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是引起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及中轻年人缺血性脑卒中的因为之一.随着神经放射诊断学的发展和提高,其发现率有了明显的增加.并且我们发现无症状或只有少量非典型症状的患者越来越多.本文结合文献对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病因、发病机制、影像学检查、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Vertebrobasilar dissecting aneurysm,VBDA)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椎基底动脉的内膜和中膜撕裂,循环血液侵入内膜和中膜之间或中膜和外膜之间形成壁内血肿,引起动脉瘤样扩张,最终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循环缺血及...  相似文献   

3.
椎-基底动脉狭窄和闭塞常常引起后循环缺血性病变,并可增加卒中再发的几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是诊断椎-基底动脉狭窄和闭塞的金标准,但其为有创性检查。近年来,随着与超声相关的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其能够早期、准确的诊断椎-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本文旨在对椎-基底动脉狭窄和闭塞的超声影像学进展进行综述,以增加医生对超声影像检查在椎-基底动脉狭窄和闭塞方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椎-基底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椎-基底动脉夹层所致后循环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7例经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或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的椎-基底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7例患者均表现为后循环缺血症状。其中1例患者经MRA诊断为椎动脉夹层,1例患者为尸检后确诊为椎-基底动脉夹层,另5例患者经DSA诊断。1例患者进行尿激酶溶栓治疗,3例进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3例进行支架成形术合并抗血小板聚集治疗。除1例溶栓治疗的患者死亡外,其余6例患者随访3~24个月均未发生缺血性卒中。结论 椎-基底动脉夹层是引起后循环缺血的原因之一,正确识别椎-基底动脉夹层对于患者预后至关重要。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和血管内治疗可能为椎-基底动脉夹层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颅内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主要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干梗塞。脑血管造影呈“线征”、“串珠征”和“双管腔”等。一旦明确诊断应早期处理,防止发生危及生命的再出血。主要手术方法有椎动脉近端夹闭、椎基底动脉球囊栓塞、动脉瘤孤立及加固术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血管内方法治疗的31例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23例接受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8例行单纯支架置入术治疗。结果术后即刻DSA复查显示,不显影9例,瘤颈残余6例,部分残余16例。术后2例发生急性脑梗死,2例发生小脑出血,经保守治疗后好转。26例DSA随访3~6个月,其中改善13例,稳定10例,复发3例。31例术后1年随访结果示,预后良好22例;遗留神经功能障碍9例,其中2例预后不佳。结论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有效率高,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的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椎-基底动脉平行解剖磁共振成像(basi-parallel anatomic scanning,BPAS)联合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对椎-基底动脉颅内段夹层鉴别诊断的作用。方法参照文献BPAS的扫描条件,由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影像科医师及技师探寻适合3.0-MR的扫描及图像处理参数,回顾性分析神经内科部分住院及门诊MRA显示为椎-基底动脉颅内段纤细或不显影、同期进行了BPAS检查的142例患者,其中临床疑诊为动脉夹层者20例,动脉硬化者60例,先天发育不良者62例,由两位未知患者临床资料的影像医师分别对所有患者的MRA及BPAS影像进行阅片,对20例临床疑诊夹层的病例MRA及MRA+BPAS影像诊断结果进行ROC曲线分析,并对两位影像医师的诊断结果进行一致性评估。结果两位影像医师对20例夹层患者MRA+BPAS及MRA阅片诊断结果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vs 0.70和0.96 vs 0.75(P0.01),提示MRA联合BPAS比单纯MRA的ROC曲线下面积明显增加;MRA联合BPAS诊断椎-基底动脉颅内段夹层的灵敏度比单纯MRA高(100%vs 55%,100%vs 60%,P0.01);而两种诊断方法的特异度无显著差异(86.89%vs 85.25%,P=0.85;92.62%vs 90.16%,P=0.65);两位影像医师对椎-基底动脉颅内段夹层的诊断结果具有高度的一致性(Kappa=0.85)。结论 BPAS检查可通过显示血管外径与MRA联合精确评估椎-基底动脉颅内段血管状况,区分该部位血管病变为夹层、动脉硬化或先天性发育不良,为该部位血管病变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病情重、治疗困难,我院用介入治疗1例取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病例 男,39岁.因"左侧肢体麻木、无力2d"于2011年12月24日入院.患者2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肢体麻木、无力,不伴头晕、头痛、恶心及呕吐.既往有高血压病5年,服用降压药治疗,血压控制尚可.查体:左上肢肌力V-级,左下肢肌力Ⅳ级,左偏身痛觉减退,左侧肢体共济运动差,Romberg征(+),左侧病理征(+);其他无异常.头颅MRI、MRA示右侧枕叶、小脑、基底节区急性梗死,基底动脉瘤合并血栓形成可能性大,右侧大脑后动脉间断性狭窄、闭塞,左侧大脑后动脉P1段闭塞,左侧大脑后交通动脉开放.TCD示:  相似文献   

9.
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ertebrobasilardolichoectasia, VBD)是临床少见的一种脑血管病,以椎动脉(vertebral artery, VA)和(或)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 BA)的管壁扩张、管道冗长且走行迂曲为主要特征。VBD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缺血性卒中,此外还可出现脑干或脑神经受压、脑积水、颅内出血等非特异性症状。该病预后差且尚无特效治疗手段,确诊主要依赖影像学检查。得益于检查技术的进步,近些年来该病的检出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本文主要针对近些年来关于VBD的诊断和治疗取得的进展做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自膨式支架治疗椎-基底动脉巨大夹层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膨式支架治疗椎-基底动脉巨大夹层动脉瘤的方法及效果。方法10例椎-基底动脉巨大夹层动脉瘤均行血管内治疗并随访。结果术后即刻造影显示6例支架植入处血流发生明显改变,夹层扩张处缩小,4例无明显改变。术中无血栓事件及动脉瘤破裂出血,1例出现严重血管痉挛,应用罂粟碱后迅速缓解。临床随访3~30个月,8例头晕病例中有7例症状消失或减轻;7例术前饮水呛咳病例症状消失4例,减轻2例,1例无变化。造影随访10例,其中1例单支架治疗的患者五个月后夹层动脉瘤复发,球囊闭塞椎动脉,8个月后死于脑干衰竭。结论对于椎-基底动脉巨大夹层动脉瘤,采用单支架治疗效果不佳,多支架技术可以缓解症状并可能修复夹层,但其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夹层(Vertebrobasilar artery dissection,VBAD)所致缺血性卒中的临床、影像学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VBAD所致缺血性卒中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例,脑梗死28例,颅内组25例,颅外组6例。28例后循环脑梗死机制比较,血栓栓塞致脑梗死颅内组(0例)和颅外组(3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守治疗17例,均予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疗,颅内组抗凝治疗1例,抗血小板聚集治疗12例,颅外组抗凝治疗4例,抗血小板治疗0例,颅内组、颅外组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表现中,夹层动脉瘤16例,管壁增厚或双腔5例,狭窄型6例,闭塞型4例,颅外组和颅内组夹层影像学特征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内VBAD与颅外VBAD致缺血性卒中机制不同,颅外主要为栓塞性梗死,颅内主要为穿支闭塞性梗死。VBAD保守治疗中,颅内病变治疗以抗血小板聚集为主,颅外病变治疗以抗凝治疗为主。积极治疗能改善VBAD致脑梗死神经缺损症状。  相似文献   

12.
颅内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二例孙林泉,杜子威,松本清,岩田隆信例1男,65岁。入院前二周觉头晕并逐渐加重。体检未见明显阳性体征。头颅平扫CT见右小脑半球订一低密度灶,未见明显占位效应,脑血管造影示右椎动脉呈梭形膨大,提示夹层动脉瘤可能。MRI提示右椎...  相似文献   

13.
颅内段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IVBDAs)是发生于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的以动脉瘤 形成为主要形态学改变的动脉夹层,发病原因及确切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其临床表现不具有特异性,还 可能随时间进展演变转换,影像表现复杂多变,人们对IVBDAs的流行病学、自然病史、病因及发病机制、 诊断方法及治疗策略尚存有争议,现参考近年发表的文献资料,综述IVBDAs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椎-基底动脉主干缺血性脑卒中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椎-基底动脉缺血性脑卒中(vertebro-basilar arterial ischemic stroke,VBaIS)患者的临床特点的分析,阐明早期临床诊断椎-基底动脉主干缺血性脑卒中(mVBaIS)的方法及准确性.方法对65例VBaIS患者进行临床资料的分析;将"意识障碍"、"病情进展"、"临床多病灶表现"作为mVBaIS的"临床诊断标准";将MRI证实为"大面积脑梗死",同时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SSS)评分<22分及自理生活能力指数(Barthel Index)评分<35分作为确诊mVBaIS的"金标准",利用四格表法分析"临床诊断标准"诊断mVBaIS的准确性.结果 "临床诊断标准"诊断mVBaIS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期值及阴性预期值分别为77.7%、100.0%、90.7%、100.0%、86.3%.结论通过临床观察的方法可以早期预测mVBaIS,"临床诊断标准"对mVBaIS的诊断准确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pipeline栓塞装置(PED)治疗椎-基底动脉未破裂夹层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应用PED治疗的38例椎-基底动脉未破裂夹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38例(38个动脉瘤)共置入40枚PED,均成功释放。38例出院后随访11~33个月,平均(16.1±7.3)个月。术后发生缺血性并发症5例,出血并发症1例,但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6个月随访m RS评分0分30例,1分6例,2分2例。术后3个月完善DSA检查,根据动脉瘤OKM分级进行评估,其中D级28例,C级4例,B级6例。结论 PED治疗椎-基底未破裂动脉夹层动脉瘤短期临床预后良好,安全有效,围手术期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椎-基底动脉显著扩张、延长、扭曲或成角被称为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VBD),是目前处于研究和探索阶段的一种脑血管变异性疾病.VBD发生率不高,低于人口的0.05 %[1],但其临床表现复杂,且复发率和病死率高,因此,对其加强识别和早期诊断极为重要.本文结合我院1例典型的VBD患者,结合既往文献,分析其特点,以提高临床医师对VBD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不宜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ey,VBI)”的诊断太泛,对哪些仅表现为眩晕或头昏的患者,在没找到引起眩晕或头昏的原因时临床上往往诊断VBI。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在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题名检索,仅2000年-2006年期间就可检索出931篇。那么用“VBI”这个诊断合适吗?  相似文献   

18.
1病例介绍患者,男,50岁,主因"阵发性头痛1个月余"于2012年1月28日收入我院。患者1个月余前与他人争吵后突发头部胀痛,中度疼痛,以右侧枕部明显,可耐受,伴头晕,无头部外伤,无视物旋转,无视力下降,无吞咽困难,无口齿不清,无肢体活动障碍,无肢体抽搐,无意识丧失,无呼吸困难,无大汗淋漓,无恶心及呕吐,无发热,血压升高至220/110 mmHg,口服降压药物(卡托普利、阿替洛尔)后,症状缓解,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编织支架在未破裂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行介入手术的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病变位于基底动脉1例,左侧椎动脉8例,右侧椎动脉6例。根据病人术前检查及术中造影评估,行单纯双支架重叠2例,单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9例,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4例。结果 本组完全栓塞11例,次全栓塞2例,部分栓塞2例。术后即刻造影未见出血及载瘤动脉闭塞;术后1 d头颅CT无明显出血、脑梗死等异常情况。术后3~6个月,12例复查DSA示夹层动脉瘤处血管重塑良好、血流通畅,均未见复发。电话随访15例,症状完全好转12例,头痛轻度缓解2例,仍有头晕1例。术后3月m RS评分:0分13例,1分1例,3分1例。结论 颅内编织支架(LEO及LVIS支架)在未破裂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治疗中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20.
椎-基底动脉血栓型成(vertebrobasilar thrombosis,VBT)由于病变部位、梗死速度和侧支循环建立等的不同,临床表现在一定时间内并不典型,而且症状多变。过去静止、孤立、分割的诊断方式,已远不能满足临床诊断的需要^[1],一个动态、连贯、能够依据病情发展,界定出不同时间治疗平台的诊断模式急需确立。本文对216例不同阶段VBT的临床和辅助检查进行了比较研究,并提出了VBT梯级诊断模式及其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