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探讨微创Mckeown食管癌切除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9月至2014年6月成功完成微创Mckeown食管癌切除术的2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206例患者均成功行微创Mckeown食管癌切除术。手术时间170~290 min,平均(228.2±56.0)min;术中平均出血(113.6±148.3)ml。平均清扫淋巴结(18.9±9.1)枚,ICU住院时间平均(2.1±1.4)d,平均住院(10.3±5.8)d。200例患者行R0切除;2例R1切除;4例R2切除。结论微创Mckeown食管癌切除术在技术上安全可行,近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微创Mckeown食管癌切除术学习曲线。方法 50例微创Mckeown食管癌切除术患者按手术施行时间分为5组,每组10例。比较各组手术效果、肿瘤T分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A、B组比C、D、E组T1~2多,T3少。D、E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A、B、C组(P0.05)。C、D、E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短于A、B组(P0.05)。结论微创Mckeown食管癌切除手术的学习曲线约为30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微创Mckeown食管癌切除术学习曲线.方法 50例微创Mckeown食管癌切除术患者按手术施行时间分为5组,每组10例.比较各组手术效果、肿瘤T分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A、B组比C、D、E组T1~2多,T3少.D、E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A、B、C组(P<0.05).C、D、E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短于A、B组(P<0.05).结论 微创Mckeown食管癌切除手术的学习曲线约为30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微创食管癌手术中食管悬吊法对左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情况、手术时间和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微创手术治疗的145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1例术中用食管悬吊法清扫左喉返神经旁淋巴结,另74例术中用常规方法清扫左喉返神经旁淋巴结。结果:与常规方法组相比,食管悬吊组的左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数量显著增加[(2.55±0.20)枚vs(1.46±0.22)枚,P0.05],手术时间[(262.60±6.44)min vs(265.60±6.17)min]和左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时间[(9.90±0.34)min vs(9.60±0.36)min]无明显差异,喉返神经不可逆损伤、胸导管损伤等并发症无明显差异。结论:微创食管癌根治术中采用食管悬吊法可更彻底地清扫左喉返神经旁淋巴结,且不增加手术时间和围手术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林淼 《中国临床医学》2016,23(4):484-487
目的:分析微创食管癌手术中食管悬吊法对左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情况、手术时间和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微创手术治疗的145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71例术中用食管悬吊法清扫左喉返神经旁淋巴结,另74例术中用常规方法清扫左喉返神经旁淋巴结。结果:与常规方法组相比,食管悬吊组的左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数量显著增加[(2.55±0.20)枚vs(1.46±0.22)枚,P<0.05],手术时间[(262.60±6.44)min vs(265.60±6.17)min]和左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时间[(9.90±0.34)min vs(9.60±0.36)min]无明显差异,喉返神经不可逆损伤、胸导管损伤等并发症无明显差异。结论:微创食管癌根治术中采用食管悬吊法可更彻底地清扫左喉返神经旁淋巴结,且不增加手术时间和围手术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杨炳虎 《临床医学》2020,40(1):50-52
目的分析胸腹腔镜联合经腹胸二切口(Ivor-Lewis)食管癌根治胸内吻合术治疗食管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南阳市胸科医院2017年4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食管癌患者86例,两组均行食管癌根治胸内吻合术,吻合部位不同分组。参照组43例实施胸腹腔镜联合经颈部-右胸-上腹部三切口(McKeown)术,试验组43例实施胸腹腔镜联合Ivor-Lewis术。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手术用时[(4.90±0.62)h]、术后首次进食时间[(9.55±2.38)d]短于参照组[(5.34±0.93)h、(11.87±3.19)d],术中失血量少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吻合口瘘、肺部并发症及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应用胸腹腔镜联合Ivor-Lewis食管癌根治胸内吻合术,能显著缩短手术用时,减少术中失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术后康复进程,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微创游离术在食管癌Ivor-Lewis术式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2011年1月行Ivor-Lewis术式食管癌患者25例,其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50~72岁,平均63岁,食管中段癌14例,食管下段癌11例,腹部操作均采用经脐部、右腋前线平胆囊底水平、左腋前线平左侧肋缘及前述两操作孔与脐部连线中点做操作孔置入腹腔镜器械,超声刀游离胃并清扫腹腔淋巴结。结果 25例手术均取得成功,无中转开腹。腹腔镜操作时间30~80 min;出血约2~20 mL,无术中输血;行胃左动脉、肝总动脉、腹腔干动脉、胃大、小弯及贲门旁淋巴结完全清扫,术后患者2~4 d肛门排气,术后5~7 d恢复进食,术后住院9~12 d;25例患者随访1~2年,进食及生活质量良好,无复发转移及死亡者。结论食管癌Ivor-Lewis术式中采用腹腔镜胃微创游离术是安全可行的,可充分游离胃、腹腔淋巴结清扫彻底同时具有减少手术创伤、出血少、疼痛轻、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减少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行微创和开放Ivor-Lewis食管切除术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和近中期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接受微创Ivor-Lewis及开放Ivor-Lewis食管切除术的294例患者临床及随访资料,其中微创组180例,开放组114例。结果微创组与开放组比较,术后吻合口瘘[10例(3.3%)比16例(4.4%),P=0.013]、喉返神经损伤[6例(3.3%)比13例(11.4%),P=0.006]及吻合口狭窄[(5例(2.8%)比11例(9.6%),P=0.011)]的发生率均较低。294例患者中,随访271例(92.2%),中位随访时间为34个月。全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及1、2、3年生存率分别为44.5个月、95.9%、80.2%和61.9%。其中微创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及1、2、3年生存率分别为45个月、96.1%、81.8%、62.5%。开放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41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5.6%、77.8%、61.2%。MIILE组患者生存率和OILE组患者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76)。在随访过程中发现,294例患者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150(51.0%)例,其中死亡102例。微创组180例患者中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79(43.8%)例,其中死亡59例。开放组114例患者中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52(45.6%)例,其中死亡43例。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9)。T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为食管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均P<0.05),预后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手术方式、肿瘤位置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微创Ivor-Lewis食管切除术与开放Ivor-Lewis食管切除术治疗胸中下段食管癌中期总生存率效果相似,但微创Ivor-Lewis食管切除术在吻合口瘘、喉返神经损伤及吻合口狭窄方面优于开放术式。  相似文献   

9.
黄骏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0):4584-4585
目的探讨微创McKeown术治疗中下段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采用微创McKeown术治疗的50例中下段食管癌患者为观察组。同期行常规左胸食管切除颈部吻合术的60例中下段食管癌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效果及1、3年的生存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上纵隔、中下纵隔清除淋巴结的数量多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1、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Mc Keown术治疗中下段食管癌不仅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而且生存率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并分析胸腹腔镜下胸中上段食管癌三野淋巴结清扫术的安全性及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98例胸中上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近期随访结果,所有患者均行胸腹腔镜手术,其中50例行三野淋巴结清扫术(三野组),48例行二野淋巴结清扫术(二野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淋巴结清扫数、淋巴结转移率、术后并发症、颈部淋巴结复发率和生存率。结果胸腹腔镜三野组淋巴结清扫手术时间较二野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中出血、留置胸引流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野组与二野组平均清扫淋巴结数分别为(22.94±3.26)枚、(15.41±1.84)枚,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66.00%(33/50)、43.75%(21/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野组与二野组喉返神经损伤率分别为26.00%、1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吻合口瘘、乳糜胸、肺部感染、肺栓塞、心律失常、胃排空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野组术后1年、2年颈部淋巴结复发率较二野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野组术后1年、2年生存率明显高于二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中上段食管癌行胸腹腔镜三野淋巴结清扫术安全可行,淋巴结清扫更彻底,可降低局部复发率,提高患者术后生存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采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食管癌切除术与传统开胸食管胃胸内吻合术对患者术后肺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病历资料,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胸腔镜组34例和开胸组35例,胸腔镜组患者实施胸腔镜辅助小切口食管癌切除术,开胸组患者经左后外侧开胸行传统的食管胃胸内吻合术治疗,于术后1个月测定两组患者肺功能,于术后1、3、5d测定两组患者外周血炎性因子表达水平。结果术后1个月,胸腔镜组患者术后肺功能指标均高于开胸组,其中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分别为(80.48±8.68)%、(75.25±7.33)%,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分别为(78.20±7.35)%、(74.56±6.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070,P=0.042;t2=2.111,P=0.039)。胸腔镜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术后1、3、5d分别为(2.80±0.72)、(2.09±0.66)、(1.23±0.68)ng/mL,均明显低于开胸组患者(3.50±0.70)、(2.57±0.76)、(1.66±0.70)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IL-6、IL-10术后1、3d均明显低于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同时点IL-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食管癌根治后患者肺功能均不同程度下降,胸腔镜辅助小切口食管癌根治术式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小于传统开胸食管胃胸内吻合术式,且腔镜手术在降低术后炎性反应方面较传统开胸手术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术中前哨淋巴结定位指导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的临床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41例行术中前哨淋巴结定位检测指导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其中包括5例保留幽门、3例胃楔形切除、33例个体化淋巴结清扫(试验组)及39例腹腔镜辅助D2远端胃癌根治术(对照组)患者,对其术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66.1±36.8)min和(205.6±20.4)min(P<0.05);但试验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生活质量、术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NK细胞活性显著优于开腹组(P<0.05)。两组术后病理证实阳性淋巴结数、肿瘤根治效果、术后生存率、肿瘤复发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前哨淋巴结定位检测指导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是安全、方便可行的,可达到缩小切除范围、个体化淋巴结清扫,减小手术创伤,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并达到与腹腔镜辅助D2手术相当的根治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单腔气管插管和双腔气管插管在微创食管癌根治术中近期效果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省立医院胸外科2014年1月~2015年12月接受微创Mckeown术的94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单腔插管组术中出血显著少于双腔插管组(205.6±62.1 mL vs 277.9±219.9 mL,P=0.028),左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数(3.4±5.5 vs 1.2±2.5,P=0.043)和纵隔淋巴结清扫数(19.1±14.2 vs 13.7±9.2,P=0.037)显著多于双腔插管组。两组手术时间、右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数、淋巴结清扫总数、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ICU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腔气管插管具有费用低、操作简单、术野显露好的特点,有助于纵隔淋巴结的清扫和减少术中出血,其近期效果优于双腔支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下胸段食管癌患者的淋巴结清扫状况。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5年6月在该院接受胸腔镜手术治疗的胸段食管癌患者16例(微创组),选取同期经传统开胸手术的相同病理分期的胸段食管癌患者17例(传统组),比较两组患者清扫淋巴结数、阳性率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微创组16例,清扫淋巴结总数228枚,均数(14.27±5.61)枚,阳性率为12.50%;传统组17例,清扫淋巴结总数241枚,均数(16.20±6.24)枚,阳性率为11.76%。两组不同病理分期患者淋巴结清扫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转移淋巴结例数7例,转移淋巴结45枚,转移率为43.75%,转移度为19.74%;传统组转移淋巴结例数8例,转移淋巴结55枚,转移率为47.06%,转移度为22.82%。结论微创手术能够取得与传统开胸手术一致的淋巴结清扫效果,在胸段食管癌的临床治疗方面具有较高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经上腹右胸两切口加腹腔、胸腔两野淋巴结清扫术(Ivor Lewis术式)治疗食管中下段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147例中下段食管癌手术病例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将其分为Ivor Lewis切口组(65例)和左胸后外侧切口组(82例),比较手术治疗情况。结果①Ivor Lewis切口组和胸后外侧切口组平均清扫腹腔淋巴结数分别为13.2±1.1和10.8±0.4(P>0.05),转移数分别为2.1±0.9和0.8±0.1(P<0.05);平均清扫胸腔淋巴结分别为15.4±1.2和10.3±0.7(P<0.05),转移数分别为4.1±1.3和3.2±1.0(P>0.05)。②Ivor Lewis切口组和左胸后外侧切口组上下切缘均无癌残留。Ivor Lewis切口组术后肺部感染、肺不张3例,心律失常2例;左胸后外侧切口组发生吻合口漏1例,肺部感染、肺不张5例,心律失常2例,膈疝1例,经对症治疗后治愈。③Ivor Lewis切口组与左胸后外侧切口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92.3%和91.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Ivor Lewis切口行食管中下段癌切除术,术野显露充分,有利于胸腹两野淋巴结的清扫,提高了手术的彻底性,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微创离断式肾盂成形术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治疗中的价值。方法根据患者(或家属)意愿,将86例UPJO患者分为微创组和传统组各43例。微创组采用腹腔镜微创离断式肾盂成形术,传统组采用开放性肾盂成形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止痛药使用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肾积水复发率等指标。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为(153.4±26.7)min,与传统组[(142.6±30.5)min]无统计学差异(P0.05)。微创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止痛药使用量、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9.8±4.1)ml、(64.2±23.9)mg、(1.7±0.6)d、(7.3±2.5)d,均显著少于(或短于)传统组[(86.3±17.2)ml,(107.4±35.8)mg,(3.6±1.3)d,(13.5±4.2)d](P0.05)。微创组并发症发生率和肾积水复发率均为2.33%(1/43),显著低于传统组[6.98%(3/43),16.28%(7/43)](P0.05)。结论与开放性肾盂成形术比较,腹腔镜微创离断式肾盂成形术可以促进UPJO患者术后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肾积水复发率,是目前治疗UPJO较为理想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7.
《临床医学》2021,41(6)
目的 分析改良Ivor-Lewis术治疗食管癌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洛阳中心医院2017年4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88例食管癌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4例。对照组接受传统Ivor-Lewis术,观察组接受改良Ivor-Lewis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手术时长、淋巴结清扫数量、术中失血量)、术后恢复情况(戴鼻胃管时间、住院时间)、术前及术后1个月肺功能[肺活量(FVC)、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F)、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术前及术后7 d炎性因子水平[血清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长、戴鼻胃管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淋巴结清扫数量较对照组多,术中失血量较对照组少(P 0. 05)。术后1个月,观察组FVC、MMF、MVV均较对照组高(P 0. 05)。术后7 d,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IFN-γ、IL-6、hs-CRP较低(P 0. 05)。结论 食管癌患者接受改良Ivor-Lewis术治疗,能优化手术相关指标,促进术后恢复,且对肺功能、炎性因子水平影响小。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5):930-931
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24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微创根治组和开放根治组各62例。开放根治组患者采用开放性胃癌根治术治疗,微创根治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微创胃癌根治术。随访1年,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量、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及1年内生存情况。结果微创根治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开放根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根治组和开放根治组患者淋巴结清扫量及1年内生存率基本一致,无显著性差异(P0.05)。腹腔镜下微创胃癌根治术可有效减少对患者的创伤,有利于加快患者的身体恢复,且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术式用于胆囊结石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研究资料来源于辽宁省大石桥市中心医院2014-01—2015-09期间收治胆囊结石患者7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微创术式组(39例)和开放术式组(39例)。开放术式组行常规开腹取石;微创术式组采取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术式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耗时、失血量、术后排气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取石效果、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1微创术式组患者手术耗时(93.74±5.85)min、失血量(42.52±24.92)m L、术后排气恢复时间(9.02±3.53)h、术后住院时间(6.52±1.92)d均少于开放术式组(134.14±10.91)min、(98.26±44.57)m L、(22.98±4.72)h、(9.26±2.57)d,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微创术式组并发症发生率5.13%低于开放术式组的25.6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微创术式组取石效果92.31%高于开放术式组的69.3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术式用于胆囊结石治疗的可行性高,可有效取净结石,手术创伤小,耗时少,可减少术中出血和术后并发症,缩短术后康复和出院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微创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取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50例,分别采用传统开腹手术和微创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围术期指标及随访复发率等。结果 A、B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2.0%(41/50)、98.0%(49/50),B组高于A组(P0.05);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14.74±23.53)min、(158.36±34.61)ml、(8.70±1.92)d,B组分别为(53.11±7.93)min、(54.62±8.29)ml、(3.53±0.74)d,B组各指标均显著优于A组(P0.05);A、B两组随访复发率分别为32.0%(16/50)、10.0%(5/50),B组随访复发率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微创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可有效缩小囊肿体积,减少术中创伤,加快术后康复进程,并降低术后复发风险,疗效优于传统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