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HAA方案诱导治疗成人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对1999年5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80例成人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以HAA(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阿柔比星)方案进行诱导治疗,探讨该方案治疗成人初发AML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初发AML患者80例以HAA方案诱导治疗,计算完全缓解(CR)率,并采用Kaplan-Meier方法评估患者的无复发生存(RFS)率,组间患者RFS差异用Log-rank检验.结果 80例患者CR率为81%,其中1个疗程CR率为75%.除外4例早期死亡患者,76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26(2~69)个月,3年预计总生存(OS)率为51%.对于达到CR的患者,3年预计RFS率为53%.按FAB分型分组,M5组CR率为74%,其CR患者的3年预计RFS率为75%,M1/M2组CR率为87%,其CR患者的3年预计RFS率为37%.按染色体核型分组,低危组、中危组与高危组的CR率分别为100%,83%和20%,其中低危组3年OS率为76%,中危组为50%,高危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仅有6个月.结论 HAA方案可以作为成人初发AML患者的首选方案.通过1~2个疗程的化疗,能够获得比较高的CR率以及RFS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影响成人费城(Ph)染色体阴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总完全缓解(CR)、复发、无病生存(DFS)和总生存(OS)率的因素及后续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87例成人Ph阴性AL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诱导化疗方案为CHOP、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巩固化疗方案为CHOP+改良Hyper-CVAD或甲氨蝶呤治疗。巩固化疗3-6个疗程后,45例(51.72%)患者采用allo-HSCT治疗,42例(48.28%)患者继续维持巩固化疗。存活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40.13(3-60)个月。结果:87例患者中,早期死亡1例(1.15%)。86例可评估患者中,1个疗程结束达CR者为68例(79.07%),总CR达80例(93.02%)。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发现,肝脾/淋巴结肿大、白细胞计数≥100×109/L是患者总CR的影响因素(均P0.05)。80例CR患者中,复发27例(33.75%);5年OS为47.50%,DFS为45.00%。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还发现,诱导化疗未应用L-Asp、诊断时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未行allo-HSCT、诱导化疗4周后未达CR是患者复发、生存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均P0.05)。以是否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诊断时白细胞计数是否高于100×109/L、是否行L-Asp诱导化疗、诱导化疗4周后是否达CR等4个预后因素对患者进行分组:无不良预后因素为低危组,伴有1个不良预后因素为中危组,伴有2-4个不良预后因素为高危组。统计结果发现,低危组是否行alloHSCT治疗对OS、DFS并无明显影响(均P0.05);中、高危组行allo-HSCT治疗的患者OS、DFS较无alloHSCT治疗者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白细胞计数偏高(≥100×109/L)、未行LAsp诱导化疗、化疗4周后未达CR、后续未行allo-HSCT治疗均是成人Ph阴性ALL患者的影响因素,对伴有上述不良预后因素的患者应积极采取allo-HSCT治疗。  相似文献   

3.
成人Ph染色体阴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影响成人Ph染色体阴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 ALL)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2月至2013年12月连续收治的18~65岁Ph-ALL患者353例,以CODP±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方案诱导化疗,采用CODP和大剂量甲氨蝶呤(MTX)交替或改良Hyper-CVAD方案巩固化疗,178例(50.4%)患者在巩固3~5个疗程后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172例(49.6%)患者继续接受巩固和维持化疗.存活患者中位随访时间39.9(2.0~171.0)个月.结果 3例(0.85%)患者早期死亡.350例可评估患者中,1个疗程完全缓解(CR) 271例(77.4%),总CR 325例(92.9%).WBC≥100.0×109/L(P=0.010)、肝/脾/淋巴结肿大(P=0.036)是影响患者总CR的独立预后因素.在325例CR患者中,117例(36.0%)复发,5年累积复发率(CIR)为43.2%,5年无病生存(DFS)率和总生存(OS)率分别为44.7%和45.6%.多因素分析显示:诊断时伴随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 (P值分别为0.004、0.002和<0.001)、诱导治疗未加用L-Asp(P值分别为0.023、0.009、0.004)、4周诱导化疗后未达CR(P值分别为0.034、0.024、0.003)以及未进行allo-HSCT(P值均<0.001)是影响患者复发、DFS及OS率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诊断时高WBC(B-ALL≥30×109/L,T-ALL≥100×109/L)(P=0.044)是降低DFS率的独立因素.以影响CR患者DFS的四个预后因素(诊断时WBC、是否伴随CNSL、诱导治疗是否加用L-Asp及4周诱导化疗后是否达CR)将患者分为低危组(无不良因素)、中危组(1个不良因素)和高危组(至少2个不良因素).低危组非allo-HSCT和allo-HSCT患者DFS和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高危组中,相对于非allo-HSCT,allo-HSCT显著改善患者DFS和OS(P值均<0.001).结论 对于成人Ph-ALL患者,诊断时WBC偏高(B-ALL≥30× 109/L,T-ALL≥100×109/L)、诊断时伴随CNSL、诱导治疗未加用L-Asp、诱导治疗4周未达CR及非allo-HSCT是独立影响预后的不良因素,具有前四项中一个或一个以上不良预后因素的患者,采用allo-HSCT更具生存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不同诱导缓解方案的缓解率和缓解时间及不同治疗方案对预后和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初治APL患者73例,按照不同的诱导缓解治疗方案分为单纯化疗组、单纯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组、ATRA联合化疗组和ATRA联合砷剂(As2O3)组,比较各组的完全缓解(CR)率和达到CR的时间.达到CR的病例,按照不同的缓解后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即化疗→ATRA→As2O3序贯治疗组、化疗与ATRA交替治疗组,比较两组3年总生存(OS)率、复发率、无病生存(DFS)率.结合诱导缓解与维持巩固治疗方案,将病例重新分为两组:应用ATRA和As2O3联合诱导缓解并以化疗→ATRA→As2O3序贯维持治疗者为双药诱导、序贯维持组,其他为非双药诱导、序贯维持组.比较两组的CR率、OS率和DFS率.结果 ①在诱导缓解治疗阶段,ATRA联合As2O3组的诱导缓解率高达100%,单纯化疗组57.1%,ATRA或ATRA联合化疗组78.8%,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达到CR的中位时间以ATRA联合As2O3组最短,为26(13~40)d.②在维持巩固治疗阶段,诱导缓解后序贯治疗组和化疗与ATRA交替治疗的3年OS率分别为(95.7±4.3)%和(68.6±11.2)%,3年DFS率分别为(79.0±9.5)%和(32.9±15.5)%(P<0.05).序贯治疗组的复发率为14.8%,明显低于化疗与ATRA交替治疗组(50.0%).③双药诱导、序贯维持组患者CR率、3年OS和DFS率均达到100%.非双药诱导、序贯维持组CR率为72.9%,3年OS率为(72.3±9.1)%,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TRA联合As2O3的诱导缓解率高,达到诱导缓解时间短.化疗、ATRA、As2O3序贯进行诱导缓解后治疗的复发率低,生存和无病生存率高.将二者结合进行规范化治疗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疗效、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5.
目的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治疗目前依然面临巨大挑战,虽然有50%的患者通过化疗可能达到完全缓解,但往往难以耐受化疗相关毒性。2013年,中国西南地区的一项多中心随机临床对照研究证实依托泊苷联合低剂量CAG方案可使71.1%的复发难治AML患者达到完全缓解,且化疗相关毒性较低,此方案是否适用于老年AML的诱导治疗尚无研究报道。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87例E-CAG方案治疗老年初诊AML患者的效果和安全性。主要研究终点为完全缓解率,次要研究终点包括:2年总生存(OS)、无病生存(DFS)和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结果E-CAG方案诱导化疗组完全缓解率(62.1%),2年OS 10.3%,2年DFS 9.2%,中位生存时间13个月。E-CAG方案化疗相关不良反应仍以血液学毒性为主,大多数患者能够耐受。E-CAG方案诱导化疗达到完全缓解的患者,采用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2年OS和DFS均为40%;中剂量阿糖胞苷化疗强化组2年OS 25%,DFS 16.7%;常规化疗维持组2年OS和DFS为6.25%。结论 E-CAG诱导方案治疗老年初诊AML具有满意的疗效和较低的化疗相关不良反应,桥接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有望显著提高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对于首次完全缓解(CR)、适合标准化疗的低危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 中外指南推荐中、大剂量阿糖胞苷(Ara-C)2~4个疗程或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作为巩固治疗[1,2,3]。有研究显示, 细胞遗传学低危AML患者采用多个化疗药物联合的化疗方案和单一大剂量Ara-C比较, 无病生存(DFS)及总生存(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5]。2019年Ara-C全球供应不足, 米托蒽醌断药, 结合既往研究, 我中心制定改良IA"3+4"方案替代中剂量Ara-C(MD-Ara-C)作为AML缓解后巩固治疗方案。现回顾性分析本中心37例于2019年接受改良IA"3+4"方案巩固治疗2~4个疗程低危AML患者, 以81例2017-2018年接受MDAra-C方案患者为对照组, 比较两组巩固治疗的疗效, 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回顾性分析初治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化疗疗效.方法 将入选的225例儿童ALL患者(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根据细胞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MICM)进行危险分组.标危组患者按传统方案治疗;高危组患者的治疗采用大剂量甲氨蝶呤(每次5 g/m2),并早期加用中剂量阿糖胞苷(每次1 g/m2,每12 h 1次,共3 d)强化.维持治疗采用MM+VP(甲氨蝶呤、6-巯基嘌呤、长春新碱、泼尼松).结果 ①225例患儿3、5年总体生存(OS)率分别为79.0%、72.6%.②标危组3年预期0s率(87.6%)显著高于高危组(66.1%)(P=0.002).结论 ①早期采用中剂量阿糖胞苷强化治疗和大剂量甲氨蝶呤进行庇护所治疗,可显著提高高危患儿的疗效,明显提高儿童ALL的长期无病生存率.②高危组采用早期强化疗,加大甲氨蝶呤剂量后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发生率减低.③标危组患儿进行定期强化和增加再诱导次数可显著提高长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核型异常在临床预后方面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5月至2016年5月初发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对伴有t(4; 14)、t(14; 16)或17P-的患者定义为高危核型患者,其余则为标危患者。比较2组患者的疾病无进展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时间(over survival,OS)。结果:高危核型患者有110例,标危核型患者302例。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ISS分期、及治疗方案等临床特征分布上无统计学差别。高危组和标危组患者的中位OS时间分别为42(CI95%:34. 375-49. 625)和53(CI 95%:46. 310-59. 690)个月(P 0. 05),中位PFS时间分别为21(CI 95%:17. 198-24. 802)和27(CI95%:23. 406-30. 594)个月(P 0. 05)。结论:在初发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高危核型者较标危核型者的中位PFS和OS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米托蒽醌联合阿糖胞苷(Ara-C)个体化方案初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将2008年2月-2011年9月我科收治的108例初治AML按危险度分级分为低危组15例,标危组51例,高危组42例.均接受米托蒽醌联合阿糖胞苷的3+n d(n≥7)方案进行化疗,统计比较1疗程结束后的3组缓解率、骨髓抑制程度及感染发生率等.结果 3组在化疗7d或>7d病例分布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108例化疗1疗程后完全缓解(CR)75例(69.4%),部分缓解(PR)22例(17.6%),总有效率为87%.低危组CR率93.3% (14/15),标危组CR率70.6%(36/51),高危组CR率59.5% (25/42),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在骨髓抑制程度及持续时间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108例中94例(76.8%)在化疗期间合并感染,经积极抗感染治疗后均治愈,无治疗相关死亡事件.低危组感染率为86.7%(13/15),标危组为84.3% (43/51),高危组为85.7%(36/42),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托蒽醌联合Ara-C个体化方案用于AML的诱导化疗,疗效肯定,费用相对低廉,患者耐受性良好,安全性可靠,便于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用大剂量伊达比星(IDA)联合马利兰(Bu)组成的IBu预处理方案对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PBHSCT)治疗低、中危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2011年3月至2014年7月在本院以IBu预处理方案(IDA 20 mg/m2,持续静脉滴注,移植前13至移植前11 d;Bu 0.8 mg/kg,6 h 1次,静脉滴注2h,移植前5至移植前2 d)的auto-PBHSCT治疗的11例低、中危AML(低危5例,中危6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记录不良反应和移植相关死亡(TRM)。以Kaplan-Meier法计算总生存率(OS)、无病生存率(DFS)和累积复发率(RR),以Cox回归对DFS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10例患者获造血重建,1例患者在移植过程中死亡,TRM为9.1%。患者对不良反应耐受性良好。中位随访31.6(8.7-52.5)个月,结果7例患者(63.3%)仍然存活,其中6例患者(54.5%)处于持续完全缓解(CR)状态,中位OS及DFS未能获得;3年OS为(57.7±16.3)%,3年DFS为(52.5±17.6)%,3年RR为47.5%。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性别、诊断至移植间隔时间、初诊时白细胞计数、危险度分组(低危或中危)、移植前疾病状态(CR1或CR2)、回输单个核细胞数对DFS均无明显影响(均P0.05)。结论:以IBu为预处理方案的auto-PBHSCT治疗低、中危AML的安全性及疗效均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运用Frailty评分体系预测老年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临床转归的研究分析。方法:对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科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2月29日收治的29例65岁以上老年MM患者进行Frailty评分,以分析其与患者临床转归的关系。结果:Frailty评分高危组13例(44.8%)、中危组5例(17.2%)、低危组11例(37.9%),3组患者在ISS分期(P=0.281)和化疗强度(P=0.475)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railty高危组患者不良反应较多,血液学3级及以上不良发生率(69.2%)显著高于低危组(18.2%,P=0.014)和中危组(0.0,P=0.011);高危组非血液学3级及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84.6%)显著高于低危组(18.2%,P=0.001)和中危组(20.0%,P=0.011)。高危组中有69.2%的患者中断、延缓化疗或减小化疗强度,显著高于低危组(9.1%,P=0.004),与中危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0%,P=0.268)。高危组患者化疗后获完全缓解(CR)及极好的部分缓解(VGPR)的患者占30.8%、部分缓解(PR)者占23.1%、无效(NR)者占46.2%,显著低于低危组(CR及VGPR 63.6%、PR 36.4%、NR 0.0,P=0.027),与中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R及VGPR 40.0%、PR20.0%、NR 40.0%,P=0.751)。结论:Frailty评分体系可预测高危患者治疗的不良反应和疗效,高危患者预后差,但其对预后评估价值的大小有待更大样本量的阐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m)HAD方案诱导治疗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AMOL)的疗效及染色体核型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79例用(m)HAD方案诱导治疗的AMOL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m)HAD方案具体为高三尖杉酯碱2 mg/m2,第1~7天;阿糖胞苷100 mg/m2,第1~7天,部分患者于第5、6、7天改为1.5 g·m-2·(12 h)-1;柔红霉素40 mg/m2,第1~3天.结果 ①诱导化疗完全缓解(CR)率79.7%(79例中63例),部分缓解(PR)率6.3%(79例中5例),总有效率86.0%.②对75例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正常核型43例,异常核型30例,未见分裂象2例;预后中等组49例,预后差组18例,意义未知组6例.核型正常者CR率及1年、3年总体生存(OS)率明显高于核型异常者(P<0.05);但两组在无病生存(DFS)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染色体核型预后中等组患者CR率85.7%,1年、3年OS率分别为75.9%、65.4%,DFS率分别为82.2%、77.9%,均明显好于预后差组(CR率61.1%,1年、3年0s率分别为51.3%、25.6%;1年、3年DFS率分别为66.7%、26.7%)(P<0.05).③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染色体核型、巩固治疗疗程数对生存有显著的影响.结论 采用(m)HAD方案诱导治疗AMOL患者,CR率高,缓解后巩固治疗是否充分明显影响患者的预后.AMOL患者异常核型发生率和既往报道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群体发生率相似,且染色体核型同样与预后密切相关,预后中等组明显优于预后差组.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treatment outcome and impact of cytogenetic abnormalities on the response and survival of acute monocytic leukaemia (AMOL) patients received (m)HAD regimen as induction chemotherapy. Methods Seventy-nine AMOL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m) HAD regimen as induction therapy ( HHT 2 mg/m2, d 1-7; Ara-C 100 mg/m2,d 1-7 and increasing to 1. 5 g · m-2 ·(12h)-1,d5-7 in some patients; DNR 40 mg/m2, d 1 - 3). The treatment outcome and prognostic factors were analyzed. Results ①The complete remission( CR) rate was 79.7% (63/79), partial remission (PR)rate was 6.3% (5/79) ,overall rate was 86.0%. ②The chromosome karyotypes were analyzed in 75 patients,of whom 43 with normal karyotypes (NCR) and 30 abnormal karyotypes ( ACR). For the cytogenetic prognostic groups, 49 patients were intermediate, 18 poor and 6 unknown. The CR,1-year and 3-year overal survival (OS)rates in NCR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ACR group(P <0.05);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ly statistical difference in disease free survival ( DF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 05). The CR,1-year OS 、3-year OS and 1-year DFS and 3-year DFS rates in intermediate prognostic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poor prognostic group (85. 7% vs 61. 1% , 75. 9% vs 51. 3% , 65. 4% vs 25. 6% ,82.2% vs 66.7% , and 77. 9% vs 26. 7% , respectively) ( P < 0. 05). ③Chromosome karyotype and the number of consolidation therapy courses had more important influence on survival in COX analysis. Conclusion (m)HAD regimen as induction chemotherapy for AMOL patients achieves a high CR rate. It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survival for the patients to reveive adequate consolidation therapy. The frequency of cytogenetic abnormalities in AMOL is similar to that in other AMLs. The prognosis of AMOL patients with chromosome karyotype in intermediate prognostic group i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in poor prognostic group.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12年来用HA(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为基础的三药联合方案诱导化疗的243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完全缓解(CR)率、无病生存(DFS)以及总生存(OS)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同时探讨不同染色体核型分组对治疗缓解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用HA为基础的三药联合方案诱导治疗初治、原发AML 243例,计算CR率、DFS期、OS期及3年和5年DFS率、OS率.对其中有染色体核型结果的184例患者根据SWOG或MRC核型分级标准进行分组,比较不同核型组之间CR率、DFS期(率)及OS期(率).采用SPSS软件分析所得数据.结果243例原发、初治AML患者CR率达77.4%,188例CR患者中位DFS期为28.5(1.0~153.0)个月,3年DFS率为45.4%,5年DFS率为40.2%.243例患者中位OS期为18.4(0.5~154.0)个月,3年OS率为36.9%,5年OS率为31.4%.按SWOG标准将184例患者根据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分为良好、中等、差、未知四组,四组的CR率、中位DFS期及OS期分别为良好核型组97.8%、87.4个月、89.1个月,中等核型组81.9%、17.6个月、22.3个月,差核型组61.5%、9.0个月、11.5个月,未知核型组79.3%、29.0个月、19.9个月.以上各组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按MRC标准将184例患者分为良好、中、差三组,三组的CR率、中位DFS期及OS期分别为良好核型组96.1%、79.9个月、72.2个月,中等核型组79.5%、17.6个月、19.7个月,差核型组43.8%、16.5个月、12.0个月.中等核型组与差核型组的DFS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各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HA为基础的三药联合方案诱导治疗AML,CR率较二药方案高,有利于患者的长期生存.染色体核型同样是本组患者重要的预后相关因素,SWOG染色体核型分组标准更适合患者的疗效和预后分析,而且可将未知组与预后中等组合并分析.三组不同核型患者的预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良好核型组的预后明显比其他两组好,中等核型组比差核型组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ABCD2评分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以2014年3月至2014年6月我院神经科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84例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前ABCD2评分将患者分低危组40例、中危组76例、高危组68例,以能处理个人事务而不需帮助和死亡为界,依据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自理组101例、需帮助组79例、死亡组4例,比较各组患者经短期住院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好转情况。结果: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患者出院时的自理率分别为90.0%、55.3%、33.8%,需帮助率分别为5.0%、44.7%、63.2%,低危组患者的自理率明显高于中危组和高危组患者(P0.05),中危组患者的自理率明显高于高危组患者(P0.05),低危组患者的需帮助组率明显低于中、高危患者(P0.05),中危患者的需帮助组率明显低于高危患者(P0.05)。结论:ABCD2评分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短期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初治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缓解后治疗及疗效。方法:对2008年至2013年在本院血液病中心初治1-2疗程完全缓解的110例AML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不同巩固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4组:1疗程ID-Ara-C,2疗程ID-Ara-C,3-4疗程ID-Ara-C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对行不同疗程ID-Ara-C和allo-HSCT巩固治疗的患者进行无病生存(DFS)和总生存(OS)分析。结果:110例AM L患者经1-2个疗程达CR,中位随访时间26.8个月,复发35例,死亡58例,中位DFS和OS时间分别为20.5和26.8个月。1,2和3-4疗程ID-Ara-C及allo-HSCT组3年DFS率分别为0%、36.1%、37.5%和67.9%;5年DFS率分别为0%、30.1%、37.5%和63.0%;3年OS率分别为24.0%、36.0%、58.3%和67.8%;5年OS率分别为0%、30.0%、35.0%和62.9%。多因素分析显示,接受ID-Ara-C巩固治疗的疗程数和allo-HSCT是影响患者DFS和O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2疗程ID-Ara-C可作为AML患者缓解后巩固治疗方案的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放疗和化疗的近期疗效,不同的治疗方法对生存率的影响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1996年1月至2002年12月共收治116例经病理形态学诊断为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患者。其中50例经免疫组化证实。根据Ann Arbor分期,Ⅰ期95例,Ⅱ期21例。单纯放疗22例;单纯化疗6例;其余88例采用综合治疗,其中41例先放疗后化疗,47例先化疗后放疗。结果全组5年总生存(OS)率和无病生存(DFS)率分别是74.1%和61.5%。Ⅰ期和Ⅱ期患者的5年OS率分别是75.1%和68.0%(P=0.45),DFS率分别是64.7%和47.8%(P=0.07)。首程治疗后达CR患者的5年OS率为86.5%,而未达CR患者的5年OS率为18.4%(P=0.000),相应5年DFS率分别为71.5%和17.2%(P=0.000)。63例患者接受单纯放疔或放疗后化疗,放疗后完全缓解(CR)率为74.6%。其余53例为化疗后放疗或单纯化疗,化疗后CR率仅20.8%(P=0.000)。全组患者中先放疗组(放疗加或不加化疗)、化疗后放疗组的5年OS率分别为76.8%和78.8%,DFS率分别为65.4%和61.8%(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仅首程治疗后的CR率是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早期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放疔的近期疗效显著优于常规化疗,化疗加入放疗并未改善生存率。早期患者应以放射治疗为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患者的临床特征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血液科连续收治的≥15岁的61例ALL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和生物学特征与完全缓解率(CR)的关系。用COX回归进行与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和无疾病生存时间(disease free survival,DFS)有关的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61例患者经1个疗程诱导化疗后44例获得CR,总CR率72.13%。发病时年龄、初诊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初诊时有无CNS-L、髓系抗原表达、Ph染色体情况等均是影响诱导缓解率的重要因素(P0.05)。61例患者2年OS率为28.13%,中位生存期为11个月(95%CI 9.58-12.42)。44例获得CR的患者中,2年OS率为39.57%,2年DFS率为34.29%。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发病年龄、初诊时WBC计数、诱导缓解是否达到CR、在CR后是否接受巩固治疗或异基因HSCT治疗,均为影响成人ALL的预后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发病时高龄(P=0.001)、诱导化疗未达到CR(P=0.018)及CR后未进行巩固治疗(P=0.027)是影响OS的独立危险因素;诱导化疗未达到CR(P=0.002)及CR后未进行巩固治疗(P=0.005)是影响DF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成人ALL化疗的CR率高,但总OS率低,争取CR及在CR后继续巩固维持治疗可提高长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IA和HAD方案诱导治疗成人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疗效。方法分析2014年5月至2019年11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接受IA或HAD方案诱导化疗的199例成人初诊AML患者的完全缓解(CR)率、1个疗程微小残留病(MRD)转阴率、总生存(OS)和无复发生存(RFS)情况。评估年龄、初诊WBC、NPM1突变、FLT3-ITD突变、2017ELN危险度分层、第1次完全缓解(CR1)期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和巩固化疗时使用大剂量阿糖胞苷(HDAC)对于不同诱导化疗组预后的影响。结果 199例患者中, 男104例, 女95例, 中位年龄37(15~61)岁。90例患者接受IA诱导方案, 109例接受HAD诱导方案。1个疗程诱导化疗后IA和HAD方案组的CR率分别为71.1%和63.3%(P=0.245), 流式细胞术MRD转阴率分别为53.3%和48.6%(P=0.509);3例患者诱导化疗1个疗程后60 d内死亡, IA组1例, HAD组2例;两组2年OS率分别为61.5%和62.1%(P=0.835), 2年RFS率分别为51.6%和57.8%(P=0.291),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ELN危险度分层是两种诱导方案组的独立预后因素;CR1期HSCT是IA组患者OS和RFS的独立预后因素, 对于HAD组患者, CR1期HSCT是RFS的独立预后因素, 但不是OS的独立预后因素;年龄、高白细胞、NPM1突变和FLT3-ITD突变均无独立预后意义。结论 IA与HAD方案疗效相同, 均是AML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PTEN基因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自2014年1月-2018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T-ALL患者124例,同时选取1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收集受试者骨髓后分离单个核细胞,通过RT-PCR检测PTEN基因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PTEN蛋白表达水平,Kaplan-Meier法对T-ALL患者进行生存分析,Cox多因素分析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并研究PTEN基因水平与T-ALL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及其预后价值。结果:T-ALL患者的PTEN基因相对水平(0. 19±0. 06)显著低于健康者(P 0. 05)。PTEN表达水平与T-ALL患者的白细胞计数(r=0. 993)及外周血幼稚细胞(r=0. 996)呈显著相关关系。PTEN基因表达水平与T-ALL患者的性别、年龄、LDH水平、Hb水平及血小板数无相关性。中危组、标危组及高危组患者PTE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高危组患者PTE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其它各组(P 0. 05)。PTEN基因高表达组的OS及DFS均高于PTEN低表达组(P 0. 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白细胞计数及PTEN基因是OS独立影响因素(P 0. 05);血小板计数及PTEN基因是DFS独立影响因素(P 0. 05)。结论:PTEN基因水平与T-ALL患者预后相关,预后较好的患者PTEN基因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影响急性髓系白血病伴t(8;21)患者生存、预后的主要因素.方法 对87例急性髓系白血病伴t(8;21)患者进行总结分析、随访,了解临床一般情况、免疫分型、染色体核型及治疗、生存情况,分析影响总生存(0s)、无复发生存(RFS)的因素.结果 86例完成诱导治疗的急性髓系白血病伴t(8;21)患者总完全缓解(CR)率95.3%,1个疗程CR率69.8%;采用含中剂量阿糖胞苷(Ara-C)方案诱导治疗的患者1个疗程CR率达86.2%,标准剂量Ara-C方案诱导治疗的患者1个疗程CR率60.3%.87例患者的中位OS期为16.4(0.3~121.5)个月,中位RFS期为11.7(1.9~116.3)个月;3年OS率42%,5年OS率39%,3年RFS率55%,5年RFS率55%.统计学分析显示,性别、染色体核型与OS有关,其中男性患者、染色体核型伴9q-的患者预后差、生存期短;诱导缓解治疗方案、巩固治疗方案、巩固治疗疗程数亦与OS有相关性,其中采用中剂量Ara-C诱导治疗、2个疗程以上中剂量Ara-C巩固治疗、完成4个疗程以上巩固治疗的患者预后好、生存期长.结论 性别、染色体核型、诱导缓解及巩固治疗的方案是影响生存、预后的主要因素,在诱导、巩固治疗中应用中剂量Ara-C.可以明显提高1个疗程缓解率,延长OS、RFS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