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危重病患者入ICU时间与病死率的关系,探讨影响ICU病死率的因素。方法根据患者入ICU时间分别纳入工作日组和周末节假日组,日间组和夜间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ICU病死率。结果患者日间组和夜间组入ICU的病死率分别为3.5%和13.9%,夜间组入ICU患者的病死率高于日间组(P〈0.05)。日间组入ICU的高危患者病死率为11.9%,夜间组入ICU的高危患者病死率为15.3%,夜间组高危患者病死率高于日间组高危患者(P〈0.05)。结论夜间入ICU的患者死亡风险增加,及早将危重病患者转入ICU监护治疗,合理安排夜间ICU医护人员结构,提高工作质量,以降低危重病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总胆固醇的基础水平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全因病死率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血液透析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的患者,记录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及死亡患者的死亡原因。按总胆固醇水平分为5组,分别计算每组患者的病死率。结果总病死率为11.1%,患者病死率与血胆固醇水平呈U形曲线关系,胆固醇水平≤3.24mmol/L的A组病死率最高。结论 MHD患者血胆固醇水平和病死率的关系与普通人群不同,提示应采取不同的降脂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胆碱酯酶的变化与危重病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4年7月—2010年7月入住我院ICU和CCU的危重病患者320例,根据胆碱酯酶活力水平分为正常组108例和异常组212例,其中轻度异常组102例和重度异常组110例。对比各组间病死率及其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对危重病患者预后评价的准确性。结果随访3个月死亡75例,总病死率为23.4%,其中正常组死亡13例,病死率为12.0%;异常组死亡62例,病死率为2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异常组死亡20例,病死率为19.6%,重度异常组死亡42例,病死率为3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患者胆碱酯酶评价真实病死率为12.0%,APACHEⅡ评分病死率为1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常组患者胆碱酯酶评价真实病死率为29.2%,APACHEⅡ评分病死率为31.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外科疾病病死率较异常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常组内科疾病病死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4.
老年人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治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老年人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治。方法 :根据年龄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老年组和年轻组 ,并对其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进行分析。结果 :老年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2 8.3% ,年轻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10 .2 % ,二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非常明显 (P <0 .0 1) ;老年组病死率 5 0 .9% ;年轻组病死率 2 3.2 % ,二组病死率差异非常明显 (P <0 .0 1)。结论 :老年人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症多 ,病死率高 ,治疗上及时处理 ,对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汪津萍 《华夏医学》2002,15(6):780-781
目的 :探讨产科全程监护对降低围产儿病死率的作用。方法 :总结近 4年围产儿死亡情况并加以对照。结果 :近2年围产儿病死率较前 2年有明显的下降。结论 :对产妇实行产科全程监护可有效地降低死产和早期新生儿病死率 ,从而降低围产儿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对急诊内科危重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采用APACHEⅡ评分系统对166例危重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折,比较存活与病死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及预测病死率,并比较APACHEⅡ评分与预测病死率、实际病死率的关系.结果 存活组和病死组的APACHEⅡ评分及预测病死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随APACHEⅡ评分增高,预测病死率与实际病死率均增高,呈显著正相关(p<0.01),各评分分段间预测病死率、实际病死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A-PACHEⅡ评分系统能够有效评估病情的危重程度及预后,为临床处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脑血管意外的院前急救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血管意外患者院前急救与护理方法。方法比较分析脑血管意外患者院前急救组与自行就诊组在入院时病情及病死率情况,并注意院前急救过程中的护理方法。结果院前急救组与自行就诊组病情及病死率差异有显著性,院前急救能明显降低患者的伤残率和病死率。结论正确、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能降低脑血管意外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早期治疗方法。方法 对24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资料分别采用早期手术治疗和早期非手术治疗的两种方法进行回顾分析,并对病死率及主要并发症进行总结。结果 136例患者经早期手术治疗,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2.4%和66.9%,104例经早期非手术治疗,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5%和19.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采用早期非手术治疗能降低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孙翼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12):2056-2057
目的:探究APACHE-Ⅱ评分系统在预测与评价急危重症患者病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开放研究,共收集80例在我院急诊科就诊的急危重症患者,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APACHE-Ⅱ评分系统预测的病死率和实际病死率。结果:APACHE-Ⅱ评分系统预测80例患者病死率为16,25%,实际病死率为13.75%;将实际病死率和预测病死率进行卡方检验后,X~2=2.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ACHEⅡ评分系统在预测与评价急危重症患者病情中的取得了满意的预测和评价效果。随着预测与评价价系统的逐步提高和不断改进,APACHEⅢ评分系统将逐步完善,此评价系统的应用面将会越来越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肺炎是威胁我国儿童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之一,多见于婴幼儿,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居小儿疾病之首,其中重症肺炎病死率在20%~30%左右。因此,如何降低婴幼儿重症肺炎的病死率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救治成功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62例MODS终末阶段患者的各器官累及率、病死率及器官累及数、年龄、创伤的关系,以及选择性采用有机组合的综合治疗的优点和可行性。结果本组患者总病死率54.8%,2、3、≥4个器官衰竭的病死率依次为12.5%、42.9%、81.2%。>60岁、有创伤的病死率显著高于<60岁、非创伤病人,分别为72.2%对47.7%和63.8%对26.7%(P<0.01)。结论MODS患者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合理、有效,可以降低病死率。高危病人严密监护,早期预防、早期诊治可望减少MODS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降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病死率的治疗经验。方法 将有 2个以上器官功能障碍病例 35 1例分别按器官功能障碍数和年龄组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本组 35 1例中有 171例死亡 ,病死率为4 8 7% ,其中大于 6 0岁组病死率为 5 6 9% ,低于 6 0岁组病死率为 2 9 5 %。 2个器官受累 14 8例 ,死亡 4 7例 ,病死率 31 8% ;3个器官受累 14 6例 ,死亡 6 7例 ,病死率 4 5 9% ;4和 5个器官受累 5 7例 ,死亡 5 7例 ,病死率达 10 0 %。结论 能抓紧“黄金时间”进行抢救 ,成功率较高 ,其次能重视对所谓“致死性组合”的治疗 ,可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无创和有创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院内肺炎和病死率的影响。方法将AECOPD合并呼吸衰竭需要行机械通气患者80例,随机分为ETI(45例)和NIV(35例)组,记录院内肺炎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AECOPD机械通气患者住ICU总病死率为22.5%;NIV/ETI组病死率为8.6%/33.3%(P:0.01);两组院内肺炎发生率为14.3%/35.5%(P=0.03)。NIV、院内肺炎、APACHEII是影响AECOPD患者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采用NIV治疗AECOPD合并呼吸衰竭,可降低病死率,其病死率降低与院内肺炎发病率下降有关。无创通气减少了ETI行有创通气的比率、缩短了机械通气及ICU停留时间。  相似文献   

14.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病人发热与病死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红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7):23-24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病人病死率与体温的关系。方法对220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病人人院第1,2天和出院或死亡当天及前一天体温进行比较,观察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病人发热与病死率的关系。结果发热病人病死率比体温正常病人病死率明显增加(52.9%和4.9%,P〈0.01)。结论发热是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早期控制体温,预防感染,加强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其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荷兰VanVeldhuisen撰文指出 ,在评估药物干预慢性心力衰竭 (CHF)效果时 ,病死率是最重要的指标 ,其他参数不是替代病死率的可靠指标。CHF已经成为西方国家医学和流行病学的最大难题之一。尽管有各种药物治疗 ,其发病率和病死率仍居高不下。大量新合成药物对病死率有不利影响。病死率已成为评估药物干预CHF效果的独一无二的最重要指标。寻找一项替代病死率观察CHF终点的指标很有意义 ,它既能用于小规模研究 ,又能用来预测大样本研究结局。传统CHF研究看重血流动力学和运动耐力 ,但不久发现这些参数不能预测药物…  相似文献   

16.
治疗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病死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方法 改变对病死率的影响,寻找降低病死率的对策.方法 回顾分析近6年余收治的2组高血压脑出血死亡病人的病情、不同处理和效果.结果 A组高血压脑出血157例,死亡69例,病死率44%,B组高血压脑出血158例,死亡48例,病死率30.4%.两组病死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高血压脑出血死亡主要与血压过高、严重脑出血、继续出血和再出血、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 等有关.结论 降血压治疗减少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继续出血和再出血的发生,减轻了高血压脑损害,昏迷患者及早手术和选择微创手术方法 ,积极防治并发症,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集束化治疗在ICU实施的依从性及对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调查2005年1月—2010年8月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ICU收治的149例进行6h、24h集束化治疗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的患者,了解集束化治疗的依从性及对患者28d病死率的影响。结果集束化治疗中早期血清乳酸的监测、EGDT(早期目标化治疗)和血糖控制,依从性偏低,其他各项依从性较好,均在90%以上。6h、24h集束化治疗达标的依从性分别为46.3%和45.2%。6h达标组的患者28d病死率为43.5%,未达标组的患者28d病死率为87.5%,24h达标组的患者28d病死率为45.9%,未达标组的患者28d病死率为78.4%,达标组的患者28d病死率明显比未达标组患者的28d病死率低(P〈0.05)。结论集束化治疗可以更好地改善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预后,应提高感染性休克集束化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8.
食管癌外科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蒋耀光 《重庆医学》2004,33(2):161-162
中国是世界上食管癌病死率最高的国家,占世界病死率的46.6%(WHO 1997),食管癌总的5年生存率低于10%.在我国的食管癌高发区,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居各种恶性肿瘤的首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防癌知识的普及和防癌措施的加强,在一些高发区,如河北涉县食管癌的病死率已由上世纪70年代的131.3/10万降至本世纪初的66.8/10万[1].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破伤风的病死率一直较高,近年来由于计划外超生情况的存在,患病率较前有增高趋向。为探讨影响新生儿破伤风病死率的因素,现将我院1983年至1992年收治的66例作一分析,旨在进一步探讨治疗方法降低病死率。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本组66例,其中男性60例,女性6例。足月儿63例,早产儿3例,土法接生61例,占92.4%。死亡35例,总病死率为53.0%。其中1989年以前本院收治34例,死亡24例,病死率为70.6%。1989年至1992年收治32例,死亡11例,病死率为34.4%。 二、低体温、强直、角弓反张与病死率关系:低体温组34例,死亡24例,病死率为70.6%;  相似文献   

20.
张素会 《中国病案》2006,7(9):38-39
目的了解2000~2005年我院住院死亡病例的年龄、性别、疾病构成,为降低我院的病死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理分析我院1088例住院死亡病例的病案资料。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住院死亡病例的病死率呈上升趋势:男性病死率明显高于女性;循环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肿瘤为我院住院死亡病例的主要死因。结论加强对易感人群的预防,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