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1年3月至2012年12月,笔者根据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治疗局限性神经性皮炎48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97例神经性皮炎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符合神经性皮炎的诊断,1均来源于我科门诊。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男26例,女22例;年龄18~71岁,平均37.3±11.5岁;病程2个月至12年,平均2.4±1.2年。其中皮损位于颈部两侧或颈后枕部21例,位于双肘关节伸面、肘弯的16例,肩背部11例。对照组49例,男28例,女21例;年龄19~70岁,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神经梅毒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19年本院120例梅毒住院患者,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6例非神经梅毒和54例神经梅毒患者,性别、年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29例有症状神经梅毒者,从出现神经精神系统症状到诊断神经梅毒的时间为(11.53±17.00)个月。神经梅毒患者血清TRUST滴度高于非神经梅毒患者,有症状神经梅毒患者脑脊液TRUST滴度高于无症状神经梅毒患者,其中18例神经梅毒患者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血清TRUST滴度、脑脊液TRUST滴度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有症状神经梅毒比无症状神经梅毒患者脑脊液有核细胞数高,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7)。有症状神经梅毒比无症状神经梅毒患者脑脊液蛋白、IgG、IgA、IgM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神经梅毒治疗后脑脊液有核细胞数、蛋白、IgG、IgA、IgM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OC曲线显示,脑脊液免疫球蛋白曲线下面积大于脑脊液细胞数和蛋白。结论神经梅毒的诊断常延迟。男性患者、出现精神症状,同时伴有神经系统症状者,需要积极行腰穿脑脊液检查以早日发现神经梅毒。除了脑脊液TRUST、TPPA、有核细胞数、蛋白等检测外,脑脊液免疫球蛋白检测有助于神经梅毒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1987年始我们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共36例,其中男22例,女14例.年龄51~74岁,平均64.36岁.病程最短17天,最长2年,平均80.83天.受损神经:颈神经10例,胸神经28例,腰神经2例,骶神经2例.所有病人均因明显疼痛严重影响睡眠,经一般止痛治疗无效而来我院治疗.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我院1983年至1996年41例多形性日光疹作临床回顾及分析,提出对此41例患者的诊断拟修正为持久性光反应(PersistentLightReaction,PLR)。资料与分析41例多形性日光疹病例为自1983年至1996年住院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6~85岁,平均5995岁。病程2年~20年,平均4年7月,发病及病情变化与日晒有关,但发病及住院时间全年各月份均有,分布基本均匀,无明显季节性。41例患者中22例在诊断为多形性日光疹之前曾被诊断为“神经性皮炎”或“湿疹”。17例患者病检符合“多形性日光疹”,即表皮角化不全,棘层肥厚,真皮层血管内皮…  相似文献   

5.
色素性扁平苔藓(lichen planus pigmentosus,LPP)是近年来提出的 LP 的少见亚型,有逐年增多的趋势,现将我们自1986—1989年间所见的14例患者的临床,组织病理等资料给予总结,并结合文献讨论。一般资料:男6例,女8例,发病年龄为22~55岁,平均40岁,发病至就诊时间2个月~18年,发病前有神经精神或过劳因素的4例,2例患慢性肝炎 HBsAg(+),1例患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18年,14例均无家族史及特殊物质接触史。2例高血压患者中有1例曾长期间断服用复降片、维脑路通和脑复康等,其余患者均无发病前1年以内的系统用药史。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神经梅毒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神经内科2006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9例伴有症状的神经梅毒患者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讨论分析。结果本组伴有临床症状的神经梅毒中,4例麻痹性痴呆,3例脑膜神经梅毒,1例脑膜血管梅毒,1例脊髓膜血管梅毒;均给予水剂青霉素G治疗;于治疗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随访,6例患者临床症状好转,程度不一,2例患者失访,1例死亡。结论神经梅毒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诊断应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治疗以青霉素为首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磁共振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合并神经梅毒患者的诊断价值及其成像特点。方法选取杭州市西溪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诊治的128例AIDS疑似合并神经梅毒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磁共振成像检测,分析磁共振对AIDS合并神经梅毒的诊断价值及其成像特点。结果本研究中,128例患者经实验室病理学检测确诊,AIDS合并神经梅毒76例,影像学诊断结果显示,阳性69例,阴性7例;单纯AIDS患者52例,影像学诊断结果显示,阳性4例,阴性48例,即,真阳性69例、假阳性4例、真阴性48例、假阴性7例。检测灵敏度90.79%,特异度92.31%,约登指数83.10%;本研究合计76例AIDS合并神经梅毒患者,共检出4种表现型,分别为脑膜血管型、脑实质型、树胶肿型及脊髓型。结论磁共振对AIDS合并神经梅毒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有助于本病的早期发现、诊断及临床分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梅毒并发HIV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颅脑核磁共振成像、实验室检查、治疗和预后。方法:收集该院2014年8月——2017年11月收治的102例脑脊液检查异常的梅毒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2例梅毒患者中男97例,女5例;平均发病年龄(45±3)岁。所有患者HIV初筛及确证试验均为阳性,确诊神经梅毒者51例,排除神经梅毒者51例。所有患者血清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及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均为阳性。脑脊液检查:35例RPR阳性,98例TPPA阳性,56例梅毒螺旋体(TP)-IgM试验为阳性,29例蛋白定量升高,10例WBC计数≥1.0×109/L。51例确诊神经梅毒患者中,一期及二期梅毒并发HIV发展为神经梅毒患者比例为14.7%,平均时间为9个月。结论:一期或二期梅毒并发HIV患者比早期梅毒未经治疗或未治疗彻底的患者更易引起神经梅毒,脑脊液TP-IgM阳性率较高,早期梅毒并发HIV感染患者建议行脑脊液TP-IgM检查。  相似文献   

9.
神经梅毒1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厦门地区神经梅毒的临床特点与发病趋势。方法回顾分析厦门地区2000年~2004年9月收治的17例神经梅毒患者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讨论分析。结果17例神经梅毒患者均为男性,发病年龄多集中在40~59岁。其中脑实质梅毒15例,脑膜血管梅毒1例,脑脊膜梅毒1例。结论厦门地区神经梅毒的发病率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应引起重视。神经梅毒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头痛、记忆力减退、痴呆、精神行为异常、抽搐等应高度警惕。治疗以青霉素为首选,同时注意预防吉海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0.
尺、正中神经损害引起的拇指和手指畸形在麻风中相当常见。因目前尚不能使已受损的神经再生并使瘫痪的肌肉恢复功能,所以肌腱转移仍然是矫正畸形和重建功能的主要方法。作者共为42例患者做了手部手术,其中拇指手术44只。患者年龄18~60岁;36例为联合化疗后患者,6例为接受联合化疗已6个月以上的患者,均无麻风反应;36例同时有尺神经和低位正中神经损害,6例仅有尺神经损害;神经麻痹病期6个月至5年。尺、正中神经均麻痹而5指受损的病例以环指屈指浅肌腱转移矫正拇指畸形,重建对掌功能,其它4指以中指屈指浅肌腱转移矫正。遇屈指深肌腱肌力较弱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