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寻找针刺对症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所致吞咽困难的临床有效方法。方法:将60例符合标准的中风后假性球麻痹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常规针刺+舌三针、项三针组)、对照组(常规针刺组)治疗1个月,对疗效进行观察。结果:试验组及对照组患者的洼田氏饮水试验的临床积分疗效比较均有改善,但试验组疗效更优越于对照组。结论:常规针刺+舌三针、项三针对症治疗中风假性延髓性麻痹具有明显优势,且突破以往辨证论治过程中主观性所带来的弊端,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项针配合舌针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近一年我院收治的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功能障碍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0例,采用吞咽神经和肌肉点刺激仪治疗,观察组2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项针配合舌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没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和随访期,观察组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项针配合舌针治疗能明显改善中风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情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吞咽障碍治疗仪穴位刺激配合顺咽方治疗脑梗死后假性球麻痹(PB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PB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及中药顺咽方口服,治疗组3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吞咽障碍治疗仪穴位刺激。治疗14天后观察患者石氏计分法评分及洼田氏饮水试验的变化。结果石氏计分法评分总有效率治疗组90.63%,对照组80.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洼田氏饮水试验总有效率治疗组90.63%,对照组77.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吞咽障碍治疗仪穴位刺激配合顺咽方口服治疗脑梗死后假性球麻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眼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6年6月至2019年3月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诊治的70例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眼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改良Barthel指数评估量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表的评分,并对临床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PSQI评分、HAMD评分、Barthel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1.42%)明显高于对照组(74.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针联合康复训练能够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有效提高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吞咽障碍治疗仪穴位刺激治疗假性球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入院顺序抽签后将98例假性球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吞咽障碍治疗仪进行常规电刺激治疗,治疗组使用吞咽障碍治疗仪进行穴位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疗程结束后综合疗效和洼田氏饮水试验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石氏评分和吞咽钡餐透视(VF)评分均明显高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石氏评分和VF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降钙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水平均明显高于本组治疗前,内皮素(Endothelin,ET)水平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CGRP和E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吞咽障碍治疗仪穴位刺激治疗假性球麻痹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困难症状和CGRP、ET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取威灵仙煎剂雾化吸入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假性球麻痹恢复期患者吞咽障碍,并与冰棒冷刺激疗法进行对比。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4月-2017年10月期间因缺血性脑卒中在我科住院伴有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中医辨证属痰瘀阻络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药物标准化治疗与冰棒冷刺激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威灵仙煎剂雾化吸入治疗,共观察21天,以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吞咽功能疗效评价标准、NIHSS评分等评估患者治疗前后吞咽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威灵仙雾化吸入治疗的治疗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吞咽功能疗效较对照组有明显好转(P 0.05),NIHSS评分亦具优势。结论威灵仙雾化吸入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吞咽障碍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以深刺翳风穴为主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筛选延髓运动神经元以上梗死或出血后假性球麻痹导致的吞咽障碍患者(洼田饮水测试3~5级)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取穴相同,治疗组采用深刺翳风穴手法,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手法,通过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和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价标准比较疗效。结果:以上指标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4 w后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深刺翳风穴为主的针刺治疗对于假性球麻痹有效,可作为假性球麻痹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冲脉理论取穴法针刺结合康复吞咽训练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和康复组,每组各30例。综合组应用冲脉理论取穴法针刺结合康复吞咽训练;康复组采用康复吞咽训练法。两组每日治疗1次,12次为1疗程,治疗4疗程后分别进行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评定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综合组总有效率100%,康复组总有效率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治愈时间为(27.51±10.02)d,康复组治愈时间为(38.65±22.20)d,综合组的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康复组(P0.05)。结论:应用冲脉理论取穴法针刺配合康复吞咽训练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更好地改善假性球麻痹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庄玲玲  冯木兰  张佳虹 《西部医学》2020,51(1):28-29,32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0例。2组均采用吞咽康复训练,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经皮穴位电刺激,每日1次,每次20 min,连续干预10 d。观察2组干预前后洼田饮水试验评级分布情况及标准吞咽功能评估(SSA)评分变化,并比较其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治疗后吞咽功能评级和SSA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能够一定程度上改善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眼针疗法联合体针治疗脑卒中急性期假性球麻痹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急性期假性球麻痹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现代医学治疗,应用抗血小板、抗凝、改善微循环及联合营养神经类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眼针联合体针治疗,每日针刺1次,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比较4周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洼田饮水试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差值及中医证候积分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4.85%,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54.54%,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显著,两组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洼田饮水实验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显著,两组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对比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治疗组改善较为明显,两组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比较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情况,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积分降低较对照组显著,两组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眼针联合体针针对脑卒中急性期假性球麻痹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可起到疏通血脉、改善循环、促进气血运行的功效,缓解甚或消除临床症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吞咽语言治疗仪治疗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56例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在给予常规的脑血管病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组在给予吞咽功能训练的同时给予吞咽语言治疗仪治疗一月.两组治疗前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进行评分,并治疗后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78.57%,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显效率为39.29%,总有效率71.43%,χ2值等于9.19,P<0.05,差异显著.结论:吞咽语言治疗仪治疗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探讨VitalStim吞咽障碍理疗仪治疗真性、假性球麻痹的不同临床效果及其机制。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入住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康复科的脑卒中真、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75例,其中真性球麻痹30例、假性球麻痹45例,均行VitalStim吞咽障碍理疗仪治疗。分别在治疗前、疗程结束后应用标准吞咽功能评估(SSA)评分、饮水前后血氧饱和度(SaO2)降低值评估治疗疗效,获得评估数据,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对所得数据应用SPSS 18.0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SSA评分、饮水前后SaO2下降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患者SSA评分、饮水前后SaO2下降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假性球麻痹组比真性球麻痹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italStim吞咽障碍理疗仪对假性球麻痹的治疗效果优于真性球麻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析吞咽障碍治疗仪辅以舌针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两组患者均应用脑卒中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舌针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应用吞咽障碍治疗仪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和吞咽障碍评分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80%,显著好于对照组的82.76%。两组患者治疗前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及吞咽障碍评分无显著差异,治疗后显著好于治疗前,研究组患者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吞咽障碍治疗仪辅以舌针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以生物反馈配合门德尔松手法为主的综合康复疗法对脑卒中患者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碍患者64例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3例),对31例治疗组施以生物反馈配合门德尔松手法为主的综合康复疗法对吞咽障碍进行康复训练,并与33例对照组以生物反馈配合综合康复疗法对吞咽障碍进行康复训练的患者进行疗效比较。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用洼田俊夫饮水试验评价吞咽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经秩和检验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患者的吞咽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经秩和检验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通过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实施以生物反馈配合门德尔松手法治疗为主的综合康复训练,可以提高患者的吞咽功能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项丛刺疗法治疗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给予药物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药物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项丛刺疗法治疗。每5 d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判断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愈显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项丛刺疗法治疗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效果明显,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6.
眼针疗法治疗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眼针疗法治疗假性球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假性球麻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眼针疗法治疗。10天为1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后判断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假性球麻痹的愈显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眼针疗法治疗假性球麻痹行之有效,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眼针结合熥疗治疗中风后肌张力增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中风后肌张力增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运动疗法治疗,试验组在给予运动疗法的基础上予以眼针结合熥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改良Ashworth分级量表评分、简化Fugl-meyer评分量表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Barthel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改良Ashworth分级量表的级别下降,且试验组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P 0.01)。中医证候评分、简化Fugl-meyer肢体运动功能量表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定Barthel量表分数均下降,且试验组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眼针结合熥疗能够改善患者中医证候,明显降低中风后肌张力增高患者的肌张力及运动能力,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眼针"醒神通经"技术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肢体运动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74例处于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予常规眼针、头针及体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运用眼针"醒神通经"技术。每日1次,每周5 d,休息2 d。总疗程均2周。以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评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对两组治疗前后肢体运动及神经功能情况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后FMA评分、Barthel指数、NHISS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均P0.05),治疗组治疗后FMA评分、Barthel指数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NHISS评分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眼针"醒神通经"技术能改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的肢体功能,疗效优于常规眼-头-体针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观察中医情志护理对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对60例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脑血管病治疗方案,治疗组运用中医情志护理方法对治疗组进行干预,对照组常规护理。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洼田饮水试验评级、电视X线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各指标结果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评级和VFSS评分有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洼田饮水试验评级和VFSS评分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医情志护理对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焦虑情绪有良好的调节作用,能有效促进吞咽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并分析补肾活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缺血性中风吞咽障碍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及常规吞咽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补肾活血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采用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评分检测,治疗28 d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在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88.10%(37/42),对照组总有效率69.05%(29/42),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有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在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方面,两组患者比较有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在吞咽功能评价量表评分方面,两组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补肾活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吞咽障碍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是治疗缺血性中风吞咽障碍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