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典三叉神经痛(CTN)与椎动脉优势(VAD)的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384例CTN患者和384例非三叉神经痛(N-CTN)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Frighetto的标准评价CTN患者的症状评分;测量两侧椎动脉直径以及基底动脉弯曲长度(BL),分析CTN与VAD的发生率、疼痛程度及发生侧别的关系。结果 VAD的发生率在CTN组(61.46%)和N-CTN组(49.74%)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CTN组右侧疼痛的发生率高于左侧,VAD左侧优势的比率在CTN组和N-CTN组中均明显高于右侧;CTN组VAD亚组基底动脉弯曲的发生率为75.42%,BL长度为(3.72±1.47)mm,N-CTN组VAD亚组为59.68%、(2.39±1.08)mm,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27例VAD患者中,基底动脉弯曲292例,基底动脉弯曲方向发生在优势侧对侧共计246例,占84.25%。在不同级别椎动脉直径差异中,CTN患者症状评分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不同级别基底动脉弯曲中,CTN患者症状评分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TN评分与椎动脉直径差异呈正相关(r=0.341,P=0.001),与BL呈正相关(r=0.134,P=0.001)。结论 CTN患者VAD发生率较N-CTN人群高,其疼痛侧别多见于VAD对侧;VAD直径差异越大,基底动脉弯曲程度越大,CTN患者症状评分越高。  相似文献   

2.
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Vertebrobasilar dissecting aneurysm,VBDA)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椎基底动脉的内膜和中膜撕裂,循环血液侵入内膜和中膜之间或中膜和外膜之间形成壁内血肿,引起动脉瘤样扩张,最终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循环缺血及...  相似文献   

3.
正颈部动脉夹层(cervical artery dissection,CAD)是指颈部动脉内膜撕裂导致血液流入其管壁内形成壁内血肿,继而引起动脉狭窄、闭塞或动脉瘤样改变,主要为颈内动脉夹层(internal carotid artery dissection,ICAD)和椎动脉夹层(vertebral artery dissection,VAD)[1]。CAD占45岁以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10%~25%[2]。它是没有传统血管危险因素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椎动脉优势(VAD)与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及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在辽宁省人民医院神经科就诊并同时行头部MRI和MRA检查的后循环梗死、单纯头晕、突发性眩晕伴平衡障碍、偏头痛、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患者。根据有无VAD分为椎动脉优势组和非椎动脉优势组。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记录疾病的发生率;记录后循环梗死的发生率、发生位置;分析VAD与基底动脉弯曲发生率及弯曲方向的关系;Pearson检验分析椎动脉直径差异与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症状评分、基底动脉弯曲长度(BL)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13例患者,VAD的发生率为52.3%;优势组中后循环梗死患者105例(105/413,25.42%),突发性眩晕伴平衡障碍患者39例(39/413,9.44%)、面肌痉挛患者12例(12/413,2.91%)、三叉神经痛患者11例(11/413,2.66%),与非优势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199例后循环梗死患者中,优势组梗死主要发生在小脑后下动脉供血区(PICA)(27/199,13.57%)和基底动脉供血区(BA)(45/199,22.61%)。PICA区梗死发生在VAD对侧的比例(20/105,19.05%)高于同侧(7/105,6.67%),BA区梗死主要发生在椎动脉优势同侧,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势组中有117例存在基底动脉弯曲,明显高于非优势组(P<0.05),143例左侧VAD患者中,有92例患者椎动脉向右侧弯曲;73例右侧优势患者中有20例患者基底动脉向左侧弯曲。椎动脉直径差异与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症状评分呈正相关(r=0.336,P=0.001),与基底动脉弯曲长度呈正相关(r=0.432,P=0.004)。结论椎动脉优势人群后循环梗死、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的发生率较非优势人群高;椎动脉优势合并后循环梗死中以PICA和BA支配区多见;椎动脉优势患者基底动脉弯曲发生概率高,其弯曲方向与椎动脉优势方向相反;椎动脉直径差异越大,基底动脉弯曲长度越长,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症状评分越高。  相似文献   

5.
头颈部动脉夹层,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头颈部动脉壁各层之间分离,血肿在动脉壁间积聚或血液在动脉壁间流通.按其发生的部位分为颅外段动脉夹层和颅内段动脉夹层,包括颈内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及其分支动脉的夹层形成,其中以颅外段颈内动脉夹层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6.
椎动脉夹层     
正椎动脉夹层(VAD)是各种原因致血液成分透过破损的椎动脉内膜进入管壁,导致管壁剥离分层形成血肿或壁内自发性血肿致血管狭窄、闭塞或破裂的一种疾病。主要与颈部屈伸或旋转、颈部按摩或运动损伤相关,结缔组织病等血管先天性因素或高血压等获得性因素也易使其发病率增加。椎动脉夹层根据发病部位分为颅外段(V1~3)和颅内段(V4),前者向动脉内膜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椎动脉优势(VAD)与后循环脑梗死复发的相关性。方法对116例后循环脑梗死患者进行MRA检查,根据结果分为VAD组与非VAD组。比较两组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收缩期血流速度(Vs)、搏动指数(PI)。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后循环脑梗死复发率及梗死灶分布情况的差异。结果根据MRA检查结果,116例患者分为VAD组(72例),非VAD组(44例)。VAD组优势侧VA的Vs高于,PI低于非优势侧VA(均P0.05);非VAD组双侧VA的Vs低于VAD组优势侧VA,但高于VAD组非优势侧VA(均P0.05);非VAD组双侧VA的PI低于VAD组非优势侧VA(均P0.05)。VAD组BA的PI高于非VAD组(P0.05)。VAD组复发率(25.0%)明显高于非VAD组(9.1%)(χ2=4.498,P=0.034)。VAD组复发的脑梗死病灶在小脑后下动脉供血区域者7例,非VAD组则为0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存在VAD现象时,非优势侧VA的Vs下降,非优势侧VA及BA的PI值升高,后循环脑梗死复发率升高,且复发的脑梗死更易出现小脑下后动脉供血区。VAD现象可作为后循环脑梗死复发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伴有椎动脉优势(VAD)的后循环梗死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将临床 表现为后循环梗死、头晕和眩晕、头痛等症状共156 例患者,根据头颅MRA 椎动脉优势评判标准分为伴 VAD 组(86 例)和不伴VAD 组(70 例),通过TCD 观察每组后循环供血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伴 VAD 组优势侧椎动脉Vs、Vd、Vm值高于非优势侧,也高于不伴VAD 组(P < 0.05)。伴VAD 组基底动 脉Vd 和Vm 值低于不伴VAD 组(P < 0.05),PI 和RI 高于不伴VAD 组(P< 0.05)。两组大脑后动脉的Vs、 Vd、Vm、PI、RI 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伴VAD 组出现频谱形态异常。结论 伴VAD 患 者出现脑血流动力学改变,优势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增快,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减慢,可能是造成后循环梗 死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自发性动脉夹层(artery dissection,AD)是指动脉壁层内的退行病变引起内膜撕裂,在血压的作用下导致血液成分通过破损的血管内膜进入血管壁,使血管壁分层,造成血管狭窄、闭塞或形成假性动脉瘤.当血肿聚积在内膜及中层之间时可造成管腔狭窄;当血肿主要累及中膜与外膜时可形成动脉瘤样扩张.  相似文献   

10.
肾性高血压大鼠脑血管病理及发病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肾性高血压大鼠高血压形成的可能机制 ,观察脑内大动脉和血液流变学改变的特点。方法 比较 14周后的肾性高血压大鼠 (实验组 )与对照组大脑中动脉和基底动脉的血管变化 ,并检测血液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内皮素 (ET) ,观察血液流变学变化及脑组织c sis基因表达量。结果 实验组大鼠的大脑中动脉平滑肌增厚、血管横切面积、中层面积、管腔面积增大 ;基底动脉平滑肌增厚、中层面积增大 ,血管横切面积、管腔面积变窄。血液粘度增高 ,血浆内皮素 (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水平、c sis基因表达量与对照组有极显著差异。结论 肾动脉狭窄可引起大鼠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血管重构 ,血液粘度增高以及血浆ET、CGRP合成、分泌不平衡 ;c sis基因表达增多等这些变化都可能是导致动脉硬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发病机制的深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的发病机制。方法:对19例TOBS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进行分析。结果:其中10例患者行DSA检查均有脑底动脉粥样硬化;7例见基底动脉顶端、大脑后动脉及小脑上动脉闭塞,2例双侧椎动脉严重狭窄,基底动脉顶端未见闭塞,而双侧大脑后动脉、小脑上动脉闭塞。2例患者后交通动脉发育异常。全部患者均有血液流变学异常。10例有房颤史。结论:基底动脉尖的主要发病机制为脑栓塞和脑血栓形成,其次为血液流变学异常,如合并后交通动脉畸形,则更易发生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相似文献   

12.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指主动脉内的循环血液通过内膜破裂口进入主动脉中层形成的血肿,其病情进展快,误诊率、病死率高,是临床少见而严重的急重症,又称动脉夹层动脉瘤或主动脉夹层血肿.  相似文献   

13.
正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VBD)是指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异常延长、扩张、迂曲改变的血管畸形,延长扩张的椎-基底动脉可因直接压迫颅神经或脑干而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亦可导致阻塞性脑积水或椎基底动脉供血区缺血而引起不同的临床表现,故其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4.
动脉夹层是指动脉壁层内的退行病变或外伤引起内膜撕裂在血压的作用下导致血液成分通过破损的血管内膜进入血管壁,使血管壁分层,造成血管狭窄、闭塞或形成假性动脉瘤。当血肿聚积在内膜及中层之间时可造成管腔狭窄,当血肿主要累及中膜与外膜时形成假性动脉瘤。  相似文献   

15.
颈颅动脉剥离的诊断传统地依赖于动脉造影术,近来认为MRI和MRA(磁共振血管造影)的联合应用能非创伤性地准确诊断该病。椎动脉剥离(VAD)的发生率约是颈内动脉剥离的1/3,本文报道了14例颅外段或颅内段VAD的MRI以及相关MRA(7例)的改变。 病例和方法 本组病例中,男12例,女2例,平均年龄43岁(33~64岁)。病例选自2个医院7年间4500例颈动脉造影证实的有症状VAD并在卒中急性期经MRI和MRA检查病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318例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患者在末次发作后36h内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 TIA组与对照组比较,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性及纤维蛋白原等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增高(P>0.05)。结论 椎基底动脉系统TIA的发病因素可能与血液流变学异常的关系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17.
正动脉夹层又称动脉剥离,指动脉内膜撕脱导致血液流入血管壁内,可形成壁内血肿、假腔,血液进入内膜与中膜之间时,导致血管腔狭窄或闭塞,血液进入外膜下导致管壁膨出,形成夹层动脉瘤~([1])。脑动脉夹层是脑卒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年龄小于45岁的青年卒中事件约20%是由动脉夹层所致~([1])。夹层可累及多个部位及多条血管,但并不是所有的夹层都会导致血管出现显著的管腔变化~([2])。以往公认脑血管造影检查(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为诊断脑血管夹层的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颈部血管超声(CDU)与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评估单侧颅外段椎动脉夹层(VAD)的一致性。方法 连续性回顾纳入2017年1月—2023年3月在苏州大学附一院卒中中心就诊,因突发颈部或后枕部疼痛、有颈部按摩史、出现神经功能障碍等临床疑似颈部动脉夹层的患者132例,同期行CDU与三维HRMRI检查,并以三维HRMRI检查结果作为参考标准,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CDU评估单侧颅外段VAD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性;通过CDU与HRMRI分别观察并记录颅外段VAD夹层病变部位及影像征象,即内膜撕裂征、壁内血肿、双腔征、腔内血栓、夹层动脉瘤、管腔不规则,采用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切除试验(NASCET)方法计算血管狭窄程度,并将二者检查结果进行Kappa一致性分析。结果 (1)一致性分析:CDU评估单侧颅外段VAD的阳性率为93.2%(123/132),HRMRI为93.9%(124/132),二者一致性很强(Kappa为0.87);CDU检查颅外段VAD的敏感度为99.2%,特异度为87.5%,准确率为86.7%。(2)CDU与HRMRI影像征象:两者评估双腔征、夹层动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并脑干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3例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并脑干梗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经颅多普勒(TCD)、CT动脉造影(CTA)及MRI观察其后循环血流动力学和影像学特征。结果(1)3例患者椎-基底动脉高度、位置偏移度及最宽直径的测量值均符合VBD的诊断标准;(2)TCD检查显示3例患者椎-基底动脉收缩期、舒张期峰值血流速度及平均血流速度降低;(3)头颈CTA显示椎-基底动脉不同程度的扩张、延长及迂曲,形成“S”形或“C”形;(4)头MRI显示急性脑梗死病变在延髓或中脑部位;(5)3例患者经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等治疗后好转。结论 VBD合并脑干梗死可能存在椎-基底动脉形态和结构的变异及后循环血流动力学障碍。VBD常并发脑干梗死,对脑干梗死的治疗应依据患者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并血肿形成急诊手术治疗的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1例脑动静脉畸形(AVM)破裂出血并血肿形成急诊手术治疗的病历资料.病变位于额叶4例,顶叶2例,颞叶7例,枕叶2例,小脑半球3例,基底节区3例.结果 血肿清除加AVM全切除12例;血肿清除加供血动脉夹闭、部分AVM畸形血管团切除3例;单纯血肿清除或脑室引流加AVM II期治疗5例(包括手术切除、介入栓塞及γ-刀治疗).结论 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并血肿形成,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恶化者需急诊清除血肿同时切除畸形血管团,而对位于功能区、脑深部或巨大AVM破裂出血并血肿形成者,在安全的前提下应尽可能的夹闭供血动脉及尽可能多的切除AVM畸形血管团,否则,仅清除血肿,待病情稳定后Ⅱ期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