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目的 纯化人白细胞介素24的原核重组表达质粒pET-21a(+)-IL-24在大肠杆菌BL(DE3)中的表达产物rhIL-24,并观察重组表达蛋白rhIL-24在体外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凋亡的影响。方法IPTG诱导原核表达载体pET-21a(+)-IL-24在大肠杆菌中表达rhIL-24,经纯化、复性后作用于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MTT法检测rhIL-24对细胞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峰,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凋亡形态。结果rhIL-24对体外培养的胃癌细胞SGC-7901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且呈时间、剂量依赖性。rhIL-24蛋白30μg/ml作用于SGC-7901细胞24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有明显的凋亡峰出现,荧光染色后显示染色质固缩。细胞核呈致密浓染或呈碎块状致密浓染。结论本实验成功纯化IL-24原核表达产物rhIL-24.对体外培养的胃癌细胞株SGC-7901有明显的生长抑制、诱导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2.
姜瑞 《卫生职业教育》2006,24(18):127-129
目的 观察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增殖、凋亡的作用。方法 人工合成Survivin硫代ASODN,通过脂质体转染胃癌细胞株(SGC7901)后,用MTT法检测细胞毒作用;用荧光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用RT-PCR、免疫组化技术检测Survivin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1)Survivin ASODN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2)Survivin ASODN处理组SGC7901细胞24h后凋亡率为33.6%,正义寡核苷酸(SODN)组为10.7%,2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3)SurvivinASODN处理组SGC7901细胞Survivin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结论 Survivin ASODN能够抑制增殖、诱导凋亡,推测可能通过下调Survivin mRNA及蛋白表达而起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β-榄香烯对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流式
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周期分布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β-榄香烯对SGC7901胃癌细胞的影响,同时评价β-榄香烯对正常胃黏
膜上皮细胞GES-1的毒性作用;通过Western blots检测β-榄香烯对SGC7901胃癌细胞的蛋白表达影响。结果β-榄香烯显著抑
制SGC7901胃癌细胞的活性并诱导细胞凋亡,两种作用在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中明显减弱。β-榄香烯降低SGC7901胃
癌细胞克隆形成率,诱导SGC7901 细胞发生G2/M期阻滞。β-榄香烯降低了SGC7901 胃癌细胞Bcl-2 蛋白表达水平,增加了
Bax和活化的Caspase-3(17Kd)表达水平。β-榄香烯对SGC7901胃癌细胞Pak1(p21-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1)的总蛋白表达无
明显影响,但降低了Pak1(Thr423)和ERK1/2(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1/2)的磷酸化水平。结论β-榄香烯抑制胃
癌细胞增殖,诱导胃癌细胞凋亡,其可能的分子机制为抑制Pak1/ERK信号通路的活化、调控Bcl-2和Bax等凋亡相关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纯化人白细胞介素24(IL-24)的原核重组表达质粒pET-21a(+)-IL-24在大肠杆菌BL(DE3)中的表达产物rhIL-24,并初步探讨其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抗肿瘤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rhIL-24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中促凋亡因子bax表达的影响,鸡胚绒毛尿囊膜技术观察其对血管形成的影响。结果rhIL-24处理组胃癌细胞中促凋亡因子bax表达增高,rhIL-24处理组二、三级血管数目明显减少,三级血管的数目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步表明rhIL-24能上调促凋亡因子bax表达,从而抑制血管生成,发挥对胃癌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对胃癌细胞株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白藜芦醇(0~150 μmol/L)作用人胃腺癌细胞株BGC823(低分化)和SGC7901(中分化),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免疫印迹检测凋亡相关蛋白survivin的表达?结果:白藜芦醇对胃癌细胞株增殖能力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抑制,150 μmol/L白藜芦醇作用人胃癌细胞株BGC823和SGC7901 72 h后,早期和晚期凋亡细胞比率均明显增加,而survivin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P < 0.05)?结论:白藜芦醇以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模式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和活性,诱导胃癌细胞株BGC823和SGC7901发生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下调survivin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MUC2反义脱氧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ASODN)抑制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黏蛋白MUC2的表达及其对癌细胞蛋白水解酶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脂质体作为载体,将载体与MUC2基因的串联重复区互补,经硫代磷酸修饰的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导入MUC2蛋白高表达的胃癌细胞株SGC7901,采用RT-PCR、流式细胞仪、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检测MUC2 ASODN对胃癌细胞凋亡和蛋白水解酶的表达.结果 RT-PCR结果显示,SGC7901细胞转染MUC2 ASODN 48 h后,MUC2的mR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流式细胞仪分析MUC2 ASODN处理SGC7901细胞48 h后,G0/G1期细胞百分比下降,S期细胞百分比明显增加,且能诱导细胞凋亡,凋亡细胞占4.38%,与对照组比较(P<0.01).免疫组化S-P法检测转染MUC2 ASODN胃癌细胞、组织蛋白酶D、MMP-2表达显著下降(P<0.05).结论 MUC2可促进癌细胞产生蛋白水解酶,使用人工合成MUC2 ASODN在体外能有效抑制胃癌细胞株SGC7901蛋白水解酶的表达,并能诱导凋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核转录调节因子NF-κB活性及凋亡抑制蛋白livin, survivin的表达与胃癌细胞耐药的关系.方法:MTT法检测化疗药物长春新碱(VCR)对胃癌细胞SGC7901及耐药细胞SGC7901/VCR的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VCR作用后细胞的凋亡率;ELISA法检测NF-κB核转录活性;Western blot检测livin, survivin蛋白表达.结果:化疗药VCR对SGC7901/VCR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较SGC7901细胞显著降低,VCR作用SGC7901/VCR细胞的凋亡率减少;SGC7901/VCR细胞中NF-KB核转录活性增强(P<0.01);livin, survivin在SGC7901/VCR细胞中表达上调(P<0.05).结论:胃癌细胞SGC7901在化疗药VCR长期诱导后产生的继发耐药可能与NF-κB活化及livin, survivin表达上调有关;NF-κB活化是livin, survivin表达上调可能的调控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姜黄素体外诱导人胃癌SGC7901细胞自噬性凋亡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姜黄素处理SGC7901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单丹磺酰尸胺(monodansylcadaverin,MDC)荧光染色和Hoechst33342荧光染色观察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发生;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NF-κB、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及LC3Ⅱ的表达.结果 姜黄素可呈剂量依赖性明显抑制SGC7901的生长.MDC染色显示,40μmol/L姜黄素在作用12h后即可诱导SGC7901细胞发生自噬,24 h自噬减少;Hoechst33342荧光染色显示,40μmol/L姜黄素诱导凋亡在24 h最明显;流式细胞术显示,40μmol/L姜黄素作用24h时SGC7901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Western blot检测显示,姜黄素诱导SGC7901细胞自噬性凋亡过程中,凋亡相关蛋白NF-κB、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及LC3的表达均上调.结论 姜黄素通过诱导自噬性凋亡抑制人胃癌细胞SGC7901的生长,其机制与NF-κB、Beclin1及LC3蛋白的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PI3K/Akt(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转导通路在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生长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用SGC7901,并设对照组和实验组.MTT法检测LY294002作用24、48、72 h后,对SGC7901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胃癌细胞周期的变化;Western-blot检测P-Akt蛋白的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LY29400对SGC7901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与正常培养组比较,培养24 h时尚无差异,培养48、72 h后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流式细胞法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LY29400作用于SGC7901细胞后,胃癌细胞SGC7901的凋亡率增强、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并使P-Akt 蛋白表达减弱.与正常培养组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阻断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胃癌细胞生长、分化受到抑制,凋亡率增强.PI3K/Akt信号通路对胃癌细胞SGC7901的调控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丹参酮ⅡA诱导SGC7901胃癌细胞凋亡及机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观察从丹参中提纯的单体——丹参酮ⅡA(TanⅡA)在体外对SGC7901胃癌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并对其分子机制作初步探讨。方法分别采用不同浓度梯度(1.0、2.0、4.0、6.0、8.0和10.0mg/L)的TanⅡA干预SGC7901胃癌细胞24、48、72h后,用四唑盐(MTT)比色法绘制肿瘤细胞生长曲线。采用以上浓度梯度的TanⅡ干预SGC7901细胞24h,或采用10.0mg/L的TanⅡA干预0、12、24、36、48h,应用碘化丙叮(PI)及AnnexinV双重染色法,通过流式细胞仪观察SGC7901的细胞周期及凋亡率。用透射电镜直接观察细胞凋亡形态。用RT-PCR检测不同浓度的TanⅡA干预24h后SGC7901细胞p53的mRNA表达。结果MTT法显示TanⅡA具有良好的抑制胃癌增殖作用,并时间、剂量依赖性地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透射电镜下观察到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流式细胞术(FCM)显示TanⅡA可使SGC7901细胞周期阻滞于G1/S期。PCR检测发现随着TanⅡA干预浓度的逐步上升,胞内p53mRNA表达亦逐步上升。结论TanⅡA在体外可通过细胞周期阻滞及诱导凋亡达到良好的抑制胃癌细胞增殖效应,诱导胞内p53基因表达上调是所涉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大蒜素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蒜素(diallyl trisulfide,allicin)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体外生长的影响。方法大蒜素处理胃癌细胞株SGC7901,MTT法检测SGC7901的生长,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Ki67的表达。结果大蒜素作用于SGC7901细胞后,对其增殖表现出了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大蒜素作用于SGC7901细胞12、24和48 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41%、7.30%和15.44%,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大蒜素作用48h后,Ki67的阳性表达率下降(P〈0.05)。结论大蒜素可以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蛋白激酶B抑制剂-2(API-2)靶向抑制P13K/Akt信号通路中Akt位点,从而对胃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使用API-2处理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MTT法检测0,2,4,6,8μmol/LAPI-2作用不同时间对细胞增殖的影响;荧光染料A0/EB染色观察不同浓度API-2作用24h后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Westernblot法检测P—AKT蛋白以及下游蛋白NF-κB表达情况。结果API-2可抑制SGC7901细胞的增殖,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不同浓度API-2作用24h后,对细胞的部分周期有明显的影响,也可直接导致肿瘤细胞凋亡、坏死,并且p-AKT蛋白及下游蛋白NF-κB表达均减少。结论API-2有效地抑制P13K/Akt信号通路中Akt位点,影响SGC7901细胞的周期.减少NF-κB的表达,具有增殖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贝母素乙对胃癌耐药细胞SGC7901/VCR的逆转及诱导凋亡作用。方法采用四甲基唑蓝法(MTT)检测贝母素乙的细胞毒性及耐药逆转效果;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阿霉素(ADR)蓄积以及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贝母素乙可剂量依赖性的的抑制亲本细胞系SGC7901和耐药细胞系SGC7901/VCR的细胞增殖,20μg/mL贝母素乙能够显著提高SGC7901/VCR细胞对化疗药(长春新碱、阿霉素、顺铂和5-氟尿嘧啶)的敏感性及细胞内ADR的浓度,贝母素乙和5-氟尿嘧啶(5-Fu)联合用药后能诱导细胞凋亡,细胞凋亡率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处理48h后的凋亡率最高达44.5%。结论贝母素乙能够作为胃癌多药耐药逆转剂逆转MDR,其机制可能与减少药物外排和诱导细胞凋亡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吴茱萸碱对胃癌SGC7901细胞的抑制作用,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胃癌SGC7901细胞,用不同浓度的吴茱萸碱作用于SGC7901细胞24h。MTT比色法观察吴茱萸碱对SGC7901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倒置相差显微镜及荧光电镜观察细胞凋亡状态;流式细胞仪检测SGC7901细胞凋亡情况;用RT-PCR检测不同浓度的吴茱萸碱干预24h后SGC7901细胞Survivin和Caspase-3m RNA表达。结果吴茱萸碱能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呈剂量依赖性;倒置相差显微镜及荧光电镜下均观察到典型的细胞凋亡状态;吴茱萸碱可诱导SGC7901细胞凋亡,且随剂量增加作用增强;随吴茱萸碱浓度的增加,细胞内Survivin基因表达强度逐渐降低,Caspase-3表达强度逐渐增强。结论吴茱萸碱能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SGC7901细胞中Survivin m 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从而可能下调其对Caspase-3的抑制作用,使细胞凋亡增加。  相似文献   

15.
高青  刘兴  王丕龙 《重庆医学》2001,30(6):499-501
目的:观察阿斯匹林(ASA)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细胞毒作用以及联用其它抗肿瘤药的增效作用。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FCM)测定细胞周期,噻唑蓝(MTT)法测定药物细胞的抑制率。结果:MTT显示体外ASA对SGC-7901有细胞毒作用,与ASA的浓度和作用时间有显著的相关性。同时可使SGC-7901细胞周期中S期及G2/M期比例升高,G1期比例下降,呈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低浓度ASA与5-氟脲噻啶(5-Fu)、阿霉素(DOX)和丝列霉素(MMC)合用,可增强它们对SGC-7901的杀伤作用,与各药物有相加或协同作用。结论:ASA体外对SGC-7901有细胞毒作用,可明显阻断SGC-7901细胞在S期和G2/M期;增强上述药物对SGC-7901的杀伤作用。鉴于所试药物对细胞周期的影响不同,提示ASA的体外增效作用可能与此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雷公藤甲素对胃癌SGC7901/CDDP细胞顺铂敏感性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非毒性浓度雷公藤甲素作用于SGC7901/CDDP细胞,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检测细胞增长率;荧光定量PCR检测microRNA-21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Bcl-2蛋白表达;AnnexinV/PI双标法检测细胞凋亡。将microRNA-21反义寡核苷酸转染SGC7901/CDDP细胞,观察其对细胞增长率、凋亡和Bcl-2表达的影响。采用小干扰RNA转染实验证明Bcl-2与胃癌耐药的关系。结果:非毒性浓度雷公藤甲素可提高SGC7901/CDDP细胞对顺铂敏感性,并且降低mi-croRNA-21的表达。microRNA-21反义寡核苷酸转染SGC7901/CDDP细胞后,降低Bcl-2表达,提高顺铂敏感性和顺铂诱导的细胞凋亡。小干扰RNA实验证明Bcl-2水平与SGC7901/CDDP细胞顺铂耐药有关。结论:雷公藤甲素通过降低microRNA-21的表达,抑制Bcl-2蛋白表达,促进顺铂诱导的细胞凋亡,从而提高胃癌SGC7901/CDDP细胞顺铂敏感性。  相似文献   

17.
人胃癌细胞株抗脱落凋亡特性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研究胃癌细胞HGC27,BGC823,MGC803,SGC7901抗脱落凋亡的特性,为研究肿瘤细胞抗脱落凋亡的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应用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DNA ladder检测,流式细胞术等技术观察胃癌细胞脱落培养后细胞生长状况的改变。结果:对照组细胞MDCK(狗的正常肾脏上皮细胞系)在软琼脂中不生长,没有形成细胞集落;悬浮培养15h后,可见有细胞凋亡特征性的DNA ladder出现;流式细胞仪检测,悬浮培养24,48h可见有凋亡峰出现,而HGC27等4种胃癌细胞系在软琼脂中均形成大小不等的细胞集落,脱落培养15h后,没有细胞凋亡特征性的DNA ladder出现,流式细胞仪检测,与贴壁培养的对照组相比细胞周期没有显性差异。也没有凋亡峰的出现。结论:MDCK细胞属于锚着依赖性细胞,可出现脱落凋亡,胃癌细胞HGC27,BGC823,MGC803,SGC7901属于抗脱落凋亡细胞。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白藜芦醇诱导胃癌细胞脱落凋亡的作用。方法 采用细胞形态学观察、Annxin-V和PI细胞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观察白藜芦醇(0.1、0.2、0.5 mmol/L)对脱落培养胃癌细胞BGC823、SGC7901和HGC27的生长状态、细胞周期的影响及诱导脱落凋亡的作用。结果 倒置显微镜下发现脱落培养的胃癌细胞聚集成团生长,0.1mmol/L白藜芦醇作用细胞后可抑制抗脱落凋亡的胃癌细胞聚集成团;流式细胞仪检测和Annxin-V和PI细胞染色表明0.5mmol/L白藜芦醇可分别阻滞脱落培养的BGc823、sGc7901和HGc27细胞于G0/G1、S、G2/M期,并可诱导这3株胃癌细胞发生脱落凋亡,其中自藜芦醇诱导HGC27细胞脱落凋亡比例达19.3%,远高于其他两株胃癌细胞。结论自藜芦醇可诱导胃癌细胞发生脱落凋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α-辅肌动蛋白(alpha-actinin-4,ACTN4)在胃癌SGC7901细胞及正常胃黏膜上皮RGM-1细胞中的表达及对胃癌SGC7901细胞侵袭和转移的影响。方法 通过qRT-PCR技术及蛋白印迹技术检测ACTN4在胃癌SGC7901细胞及RGM-1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利用RNAi技术敲低SGC7901细胞中的ACTN4表达,并应用qRT-PCR及蛋白印迹技术检测SGC7901细胞中ACTN4的沉默效果;通过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及转移能力的变化。结果 ACTN4在胃癌SGC7901细胞中明显高表达;ACTN4-siRNA可有效敲低SGC7901细胞中ACTN4的表达,敲低ACTN4的表达可以明显降低胃癌SGC7901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结论 ACTN4在胃癌细胞发生侵袭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