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1 病例资料男 ,55岁。因左下肢疼痛 5天 ,来我院就诊。查体 :一般情况良好 ,心肺未见异常 ,腰部压痛 ,下肢放射痛 ,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CT扫描示腰5骶1 椎间盘突出 ,行骶管封闭治疗。患者取左侧卧位 ,用 9号注射针头于骶裂孔皮内做一皮丘 ,然后垂直进针 ,待刺破骶韧带有突破感时再进针少许 ,回吸无脑脊液及血液流出 ,试推药液局部皮肤无隆起 ,证明针已进入骶管腔 ,推注 2 %利多卡因 7ml,地塞米松 1 0mg,维生素B1 、维生素B1 2 、辅酶A各 2支加注射用水至 2 5ml。患者于注药后 5分钟出现头晕 ,呼吸困难 ,测血压 75/45mmHg,针刺…  相似文献   

3.
硬膜外腔造影误入蛛网膜下腔致病人死亡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 ,如果保守治疗无效 ,常需要手术。术前检查除常规腰椎摄片和CT检查外 ,对一些定位有疑问的病例 ,常进行硬膜外腔造影术。 1996~ 2 0 0 0年 ,我院共实施硬膜外腔造影 12 5例 ,死亡一例 ,报道如下。患者女性 ,4 5岁 ,因腰腿痛半年住院治疗。腰椎摄  相似文献   

4.
我们自1987年以来对约20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约6000多次骶管封闭治疗,取得显著疗效,但其中曾有12例误入蛛网膜下腔,经及时抢救都在短时间内脱离危险。现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本组男性8例,女性5例;最大年龄60  相似文献   

5.
硬膜外注药误入蛛网膜下腔引起双下肢瘫痪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秀群 《疼痛》2001,9(4):156-157
  相似文献   

6.
急性脑血管病影响心脏的报告日见增多。本文报导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导致心房纤颤。患者男,44岁,1977年3月24日入院。入院前2小时,患者去厕所突然晕倒在地。片刻后神志清醒,主诉前额部剧痛,伴有恶心并呕吐3次。发病  相似文献   

7.
地塞米松对于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作用目前国内外尚有争议。本文选择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35例加用地塞米松治疗,与另外35例未加用地塞米松治疗的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在症状、体征和CT改变等方面进行对照表明,地塞米松在治疗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有积极作用,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观察组与对照组共70例,全部经头部CT证实为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从发病到住院时间为1~12小时。观察组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21~68岁,平均46.58岁。发病后有意识障碍者即嗜睡~昏迷者10例,有明显头痛者28例,有明显颈强者30例。对照组35例。男1…  相似文献   

8.
陈升见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3):5743-5743
1病历摘要男,38岁。因头痛伴血压增高2 d于2011-02-18入院。既往有经常头痛病史,自服去痛片可缓解。从未测量过血压,否认外伤及脑膜炎病史。2 d前午睡起床后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无恶心、呕吐、眩晕,自服去痛片病情无缓解,在本  相似文献   

9.
例1:患者女,55岁,60 kg,因子宫肌瘤,附件包块入院,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子宫及附件全切除术。术前常规检查:BP 112/72 mmHg,HR 89次/min,Hb 95 g/L,Hct 31%,心肺无异常,术前30 min肌注阿托品0.5 mg,鲁米那0.1 g。入室取L2~3间隙穿刺,穿刺顺利。针内针见脑脊液流出后注入0.5%  相似文献   

10.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50岁,因"后枕部、颈部疼痛伴恶心、呕吐2d"入院.2d前患者跳舞时突然出现后枕部、颈部疼痛,疼痛剧烈、持续,呈牵扯样,立位时加重,卧位时明显减轻,伴恶心、非喷射性呕吐.体格检查:患者神志清楚,表情痛苦,颈抵抗,颌下二横指.头颅CT检查未见异常.腰椎穿刺检查示脑脊液呈无色透明样,压力0.49 kPa,2 d后复行腰椎穿刺,脑脊液无色透明,压力0.69 kPa,于椎管内注入生理盐水40 mL,并给予生理盐水3 000 mL静脉滴注,1次/d,患者头痛明显缓解.6d后患者休息时再次突然出现后枕部疼痛,疼痛剧烈、持续,呈牵扯样,与体位无关,恶心,呕吐数次,呈非喷射性.体格检查示:神志清楚,颈抵抗,领下二横指,余未见明显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复查  相似文献   

11.
<正>Takayasu病(Takayasu arteritis,TA)又称为无脉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动脉炎。本文报道1例TA患者病程中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死等并发症,并结合文献讨论TA各种并发症的可能原因。1病例资料患者,女,19岁,因"头晕伴呕吐近1月"收住院治疗。患者于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头昏沉,  相似文献   

12.
蛛网膜下腔出血自1718年尸检报道2例,至今已有近300年历史,但有关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合并脑室出血(IVH)的研究甚少。IVH是颅内动脉瘤破裂导致SAH的常见并发症之一。SAH合并IVH,增加了SAH的致残率与病死  相似文献   

13.
腰穿致蛛网膜下腔,脑池、脑室系统积气病例,临床上较少见,现将作者在工作中遇到的1例报告如下。 患者女,60岁。3天前头晕,呕吐,行走不稳;1天来,嗜睡,无头部外伤史,以头晕待查收住院。入院查体:T36.5℃,P80次/分,BP26.7/16KPa,嗜睡,动脉硬化眼底,颈软,双下肢Babinski征(+),在病房行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外观无色透明,测压190mmH20,蛋白0.3g/L,白细胞0,糖5.1mmol/L,氯化物116mmol/L,住院第二天为排除脑血管意外作头颅CT检查。 我们采用日…  相似文献   

14.
我院1984年6月~1990年4月采用侧脑室—腰蛛网膜下腔引流灌注法。成功地抢救了6例老年重度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6例中,男4例,女2例;60~74岁,平均66.8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硬膜外腔侧间隙注射时,误入蛛网膜下腔所采取的不同处理方式。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行硬膜外腔侧间隙注射治疗时误入蛛网膜下腔患者55例,随机分为三组,C组发现脑脊液流出时直接退出穿刺针;NS组发现脑脊液流出时将穿刺针退至硬膜外腔,给予生理盐水10~20ml;DX组发现脑脊液流出时将穿刺针退至硬膜外腔,给予生理盐水10~20ml及地塞米松5mg。记录操作后患者头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NS组与C组间不良反应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DX组与C组间不良反应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与治疗组NS组间不良反应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硬膜外腔注射小剂量地塞米松可明显减轻硬膜穿破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正>经骶管裂孔行硬膜外腔内医用臭氧或药物注射治疗腰及下肢疼痛疾病是临床常用的方法。操作中药物注射误入蛛网膜下腔已有多例报道,而医用臭氧误入蛛网膜下腔的病例未见报道。回顾我科于2014年8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行上述方法治疗中,有2例病人的臭氧注射误入蛛网膜下腔,随访6个月,无不良事件发生,现报道如下。方法1.一般资料2例病人,1例为女性,82岁,因间断性左下  相似文献   

17.
18.
病例摘要患者男性,32岁。因头晕、胸闷、心悸、咳粉红色泡沫痰,伴有喘憋、大汗,于1997年4月23日凌晨2时急诊入院。当时测血压18.7/12.0kPa,心率120~140次/分,两肺底细小水泡音。心电图为交界性逸搏、反复搏动心律。给予强心、利尿、营...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