边界后,软件分析自动得到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righ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RVEDV)、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righ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RVESV)、RVEF;手动计算右心室搏出容量(right ventricular strokevolume,RVSV)。对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测值与二维超声测值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测得的RVEDV、RVESV、RVSV较二维超声心动图测值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测得的R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两种方法所测RVEDV、RVESV、RVSV及RVEF相关性良好(r=0.79、0.82、0.68、0.64,P〈0.05);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所测RVEDV、RVESV与二维超声心动图所测右心室舒张末期面积、右心室收缩末期面积相关性良好(r=0.76、0.79,P〈0.05)。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所测RVEF与二维超声心动图所测RVFAC也有较好的相关性(r=0.56,P〈0.05)。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右心室容积、RVEF是可行的,与二维超声心动图测值间有良好的相关性;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能够更好的评价右心室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联合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2D-STI)中的右心室自动应变定量技术(Autostrain RV)评估冠心病合并右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右心室功能的临床价值。 [方法]收集132例疑诊为冠心病的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未发现有大于50%冠状动脉狭窄的对照组、冠心病未合并右冠状动脉狭窄组(单纯冠心病组)及冠心病合并右冠状动脉狭窄组,对三组研究对象进行常规超声测量、Autostrain RV技术分析以及RT-3DE分析。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单纯冠心病组、冠心病合并右冠状动脉狭窄组右心室游离壁基底段心肌纵向应变(Basal RVFWSL)、右心室游离壁中间段心肌纵向应变(Medial RVFWSL)、右心室游离壁心尖段心肌纵向应变(Apical RVFWSL)、右心室游离壁纵向应变(RVFWSL)、右心室四腔整体纵向应变(RV4CSL)、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右心室每搏量(RVSV)及右心室每搏量指数(RVSVI)均降低,右心室收缩期末容积(RVESV)及右心室收缩期末容积指数(RVESVI)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发现2D-STI各参数中RVFWSL指标以及RT-3DE各参数中RVEF指标诊断效能较高;2D-STI RVFWSL指标与RT-3DE RVEF指标联合诊断效能更高,灵敏度为90.9%,特异度为95.3%。 [结论]RT-3DE联合Autostrain RV技术可提高评估冠心病合并右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右心室功能损伤的准确性,为早期治疗提供依据,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测量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右心功能,探讨单心动周期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sRT-3DE)在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功能中的作用。方法:17例肺动脉高压患者入选观察组(PAH组),13例无肺动脉高压的正常人群入选对照组。两组均行sRT-3DE检测,观察指标为右心室整体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每博输出量(SV)及射血分数(EF)。结果:PAH组与对照组的EDV、ESV、EF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S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RT-3DE能反映出肺动脉高压右室整体舒张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房间隔缺损患者封堵术后右室整体及节段容积变化。方法:选取33例成功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患者,术前、后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计算右室容积,RT-3DE经Qlab软件分析得出右室整体及节段的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和每搏输出量(SV),并计算3个节段的EDV、ESV、SV占整体容积的比率。结果:与术前比,术后右室整体、体部和流出道部的EDV、ESV、SV均减低,流入道部的EDV、SV亦均减低(均P0.05);3个节段中,流入道部的EDV、ESV、SV占整体容积的比率最大。结论:RT-3DE是评价房间隔缺损患者封堵术右室整体及节段容积变化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在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42例,另选健康体检者40名为对照组。全容量实时三维显示(full-volume),启动切割键(crop)对图像进行切割后,观察心腔立体形态及二尖瓣叶收缩期前向运动(SAM)现象,并将图像存储后于TomTec工作站进行分析。结果应用RT-3DE能清晰显示HCM患者心腔立体空间结构及SAM现象,并可以准确测量左心室舒张末容积(EDV)、收缩末容积(ESV)、每搏量(SV)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结果显示:HCM组EDV(70.8±15.2)ml,SV(46.2±8.1)ml,与对照组比较均减低(均为P0.01),ESV(26.0±8.2)ml,EF64.4%±6.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应用RT-3DE能够反映HCM患者心脏的立体空间结构,确定二尖瓣前叶运动与左心室流出道梗阻的关系,是准确评价HCM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老年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右心功能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老年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84例,根据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I级组(40%≤LVEF50%,n=26)、Ⅱ级组(30%≤LVEF40%,n=36)、Ⅲ级组(LVEF30%,n=22),另选同期体检的健康志愿者6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接受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各组室间隔Tei指数、右心室游离壁三尖瓣环Tie指数、心脏三尖瓣环收索周期位移(TAPSE)、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右心室每搏输出量(RVSV)。结果Ⅰ级组、Ⅱ级组、Ⅲ级组室间隔Tei指数、右心室游离壁三尖瓣环Tie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TAPSE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Ⅰ级组、Ⅱ级组、Ⅲ级组室间隔Tei指数、右心室游离壁三尖瓣环Tie指数随分级升高呈升高趋势,TAPSE呈降低趋势,两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级组、Ⅱ级组、Ⅲ级组RVEDV、RVESV明显高于对照组,LVEF、RVEF、RVSV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级组RVESV显著高于Ⅰ级组,而LVEF、RVEF显著低于Ⅰ级组(P0.05);Ⅲ级组RVEDV、RVESV显著高于Ⅱ级组,LVEF、RVEF、RVSV显著低于Ⅱ级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老年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LVEF与RVEF、RVSV呈正相关(r=0.638、0.385,均P0.05)。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能较准确检测出老年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的右心功能异常,同时患者LVEF与RVEF、RVSV呈正相关,说明右心室功能可能与左心室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64排螺旋CT(64-MDCT)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定量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08例冠心病患者同期行64-MDCT和经胸RT-3DE检查,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每搏输出量(SV)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采用逐步多元线性回归(SMLR)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64-MDCT和RT-3DE测得左心功能各指标的数据在统计学上无统计学差异,采用SMLR法进行比较,r分别为EDV为0.835 2、ESV为0.804 3、SV为0.763 2、LVEF为0.897 1,P均〉0.05。两种方法所测EF值偏差较小,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64-MDCT和RT-3DE两种方法在评价左室收缩功能方面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在准确测量左室收缩功能、有效评价冠心病左室重构和心脏功能损伤上可以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冠脉介入治疗后心功能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自2013年01月至2014年01月间45例冠心病患者(CHD组)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及介入治疗,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5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采用RT-3DE和二维彩超(2DE)对两组患者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峰值射血率(PER)、峰值充盈率(PFR)进行检测比较。结果:在正常对照组中,两种测量方法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CHD患者中,与2DE测量值比较,RT-3DE检测的EDV[(130.6±30.3)ml比(152.5±35.2)ml]、ESV[(75.2±21.8)ml比(94.1±22.5)ml]、PER[(2.41±0.47)比(2.81±0.39)]、PFR[(1.85±0.25)比(2.13±0.31)]显著升高,LVEF值[(45.8±5.2)%比(41.6±4.9)%]显著下降(P均<0.01);CHD组介入治疗后1周、1月及3月患者EDV、ESV逐渐降低,LVEF、PER、PFR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可对PCI术前后心脏形态与功能进行直观、精确的定量评价,是一种可靠、快捷、简单的评价冠心病患者的PCI疗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右心室功能的价值。方法选取腹膜透析患者35例(透析组)及同期健康体检者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二维超声测算对照组、透析组透析前和透析3~6个月(透析后)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IDd)、左心室收缩期末内径(LVISd)、室间隔厚度(IV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期右心室基底部内径(basal RVd)、右心室面积变化分数(RVFAC)和肺动脉收缩压(PASP);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测算右心室整体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RVGLS)、右心室整体圆周收缩期峰值应变(RVGCS)、右心室整体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RVGRS)、右心室整体面积收缩期峰值应变(RVGAS)、右心室收缩期末容积(RVESV)、右心室舒张期末期容积(RVEDV)及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结果常规二维超声测算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透析组透析前LVIDd、LVISd、IVSd、PASP升高(P<0.05或<0.01),LVEF及右心室大小无明显变化(P均>0.05);透析组透析前后比较,以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测算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透析组透析前RVGLS、RVGAS、RVGCS、RVGRS绝对值明显降低(P均<0.05),RVEDV、RVESV明显升高(P均<0.05),RVEF无明显变化(P>0.05);与透析组透析前比较,透析后RVEDV、RVESV明显减小(P均<0.05),RVGLS绝对值明显升高(P<0.05)。结论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可发现尿毒症患者在RVEF正常时就已经出现右心室RVGLS、RVGRS、RVGCS、RVGAS的显著降低,及RVEDV、RVESV的显著增大;RVGLS可作为尿毒症患者腹膜透析右心室功能早期改善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价急、慢性肺栓塞患者右心室功能及重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急性肺栓塞患者30例(急性肺栓塞组)和慢性肺栓塞患者30例(慢性肺栓塞组),另选30例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二维超声测量右心室前壁厚度(RVAWTd);多普勒超声测量三尖瓣反流压力阶差(TRPG)及肺动脉压力(SPAP);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技术测量各组患者的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及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TDI)测量三尖瓣环心肌运动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m)、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m)及Em/Am。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急性肺栓塞组及慢性肺栓塞组RVAWTd、TRPG、SPAP、RVEDV、RVESV、Am值增大(P<0.01~0.05),Em、Em/Am、RVEF值减小(P<0.01);与急性肺栓塞组比较,慢性肺栓塞组TRPG、SPAP、RVAWTd、RVEDV值均增大(P<0.01~0.05)。结论:急、慢性肺栓塞患者可发生右心室功能变化及形成右心室重构,慢性肺栓塞患者较急性肺栓塞患者更为严重,超声心动图评价肺栓塞患者右心室重构简便、客观、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RT-3DU)对心肌梗死病人介入术后左室收缩功能的评价。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拟行介入术治疗的56例心肌梗死病人,术前对所有病人进行三组超声(RT-3DU)、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2DE)及心脏磁共振成像(CMRI)检查,评价病人左心室收缩功能,包括左室舒张/收缩末期容积(LVEDV/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将RT-3DU与2DE检查所得参数与CMRI进行比较,再于介入术后7 d、1个月对病人进行RT-3DU检查。结果 3种检查方法 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DE测得LVEDV、LVESV均显著小于CMRI(P0.01);RT-3DU与CMRI各项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T-3DU相较2DE检测得出的左心室收缩功能参数和CMRI检测之间的相关性明显升高。介入术后7d、1个月RT-3DU测得LVEDV、LVESV逐渐减小,且均显著低于术前,LVEF逐渐升高,并显著高于术前(P0.01)。相较术前,左心室局部各节段局部舒张末期容积(r EDV)、局部收缩末期容积(rESV)在介入术后7 d、1个月均有显著减小,局部射血分数(r EF)显著升高(P0.01)。结论 RT-3DU检查能准确评价心肌梗死病人介入术前后左心室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9.
杨丽玲  姜志荣  苏虹 《心脏杂志》2018,30(1):81-084
目的 探讨时间-空间相关成像(spatio-temporal image correlation,STIC)技术评价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心功能的临床应用。方法 运用STIC技术采集110例正常孕妇胎儿及84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IH)孕妇胎儿心动周期图像,通过VOCAL功能获得容积参数,包括左、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RVEDV),左、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RVESV),计算出左、右心室每搏量(LVSV、RVSV),左、右心室射血分数(LVEF、RVEF),左、右心室心排出量(LVCO、RVCO)。根据孕妇高血压严重程度及临床症状分为:PIH I组(孕妇血压轻度升高或轻度子痫前期):即孕妇妊娠20周后第1次出现血压升高,140/90 mmHg≤血压值<160/110 mmHg(1 mmHg=0.133 kPa),间隔6 h以上,至少出现过两次,尿蛋白弱阳性;PIH II组(重度子痫前期):血压≥160/110 mmHg,和(或)尿蛋白阳性或者强阳性(++),或伴有微血管溶血、神经系统及肺水肿等症状。结果 ①与对照组相比,PIH I组胎儿左、右EDV、ESV、SV、EF、CO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与对照组、PIH I组相比,PIH II组胎儿的左、右EDV、ESV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IH II组胎儿的SV、EF、CO均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STIC技术可以评价妊娠期高血压病胎儿心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时间-空间相关成像技术(STIC技术)在正常胎儿心脏心室容积及心室收缩功能方面的应用.方法 选取进行胎儿超声心动检查的正常妊娠孕妇136例,按孕周分为22~周、23~周、24~周、25~周、26~周、27~周、28~周7组.运用时间-空间相关成像技术后处理软件获得容积参数,包括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及心室收缩功能参数(EF值)等,分析胎儿心室容积发育与孕周的关系,比较左右心室容积和收缩功能的差异.结果 胎儿左右心室容积参数EDV、ESV与孕周间均有线性相关关系,随孕周增长而增加,而收缩功能参数EF与孕周之间无明显线性关系,随孕周增长无明显变化;容积参数EDV、ESV左右心室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EF左右心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时间-空间相关成像技术对胎儿心内膜清晰成像时能够获得心室腔容积,进而评价心脏收缩功能,有助于进一步研究胎儿心脏容积发育和收缩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