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消化内科常见疾病,近年其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目前UC的治疗以内科药物治疗为主,但药物治疗对部分UC无明显疗效.UC患者的肠道菌群种类和数量与健康人群存在较大差异.粪便微生物移植作为一种特殊的无器官排斥反应的器官移植,可在一定程度上重建UC患者的肠道微生态平衡,迅速纠正肠道菌群失调,恢复肠道功...  相似文献   

2.
孙雨晴  袁良  孙娟 《安徽医学》2015,36(9):1168-1170
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炎症性肠病的亚型,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其典型的临床表现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及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为主。 UC的中医病名繁杂众多,根据其典型临床表现: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等,属于中医“泄泻”“痢疾”“肠风”“脏毒”等范畴[1]。病变部位多位于直肠和远端结肠,累及大肠黏膜及黏膜下层,以溃疡性病理改变为主。 UC病理特点主要是黏膜层的弥漫性炎症改变,其中固有层内弥漫性炎细胞浸润,以淋巴细胞、浆细胞、单核细胞为主,活动期以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并且可发生隐窝炎和隐窝脓肿[2]。 UC病程长,病情轻重不等,易反复发作,治疗相当棘手,若迁延时间较长部分可引起结肠癌变。该病在西方国家发病率较高,而亚非国家相对较低。近年来,我国该病的患病率和发病率有明显增加倾向,而其确切病因与发病机制迄今仍未阐明[3],已成为当前我国中医药界在消化领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随着微生态学的发展,临床普遍认为UC是由肠道微生态环境变化、宿主易感性、肠道黏膜免疫调节功能紊乱相互作用而导致的,人们越来越关注肠腔内细菌与UC的关系。本文就肠道菌群与UC的发病相关性作简要概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炎症性肠病,临床以腹痛、腹泻、血便等症状为主,其病情极易反复,迁延难愈。目前研究发现其发生与肠道菌群的失衡关系密切,通过调节失衡的肠道菌群可以起到治疗作用。结合文献,从正常人的肠道菌群、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肠道菌群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作用、中医药调节肠道菌群等方面进行综述,希望对溃疡性结肠炎与肠道菌群的关系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随着对溃疡性结肠炎(UC)发病机制的不断深入研究,肠道菌群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关系受到相当的重视。人体肠道是一个复杂的微生态系统,肠道内生存着几百种菌群。大量,临床研究证实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菌群会发生改变,因此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运用微生态制剂普遍受到关注。文章将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与肠道菌群关系做一个系统的论述,并对中药对渍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道菌群调节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6.
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是目前研究的重点与难点。因其病情易于反复、迁延难愈,西医对此多采取对症治疗。目前大量临床报道中医药治疗此病具有独特优势,包括单纯中药口服、中药联合灌肠、中西药联合等治疗方案,其疗效得到了临床的认可。另外,基础研究多从微观角度探讨本病的发病机理,在药物干预下,发现其可以调节体内的炎症因子,如抗炎因子(IL-4、10、13)、促炎因子(IL-2、4、6,IL-1β、TNF-α)以及基因蛋白的表达,这些改变可能为揭示其发病机制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溃疡性结肠炎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师艺 《广东医学》1990,11(1):38-40
溃疡性结肠炎主要在结肠粘膜上有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改变的疾病,从直肠可发现连续性的弥漫性病变,有糜烂、溃疡,以腹泻、粘液血便为主要症状,有复发、缓解反复发作的临床特征。与欧美相比在日本属罕见疾病,近年由于诊断方法进步,发病逐见增  相似文献   

8.
李楠 《吉林医学》2014,(7):1486-1487
<正>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非特异性炎症,病变位于大肠,呈连续性弥漫性分布,多累及直肠和乙状结肠。其典型的临床过程包括黏液脓血便和腹痛、腹泻。在北欧及北美的发生率最高,亚洲发生率较低[1]。目前UC真正病因尚不清楚,多种因素可能促进这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发展使本病在病因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1环境因素①心理因素:心理学研究表明,行为因素和情绪能对全身和局部的炎性反应和免疫系统产生影响[2]。②吸烟:吸烟可改善疾病过程,其假说是香烟中的烟碱使黏蛋白合成增加,致  相似文献   

9.
溃疡性结肠炎(UC)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之一.其发病与肠道菌群失调、机体免疫功能紊乱以及肠黏膜屏障受损等因素密切相关.随着针灸治疗UC的研究不断增多,发现针灸防治UC,是通过调节紊乱的肠道菌群和降低免疫炎症反应实现的.该文主要探讨针灸与UC及肠道菌群三者并通过查阅近10年针灸调节UC肠道菌群的相关文献资料,分别从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肠道菌群分布特征。方法 收集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收治的100例UC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A组;另收集同期在医院体检的100例健康体检者的临床资料纳入B组。采集所有入组者新鲜粪便进行菌群分析(测定双歧杆菌属、乳杆菌属、拟杆菌属、梭菌属、肠球菌属、大肠埃希菌属的菌群数量),比较两组患者肠道菌群数量及不同性别、年龄、病变部位、疾病分期、病情严重程度UC患者的肠道菌群数量。结果 A组双歧杆菌属、乳杆菌属、拟杆菌属、梭菌属数量均较B组低,肠球菌属、大肠埃希菌属数量较B组高(P<0.05);不同性别、年龄、病变范围UC患者肠道菌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组患者的双歧杆菌属、乳杆菌属、拟杆菌属、梭菌属数量均低于缓解期组,肠球菌属及大肠埃希菌属数量均高于缓解期组(P<0.05);重度患者双歧杆菌属、乳杆菌属、拟杆菌属、梭菌属最低,中度患者次之,轻度患者最高,重度患者肠球菌属、大肠埃希菌属最高,中度患者次之,轻度患者最低(P<0.05)。有序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水平双歧杆菌属、乳杆菌属、拟杆菌属、梭...  相似文献   

11.
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炎症性肠病(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是一种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免疫因素共同参与的肠道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学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治疗进展缓慢且缺乏特异性,其发病率在中国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特别是UC发病率明显高于CD,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目前尚缺乏类似人类UC的动物模型,因此UC的动物模型对于研究其病因、发病机制、疾病发展规律,确定诊断和治疗手段以及新药的开发和研究均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近几年UC动物模型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前言 溃疡性结肠炎是以主要在结肠粘膜上有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改变的疾病,从直肠可发现连续性的弥漫性病变。病变区发生糜烂、溃疡,以腹泻、粘液血便为主要症状,有复发、缓解反复发作的临床经过特征。向来本国(日本)发病较少见,与欧美等相比属罕见疾病。近年来由于诊断方法的进步,发病逐  相似文献   

13.
14.
15.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的结肠炎症性病变,与克罗恩病同属于炎症性肠病。其发病可能与感染、免疫和遗传因素有关。临床表现为持续性或反复性的腹泻、粘液脓血便伴腹痛、里急后重以及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可有肠外表现。病变可累及直肠和乙状结肠,也可侵及到其他部分或全部结肠。根据国外临床调查表明,本病的发病高峰年龄在20—40岁之间,无明显的性别差异[(1—2)/10万VS(3—15)/10万]。中国的流行病学资料所推测的患病率为11.6/10万,虽然近年来有升高的趋势,但在亚洲国家中仍处于中游水平,明显低于印度(42.8—44.3)/10万。  相似文献   

16.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结肠炎症,为消化内科常见病。临床上主要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为特征,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目前UC的治疗主要以5-氨基水杨酸类药物、糖皮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为主,难治性UC可考虑英夫利西单抗。若常规治疗效果欠佳,可考虑中药口服、灌肠治疗,配合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或者配合穴位按摩、针灸、营养支持、情志护理等方法缓解症状,若出现手术指征需行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西医、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研究进展,西医治疗UC主要有灌肠、口服、静脉注射等疗法;中医治疗主要有汤剂口服与汤剂灌肠等疗法;中西医结合主要有西药口服十中药汤剂灌肠,西药口服十中药汤剂口服,西药口服十中药汤剂口服十中药汤剂灌肠,西药灌肠十中药汤剂灌肠,西药口服十西药灌肠十中药汤剂灌肠,西药灌肠十中药口服6种治疗方案,其中以西药口服十中药汤剂灌肠最为常用.  相似文献   

18.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慢性的、非特异性的肠道炎症性疾病。至今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治疗缺乏特异性,病程迁延。干细胞移植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引起大家的关注,基础研究证实移植的干细胞可定居于肠道上皮,其定植机制及带来的生物安全伦理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就干细胞移植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19.
综述粪便钙卫蛋白在中西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的研究进展,包括其在溃疡性结肠炎中医方面的初步研究以及西医上的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活动性评估、治疗效果以及预后评价等方面的进展,并且对粪便钙卫蛋白在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慢性、易复发的炎症性肠病,临床上以血性腹泻、腹痛等为特征症状.UC的发病机制与肠黏膜免疫异常、肠道菌群失调、色氨酸代谢紊乱等密切相关.色氨酸-肠道菌群代谢能促进机体肠道免疫功能的发育和完善,因而对缓解肠道炎症具有重要意义.中医药在治疗UC方面具有一定的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