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小板增多症是一种出血性血液病,常见者为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与脾摘除后血小板增多症。解释血小板增多的原因是脾功能低下或巨核细胞功能障碍。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的临床经过主要是出血倾向,即是极微小的外伤就能引起广泛的皮肤和肌肉的出血与不同黏膜的出血,有时因大量出血造成继发性贫血而引起死亡;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和脾摘除后血小板增多症则易致血液凝固性增高,往往产生血栓形成,常见并发症而死亡。治疗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的办法是止血、输血。而后两种血小板增多症则是溶血疗法。但效果均不理想,近期报导有以针…  相似文献   

2.
血小板增多症是一种出血性血液病,常见者为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与脾摘除后血小板增多症.解释血小板增多的原因是脾功能低下或巨核细胞功能障碍.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的临床经过主要是出血倾向,即是极微小的外伤就能引起广泛的皮肤和肌肉的出血与不同黏膜的出血,有时因大量出血造成继发性贫血而引起死亡;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和脾摘除后血小板增多症则易致血液凝固性增高,往往产生血栓形成,常见并发症而死亡.  相似文献   

3.
Anagrelide是咪唑(2,1-b)喹唑啉-2-1系列化合物之一,有很强的抗血小板凝聚作用。在人体研究中小剂量anagrelide引起了血小板减少。因此我们对此药治疗血小板增多症进行了评价。迄今为止,17名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中15人,2名真性红细胞增多和血小板增多患者以及1名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和血小板增多症患者的血小板水平因此药治疗得到很好控制.  相似文献   

4.
血小板增多症是儿童常见的临床综合征,多与感染相关,目前缺乏儿童特有的诊断标准,多数以感染相关解释.近年有不少研究表明感染是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secondary thrombocytosis,ST)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就引起血小板增多症发病机制进行阐述,探讨儿童感染与血小板增多症关系.1 血小板增多症概念通常儿童血小板增多症的诊断以血小板计数为标准,参照《实用儿科学》的诊断标准[1],临床以血小板增高大于400×109~500×109/L定义为血小板增多症.按程度分为:(1)轻度:500×109~700×109/L.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肺炎并发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2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期常见病,以呼吸急促、发绀、呛吐奶为主要临床表现.血小板增多症是指外周血中血小板数量明显增多为特征的疾病,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是在临床上某些疾病状态下导致血小板升高,原发病治愈后血小板多能恢复正常.本科住院患儿中,新生儿肺炎并发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者并不少见,现将二者关系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血小板增多症是一种骨髓增生性疾病。其特征为血小板显著增多,伴有出血及血栓形成,脾脏肿大[1]。笔者应用血细胞分离机对1名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行治疗性血小板单采术,  相似文献   

7.
作者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血小板超微结构及其聚集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糖尿病大鼠的血小板形态不规则,伪足增多,血小板内贮存的颗粒数量减少,空泡结构增多;血小板聚集率增高,其原因可能与红细胞内ADP增多,血小板内ADP含量及释放量增多影响TX_2和PGI_2的合成及两者之间的平衡有关。结果提示,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血小板超微结构改变与聚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黄琰菁  王海霞  陈俊民 《海南医学》2013,24(14):2100-2102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增多与病情及预后判断的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以同期10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分析117例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增多与肿瘤转移的关系.结果 恶性肿瘤组血小板计数较正常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分期Ⅲ~Ⅳ期患者血小板增多病例较临床分期Ⅰ~Ⅱ期的高,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增多提示血小板与肿瘤的生长、转移有关.血小板增多可作为恶性肿瘤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临床诊疗方法。方法对确诊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30例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和治疗。结论药物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安全有效,可迅速减低血小板数,缓解各种临床症状,远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马爽  童英 《医学综述》2012,18(10):1489-1492
恶性肿瘤患者常伴有血小板增多,此现象在妇科恶性肿瘤中亦常见,其发生率与恶性肿瘤的类型及分期有关。随着恶性肿瘤患者分期级别的升高,血小板增多的发生率也随着升高,且预后较差。妇科恶性肿瘤可引起血小板增多,血小板增多亦可促进恶性肿瘤的疾病进展与浸润转移,两者形成恶性循环,其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血小板增多在妇科恶性肿瘤中已被认为是一个独立的预后因素。应用抑制血小板药物可作为抑制恶性肿瘤复发和转移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11.
一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运用南蛇藤治疗的护理常玉荣陈艳芳(解放军一八一医院一内科桂林市541000)关键词血小板;原发性;增多;南蛇藤;护理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又称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是一种少见的骨髓增殖性疾病。临床以自发性出血、血栓形成、脾大及血小板持...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primarythrobocythemia)是骨髓增殖性疾病,其特征为出血倾向及血小板形成,外周血小板持续明显增多,功能也不正常,骨髓巨核细胞过度增殖.由于本病常有反复出血,故也名为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1].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缺铁性贫血(IDA)继发血小板增多的患者血清EPO、TPO水平,探讨IDA继发血小板增多与EPO、TPO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22例确诊为IDA患者(其中44例伴血小板增多及78例血小板数正常)进行研究,分析其临床特征;40例健康体检患者为对照组,ELISA法检测患者及对照组血清EPO、TPO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缺铁性贫血患者补铁治疗3月后,再次检测血小板升高组患者血清EPO、TPO水平及血小板计数,与治疗前比较。结果:初诊时IDA伴血小板增多组患者血清EPO水平较血小板正常组及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DA伴血小板正常组患者EPO水平轻度增高,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DA伴血小板增多组TPO水平轻度升高,与血小板正常组及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DA伴血小板增多组经过3个月铁剂治疗,贫血纠正,血小板恢复正常,血清EPO、TPO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铁性贫血(IDA)继发血小板增多患者,血清EPO水平明显升高,且与血小板增多密切相关;血清TPO水平只轻度升高;EPO与TPO二者之间可能存在协同作用导致血小板升高。  相似文献   

14.
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2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小板增多症分特发性(或称原发性)和继发性,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在儿科发病率较低,多为感染性血小板增多。现将2000年3月-2000年7月观察到的26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祝佼  骆文龙 《中国全科医学》2013,(30):2819-2822
目的探讨血小板计数增多与喉鳞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69例初发喉鳞癌患者的血小板计数、病理分化程度、临床分期(T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N分期)、有无远处转移(M分期)和生存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喉鳞癌患者的血小板计数〔(195.4±92.0)×109/L〕高于健康者〔(171.4±44.6)×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01,P=0.003)。(2)169例喉鳞癌患者中血小板计数增多者共24例(14.2%)。随着病理分化程度分级升高,血小板计数增多者增多;T3+4血小板计数增多者较T1+2组增多;N+组血小板计数增多者较N0组增多;M0组血小板计数增多者较M+组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Log-rank检验显示,不同血小板计数、TNM分期喉鳞癌患者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喉鳞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因素,结果显示,血小板计数、病理分化程度及TNM分期均进入风险模型。结论血小板计数增多与喉鳞癌的预后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ssential thrombocythemia,ET)是骨髓增生紊乱性疾病,表现为外周血小板增多,伴骨髓巨核细胞增生,易血栓形成和出血,尤以血小板计数〉1000×109/L多见,我科收住以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又称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临床上较为常见,多见于各种疾病,如感染、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外伤、手术、贫血等。但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血小板一般小于450×10~9/L,大于1000×10~9/L者罕见。我科于接诊期间遇1例血小板明显增多病例,现报道如下,与同道一同分享,并就国内文献进行复习。  相似文献   

18.
甘冰 《吉林医学》2013,34(3):594
<正>血小板增多症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异常增生伴血小板持续增多为主的骨髓增生性疾病。临床上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前者为骨髓巨核细胞异常增生性疾病,而后者多由感染、肿瘤或某些生理因素引起[1]。妊娠合并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文献报道较少,现将1例妊娠合并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小板增多对胃癌转移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外科手术治疗的277例胃癌患者外周血的血小板(PLT)计数(PLT≥300×109/L为血小板增多组),淋巴结、远处转移情况,同时病理标本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率,比较血小板增多和正常血小板计数的胃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VEGF表达的差别。结果:血小板增多的胃癌患者,其淋巴结转移率为80.7%,VEGF阳性率75.4%,血小板与胃癌的淋巴转移和VEGF的表达有关(P<0.05)。结论:血小板增多的胃癌患者更容易发生转移,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治疗性血小板单采术对血小板增多症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应用德国产HemoTec全自动血细胞分离机对33例血小板增多症患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17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继发血小板增多症16例)进行治疗性血小板单采术。单采术前血小板计数818~2 230×109/L,33例中28例进行2次单采术,5例进行3次单采术,间隔2~3 d。抗凝剂为枸橼酸-葡萄糖抗凝溶液A(ACD-A),其与全血比例为1∶8~11,全血流速40~65 ml/min,收集血小板比例占循环血液中血小板的40%~65%。单采过程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ACD-A过量反应、分离套件是否堵塞等情况。单采后口服羟基脲治疗,1月后复查血小板计数。结果每次单采后收集血小板悬液体积398~614 ml,采集血容量5 549~9 195 ml。血小板单采术后患者血液循环中血小板计数为208~522×109/L,1月后复查血小板计数示5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明显反跳,至590~668×109/L。分离单采过程中,不良反应轻微,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分离套件未发生堵塞情况。结论治疗性血小板单采术对血小板增多症患者的疗效确切、快速、安全,是血小板增多症的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