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744例儿童发热待查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 探讨儿童发热待查病因构成、诊断方法和思路。方法 1993年1月1日 ̄1998年12月31日符合发热待查诊断标准的住院患儿744例,按年龄分为〈3岁,3 ̄7岁、〉7岁三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岁组96例,其中感染性疾病50例(52%)(呼吸道感染21例,22%);先天性疾病14例(15%);恶性肿瘤9例(9%)。(2)3 ̄7岁组192例,感染性疾病115例(59.9%)(呼吸道感染  相似文献   

2.
学龄前儿童瓣膜成形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学龄前儿童瓣膜疾患行瓣膜成形术的疗效。方法 总结1990年1月-1998年4月收治的学龄前儿童瓣膜疾患283例,男130例,女153例,年龄2个月-6岁,平均3.05岁,其中≤1岁22例(7.77%)。≤3岁170例(60.07%)。体重3.1-21.0kg,平均11.84kg,≤10kg106例(37.46%)。主要瓣膜疾患包括:单纯瓣膜疾病9例(3.18%),其中二尖瓣关闭不全(MI  相似文献   

3.
1994~1996年三年期间,我院住院病儿总死亡人数264人;一岁以内死亡人数169人,其中新生儿死亡人数高达106人。在此,将内科死亡的100例新生儿及其中24例尸解病例作一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男62例,女38例,男:女比为1.7:1。入院后24小时内死亡52例,~48小时22例,~72小时8例,~7天8例,~14天5例,~21天3例,大于21天3例。尸解24例,与临床诊断符合16例,符合率66.6%。见有脑水肿15例(63%),临床漏诊6例,漏诊率40%(6/15例)。原发疾病…  相似文献   

4.
风湿热(RF)是引起青少年心脏病的最常见病因之一,该研究目的是评价儿童风湿热的临床特征,心脏受累情况及其预后。 资料与方法 以黎巴嫩贝鲁特医学中心1980年至1995年15年间住院的91例急性风湿热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男性58%,年龄3~17岁,入院时平均年龄(11.1±2.9)岁,19例小于6岁。55%患儿系首次确诊为急性风湿热。首次诊断为风湿热的平均年龄为(8.8±2.8)岁(3~13岁)。5例有先天性心脏病病史,14%有风湿热家族史,55%有咽炎病史。 结果91例患儿中,47%有白细胞升高,6…  相似文献   

5.
181名健康儿童鼻咽部流感嗜血杆菌带菌状况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上海地区181名健康儿童咽拭子进行流感嗜血杆菌(Hi)分离培养,生化分型及药物敏感性试验,分学龄组和学龄前组比较分析,发现学龄前组鼻咽部Hi携带率(37.9%)明业高于学龄组(20.9%)(P〈0.05),学龄组Hi分离株以生物I型居首位(41.2%)学龄前组Hi分离株以生物VI型优点(61.1%)Hi分离株对第二,三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氯霉素,哌拉西林等高度敏感,对第一代头孢菌素,氨基  相似文献   

6.
应用危重病例评分法预测PICU患儿的预后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应用国内儿科危重病例评分法(PCIS)评价儿科ICU(PICU) 患儿的病情危重度,预计病死风险率,探讨死亡相关因素。方法 对1996 年1 月~1997 年12 月PICU 的650 例住院患儿进行PCIS评分和资料分析。用SAS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分析和逐步Logistic 回归筛选变量分析,根据评分值建立病死风险率预计公式1 ,并观察预计模型的准确性和对个体预后的判断能力。结果 死亡97 例,病死率14.9 % 。评分值、基础疾病、心跳呼吸骤停、脏器衰竭数目、院内感染、住院日数和是否来源于其他病房与死亡密切相关( P均< 0.05) 。死亡独立危险因素为心跳呼吸骤停和脏器衰竭数目。根据入PICU最初24 小时的最低评分值建立病死风险率预计公式:Logit(p) = 8.394 - 0.123 ×评分值,敏感度、特异性和阳性预计值分别为43.3% 、94.9% 和77.2% 。结论 (1)PCIS适用于PICU 评估患儿病情危重度和个体病死风险率。(2)所得预计模型适合PICU 近期应用。(3) 防止和减少心跳呼吸骤停的发生是降低病死风险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儿童感染性心内膜炎53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了解儿童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病因、治愈率和死亡率。方法 对1972年 ̄1996年住院53例IE的病因诊断、治疗、死因进行分析。结果 先心病居首位43例(81.13%),其次为风心病;24/49例血培养阳性(46.15%),9例培养出金葡菌;治愈27例,治愈率50.95%,其中1972年 ̄1982年治愈4/19例,治愈率21.05%,1982年 ̄1996年治毹3/34例,治愈率67.64%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我院1985~1991年住院新生儿尸检证实死因为呼吸衰竭(呼衰)的181例作病因及误诊分析。其中外周性呼衰141例(77.9%),中枢性呼衰40例(22.1%)。本组误诊率为640.6%,其中肺部疾病占56.6%;循环系统疾病100%;感染性疾病占76.2%;中枢神径系疾病60%。本文就新生儿易患呼衰的潜在因素、误诊原因及如何降低误诊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196例围产儿死亡临床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王瑛  岳书琴 《新生儿科杂志》1999,14(1):27-27,13
围产儿死亡率能反应出本区域的医疗和妇保水平,研究其死因是提高围产医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降低死亡率是医务工作者的任务。现将我院14年围产儿死亡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资料与方法我院1983年1月~1996年12月共分娩围产儿23420例,死亡196例,围产儿死亡率8.390‰,尸检率65.31%,将临床资料汇总,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做x2检验。结果一、围产儿死亡率男:女1.15:1,体重<2500g死亡率155.1‰(85/548),≥2500g死亡率9.35‰(111/11872),x2=716.46,…  相似文献   

10.
儿童脑型寄生虫病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院小儿神经科自1994年至1999年共收住脑型寄生虫病15例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8例 ,女7例 ;年龄25个月~11岁 ,平均年龄5.6岁 ,幼儿3例 ,学龄前儿童7例 ,学龄期儿童5例。食用羊肉串2例 ,淡水螺肉1例 ,溪蟹(用火烤)2例。居住过西北及宁夏牧区各1例。发热6例 ,头痛11例 ,呕吐8例 ,惊厥10例 ,肌肉疼痛2例 ,肢体瘫痪、尿潴留、腹部肿块、皮疹各1例 ,嗜睡2例。昏迷伴面神经麻痹1例 ,颈抗5例 ,病理反射( +)4例。15例中脑囊虫病9例 ,肺吸虫病3例 ,广州管圆线虫病2例 ,棘球蚴病1例…  相似文献   

11.
儿童心力衰竭的预后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儿童心衰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访145例心衰患者,比较存活组和死亡组的一般临床资料。结果145例随访者中,死亡67例(42.21%),1、2、3、5、10a病死率为14.56%,34.94%,40.36%,46.24%,49.83%。心肌病病死率高达77.78%。存活78例患者中心功能正常11例(7.59%),心功能Ⅰ-Ⅳ级67例。两组在初发心衰年龄、心衰严重程度、发生心衰至开始治疗  相似文献   

12.
1994~1997年哈尔滨市七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郝滨  李佳  高晓岩 《中华儿科杂志》1999,37(11):667-669
目的 探讨7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 按国际疾病分类(ICD-9)进行死因分类,将1994~1997年间245例7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资料分布城市和农村2个组进行分析。结果 儿童意外死亡前5位主要原因为意外窒息,溺水,一氧化碳中毒,车祸,烫伤,1岁以内意外死亡多见于意外窒息,死于溺水,车祸者多见于2岁以上儿童,因气管异物而死亡者为1-3岁儿童为多见,本组9例均发生在该年龄组,儿童意外死  相似文献   

13.
婴儿闷热综合征并发多器官损害综合征25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婴儿闷热综合征(IMS)并发多器官障碍综合征(MODS)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 对IMS并发MODS259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IMS并发MODS259例患儿,年龄≤6个月191例(73.7%),受累器官频度顺序为脑、肺、心、肾、周围循环、胃肠道、肝、DIC等,其相关病死率分别为10.9%(22/201)、7.9%(12/152)、8.1%(10/24)、21.2%(14  相似文献   

14.
N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附21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 MV)应用增多,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已成为NICU病房中一个重要问题,其发生率高达10%~65%[1]。小儿尤其新生儿因其自身免疫力低,防御机制差,应用机械通气后其发生率及病死率尤高。为了进一步探讨其病因及相应防治措施,本文对我院NICU 1999年8月至2001年2月行机械通气的患儿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MV治疗呼吸衰竭患者34例,发生VAP 21例。男14例,女7例,入院日龄1 h~23 d,胎龄32~4…  相似文献   

15.
小儿休克在儿科属急重症,若延误治疗,预后较差,可引起DIC及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我院PICU1996年12月~1998年12月共收治各种休克患儿52例,占同期PICU住院患儿的65%,现对其临床类型及诊治结果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30例,女22例。年龄29天~12岁,其中~1岁21例,~3岁14例,~12岁17例。住院时间1小时~40天,其中~1天9例,~10天17例,~31天21例,>31天5例。12 临床表现 入院时患儿有面色苍白36例,肢端凉32例,心音低钝31例…  相似文献   

16.
对我院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简称肾病)起病<2岁的40例患儿进行随访观察。33例随访8个月~14.8年(平均5.2年)。表现单纯性肾病33例,肾炎型肾病7例。32例单纯性肾病和4例肾炎性肾病接受泼尼松中长程和长程治疗,21例曾加用免疫抑制剂。其中单纯性肾病完全缓解25例(占78.1%),部分缓解3例,4例死亡。4例肾炎性肾病部分缓解和死亡各1例,2例失访。10例做病理检查,微小病变2例,轻微病变4例,系膜增生性肾炎及硬化性肾炎各1例,弥漫性系膜硬化2例。提示肾病变与激素治疗效应和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7.
对铁岭县农村1840例新生儿体温监测发现:新生儿冷伤381例,发病率20.7%,冷伤患儿死亡15例,病死率3.7%,本病主要发生在出生24小时内(91.2%)发病率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春冬寒冷季节(27.8%~34.5%)显著高于夏秋温暖季节(5.8%~9.1%),P〈0.05,产室温度愈低,发病率愈高(F=47.79,P〈0.01),室温〉21℃,发病率低(7%),胎龄〈37周的早产儿(37.9%  相似文献   

18.
营养不良儿260例病因分析广东惠来县医院儿科(515200)林俊道营养不良是一组综合征,病因复杂,是当前儿童保健工作中一个重大问题,现将3年来我科住院中8岁以下营养不良症260例作临床分析。男:女1:1.2,2岁内婴幼儿最多,占83.8%。感染是本组...  相似文献   

19.
小儿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是儿童时期少见的白血病类型。我院从1982年至1997年期间共收治11例小儿CML,现分析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情况:我院从1982年至1997年15年间共收治小儿CML11例,其中男8例;女3例,男女之比为2.67:1。年龄最小为1岁11月;最大为13岁。慢性期9例,占81.8%,加速期与急变期各1例。成人型10例,占90.9%,婴儿型1例。2.临床表现:11例小儿CML均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和肝脾肿大。最重的1例贫血Hb为30g/L。肝脾肿大以牌大为主,轻…  相似文献   

20.
北京儿童医院住院患儿传染病,内科疾病30年来的变化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对我院1960~1992年共30年来因患传染病、内科疾病住院患儿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揭示了我院住院患儿疾病谱和死亡图象变化。结果表明,传染病的构成比由21.40%降至17.23%,其中细菌性痢疾、麻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等逐年段下降,仅病毒性肝炎、流行性腮腺炎明显上升;内科疾病构成比由54.60%降至38.40%,其中感染性疾病、营养缺乏病逐年段下降,而肿瘤与白血病、结缔组织病、心血管病、神经系统疾病、先天畸形、内分泌病却显著上升;传染病总病死率由9.00%降至1.12%,内科疾病总病死率由5.70%降至1.48%。提示北京地区的计划免疫和卫生保健工作有了长足的进步,并取得了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