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比较天然提取与重组高迁移率组蛋白N2(HMGN2)的抗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乙肝病毒,HBV)活性,以探讨HMGN2分子的抗HBV作用。方法以HBV DNA转染的细胞株Hep G 2.2.15细胞为体外抗HBV模型,用不同浓度的天然提取和重组HMGN2分子作用于Hep G 2.2.15细胞,分别在第4,8天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上清中HBV表面抗原(HBs Ag)及e抗原(HBe Ag),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检测上清液HBV DNA的含量。结果 天然提取HMGN2与重组HMGN2在1~100mg·L-1对Hep G 2.2.15细胞无细胞毒性;天然提取HMGN2与重组HMGN2蛋白分子在1~5 mg·L-1水平即可显著抑制HBe Ag和HBs Ag的表达,可显著降低HBV DNA拷贝数,继续增加剂量,抗病毒效果不再明显增加,且在相同剂量下比较,两者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天然提取HMGN2与重组HMGN2分子在体外细胞培养中具有同样直接抗HBV活性。  相似文献   

2.
何刘  张照如 《安徽医药》2017,21(11):2016-2018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T2DM)对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性.方法 筛选标准应排除1型糖尿病(T1DM),原发性高血压,慢性肾脏病及其他先天性脏器疾病.回顾性分析150例确诊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病历资料,其中一部分患者患有T2DM,研究T2DM对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性.结果 随着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病情的加重(Child-Pugh分级提高),T2DM对肝功能损害呈加重趋势(P<0.05).T2DM对肝功能损害与血清白蛋白呈负相关(r=-0.393,P<0.01),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r=0.275,P=0.01),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r=0.290,P<0.01)及Child-Pugh分级(r=0.418,P<0.01)呈正相关,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2DM可加重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受损程度,这对未来指导科学研究,及临床早期防治糖尿病合并肝硬化患者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最主要的疾病之一,其治疗的关键是抗病毒。干扰素作为目前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较为肯定的抗病毒药物之一,广泛应用于临床,但也有在使用中引起病毒变异或引起较为严重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和防治策略.方法 采取以疫苗接种和切断传播途径为重点的综合性措施.结果 接种乙肝疫苗因人而异,接种乙肝疫苗后,有5%~15%接种者无应答,不产生抗-HBs,其余有明显效果.结论 乙肝疫苗的应用是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5.
陈斌 《江西医药》2014,(6):550-551
目的:分析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预防控制措施及效果。方法根据乙型病毒型肝炎的常规防治措施,在本地区进行预防控制。对比预防控制前、后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年发病率。结果与预防控制前相比,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年发病率有明显下降。结论本地区的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预防控制去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乙型病毒性肝炎免疫预防的情况。方法用随机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在社区随机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并向被调查者说明此次调研的目的及填写调查问卷时的注意事项。结果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的接种率与性别无关。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的接种情况与与被调查的学历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大专以上学历者与高中及初中以下学历者相比差异有显著差异(P<0.05)。高中学历与初中以下学历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职业间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的接种率有一定的相关性。从高到低依次为干部>个体户>工人>农民,其中干部、个体户、工人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部、个体户、工人与家民的按种率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乙型病毒性肝炎疫苗的接种情况与居民的性别无关,但与学历、职业、接受健康教育的程度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6月至2009年12月慢性乙肝患者106例。以谷丙转氨酶(ALT)、乙肝五项、乙肝病毒DNA(HBV DNA)为观察指标,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对指标的影响。结果治疗3个月,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BeAg/抗HBeAg转换率分别为48.48%;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BVDNA的阴转率分别为75.8%。结论其抗病毒治疗效果优于单用干扰素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病毒性肝炎乙型母亲的阻断HBV感染情况,为母婴阻断方法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方法 将HBV感染的289例孕妇,孕28周起每4周肌内注射高效乙肝免疫球蛋白200 IU,共3针,产科干预+新生儿联合免疫+人工喂养方式.观察新生儿股静脉血HBV并进行后期随访情况.结果 新生儿股静脉血HBsAg阳性率9.69%(28/289),HBeAg阳性率33.9% (98/48),HBV-DNA阳性率6.23%(18/289),抗-HBs阳性率26.99%(78/289).7个月复查阻断成功率98.6%(285/289).结论 早期发现、及时进行综合母婴阻断措施,是控制母婴传播的重要措施,减少了母婴垂直传播的发生率,减少了病毒性肝炎乙型传播.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与肝癌的关联及癌变病理进行研究和分析,进而达到预防乙型肝炎出现,减少肝癌发生的概率。方法对626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该病所引发肝癌的原因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已经患有乙型肝炎的患者有424例,没有乙型肝炎病史的患者有166例,患者有乙型肝炎病史的占到了67.7%以上,有73.2%的患者是由乙型肝炎直接转化成肝癌的。结论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与肝癌的出现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为了预防出现肝癌,乙型肝炎患者可以进行早期的预防,可以进行定期的复查,这些措施对预防和控制肝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我国的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这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复杂性、病情迁延、易反复、病程长、恶变率高等特点,目前尚无根治方法。因此,必须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之上,通过切实有效的护理措施,发挥各项治疗措施的作用,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  相似文献   

11.
<正>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我国的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这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复杂性、病情迁延、易反复、病程长、恶变率高等特点,目前尚无根治方法。因此,必须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之上,通过切实有效的护理措施,发挥各项治疗措施的作用,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此,作者将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护理措施总结如下。1一般护理1.1休息和活动: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因为活动会使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502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护理。方法做好患者休息和活动指导,饮食护理,病情观察,心理护理,出院指导。结果通过护理,502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与护士之间建立了相互信赖的关系,通过有效护理与指导,最大程度地减少病情复发,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并有效的调动了患者的主观积极性,减轻和缓解了患者的心理障碍,使其医治信心增强,效果显著。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有效护理与指导可以有效减少病情复发,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乙型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相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正>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是最根本的治疗方法,是改变疾病自然史,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根本措施。因此,凡是适宜者均应尽早接受抗病毒治疗,目的是最大程度地抑制或清除病毒,减轻炎症,减少纤维化,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肝硬化、肝癌的发生。大量临床资料证明,病毒性肝炎经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后,肝功能可恢复正常,病毒载量明显下降,病情好转或阻止了病情发展。1抗病毒治疗药物的选择和疗效判定  相似文献   

14.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引起慢性活动性肝炎的主要原因,随着病情的发展及HBV病毒的大量复制,肝细胞的吸收、代谢、储存、消化功能明显下降,甚至危及生命,为了真正了解病情,有利于指导治疗,我们2003年8月~2004年12月探讨HBcAg、抗-HBc的动态变化与病情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A~F(IL-17A、IL-17B、IL-17C、IL-17D、IL-17E、IL-17F)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及肝硬化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66例慢性乙肝患者(慢性乙肝组)和50例乙肝肝硬化(肝硬化组)患者的血清及粪便,以及3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血清。用荧光定量PCR检测乙肝病毒(HBV)DNA,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IL-17A~F、IL-1β、IL-6、趋化因子-13。比较3组IL-17A~F的表达情况及与细胞因子、肝功能、HBV DNA的相关性。结果 慢性乙肝组及肝硬化组的IL-17A~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但慢性乙肝组与肝硬化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肝组IL-17A~F与IL-1β、IL-6、CXCL-13呈正相关,与总胆红素呈负相关;IL-17C与总胆汁酸呈正相关;IL-17B,IL-17D,IL-17E与粪便HBV DNA呈正相关。肝硬化组IL-17B与IL-1β呈正相关;IL-17C与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呈正相关,IL-17D与碱性磷酸酶呈正相关;IL-17A~F与血清及粪便HBV DNA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慢性乙肝及肝硬化患者均存在IL-17A~F高表达,但临床意义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16.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临床较常见的慢性病传染病类型,主要是因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导致的。由于其特点,会导致患者出现诸多严重临床症状,也会导致其出现诸多并发症,对其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均会造成较大影响,甚至可能威胁其生命。因此,找出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治疗非常重要。而在当前的研究中显示,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使用中医方法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具有病程长、病情复杂性高、传染性强、易反复、恶变率高等特点,目前尚无彻底根治的方法。治疗上以综合治疗为基础,通过切实有效的护理措施,积极发挥各项治疗和护理的作用,避免或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应用综合防治措施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260例健康体检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130例。采用传统乙型肝炎预防方式对对照组研究对象进行预防教育;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对观察组研究对象进行预防教育。结果观察组患者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情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对预防干预措施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接受预防性教育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综合防治措施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10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均采用抗病毒治疗与常规护理,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治疗3个月后制定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经济状况、治疗药物及疾病认识度等,分析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100例患者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完全依从29例、占29.00%,非完全依从71例、占71.00%;患者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及疾病认识度对治疗依从性有直接影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治疗依从性受到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及疾病认识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韩一波 《北方药学》2005,2(6):32-34
目的:开展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药学监护.方法:分析乙肝用药的特点,并结合乙肝患者的病理生理情况研究药学监护的影响因素.结果和结论:临床药师进行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药学监护能够保障患者的合理用药,是医院药学专科发展的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